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安阳市郊区志
安阳市郊区志

安阳市郊区志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安阳市郊区志》编纂委员会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06602881
  • 页数:457 页
图书介绍:
《安阳市郊区志》目录

目 录第一编概述 1

第二编大事记 9

第三编地理 49

建制区划志第一章地理位置、区域沿革 51

第一节地理位置 51

第二节区域沿革 51

第三节行政区划 52

第二章人口 57

第一节历史人口 57

第二节人口现状 57

第二节构造 61

第三节矿藏 61

自然环境志第一章地质 61

第一节地层 61

第四节地震 62

第二章地貌 62

第一节丘陵区 62

第二节平原区 63

第三章气候 63

第一节气候特征 63

第二节气象 65

第四节灾害性天气及其规律 71

第三节光能资源 71

第四章水文 72

第一节地表水 72

第二节地下水 73

第五章土壤 73

第一节土壤性质 73

第二节土壤分布 74

第六章生物资源 77

第一节植物 77

第二节动物 77

第四编政治 79

中国共产党郊区组织及群众团体志第一章中国共产党郊区组织 81

第一节建国前的革命活动 81

第二节建国后党的建设与发展 85

第三节组织系统 87

第四节党代表大会 91

第五节宣传工作 91

第六节纪律检查 92

第七节统战工作 93

第八节政策研究 93

第二节妇女联合会 94

第一节共产主义青年团 94

第二章群众团体 94

第三节少年先锋队 95

郊区人大、政府、政协志第一章郊区人大 97

第一节普选工作 97

第二节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97

第三节历次人民代表大会 98

第四节常委会 99

第五节重大决议录 99

第六节提案办理 101

第一节机构沿革 102

第二章郊区政府 102

第二节政务工作 108

第三节人民来信来访 109

第三章郊区政协 110

第一节政协机构的建立及政协委员会议 110

第二节政协委员活动及提案办 111

政法志第一章公安 112

第一节机构沿革 112

第二节公安工作 112

第三节重大公安活动 113

第一节机构沿革 114

第二章检察 114

第二节检察工作 115

第三章法院 115

第一节机构沿革 115

第二节法院工作 115

第三节刑事民事经济案件记述 116

第四章司法行政 116

第一节机构沿革 116

第二节法制建设和教育 116

第四节公证业务 117

第三节律师事务 117

军事志第一章人民武装机构 118

第二章兵役制度 118

第一节征募兵役制 118

第二节志愿兵役制 119

第三节义务兵役制 119

第四节预备兵役制 119

第三章民兵 120

第一节建国前的民兵活动 120

第二节建国后的民兵活动 122

第四章驻军 123

第一节建国前的驻军 123

第二节建国后的驻军 124

第五章重大兵事 125

第五编经济 127

综述 129

农业志第一章机构沿革 131

第一节局级机构 131

第二节二级机构 132

第二章农村土地所有制的变革及经济体制的改革 132

第一节土地改革 132

第二节农业合作化 133

第四节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 134

第三节人民公社化 134

第三章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 135

第一节土地 135

第二节生产工具 137

第三节劳动 141

第四节种子 142

第五节肥料 143

第六节植物保护 144

第四章耕作制度 147

第一节土壤耕作 147

第二节种植制度 148

第一节粮食作物 149

第五章粮、棉、油及其它经济作物 149

第二节棉、油及其它经济作物 150

第六章蔬菜生产 152

第一节蔬菜生产概况 152

第二节蔬菜品种与茬次 153

第三节蔬菜生产技术 156

花卉志第一章花卉管养机构 160

第一节管理机构 160

第二节养花单位 160

第二章花卉发展概况 161

第一节建国前的花卉生产 161

第二节建国后的花卉生产 162

第三章花卉品种 163

第一节古老品种 163

第二节现代品种 164

第三节龙泉名花 165

第四章花卉艺文 166

第一节韩琦零泉咏花诗选 166

第二节养花口诀及花谜 167

第三节李景山抑花改期开 167

第四节安阳市市花 168

第二节家畜改良机构 169

畜牧渔业志第一章机构沿革 169

第一节行政机构 169

第三节疫病防治机构 170

第二章畜牧生产概况 171

第一节建国前的畜牧业 171

第二节建国后的畜牧业 171

第三节畜产品产量及畜牧业产值 173

第三章畜牧资源 174

第一节饲草饲料 174

第二节家畜家禽 176

第一节品种引进和改良 178

第四章 品种改良与繁殖 178

第二节繁育 179

第五章 畜禽疫病与防治 179

第一节畜禽疫病 179

第二节疫病防治 180

第六章渔业生产 181

林业志第一章机构沿革 182

第一节行政、事业机构 182

第二节其它机构 183

第一节资源 184

第二章防护用材林 184

第二节林业发展 187

第三节林木管理 189

第三章果树 190

第一节果树资源 190

第二节果树生产 190

第三节果树管理 194

第四章病虫害防治 194

第一节虫害防治 194

第二节病害防治 196

第一节概况 197

水利志第一章机构沿革 197

第二章水利建设 197

第二节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 198

第三节河流及其治 198

第四节渠道及其管 199

第五节排水沟 201

第六节水库及其管 202

