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研究
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研究

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志辉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1
  • ISBN:7504926728
  • 页数:265 页
图书介绍:
《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研究》目录

前言 1

摘要 1

ABSTRACT 1

1 现代信用风险及其所带来的挑战 1

1.1 信用风险的概念及其成因 1

1.1.1 信用风险的定义 1

1.1.2 现代信用风险的成因 4

1.2 信用风险的经济后果分析 10

1.2.1 信用风险对微观经济的影响 10

1.2.2 信用风险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3

1.3.1 全球债务规模急剧扩张,信用暴露越来越大 16

1.3 信用风险:新世纪金融市场的重大挑战 16

1.3.2 全球银行业面临的重大危机 19

1.3.3 金融衍生品市场的急剧膨胀带来新的挑战 21

1.3.4 机构投资人面临着较大的信用风险 23

1.4 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方法的革命 24

1.4.1 引发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方法革命性变化的原因 25

1.4.2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的应用范围 27

2 古典信用风险度量方法及其局限性 29

2.1 古典信用风险度量方法Ⅰ:专家制度 29

2.1.1 专家制度的主要内容 29

2.1.2 专家制度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36

2.2 古典信用风险度量方法Ⅱ:Z评分模型和ZETA评分模型 39

2.2.1 Z评分模型的主要内容及其准确性分析 40

2.2.2 阿尔特曼Z评分模型与债券评级级别的关系 44

2.2.3 私人控股企业的Z评分模型 45

2.2.4 对非制造业企业适用的Z评分模型 46

2.2.5 第二代Z评分模型--ZETA信用风险模型 47

2.2.6 Z评分模型和ZETA模型的缺陷 51

3 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模型Ⅰ:KMV模型、J.P.摩根CreditMetrics模型 53

3.1 期权推理分析法:KMV模型 54

3.1.1 贷款与期权之间的关系 54

3.1.2 KMV信用监测模型 57

3.1.3 KMV信用监测模型的优劣分析 64

3.2 受险价值法:J.P.摩根的CreditMetrics模型 65

3.2.1 受险价值方法 66

3.2.2 信用度量制方法 68

3.2.3 信用度量制方法与最低风险资本要求 74

3.2.4 信用度量制模型若干引起争议的技术问题 75

3.3 KMV模型与CreditMetrics模型的比较 78

附录:默顿的估价模型 82

4 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模型Ⅱ:宏观模拟模型、保险模型 84

4.1 宏观模拟模型 84

4.1.1 应付经济周期的方法 84

4.1.2 麦肯锡模型-信用组合观点 85

4.2 保险模型 92

4.2.1 死亡率模型 92

4.2.2 瑞士信贷银行的CreditRisk 96

4.2.3 小结 106

4.3 高级内部信用风险度量模型方法的比较 106

4.3.1 四大模型特征的比较 107

4.3.2 四大模型的优缺点分析 111

4.3.3 高级内部信用风险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113

5 信用资产组合的信用风险的度量和管理 118

5.1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的应用 118

5.1.1 信用悖论问题 118

5.1.2 现代资产组合理论概览 120

5.1.3 运有标准组合方法所面临的若干问题 123

5.2 KMV公司的资产组合管理模型 126

5.2.1 收益变量的计算 127

5.2.2 贷款风险变量的计算 127

5.2.3 相关性变量的计算 128

5.2.4 组合风险的度量和管理 130

5.3 信用度量制组合模型 132

5.3.1 信用度量制模型:正态分布条件下的组合受险价值量 133

5.3.2 信用度量制模型:实际分布条件下的组合受险价值量 140

5.3.3 信用度量制模型:N项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量化度量 141

5.3.4 信用度量制方法的运用:信用经理人 148

5.4 阿尔特曼组合模型方法 149

5.4.1 阿尔特曼最优化方法的基本思路 150

5.4.2 阿尔特曼组合方法的基本内容 151

5.4.3 运用非预期损失概念下的组合风险和效率边界 159

5.4.4 一个简单的最优化目标函数 165

6.1 信用资产定价、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和资本的合理配置 169

6.1.1 信用资产的合理定价 169

6 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模型及方法的运用 169

6.1.2 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和资本的合理配置 173

6.1.3 关于银行贷款的风险调整的绩效评估和资本配置 180

6.2 基于受险价值的投资决策 185

6.2.1 受险价值约束条件下的均值一方差模型 186

6.2.2 模型的求解算法 188

6.3 运用银行内部信用风险模型进行监管 193

6.3.1 巴塞尔协议及其资本充足性要求 194

6.3.2 运用银行内部信用风险模型进行监管 198

6.3.3 2001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框架的内容及其特点 200

7.1 构筑严格的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205

7.1.1 构筑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205

7 现代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研究对中国的若干重要启示 205

7.1.2 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主要架构和内容 206

7.2 顺应未来风险管理发展趋势,实施综合风险管理 213

7.2.1 未来风险管理发展的新趋势--综合风险管理 213

7.2.2 实施全面综合的风险管理所需要的条件 216

7.2.3 综合风险管理的发展模式 221

7.2.4 国际金融业风险管理发展新趋势对我国的重要启迪 224

7.3 适应国际金融业风险管理发展趋势,加强商业银行的监管 226

7.4 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量化度量和管理技术亟待提高 230

7.5 再造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234

7.5.1 目前国内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的现状及其缺陷 234

7.5.2 借鉴国外经验,重造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237

参考文献 241

后记 26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