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教育通史  第5卷
中国教育通史  第5卷

中国教育通史 第5卷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2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毛礼锐,沈灌群主编
  • 出 版 社: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3280254X
  • 页数:704 页
图书介绍:本丛书全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教育从古至今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是我国第一部研究教育通史的理论专著。本书汲取了国内研究的新成果,史料翔实,分析精辟,文笔流畅,见解独特。
《中国教育通史 第5卷》目录

第十七章 五四 时期的教育 1

第一节 从反封建的文化教育运动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

一、新文化运动与反封建复古教育的斗争 2

二、 五四 以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10

三、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 14

第二节 学校教育的改革 17

一、新教育社团与新教育运动 18

二、学校教育改革的内容 23

第三节 平民教育运动与平民教育思潮 37

一、平民教育思潮与平民教育运动的产生和发展 38

二、平民教育思潮的演变与分化 46

第四节 工读运动与工读思潮 53

一、工读运动的产生与发展 53

二、 工读 旗帜下不同的思想内容和演变 60

第五节 新民主主义教育的萌芽 71

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方向 71

二、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初步实践 76

第十八章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教育 79

第一节 1922年的学制改革和学校教育 79

一、新学制的酝酿与制定 80

二、“六三三”分段的学制系统 84

三、新学制课程标准纲要 88

四、学校教育的发展 94

第二节 我国师范教育的建立和发展 97

一、清朝末年的师范教育 97

二、辛亥革命后师范教育的改革 102

三、1922年新学制颁布后的师范教育 109

第三节 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奴化教育的斗争 114

一、收回教育权运动 114

二、教育独立运动 121

三、反对封建主义奴化教育的斗争 124

第四节 工农群众教育 128

一、中国共产党对工农群众的教育的主张 129

二、工人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131

三、农民教育的兴起与发展 135

四、传统的私塾教育及其他 139

第五节 革命干部教育 142

一、湖南自修大学和湘江学校 142

二、上海大学 147

三、农民运动讲习所 152

四、黄埔军校 155

第一节 土地革命时期苏维埃地区的教育 159

第十九章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的教育 159

一、苏区教育的方针和政策 160

二、蓬勃发展的各级各类教育 167

第二节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教育 186

一、抗战时期的教育方针和政策 186

二、高等教育 190

三、中等教育 206

四、小学教育 215

五、群众业余教育 226

一、为解放战争服务的解放区教育 231

第三节 解放区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231

二、为迎接全国解放进行教育改革 243

第二十章 国民党统治区的教育 247

第一节 教育方针与政策 247

一、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 248

二、抗战时期的教育政策 255

三、复员时期的教育政策 260

四、 应变 时的反动教育措施 265

第二节 教育行政与学制系统 267

一、教育行政机构的变化 267

二、关于教育视导的规定 271

三、教育经费 274

四、学制的变迁 278

第三节 控制学校的教育措施 281

一、“整顿学风”,禁锢思想 281

二、实行训育制度 285

三、利用 会考 压制学生 286

四、利用军训实行法西斯的军事管理 288

五、在 特种区域 推行 特种教育 290

第四节 高等教育 292

一、 学校制度与设置 293

二、课程与教材 296

三、教师和资格与待遇 299

四、学生的来源与生活 302

第五节 师范教育 308

一、学校的制度与设置 308

二、中师与高师的课程设置 316

三、教师的资格与待遇 322

四、对师范生的训练、管理与待遇 324

五、别具一格的晓庄师范 327

第六节 中等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 331

一、学校制度与设置 331

二、中学与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 336

三、教师的资格与待遇 340

四、学生的来源与生活 345

第七节 初等教育 348

一、学校制度与设置 348

二、各类小学的课程设置 355

三、小学教师的资格与待遇 357

四、对儿童的训育要求 360

第八节 华侨教育与留学生教育 362

一、华侨教育的兴起与困难 362

二、华侨教育的行政与设施 366

三、出国留学的途径和对出国留学的限制 370

四、留学考试和对留学生的监督 374

第九节 教育界进步师生的爱国民主运动 376

一、土地革命时期的抗日救亡运动 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坚持进步的斗争 379

三、解放战争时期反内战反迫害的斗争 381

第二十一章 日伪占领区的教育 386

第一节 东北沦陷区的殖民主义教育 387

一、对学校教育的破坏与摧残 388

二、殖民主义教育方针的制定与颁布 393

三、殖民主义教育设置与实施 398

四、爱国师生反殖民主义教育的斗争 407

第二节 汪伪统治区的奴化教育 416

一、奴化教育的方针与政策 417

二、推行奴化教育的各级各类学校 419

三、培养高级汉奸官吏的赴日留学教育 431

四、推行奴化宣传的社会教育 434

五、爱国师生反奴化教育的斗争 437

第二十二章 教育思想与教育家 441

第一节 陈独秀的教育思想 441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442

二、反对尊孔读经、提倡民主科学 453

三、提出新的教育方针,主张教育必须改革 453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460

第二节 胡适的教育思想 460

二、论教育的社会功能 462

三、关于学制改革 466

四、论高等教育 470

五、关于指导学生学习 473

第三节 李大钊的教育思想 475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476

二、论教育在社会改造中的作用 479

三、论青年教育 487

第四节 恽代英的教育思想 492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492

二、教育是改造社会的有力工具 495

三、培养国家的主人翁 498

四、儿童教育和中等教育的改造 501

五、反对帝国主义的文化侵略,正确对待古今中外的文化 506

第五节 陈嘉庚、张伯苓的教育活动 511

一、陈嘉庚的教育活动 511

二、张伯苓的教育活动 518

第六节 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525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525

二、职业教育理论的基本要点 527

三、教育思想主要特色 539

第七节 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552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553

二、平民教育的性质与地位 557

三、平民教育的宗旨与使命 561

四、平民教育的内容与方法 564

第八节 梁漱溟的教育思想 568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569

二、教育作用和目的 572

三、教育内容的基点和核心 579

四、教育的具体实施 583

五、教育制度改造方案 587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593

第九节 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593

二、论教育的本质 596

三、批判各种错误的教育观点 603

四、论教师的地位与使命 609

五、主张对青年进行 全人生的指导 614

第十节 鲁迅的教育思想 618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619

二、教育要为社会革命培养 新战士 626

三、青年要学习广博切实的知识 631

四、论儿童及儿童教育 637

五、论工农教育 645

第十七节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649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649

二、为人民教育事业的献身精神和创造精神 661

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 665

四、教学做合一 672

五、培养学生生活实践的创造能力 678

第十二节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686

一、生平和教育活动 687

二、活教育理论 691

三、幼儿教育思想 69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