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霍山县志
霍山县志

霍山县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霍山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合肥:黄山书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805356068
  • 页数:940 页
图书介绍:本志上限一般为本世纪初年,下限截至1985年底。内容包括:地理、人口、农业、水利、工业、电业、交通、城乡建设、邮电、金融等栏目。
《霍山县志》目录

概述 1

凡例 3

大事记 11

第一章 地理 50

第一节 建置 50

一 沿革 50

(一)清朝区划 51

(二)中华民国区划 51

二 行政区划 51

(三)苏(维埃)区区划 52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划 52

第二节 县城 乡镇 56

一 县城 56

(一)老城 56

(二)新城 56

二 乡镇 57

(一)集镇 57

一 地质 59

第三节 地质 地貌 59

(一)地壳演变 59

附:水库畜水淹没的集镇 59

(二)乡村 59

(二)地层公布 60

(三)地质构造 61

(四)岩石种类 63

(五)地震地质 64

二 地貌 65

(一)中山 65

(二)低山 65

(三)丘陵 65

(四)山间平地(盆地) 65

(一)南部山脉 66

第四节 山脉 河流 66

一 山脉 66

(二)西部山脉 67

(三)东部山脉 68

(四)北部山脉 69

二 河流 70

(一)淠河水系 71

(二)杭埠河水系 74

第五节 气侯 物侯 76

一 气侯 76

(一)特征 76

(二)要素 77

(一)科技管理工作重点 79

二 物候 83

(一)黄棕壤 85

第六节 土壤 植被 85

一 土壤 85

(三)草甸土 86

(二)棕壤 86

(四)石灰土 87

(五)潮土 87

(六)紫色土 87

(七)水稻土 87

二 植被 92

(一)分布特点 92

(二)植被类型 92

(三)植被区划 92

(四)植被覆盖率 92

第七节 自然资源 93

一 矿产资源 93

(一)地表水 96

(二)地下水 96

二 土地资源 96

三 水资源 96

(一)植物 98

四 生物资源 98

(二)动物 99

五 旅游资源 100

(四)杨三寨--磨子潭水库景区 101

第八节 自然灾害 101

一 水灾 101

(三)白马尖--铜锣寨景区 101

(二)六万寨--仙人冲景区 101

(一)南岳山--佛子岭水库景区 101

二 旱灾 103

三 清风灾 104

四 病虫害 105

五 震灾 105

六 其它灾害 106

第二章 人口 108

第一节 人口来源和变动 108

一 来源 108

二 变动 109

(一)人口统计 110

一 人口统计和普查 110

第二节 人口状况 110

(二)人口普查 113

二 人口密度和分布 113

(一)人口密度 113

(二)人口分布 113

三 民族、年龄、性别、姓氏构成 114

(一)民族构成 114

(二)年龄构成 114

(三)性别构成 115

(四)姓氏构成 117

(一)文化程度构成 119

(二)职业构成 119

四 文化程度和职业构成 119

第三节 计划生育 121

一 政策法规 121

(一)晚婚 晚育 121

(二)胎次及其间隔期 121

(一)避孕 122

二 节育措施 122

(二)绝育 122

(三)奖励独生子女 122

(五)限制计划外生育 122

(四)节育者的福利待遇 122

(四)节育手术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处理 124

(三)补救措施 124

第四节 人民生活 126

一 集镇居民生活 126

二 农村居民生活 126

第三章 林业 128

(一)分布 129

一 分布 面积 129

第一节 资源 129

(三)森林覆盖率 130

(二)各类林地面积 130

二 林种 树种 131

(一)林种 131

(二)树种 131

(三)林龄 131

三 植物群落 131

(一)种属 131

(二)成分 131

四 植被类型及其垂直分布 132

(一)蓄积量 133

五 森林蓄积量 133

(二)分布和特点 134

第二节 林业区划 135

一 南部中山峡谷用材林和水源涵养林区 135

二 中部低山盆谷用材林、水源涵养林和多种经济林区 135

三 北部丘陵薪炭、用材、经济林区 135

第三节 营林 136

一 采种 育苗 136

(一)采种 136

(二)育苗 137

二 植树造林 139

(一)成片造林 139

(二)四旁植树 141

三 森林抚育 142

(一)幼中林抚育 142

(二)成林抚育 142

(三)竹林抚育 142

(四)改造次生林 143

第四节 护林 143

一 封山育林 143

二 森林防火 144

(二)效益 144

(一)措施 144

三 病虫害防治 145

(一)飞机灭虫 145

(二)综合防治 145

二 木材检验 146

第五节 采伐 检验 运输 146

一 采伐 146

(三)预测预报 146

三 木材集运 147

(一)集材 147

(二)运材 147

第六节 林权 林政 148

一 林权 148

二 林政 149

(一)法规 149

(二)管理 149

第七节 林场 苗圃 150

一 林场 150

(一)茅山林场 150

(二)佛子岭林场 151

(三)马家河采育林场 151

(五)乡村林场 152

(四)淮北矿务局霍山林场 152

二 苗圃 153

(一)封建土地所有制 155

第一节 经营制度 155

第四章 农业 155

一 土地制度 155

(二)农民土地所有制 156

(三)集体土地所有制 157

(四)全民土地所有制 158

二 管理制度 158

(一)农民互助组 158

(二)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59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159

