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国现当代文学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嘉良,金汉主编
  • 出 版 社: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5
  • ISBN:7308024423
  • 页数:625 页
图书介绍:在源远流长的中国文学历史中,标志着由古典风范向现代品格转化的新文学,是一种独领风骚、自成格局的文学现象而载入史册的。比之于绵延已久的古代传统文学,新文学经历的时间不算太长,从1917年的新文学革命算起,到现在总共走过了近八十年的历史。然而,作为中国文学史上一种全新的文学样式,它所具有的现代意义的文学特质,它为实现文学现代化所提供的历史经验,它对于促进中国文学同世界文学的交融,都是以往文学无可比拟的。因此,中国新文学研究,已成为日益被人们重视的一门学问;中国新文学教学,也早已成为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列入高等教育之中。本书叙述“中国现当代文学”,就是意在打破现、当代文学之间的障壁,试图从“新文学”的整体性上对这一种文学作互相联结、前后启承的描述。名之为“现当代文学”,是照顾到以往课程名称的习惯使用,同时也有利于说明文学发展的阶段性。自然,作为一种简明教材,本书只能简单勾勒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基本发展线索,重点是介绍作家作品,而又侧重于名著名篇分析。在展开全书叙述以前,有必要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产生的同一历史背景、基本相同的文学新质及其自身的发展流程,作提纲挈领的述评,以便对这一种文学的整体性特征及其各
《中国现当代文学》目录
标签:主编 文学

