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书籍
珍爱生命  远离艾滋病  生命必读
珍爱生命  远离艾滋病  生命必读

珍爱生命 远离艾滋病 生命必读PDF电子书下载

其他书籍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碧建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市: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4
  • ISBN:7506728532
  • 页数:409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从艾滋病的发现由来、病理分析、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多方面,详细解析了艾滋病,并结合多国防治艾滋病的经验,为中国在防治艾滋病道路上指明了方向。
《珍爱生命 远离艾滋病 生命必读》目录

第一章 关于艾滋病 1

第一节 艾滋病的发现、由来、病理分析、分期及诊断标准 1

一、艾滋病的发现 1

二、艾滋病的由来 2

三、艾滋病的病理分析 2

四、艾滋病的分期 4

五、艾滋病的病原学以及致病机理 9

六、艾滋病的诊断标准 10

七、艾滋病病毒的主要检测方法 11

第二节 艾滋病病毒的传播途径 14

一、性传播 14

二、血液传播 18

三、母婴传播 23

四、人工授精传播 24

五、器官移植传播 24

六、医源性传播 24

七、哪些情况不会感染艾滋病 25

八、艾滋病目前在全球的传播情况 27

第三节 艾滋病的预防 43

一、无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44

二、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45

三、艾滋病毒感染者应避免艾滋病毒的再传播 45

五、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患者的家庭预防 46

四、艾滋病病毒污染物的消毒 46

六、对感染艾滋病的母亲及所生孩子的几项保护性建议 47

七、什么是高危人群 48

八、如何使用避孕套 49

九、艾滋病预防和控制的成功经验 65

第四节 艾滋病的治疗 75

一、几种常见的治疗艾滋病的药物 76

二、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76

三、相关药物的负面影响 85

四、关于治疗的费用问题 86

五、艾滋病药物研究的新进展 89

六、艾滋病病毒天然免疫 91

第二章 中国的艾滋病问题 92

第一节 艾滋病在我国的传播情况 92

一、艾滋病“泊入”我国 93

二、我国近年艾滋病疫情报告 94

三、我国艾滋病流行的时间分布 98

四、我国艾滋病流行的地区分布 99

五、我国艾滋病流行的人群分布 112

六、我国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人数的估计及预测 114

七、我国艾滋病传播和感染的主要渠道 114

八、我国现行的主要预防措施 133

九、我国艾滋病疫苗的研究进展情况 141

第二节 艾滋病对我国的危害 142

一、艾滋病是21世纪我国面临的最大挑战 144

二、预防艾滋病事关我国的国家安全 151

第三节 我国在预防艾滋病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63

一、吸毒、卖淫缥娼等丑恶行为在短期内难以根除 165

二、对高危人群行为干预不足 165

三、城乡流动人口增多给预防艾滋病带来巨大的困难 166

四、针对男性同性恋人群的干预活动少 167

五、投入不足 167

六、针对艾滋病的宣传不力 168

七、多部门合作预防艾滋病的局面尚未全面形成 169

九、与艾滋病相关的法律不健全 170

八、贫困仍然是艾滋病泛滥的一个重要原因 170

十、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社会歧视十分严重 171

十一、青春期性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 173

十二、“鸡尾酒”药物的本地化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174

十三、我国现行医疗保健系统无法满足日益增加的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需要 175

第三章 全球可资借鉴的艾滋病防治经验 176

第一节 乌干达防治艾滋病的主要经验 176

一、乌干达概况 176

二、乌干达艾滋病感染的相关情况 177

三、乌干达预防艾滋病传播的主要经验 179

第二节 其他国家的艾滋病预防经验 220

一、艾滋病预防项目的重点是男性 220

二、传统观念的束缚 242

三、宗教与艾滋病 247

四、男性同性恋不可取 253

五、吸食毒品的恶果 258

六、关爱犯人——被人遗忘的问题 263

七、军队艾滋病——谁都不愿涉足的问题 267

八、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心声 270

第四章 中国的出路 275

第一节 正确认识我国艾滋病低流行时期的问题和挑战 275

一、艾滋病低流行国家所面临的挑战 276

二、艾滋病低流行国家能保持多低的流行率 279

三、艾滋病低流行国家使用的艾滋病分类系统的作用 281

四、适用于艾滋病低流行国家的检测方法 283

五、有效的艾滋病防治工作包括个人、环境和相关因素 286

第二节 观念的改变 289

一、性观念的改变 290

二、对“歧视”说“不” 326

三、正确认识针对高危人群的相关于预措施 339

四、艾滋病人能否结婚和生育 347

第三节 行为的改变 352

一、通过交流改变行为——低流行场所预防艾滋病的里程碑 352

二、法律是改变行为的保证 363

三、建立协调互动的宣传、预防、关爱机制 372

后记 399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