(四)农村人民公社 160

(五)生产责任制 160

第二节 耕地 劳动力 农机具 161

一 耕地 161

二 劳动力 162

三 农机具 162

(一)传统农具 162

(二)新式农具 162

(三)农业机械 163

一 丘陵粮油桑渔区 164

三 中山林牧药特区 164

二 低山林茶粮渔区 164

第三节 农业区划 164

(一)粮食作物 166

第四节 种植业 166

一 主要作物 166

(二)油料作物 171

(三)纤维作物 171

(四)栽桑 173

附:养蚕、缫丝 173

(五)蔬菜瓜果 175

二 耕作制度 176

三 土壤改良 177

四 品种更新 177

五 肥料施用 179

六 植物保护 180

(一)主要病虫及防治 180

(二)农田及杂草及防治 182

(三)植物检疫 182

一 畜禽品种 183

(一)家畜品种 183

第五节 畜禽养殖 183

(一)草场 184

(二)家禽品种 184

二 草场 饲料 184

(二)饲料 186

(一)家畜饲养 187

三 畜禽饲养 187

(二)家禽饲养 188

四 畜禽繁殖 189

(一)家畜繁殖 189

(二)家禽繁殖 190

五 疫病及防治 190

(一)疫病种类及危害 190

(二)疫病防治 191

第六节 渔业 191

一 水面 鱼类 192

(一)水面 192

(二)鱼类 192

二 鱼苗培育 192

三 成鱼放养 193

(一)水库养鱼 193

(二)池塘养鱼 194

(一)产量 195

(三)稻田养鱼 195

(四)河渠养鱼 195

四 捕捞 195

(二)工具 197

五 渔政 197

第七节 国营农场 渔场 198

一 农场 198

(一)良种繁殖场 198

(二)园艺场 198

二 渔场 199

(二)佛子岭水库渔场 199

(一)鱼种场 199

(三)磨子潭水库渔场 200

第五章 茶叶 中药材 202

第一节 茶叶 202

一 产区 面积 203

(一)范围 203

(二)产区 203

(三)面积 204

(一)茶树品种 205

二 品种 产量 205

(二)产量 207

三 茶园建设 209

(一)茶树栽培 209

(二)茶园管理 210

(三)密植速成茶园 211

(四)基地建设 211

四 茶叶采制 213

(一)采摘 213

(二)制茶 214

(三)制茶机具 215

(四)茶厂 216

五 名茶 218

(一)霍山黄芽 219

(二)其它名茶 220

六 运销 221

(一)购销 221

(二)包装 221

(三)运输 222

(四)茶叶收购站 222

第二节 中药材 222

一 资源分布 223

二 地道药材 223

(一)霍山石斛 223

(二)茯苓 224

(三)天麻 224

(五)桔梗 225

(六)断血流 225

(七)杜仲 225

(四)安徽贝母 225

(八)麝香 226

附:地道药材名录 226

(五)玄参 227

(一)人参 227

(六)滁菊 227

(二)黄连 227

(四)白术 227

(三)延胡索 227

三 引种驯化药材 227

(七)川牛膝 228

四 购销 228

(一)收购 228

(三)出口 229

(二)外销 229

第六章 水利 230

第一节 大型水库 233

一 佛子岭水库 234

二 磨子潭水库 235

第二节 农田水利 235

一 蓄水工程 235

(一)山塘 235

(二)小水库 237

二 引水工程 238

(一)堰坝 238

(二)渠道 253

(一)工具 254

(二)排灌站 254

三 提水工程 254

四 防洪除涝工程 257

(一)防洪工程 257

(二)除涝工程 258

五 园田化工程 260

(一)园田化建设 260

(二)治滩、改河造田 260

(一)流失状况和分布 262

一 水土流失状况 262

第三节 水土保持 262

二 水保机构 263

(二)水土流失加剧造成的严重后果 263

三 水保措施 264

四 小流域治理 264

(一)歇马台小流域治理 264

(二)童家河小流域治理 265

第四节 工程管理 265

(一)移民委员会 267

(二)库区管理委员会 267

一 机构 267

第一节 移民工作 267

第七章 库区治理和开发 267

(三)库区生产开发委员会 268

二 移民安置和移民返迁 268

(一)移民安置 268

(二)移民返迁 268

三 补偿 268

(四)航运 269

(三)发电 269

(二)灌溉 269

(一)防洪 269

第二节 建库益损 269

一 效益 269

(五)养殖 270

二 损失 270

(一)淹没损失 270

(二)新增淹没损失 270

第三节 治理和开发 270

一 库区范围 270

二 有利条件和潜力 271

(一)土地 271

(二)气侯 271

(三)水资源 271

(四)生物物种 271

三 开发 272

(一)资金 272

(二)成效 272

(三)存在问题 273

第八章 工业 275

一 私营工业 276

第一节 工业规模 276

二 公私合营工业 277

三 集体经营工业 277

(一)二轻工业 277

(二)乡镇工业 278

四 国营工业 278