第七节 电灌站、机井、小型发电站及其管理 203

第三章水旱灾害及水质污染 204

第一节建国后的水旱灾害及其规律 204

第二节水质污染 205

第一节区级机构 207

乡镇企业、工交邮电志第一章机构沿革 207

第二节乡级机构 208

第二章乡镇企业 208

第一节工业企业 208

第二节农业企业 217

第三节建筑企业 217

第四节交通运输企业 219

第三章区办工业 219

第一节区办工业概况 219

第二节主要工厂简介 220

第四章企业管理和环境保护 222

第一节企业管理 222

第二节环境保护 222

第五章交通、邮电 223

第一节交通 223

第二节邮电 234

商业服务、粮油购销、财政金融志第一章商业服务业 235

第一节机构沿革 235

第二节商业 236

第三节服务业 237

第一节机构沿革 238

第二章粮油购销 238

第二节粮食购销 239

第三节食油购销 240

第三章财政金融 242

第一节财政 242

第二节金融 243

第三节基层会计辅导 248

第六编教科文卫 249

教育体育志第一章机构沿革 251

第二章幼儿教育 251

第一节建国前的小学教育 252

第三章小学教育 252

第二节建国后的小学教育 253

第三节学制及课程设置 254

第四章中学教育 255

第一节 中学教育发展概况 255

第二节学制及课程设置 257

第五章工农教育 258

第一节农民教育 258

第二节职工、干部教育 259

第六章教师队伍 259

第一节教师队伍发展概况 259

第三节教师待遇 260

第二节教师的培训与进修 260

第七章教育经费 262

第八章体育 263

第一节学校体育 263

第二节群众体育 264

科学技术志第一章科技机构 266

第二章科技工作 266

第三章科技队伍 267

第四章科技成果 268

第一节发展概况 272

第二章文化艺术 272

文化志第一章文化机构 272

第二节文学创作 273

第三节戏剧、曲艺 273

第四节音乐、舞蹈 274

第五节美术、书法、摄影 276

第六节文化娱乐场所 282

第三章电影事业 283

第四章广播事业 283

第五章文物古迹 284

第二节古代文化遗址 285

第一节近代名胜 285

第三节古代墓葬 289

第四节古代建筑 290

第五节碑刻、墓志 292

第六节流散、传世文物 293

殷墟志第一章殷墟的发现 296

第一节 甲骨文的发现 296

第二节小屯殷墟的确认 297

第二章殷墟的发掘 298

第一节 甲骨文的早期私人挖掘及流散 298

第二节 1928~1937年的15次科学发掘 300

第三节抗日战争时期殷墟的发掘 303

第四节建国后对殷墟的发掘 304

第三章殷墟的主要遗址 305

第一节殷王宫殿 305

第二节殷王陵 308

第三节后岗遗址 311

第四节铸铜遗址 313

第五节烧陶遗址 313

第六节骨器作坊遗址 313

第七节 自由平民区 313

第一节青铜器 314

第二节陶器 314

第四章殷墟出土的主要遗物 314

第三节石玉器 315

第四节骨器 316

第五节其他器物 317

第五章殷墟的研究 317

第一节 甲骨文的研究 317

第二节殷商文化的研究 331

第六章殷墟的保护 333

第一节殷墟的保护 333

第二节殷墟博物苑 334

第二节乡卫生院 336

卫生志第一章卫生机构 336

第一节区卫生机构 336

第三节村卫生组织 337

第二章防疫保健 338

第一节爱国卫生运动与食品卫生 338

第二节地方病、传染病的防治 339

第三节妇幼保健 342

第三章中医、西医 344

第一节中医 344

第二节西医 344

第三节土单验方 345

第四章药材、药品及药政管 346

第一节药材、药品 346

第二节药政管理 348

第七编社会 349

习俗宗教志第一章婚姻、家庭 351

第一节家庭结构 351

第二节婚姻形态 351

第二章社会风尚 351

第一节民情乡俗 351

第二节社会新风 352

第三节衣食起居 353

第四节婚嫁丧葬 355

第五节节日古会 358

第三章宗教 360

第一节佛教 360

第二节道教 361

第三节基督教 361

第四章会道门活动 363

方言俗语志第一章方言 365

第一节语音 365

第二节语汇 367

第二章民谣 368

第三章民谚 369

第四章歇后语 371

社会保障志第一章民政事务 372

第一节民政机构 372

第二节优抚工作 372

第三节赈灾救济 375

第四节婚姻登记 376

第五节其它民政事务 376

第二章劳动就业 377

第一节劳动人事机构 377

第二节劳动管理 377

第四节工资福利 378

第三节知青安置 378

第三章计划生育 380

第一节机构 380

第二节概况 380

第三节政策 381

第四节措施 382

第五节经费 383

第四章村镇建设 383

第一节机构沿革 383

第二节村镇建设概况 383

第一节建国前人民生活状况 384

第五章人民生活 384

第三节现有村庄类型 384

第二节建国后人民生活状况 385

第八编人物 389

人物志第一章传略 391

郭声镛孙佩堂扈先梅郝生霖孙筱尚王兴、左耀甫师珍只贠宝山黄伯英宋子美孙直元曹刁只张全山张景?芦清廉第二章烈士英名录 400

第三章革命人物录 411

第四章其他人物录 417

第九编各乡简介 421

东郊乡(423) 北郊乡(424) 西郊乡(425) 东风乡(426) 龙泉乡 427

第十编附录 429

(一)毛主席来安阳 431

一、大事详录 431

(二)安阳新区土改纪实 432

(三)麻王度惨案目睹记 440

(四)尽头沟惨案始末 441

(五)三炸火车 442

(六)安阳青年抗日义勇军活动回忆录 443

(七)寿安山堂原貌记述 445

(八)养寿园志 446

二、专家、学者对《安阳市郊区志》稿的评审意见 450

三、《安阳市郊区志》编纂机构及人员组成 452

编后记 45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