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
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

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英主编
  • 出 版 社: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222017364
  • 页数:382 页
图书介绍:
《新编政治经济学教程》目录

第一章 商品价值理论 20

第一节 商品和货币 20

一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20

二 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2

三 商品的价值量 23

四 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价值形式的发展) 25

五 货币的职能 28

六 货币流通规律 30

第二节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31

一 商品经济的产生及其历史地位 31

二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3

三 商品经济的发展阶段 33

四 市场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34

第三节 商品经济的一般规律 35

一 价值规律——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 35

二 供求规律 37

三 竞争规律 38

四 资本集中规律 40

第二章 剩余价值理论 43

第一节 货币转化为资本 43

一 货币与资本的区别 43

二 资本的总公式及其矛盾 44

三 劳动力成为商品 45

四 劳动力特殊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 46

第二节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48

一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 48

二 资本的本质、资本的划分、剩余价值率 50

三 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53

四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55

第三节 资本主义工资 56

一 工资的本质 56

二 工资的基本形式 57

三 决定工资水平变动的各种因素和工资量的变动趋势 59

四 工人阶级争取提高工资的斗争 61

第四节 资本积累及其历史趋势 61

一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62

二 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 63

三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66

第一节 单个产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 68

一 产业资本的循环 68

第三章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68

二 产业资本的周转时间和周转次数 71

三 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 73

四 预付资本的总周转和年剩余价值率 74

第二节 社会资本的再生产和宏观经济的运行 77

一 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77

二 社会资本的简单再生产 80

三 社会资本的扩大再生产 82

四 资本主义宏观经济的调节 机制 87

第三节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的现实意义 87

一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揭示了社会化大生产的 87

一 般规律 87

二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88

第一节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90

一 商品的成本价格和利润 90

第四章 剩余价值分配理论 90

二 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 93

三 平均利润率下降趋势的规律和资本主义矛盾的深化 96

第二节 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 98

一 商业资本的职能和作用 98

二 商业利润和商品价格 99

三 商业的流通费用及其补偿 100

第三节 借贷资本和信用 102

一 借贷资本的本质和特点 102

二 利息的本质和利息率 103

三 股份公司和股票 104

四 信用在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作用 106

一 资本主义的土地所有制和地租 107

第四节 资本主义地租 107

二 级差地租的两种形式 108

三 绝对地租 109

四 土地价格 111

第五节 当代资本主义剩余价值分配新格局 113

一 剩余价值直接分配的范围扩大 113

二 国家财政在剩余价值的分配和再分配中的作用加强 114

三 剩余价值分配的国际化趋势 114

第五章 垄断资本主义理论 116

第一节 一般垄断资本主义 116

一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过渡 116

二 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特征 119

第二节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125

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形成的原因和形成的历史过程 125

二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体系和基本形式 129

三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历史局限性 132

第六章 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139

第一节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新发展 139

一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点 139

二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当代的新发展 146

三 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15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157

一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并存与较量 157

二 苏联、东欧国家的解体和演变是曲折性的重要表现 159

三 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是一个长期曲折的历史过程 162

第七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 164

第一节 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 164

一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164

二 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共同福裕 171

三 完整准确地把握社会主义的本质 176

第二节 一切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180

一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实际 181

二 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183

三 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18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目标 186

一 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 186

二 战略重点和措施 188

三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 189

第八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90

第一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理论与实践 190

一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理论 190

二 列宁和斯大林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理论和实践 192

三 我国公有制的建立及其经验教训 193

一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客观必然性 196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 196

二 公有制在多种经济成份中的主体地位 197

三 鼓励发展非公有制经济 201

第九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个人收入分配结构 205

第一节 社会主义必须坚持按劳分配 205

一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205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 21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多种分配方式 212

一 多种分配方式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212

二 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13

三 按劳分配以外的其他多种分配方式 214

第三节 现阶段必须实行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原则 217

一 正确把握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217

二 合理拉开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 221

三 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提倡先富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223

第十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 227

第一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索过程 227

一 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传统观念 227

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理论探索过程 231

三 邓小平同志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创立中的卓越贡献 23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理论 237

一 市场经济的一般内涵、共同特征 237

二 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 243

三 市场与计划和宏观调控的关系 246

四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249

第三节 深化改革,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51

一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 251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252

一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 256

第十一章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56

第一节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内容 256

二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内容 257

三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任务 259

第二节 产权清晰、权责明确的产权制度是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前提和基础 261

一 现代企业产权制度 261

二 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 264

三 理顺产权关系,完善企业法人制度 265

第三节 政企分开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保证 266

一 政企不分是旧体制的根本弊端 267

二 政企分开的关键是政资分开 268

三 政企分开的核心是落实企业经营自主权 269

一 公司制度的基本内容 270

第四节 国有企业实行公司制,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益探索 270

二 公司的治理结构 271

三 公司的两种基本类型 273

四 公司企业中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和职工民主管理制度 275

五 国有企业进行公司制改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实施步骤 276

第十二章 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80

第一节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 280

一 市场体系的功能和作用 280

二 我国市场体系发育的现状和问题 282

三 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 283

第二节 社会主义市场结构 285

一 商品市场 285

二 金融市场 287

三 劳动力市场 291

四 房地产市场 293

五 技术、信息市场 296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式 299

一 现货市场 299

二 批发市场 300

三 期货市场 302

四 市场中介组织 30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304

一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305

二 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 306

三 市场的监督和管理 309

四 尊重国际惯例与“复关” 313

一 建立健全宏观调控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本质要求 316

第一节 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316

第十三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 316

二 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手段 319

三 建立计划、金融、财政之间相互配合和制约的机制 322

第二节 财税体制改革 323

一 财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 323

二 改革和?善税收制度 324

三 建立分级分税财政管理体制 327

第三节 金融体制改革 330

一 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 330

二 确立强有力的中央银行调控体系 330

三 建立政策性银行 332

四 把国有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商业银行,发展城市和农村合作银行 332

五 改革外汇管理体制 333

一 投资体制改革的目标 334

第四节 投资体制改单 334

二 投资体制改革的内容 336

三 健全固定资产投资调控体系 337

第五节 计划体制改革 338

第十四章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340

第一节 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 340

一 进一步完善农村经营体制,使农村市场主体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 341

二 加快市场体系的培育与建设,建立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和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形成大流通的新体制 346

三 建立科学有效的农村经济宏观调控体系,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351

第二节 全面振兴农村经济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352

一 充分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业的基础地位坚持把加强农业放在首位 353

二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357

三 积极发展乡镇企业,加强小城镇建设 358

四 坚定不移地实施教育、科技兴农的发展战略 360

五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361

第十五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对外经济关系 363

第一节 市场经济是开放经济 363

一 世界经济是一个统一整体 363

二 社会主义经济是开放经济 367

三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核心问题 370

第二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格局 371

一 经济特区 371

二 沿海港口开放城市 373

三 沿海经济开放区 374

四 内地和沿边地区的开放 375

第三节 对外经济关系的基本形式 377

一 对外贸易 377

二 积极引进外来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 38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