(一)县属工业 278

(二)省属工业 279

第二节 工业生产和主要工厂 279

一 粮油 食品工业 279

(一)粮油加工 279

(二)食品加工 281

二 造纸 印刷工业 283

(一)造纸 283

(二)印刷 284

第四节 建筑业 285

(一)砖瓦 286

三 建材工业 286

(二)石灰 287

(三)水泥 287

(三)松香 288

(四)水泥预制件 288

四 化学工业 288

(一)栲胶 288

(二)油漆 288

(四)塑料 289

五 机械制造工业 290

(一)农用机械 290

(二)其它机械 291

六 矿产工业 291

(一)开采 291

七 纺织 服装工业 292

(一)纺织 292

(二)冶炼 292

(二)服装 293

八 其它工业 294

(一)木竹加工 294

(二)陶瓷 296

(三)制药 296

(四)制茶 298

(五)金属制品 298

(七)毛笔 299

附:国防工业 299

(六)雨具 299

二 小水电站 303

第九章 电业 303

第一节 发电 303

(一)佛子岭水电站 303

(二)磨子潭水电站 303

一 大型水电站 303

(一)装机100千瓦以上水电站 304

(二)装机100千瓦以下水电站 307

第二节 供电 309

一 输变电 309

(一)110千伏输电线路 309

(六)烂泥坳升压站 310

(二)35千伏输电线路 310

(八)漫水河小水管理所 310

(七)大化坪小水电管理所 310

(一)城关变电所 310

(五)真龙地变电所 310

(四)樊冲变电所 310

(三)单龙寺变电所 310

(二)诸佛庵变电所 310

二 变电所 310

(一)电价管理 311

一 电价 电费管理 311

第四节 管理 311

第三节 用电 311

二 生产技术管理 312

(二)安全管理 312

三 财务管理 312

(一)固定资产管理 312

(二)电费管理 312

(一)设备管理 312

(四)利润管理 313

(三)成本核算 313

(二)资金管理 313

第十章 交通 314

一 古道 乡村大路 315

(一)古道 315

(二)乡村大路 315

二 公路 315

(一)干线公路 315

第一节 陆路交通和运输 315

(二)支线公路 317

(三)乡村公路 321

三 桥梁 渡口 322

(一)桥梁 322

(二)渡口 329

四 营运机构和运输工具 331

(一)营运机构 331

(二)运输工具 333

五 客运、货运 334

(一)客运 334

(二)货运 336

二 码头 338

(二)黑石渡码头 338

(一)城北码头 338

(二)两水库航道 338

(一)东淠河航道 338

一 航道 338

第二节 水路交通和运输 338

(三)佛子岭坝上码头 339

(四)大河北(舞旗河)码头 339

三 营运机构和运输工具 339

(一)营运机构 339

(二)运输工具 339

四 客运 货运 340

(一)客运 340

(二)货运 341

(二)公路养护 342

第三节 交通管理 342

一 公路养护和路政管理 342

(一)体制 342

二 航运码头管理 343

(一)体制 343

(二)管理业务 343

(三)规费征收 343

(三)养路费征收 343

(一)体制 344

(二)运输市场管理 344

(一)体制 344

三 运输管理 344

四 交通监理 344

(二)车辆监理 345

(三)监理业务 345

(四)交通事故处理 345

附:重大公路交通事故简录 346

第十一章 邮电 348

(三)邮局、邮电局 350

(二)电报局、电信局 350

(一)邮政局 350

二 邮电局 350

(二)铺递 350

(一)驿站 350

第一节 机构 350

一 驿站 铺递 350

一 投递邮路和工具 351

(一)邮路 351

第二节 邮政 351

(二)工具 355

二 邮件 356

(一)函件 356

(二)包裹 357

(四)机要通信 358

(三)汇兑 358

三 报刊发行 359

四 集邮 360

第三节 电信 360

一 电报 360

(一)报路 360

(二)报机设备 360

(三)电报业务 361

二 电话 362

(四)电台 362

(一)长话 362

(二)市话 364

(三)农话 366

三 传真 368

第十二章 城乡建设 369

第一节 县城建设 369

(二)新建房屋 370

附:建房规划管理 370

(一)原有房屋 370

一 房屋 370

二 街道 371

(一)老城街道 371

附:巷道 372

(二)新城街道 372

三 桥涵 373

(一)桥梁 373

(二)供水 374

四 公用事业 374

(一)排水 374

(二)涵孔 374

(三)照明 375

(四)绿化 375

(五)公共卫生 375

附:县城规划 375

(一)老城改造 376

(一)诸佛庵镇 376

(二)郊区建设 376

一 集镇 376

第二节 集镇 乡村建设 376

(三)新城建设 376

(二)佛子岭镇 377

(三)西镇 377

(四)大化坪镇 377

(五)磨子潭镇 378

(六)与儿街镇 378

(七)下符桥镇 378