绪论 1

目次 1

第一章个性解放旗帜下新文学的诞生 3

一 新文学意识的觉醒和“五四”文学革命 3

二 新文学社团的蜂起促进文学的发展 8

三 文学革命在斗争中走向深入 14

四 “五四”文学的基本主题与文学的多种流向 19

第二章鲁迅:中国新文学的伟大奠基者 25

一 鲁迅的创作成就及其在新文学史上的杰出地位 25

二 鲁迅小说的不朽价值 30

三 《阿Q正传》:中国现代小说的典范之作 37

四 鲁迅杂文和散文的创造性意义 42

一 “五四”新诗运动与新诗的多样发展 50

第三章郭沫若和“五四”新诗运动 50

二 郭沫若:中国新诗的伟大开拓者 55

三 《女神》的艺术成就与历史地位 60

四 闻一多和徐志摩的新格律诗 66

第四章多样探索的小说创作 72

一 叶绍钧与人生派小说 72

二 郁达夫与浪漫抒情小说 77

三 笔致凝重的乡土写实小说 83

第五章显示文学革命实绩的散文 90

一 本时期散文创作概述 90

二 周作人等的语丝派散文 95

三 朱自清散文的独特成就 101

第六章早期话剧运动与创作 107

一 话剧的“输入”和早期话剧运动 107

二 田汉的早期剧作 112

三 丁西林等的独幕喜剧 117

一 适应社会革命要求的左翼文艺运动 125

第七章社会革命的深入和文学的发展 125

二 文学思潮对峙与互补格局的建构 132

三 文学创作的多元发展趋向 138

四 民族危机的加深与文学界的渐趋统一 143

第八章茅盾和三十年代小说大家 148

一 茅盾:现实主义小说巨匠 148

二 现实主义杰作:《蚀》和《子夜》 154

三 老舍和他的《骆驼祥子》 160

四 巴金和他的《家》 165

五 沈从文和他的《边城》 171

第九章三十年代小说创作 177

一 蒋光赤和早期普罗小说 177

二 “左联”作家群的小说 182

三 多种流派小说创作 189

第十章三十年代重要诗歌流派 195

一 殷夫与“普罗诗派” 195

二 中国诗歌会诸诗人和臧克家的创作 199

三 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歌 204

第十一章三十年代散文创作的长足进展 211

一 体式多样的小品散文 211

二 蓬勃发展的杂文创作 216

三 报告文学创作的兴起和繁盛 220

第十二章曹禺和三十年代话剧的成熟 227

一 三十年代话剧运动与创作 227

二 曹禺:中国现代话剧的成熟标识 232

三 《雷雨》、《日出》等剧作的艺术成就 236

四 夏衍和他的《上海屋檐下》 242

第十三章民族民主斗争中文学的深化与调整 251

一 民族解放旗帜下的抗战文艺运动 251

二 与民主潮流俱进:国统区文学创作的深化 256

三 实现历史大调整:解放区文学确立“工农兵方向” 261

第十四章小说样式的多样化和向生活的深层突进 268

一 张天翼、沙汀等的小说 268

二 路翎和七月派小说 273

三 钱钟书的《围城》和张爱玲的《传奇》 279

第十五章新诗走向“历史的综合” 286

一 田间等诗人的战争鼓动诗 286

二 艾青:卓越的民族诗人 291

三 《向太阳》、《火把》的艺术成就 296

四 “七月诗派”和“九叶诗人” 301

一 “鲁迅风”杂文的高涨与散文的社会化 308

第十六章散文与戏剧创作强化现实效应 308

二 《屈原》等历史剧创作空前繁荣 314

三 话剧文学创作更逼近现实 320

四 《升官图》等政治讽刺剧获得成功 325

一 文艺的新方向与文学创作新天地 331

第十七章解放区文学创作:实现文艺新方向 331

二 杰出的农民作家赵树理 335

三 《小二黑结婚》与《李有才板话》 341

四 孙犁的抒情小说 345

五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和《暴风骤雨》等长篇小说 351

六 《王贵与李香香》等民歌体叙事诗 356

七 民族新歌剧《白毛女》 362

第十八章现实主义文学的曲折历程 371

——建国初三十年文学概述 371

一 第一次文代会和工农兵文艺方向的全面推行 371

二 第二次文代会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确立 377

三 “大跃进”和“两结合”创作口号的提出 379

四 第三次文代会和左倾文艺思潮的抬头 382

五 “文化大革命”和极左文艺思潮的恶性膨胀 384

第十九章建国初三十年的诗歌 387

一 “颂歌”与“探索诗”:建国初现实主义诗歌的两种形态 387

二 新民歌运动与长篇叙事诗的勃兴 393

三 郭小川、贺敬之的政治抒情诗 398

四 天安门诗歌运动和歌颂老一代的诗 403

第二十章建国初三十年的散文 409

一 魏巍等的战争通讯 409

二 刘白羽等的豪放派散文 414

三 杨朔等的诗化散文 419

四 秦牧的知识性散文 425

五 马铁丁与“三家村”杂文 430

一 建国初三十年小说创作概述 436

第二十一章建国初三十年的小说 436

二 赵树理、孙犁及“山药蛋派”与“荷花淀派” 439

三 李准、王汶石等的农民题材短篇小说 444

四 柳青的《创业史》和周立波的《山乡巨变》 449

五 《保卫延安》、《红日》、《林海雪原》等长篇战争小说 454

六 峻青、王愿坚等的短篇革命斗争历史小说 460

七 《红旗谱》、《青春之歌》、《红岩》等长篇革命斗争历史小说 463

第二十二章建国初三十年的戏剧 470

一 老舍的《龙须沟》和《茶馆》 471

二 《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多向拓进的现实题材话剧 476

三 《关汉卿》、《蔡文姬》等“古为今用”的历史剧 481

四 歌剧和戏曲 485

——新时期文学概述 493

第二十三章 多元美学形态并存竞荣的文学新景观 493

一 思想解放运动和第四次文代会 493

二 现实主义传统的复归、深化和开放性发展 495

三 西方现代主义的引进、借鉴、融合 501

第二十四章新时期诗歌 507

一 艾青:现实主义诗歌的杰出代表 507

二 公刘、雷抒雁等其他现实主义诗人 512

三 舒婷等朦胧派诗人 517

四 新生代诗人群 524

第二十五章新时期散文 531

一 巴金、孙犁等老作家的新时期散文 531

二 贾平凹等散文新秀 536

三 徐迟等的新时期报告文学 542

四 林放、邵燕祥的杂文 548

第二十六章现实主义的复归、深化和开放性发展 554

——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上) 554

一 现实主义复归期的“伤痕文学”与刘心武、从维熙等的小说创作 554

二 现实主义深化期的“反思文学”与王蒙、张贤亮等的小说创作 561

三 蒋子龙、高晓声、贾平凹、张炜等的小说与“改革文学”的崛起 572

第二十七章现代主义的引进与融合 584

——新时期的小说创作(下) 584

一 王蒙、宗璞等对现代主义小说形式的初步尝试 585

二 韩少功、刘恒等对现代主义小说精神的汲取 590

三 莫言等对现代主义小说的全方位实验 597

第二十八章新时期戏剧 605

一 《小井胡同》、《狗儿爷涅槃》、《天下第一楼》等再现型戏剧的发展 605

二 《屋外有热流》、《魔方》等表现型戏剧的勃兴 610

三 《桑树坪纪事》、《洒满月光的荒原》等再现与表现兼容的话剧 615

四 《潘金莲》、《曹操与杨修》等传统戏曲的现代化 620

第一编 1927

“五四”文学革命和第一个十年文学 1927

(1917— 1927

第二编 1937

左翼文艺运动和第二个十年文学 1937

(1927— 1937

第三编 1949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文学 1949

(1937— 1949

(1949— 1978

工农兵文艺方向的全面推行和建国初三十年的文学 1978

第四编 1978

(1979— 1989

历史的新时期和文学的新时期 1989

第五编 198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