(八)迎架厂镇 378

(九)落儿岭镇 378

二 乡村 378

第三节 房地产及管理 379

一 房产及管理 379

(一)面积 379

(二)住房 380

(三)租金 383

(四)房屋维修 383

二 地产及管理 384

(五)私房改造 384

一 队伍 385

(一)能力 386

(二)设备 386

(一)建筑公司 386

三 施工 386

二 设计 386

(二)建筑队 386

(三)管理 387

第五节 环境保护 387

一 生态状况 387

二 污染及治理 389

(一)废水污染及治理 389

(二)废气污染及治理 389

(三)废渣污染及治理 390

(四)噪音污染 391

(五)农药污染及防治 391

第十三章 商业 393

一 私营商业 394

第一节 商业成分 394

(二)专业公司 395

二 国营商业 395

(一)行政管理机构 395

(一)苏区经济合作社 397

(二)各种类型合作社 397

(三)供销合作社 397

三 供销合作商业 397

(二)知青商店 400

(一)合作店组 400

四 集体商店 400

第二节 商品购销 401

(一)进货 401

(二)外销 401

(三)运输 401

(四)仓储 401

一 流通渠道 401

二 农副土特产品购销 402

(一)茶叶 402

(二)生猪、猪肉 402

(三)竹木 403

三 工农业生产资料购销 407

(一)化肥 农药 农机具 407

(二)金属 机电 化工 建材 408

四 日用工业品购销 409

(一)进货 409

(二)零售、批发 409

(三)棉布统购统销 410

(四)烟酒专卖 410

(五)几种商品销售变化 410

五 中西药购销 415

六 燃料购销 415

(一)石油 415

一 机构、站点 416

(二)煤炭 416

第三节 粮油购销 416

二 收购 417

(一)粮食统购 417

(二)粮食超购 417

(三)粮食定购 417

(四)油料收购 417

三 销售 供应 417

(一)农村统销 417

(五)价格补贴 418

(二)城镇供应 418

(四)奖售粮 418

(三)菜农供应 418

四 储运 420

(一)仓储 420

(二)保管 420

(三)调入、调出 420

(四)县内调运 421

第四节 饮食服务 431

一 饮食业 431

二 服务业 431

(四)理发店 432

(一)旅社 432

(三)浴池 432

(二)茶水 432

(五)照相馆 433

(六)其它 433

第五节 对外贸易 433

一 外贸经营 433

(五)药材 药品 434

(四)食品 434

(六)其它产品 434

(一)茶叶 434

二 主要出口产品选介 434

(二)畜禽产品 434

(三)土特产品 434

第十四章 税收 财政 435

第一节 税收 435

一 机构 435

二 农业赋税 435

(一)清代地丁、漕粮 435

(二)民国田赋 436

(三)新中国农业税 437

(四)减免 444

三 工商各税 445

(一)税制 445

(二)税种、税率 446

(三)减免 453

四 税收管理 454

(一)清末财政收入 460

(二)民国财政收入 460

一 机构 460

第二节 财政 460

二 财政收入 460

(三)苏区财政收入 461

(四)新中国财政收入 461

三 财政支出 466

(一)清代财政支出 466

(二)民国财政支出 466

(三)新中国财政支出 469

三 民国银行 480

(一)中国人民银行霍山县支行 480

四 新中国银行 480

(二)霍山县银行 480

(一)安徽省地方银行霍山办事处 480

一 苏区经济合作社 480

(二)农民借贷所 480

(一)农村金融救济分处 480

二 农村金融救济分处 农民借贷所 480

第一节 机构 480

第十五章 金融 480

(五)中国人民保险公司霍山县支公司 481

(二)中国工商银行霍山县支行 481

(三)中国农业银行霍山县支行 481

(四)中国人民建设银行霍山县支行 481

(一)硬币 482

(二)布币 纸币 482

二 比值 482

第二节 货币 482

一 币种 482

三 管理 483

四 流通 483

第三节 储蓄 存款 488

一 储蓄 488

(一)储蓄种类 488

(二)储蓄利率 488

二 存款 488

(二)高利贷 489

第四节 信贷 489

(一)民间互助 489

一 民间信贷 489

二 银行信贷 490

(一)工业贷款 490

(二)商业贷款 490

(三)农业贷款 491

(四)社队企业贷款 492

三 农村信用合作社信贷 497

(二)中、小型工程投资和兴建公路投资 498

四 基建拨款和贷款 498

(一)大型工程投资 498

(三)其它项目投资 499

五 信托 499

第五节 结算 500

一 汇兑 500

二 支票结算 500

三 其它形式结算 500

四 侨汇、外汇 500

二 理赔 501

一 种类 501

第六节 保险 501

第七节 债券 502

一 公债 502

二 国库券 502

第十六章 综合经济管理 503

第一节 计划管理 503

一 生产计划管理 503

二 流通生产管理 503

三 固定资产投资计划管理 506

(三)林业基本建设投资 506

(一)工业基本建设投资 506

(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 506

一 市场管理 507

(一)集市贸易及管理 507

(四)交通、邮电基本建设投资 507

(六)文教、卫生基本建设投资 507

(五)商业、饮食服务业基本建设投资 507

第二节 工商行政管理 507

(二)打击投机倒把 508

二 执照管理 508

(一)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511

(二)个体工商户管理 511

三 经济合同管理 512

第三节 物价管理 513

(一)商标注册 513

(二)商标管理 513

四 商标注册管理 513

一 市场物价管理 514

二 监督检查 517

第四节 标准计量管理 517

一 计量管理 517

二 标准化管理 518

一 私营商业改造 518

第五节 私营工商业改造 518

二 私营手工业改造 519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 523

一 组织 523

第十七章 政党 群团 523

二 活动 525

三 附属组织 526

附:青年党 52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 527

(一)早期组织 527

(二)县委会 527

一 组织 527

(三)直属机构 533

(四)区(镇)、乡(镇)组织 534

二 历次党员代表大会 538

三 解放前的活动 538

四 解放后各项工作 539

(一)纪律检查 539

(二)宣传 教育 540

(四)统一战线 542

(三)征集党史资料和编写地方党史 542

(一)苏区工会 543

(二)民国期间工会 543

(三)工人抗敌协会 543

第三节 群众团体 543

一 工人团体 543

(四)总工会 544

二 农民团体 547

(一)苏区农民协会 547

(二)农民协会 548

(三)贫下中农代表大会 548

三 妇女团体 548

(一)妇女协会 548

(二)妇女运动委员会 548

(三)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 548

(四)民主妇女联合会 548

四 青少年团体 551

(一)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551

(三)少年组织 552

(二)青年联合会 552

(四)中国三民主义青年团 553

五 工商业团体 553

(一)商会 同业公会 553

(二)工商业联合会 553

(三)个体劳动者协会 553

六 其它团体 553

(一)中苏有好协会 554

(二)抗美援朝分会 554

第十八章 人大 政府 政协 555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会议) 555

一 工农兵代表大会 555

二 各界工民代表大会议 555

三 人民代表大会 557

(二)县人民法院 558

(一)常委会 558

一 县署 559

第二节 县政府 559

二 知事公署 560

三 民国县政府 561

附:临时参议会、参议会 565

四 县苏维埃政府 565

五 县人民政府(县人委、县革委) 566

(一)机构 569

(二)基层政权 572

(三)来信来访 573

(四)文书档案 574

(六)外事侨务 575

(七)对台工作 575

(五)地名管理 575

第三节 政治协商会议 576

一 历届会议 576

二 各项工作 578

(一)科技服务 578

(二)处理提案 578

(三)文史资料征集、发行 578

(四)落实有关政策 578

(四)公安局 579

(六)公安派出所 579

(五)基层治保组织 579

(二)民国警察局 579

(三)苏维埃政治保卫局 579

(一)清末巡警局 579

一 机构 579

第一节 公安 579

第十九章 公安 司法 579

二 治安管理 580

(一)户籍管理 580

(四)物种行业管理 581

(二)破除迷信 581

(三)禁烟、禁赌 581

(五)社会治安管理 582

(六)对罪犯管理、改造 582

(一)国民党公职工员感化班 584

(八)消防 584

三 保卫新生政权 584

(七)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 584

(三)镇压反革命分子 585

(四)肃清反革命分子 585

(二)取缔反动会道门 585

第二节 检察 586

一 机构 586

二 刑事检察 586

(一)审查批捕 586

(二)起诉 586

三 法纪、经济检察 587

(三)出庭支持公诉 587

一 机构 588

(一)县政府司法处 588

四 监所检察 588

第三节 审判 588

(三)法庭 589

二 刑事审判 590

三 民事审判 591

四 经济审判 591

五 复查纠错 592

第四节 司法行政 592

一 机构 592

三 民事调解 593

四 法律公证 593

二 法制宣传教育 593

(二)经常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593

(一)贯彻婚姻法 593

五 法律顾问 594

第二十章 民政 595

第一节 选举 595

一 乡民代表和参议员选举 595

二 苏维埃代表选举 595

(六)第七届人民代表选举 596

(五)第六届人民代表选举 596

(七)第八届人民代表选举 596

三 人民代表选举 596

(三)第三届人民代表选举 596

(二)第二届人民代表选举 596

(一)第一届人民代表选举 596

(四)第五届人民代表选举 596

(三)慰问红军和军属 598

(一)支前 598

二 支前 拥军 598

(二)保护红军战士婚姻 598

(一)分田代耕 598

一 苏区优抚工作 598

第二节 优待 抚恤 598

(二)拥军 599

三 优待 补助 599

(一)优待对象 599

(二)群众优待 599

(三)国家补助 603

(二)残废军人抚恤 604

四 抚恤 604

(一)牺牲、病故人员抚恤 604

(三)烈士追认和抚恤 605

(一)建烈士墓、碑、塔 606

(二)建烈士陵园 606

(三)编印《霍山县革命烈士英名录》 606

五 烈士褒扬 606

(四)红军流落人员追认 606

(一)养济院 608

(二)广生堂 608

一 养济院 广生堂 608

第三节 社会福利 608

(一)敬老院 609

(二)社会福利院 609

三 农村 五保 609

二 敬老院 社会福利院 609

第四节 生产救灾和社会救济 610

一 生产救灾 610

二 农村扶贫 613

三 城镇社会救济 615

五 精减退职老职工救济 616

四 特定救济 616

第五节 接收安置 617

一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617

(一)复员军人安置 618

(二)退伍兵安置 618

二 退伍老红军安置 618

三 离、退休人员安置 619

第六节 婚姻登记 619

一 劳动就业 620

第一节 劳动 620

第二十一章 劳动 人事 620

二 劳动管理 621

(一)全民企业招工 621

(二)集体企业招工和自谋职业 623

(三)安排待业青年就业 623

(四)城镇知识青年下放回城就业 623

(五)聘用临时工、合同工 625

四 劳动服务公司 626

(四)安全检查 626

(五)安全人员培训 626

(二)锅炉压力容器的安全监察 626

(一)伤亡事故处理 626

三 安全监察 626

(三)防尘防毒 626

第二节 人事 627

一 干部构成 627

二 干部管理 627

(一)编制机构 627

(二)干部编制 628

(三)干部任免 628

(四)科技干部管理 629

(五)奖惩 629

(一)工资制度改革 630

一 工资 630

第三节 工资 福利 630

(二)工资调整 631

(三)其它工资制度 631

二 福利 632

三 办理干部离休 退休 退职 632

第二十二章 军事 633

第一节 兵役制度 633

一 征兵制 633

二 志愿兵役制 633

三 义务兵役制 634

(二)游击队 635

(一)赤卫队、赤卫军 635

(三)常备队、独立团 635

(四)卫生防疫站 635

二 民国地主武装 635

三 苏区地主武装 635

第二节 地方武装 635

一 清代地方武装 635

四 新中国地主武装 636

(一)机构 636

(二)武装部队 636

第三节 民兵 637

第四节 驻军 637

一 清代驻军 637

(一)工农红军 638

(二)新四军 638

二 民国时期军 638

三 人民武装 638

(三)安徽省地方武装 638

(二)国民党中央陆军 638

(一)国民革命军 638

二 同盟会光复霍山 639

(三)人民解放军 639

一 太平军、捻军同清军的战斗 639

第五节 重大兵事 639

四 大刀会攻占霍山 640

五 北代经过霍山 640

六 抗击日本侵略军 640

三 白朗军进霍山 640

附:日本侵略军在霍山的罪行 641

七 武装起义和农民暴动 641

(一)诸佛庵民团起义 641

(六)舒家庙--下符桥暴动 642

(五)胡家河--头陀河--黄尾河暴动 642

(二)西镇暴动 642

(四)舞旗河暴动 642

(三)桃源河暴动 642

八 红军在县境的战斗 643

(一)五次攻打县城 643

(二)土地岭战斗 643

(三)县独立团参加苏家埠战役 643

(二)解放县城 644

(三)黄金山战斗 644

九 人民解放军在县境的战斗 644

(四)便衣队捣毁 木城 644

(一)青峰岭、磨子潭战斗 644

(十)攻克县城战斗 645

(九)黑炭冲遭遇战 645

(八)康皮畈战斗 645

(七)桃花冲突围战 645

(六)太平畈战斗 645

(五)智擒舞筲乡保警大队长 645

(四)陈家岭战斗 645

(十一)南岳山战斗 646

(十二)剿灭郑荥波残匪 646

(十三)千笠寺捉国民党空降特务 646

第二十三章 教育 647

第一节 县学 书院 私塾 648

一 县学 书院 648

(一)县学 648

(二)书院 650

二 私塾 651

第二节 学校教育 652

一 幼儿教育 652

(一)小学堂 654

二 小学教育 654

(二)小学校 655

(三)列宁小学 657

(四)教会小学 658

(五)耕读小学 658

附:小学简介 660

三 中学教育 661

附:中学简介 665

四 师范教育 666

五 职业技术教育 666

(一)中等技术学校 667

(二)农业中学 668

(三) 五七 大学 668

(一)夜校、识字班 669

(四)职业中学 669

第三节 成人教育 669

二 农民业余教育 669

一 民众教育 669

(二)扫除文盲 670

三 干部文化教育 671

四 职工文化教育 671

五 农业广播教育 672

六 自学考试 672

七 函授 673

第四节 师资队伍 673

一 师资 673

二 待遇 675

第五节 经费 676

附:校办工厂简介 678

第二十四章 文化 680

第一节 群众文化 680

一 文化事业单位(组织) 680

(一)苏区文化组织 680

(五)区、乡文化站 681

(四)文化馆 681

(三)民众教育馆 681

(二)抗日救亡文化组织 681

(六)农村文化中心 682

二 群众业余文化组织 682

(一)业余剧团 682

(二)农村俱乐部 682

(三)文化室 682

(四)文艺宣传队 682

(一)文学创作 683

四 文艺创作 683

(二)辅导业余文化活动 683

(一)阵地活动 683

(四)文化市场管理 683

三 文化活动 683

(三)挖掘整理民间文化遗产 683

(三)音乐创作 684

(二)书画 金石创作 684

(四)摄影工作者协会 685

第二节 民间文艺 685

一 舞蹈 685

二 歌曲 685

(三)天池书画社 685

(二)小南岳文学社 685

(一)双山九老会 685

五 文化社团 685

(四)摄影创作 685

三 器乐 693

四 故事 700

第三节 戏曲 700

一 戏剧 700

(一)剧种 700

(二)班社 701

(三)剧团 701

(四)剧目 702

二 曲艺 702

(一)曲种 702

第四节 电影 716

一 发行 716

(二)组织 716

一 书店 717

(一)私人书店 717

第五节 图书 717

(二)电影队 717

(一)电影院 717

二 放映 717

(二)新衡书店 718

(三)新华书店 718

二 图书馆、室 718

(一)民众教育馆 718

(二)图书馆 718

(三)图书室 718

(二)节目 719

(一)设备 719

一 广播 719

第六节 广播 电视 719

(一)差转及设备 720

(二)节目 720

(三)录相放映和管理 720

第七节 报刊 通讯报道 720

一 报刊 720

(一)报纸 720

二 电视 720

(二)刊物 721

二 通讯报道 721

第八节 地方志篡修 723

(二)整理和使用 724

二 资料收集和使用 724

(一)资料收集 724

一 机构 724

三 篇拟定和修订 725

(一)篇拟定 725

(二)篇目修订 725

四 修志人员 725

(一)主修 725

(二)篡修 725

(二)馆藏珍贵文物 726

第九节 文物 胜迹 726

(一)文物普查 726

(三)分工 726

一 文物 726

二 名胜 古迹 727

(一)风景名胜 727

(二)古遗址 729

(三)古墓葬 730

(四)古建筑 731

(五)古碑刻 732

一 红军医院 734

第一节 医疗单位 734

第二十五章 医药 卫生 734

二 县属医疗单位 735

(一)甲等县卫生院 735

(二)县医院 735

(三)中医院 735

(五)妇幼保健站 735

(三)竹亭医院 736

(四)汉卿医院 736

(二)协和医院 736

(五)民生诊所 736

(二)乡(镇)医院 736

(一)区医院 736

三 区、乡、村医疗单位 736

(一)普善医院 736

四 私营医院、诊所 736

(三)村卫生室 736

(四)学校医务室 737

(二)科室设置 737

(一)人员和分布 737

第二节 医疗 737

一 中医(含中药) 737

(三)厂矿医务室 737

(二)皖西医院 737

(一)佛子岭、磨子潭水电站卫生所 737

五 其它医疗单位 737

(六)中医诊疗所 737

(三)医疗水平 738

(四)文献发掘和整理 739

附:单方、验方选 739

二 西医(含西药) 739

(一)人员和分布 739

(二)科室设置 740

(三)医疗水平 740

(四)医疗设备 741

第三节 卫生防疫 743

一 卫生监督 743

(一)环境卫生监督 743

(二)食品卫生监督 744

(三)劳动卫生监督 744

二 防疫 744

(一)传染病防治 744

(二)预防接种和计划免疫 745

(三)地方病防治 746

附:居民死因调查 748

第四节 妇幼保健 748

一 妇女保健 749

(一)新法接生 749

(二)妇女劳动 五期 保护 749

(三)妇科病查治 749

一 公费医疗 750

第五节 医疗制度 750

(一)托幼工作 750

二 婴幼儿保健 750

(二)婴幼儿疾病查治 751

二 合作医疗 751

四 统筹医疗 752

第六节 药政管理 752

一 药品经营管理 752

二 药品生产管理 752

三 劳保医疗 752

第二十六章 体育 754

第一节 群众体育 754

一 传统体育 754

(一)武术 754

(二)民间体育 755

二 职工体育 755

三 农民体育 755

(二) 劳卫制 锻炼和 达标 训练 756

(三)军事野营 756

一 县内比赛 756

第三节 竞赛 756

第二节 学校体育 756

(一)推广广播操 756

四 残疾人体育 756

二 其它体育活动 756

一 体育课 756

(一)学校运动会 757

(二)各类运动会 758

二 参加省和地区比赛 758

第四节 机构 队伍 759

一 机构 759

(一)体育运动委员会 759

(二)协会、学会 759

一 设施 760

二 队伍 760

二 经费 760

(一)培训 760

第五节 设施 经费 760

(二)运动员、裁判员 760

第二十七章 科技 761

第一节 机构 761

一 科学技术委员会 761

二 科学技术协会 761

(一)科普协会 761

(二)区、乡(镇)科学技术协会 762

三 专业学会 762

(一)农业技术推广所 763

四 科学研究机构 763

(二)林科所 764

(三)茯苓研究所 764

五 四级农科网 764

第二节 队伍 成果 765

一 队伍 765

二 成果 775

附:获省和省以上科技成果奖项目简介 775

第三节 服务和普及 776

一 学术活动 776

二 科普活动 777

三 科技情报工作 777

四 咨询活动 778

第四节 管理 778

一 科学技术管理 778

(二)新技术、新成果引进、推广管理 779

(一)专业台 780

一 监测台网 780

第五节 地震测报 780

二 科研项目管理 780

(二)群测点 781

二 震区划分 782

三 预报预防 783

四 地震科研 783

(一)地震考察 783

(二)专题研究 784

(一)饮食 785

一 衣食依行 785

第一节 民俗习惯 785

第二十八章 民俗 宗教 785

(二)服饰 786

(三)器具 786

(四)住房 787

(五)行路 787

(六)待客 787

二 岁时节令 788

(一)传统节日 788

(二)法定节日 788

一 近现代人物简表 789

(一)嫁娶 789

三 婚丧 喜庆 789

(二)丧葬 790

(三)其它礼俗 790

四 行业习俗 791

(一)农业 791

(二)林业 791

(三)养殖业 792

(四)手工业 792

(六)其它 793

(五)商业 793

五 恶习陋俗 794

(一)赌博 794

(二)迷信 794

六 新风 794

七 熟语 796

(一)农谚 796

(二)歇后语 798

一 道教 802

(一)教徒 802

第二节 宗教 802

(三)其它熟语 802

(二)道观 803

二 佛教 803

803(二)庙庵 803

三 伊斯兰教 804

四 天主教 804

(一)教堂 804

(二)传教士 804

(三)教徒和活动 804

五 基督教 804

(一)声母 806

(二)韵母 806

第二十九章 方言 806

一 声韵调系统 806

第一节 语音 806

(三)声调 807

二 连续变调 807

三 同音字表 808

(五)时段划分较细 822

(三)双间词不象普通话节缩为单音 822

(四)亲属称谓编码比普通话细 822

一 方言词汇的几个特点 822

(二) 巴 尾名词比普通话多 822

第二节 词汇 822

(一) 子 尾名词比普通话多 822

二 方言词表 823

(一)天文 气象 823

(二)地理 处所 823

(三)时间 节令 824

(四)亲属 人物 825

(五)农业 植物 826

(六)动物 827

(七)房屋 生活用具 828

(九)人体 829

(八)动作 829

(十)疾病 医药 830

(十一)服饰、卧具 830

(十二)饮食 831

(十三)婚丧生育 831

(十四)商业交际 832

(十五)教育文体 832

(十八)形容词、副词 833

(十七)一般动词 833

(十六)一般名词 833

第三节 语法 834

一 虚词 834

二 句法 834

第三十章 人物 838

第一节 传略 838

一 革命烈士(县团级以上)传略 866

二 各界名人传略 866

第二节 简表 879

(一)革命烈士(县团级以上)简表 879

(二)解放后健在的老红军干部(县团级以上)简表 883

(三)各界名人简表 885

二 古代名人简表 887

第三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 892

附录 904

一 文件选录 904

二 碑文选录 912

三 明、清《霍山县志》序言辑注 913

四 1986-1990年大事记要 936

编后记 937

《霍山县志》编修、审定机构 939

霍山县地主编篡委员会办公室 94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