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中国复合农业
中国复合农业

中国复合农业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文丁等主编
  • 出 版 社: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3
  • ISBN:7534515165
  • 页数:375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复合农业》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复合农业的内涵与特征 1

一、农业是个复合的生态与经济系统 1

二、复合农业的基本特点 2

第二节 国内外复合农业的发展 3

一、国外研究概况 3

二、中国复合农业的兴起 4

参考文献 6

第二章 中国古代的复合农业 7

第一节 中国古代复合农业的思想启迪 7

一、农本思想 7

二、三才思想 8

三、阴阳五行思想 9

四、风土论 10

第二节 中国古代复合农业的实践 11

一、中国古代复合农业最丰富的表现形式——一元复合 11

二、中国古代复合农业最基本的表现形式——二元复合 14

三、中国古代复合农业日趋成熟、不断完善的表现形式——多元复合 16

第三节 中国古代复合农业的主要特点 17

一、以复合种植业为主、复合农牧业为辅 17

二、最有效地利用环境物质 17

三、用养结合,互惠互利 18

四、集约化生产 18

参考文献 18

第三章 复合农业的种群复合基本原理 19

第一节 复合种群的结构 19

一、复合种群的组成 19

二、复合农业的种群分布 20

一、土地当量比 24

第二节 种群复合尺度 24

二、收益当量比 27

三、间作置换值 27

第三节 复合农业的生态位问题 28

第四节 复合农业的种群竞争生产原理 31

一、竞争生产原理概念分析 31

二、竞争生产原理机制 33

第五节 复合农业种群间的相互作用 37

一、相互作用的几何学解释 38

二、复合种群相互作用模型 41

三、复合农业种群相互作用的关联坐标系及其应用分析 42

第六节 复合农业中的植物他感作用 43

一、他感作用的方式 44

三、他感作用的植物 45

二、他感作用物质 45

参考文献 47

第四章 复合农业的种群竞争营养动力学 49

第一节 营养动力学是复合农业的重要理论基础 49

第二节 复合农业种群营养动力学数学模型 51

一、间接反映营养对种群影响关系的线性模型——Logistic种群增长方程的简述 51

二、以营养动力学为基础的非线性说理模型——崔-Lawson单种群模型 53

三、单构的捕食者-食饵关系模型 57

四、两种以上的营养物质供应对生物生长速度的复合影响模式 60

五、两种群对营养物质竞争的数学模型 65

第三节 复合农业中的营养动力学问题 69

一、营养动力学生态系统数学建模三原则 69

二、营养物质转移、环境容纳量、营养物质的总量守恒和充分利用 72

三、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与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稳定 75

参考文献 75

一、冠层形态学特征 77

第一节 复合系统的冠层几何学 77

第五章 复合农业中种群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77

二、单叶叶面积测定 78

三、叶面积指数和叶面积密度 81

四、冠层叶角分布函数 87

五、光-叶几何学和G函数 89

第二节 复合农业的光环境 91

一、复合农业中树木的遮荫作用 92

二、复合农业中的辐射传输 98

三、辐射传输中的半影效应 100

四、复合系统的光合效率和气孔传导率 103

第三节 复合农业的生态边界层理论 105

一、生态边界层的基本概念 105

二、生态边界层中的物理传输 108

三、生态边界层内的湍流输送过程 113

第四节 复合种群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综合数值模型 120

一、复合农业的双层蒸腾模型 120

二、复合农业中的熵通量和饱和热通量 126

三、冠层阻力γc和超常阻力γcx的确定 133

参考文献 138

第六章 复合农业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利用 141

第一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141

一、能量流动 141

二、物质循环 142

三、保持生态系统的协调与平衡 144

第二节 物质能量多层分级利用 146

一、古代农业的物质多层利用 146

二、近代农业的物质多层多级利用 147

三、复合农业的物质能量多层次、多途径利用 154

一、传统利用方式 158

第三节 农业有机废物的循环利用 158

二、多次利用方式 159

三、多层次循环利用方式 161

四、资源化综合利用 164

第四节 复合农业生态系统的加环增益 167

一、食物链加环的作用 167

二、食物链加环的种类 168

三、农产品加工的加环增益 170

参考文献 172

第七章 农田复合种植业 174

第一节 农田复合种植业概述 174

一、复合种植及其历史发展 174

二、中国复合种植的现实背景 175

三、复合种植的作用与效益 178

一、纯农型复合种植 180

第二节 农田复合种植的主要类型 180

二、农林复合种植 182

三、农渔复合种养 182

四、农副型复合种植 183

五、综合型复合种植 183

第三节 农田复合种植的科学原理与设计原则 183

一、复合种植的基本原理 184

二、复合种植制度设计的基本原则 189

第四节 农田复合种植业的功能、效益评价 190

一、经济效益评价 191

二、社会效益评价 192

三、生态效益评价 193

四、农田复合种植生产力的持续性与稳定性 193

五、综合评价 194

参考文献 195

第一节 复合林业概述 196

第八章 复合林业 196

第二节 复合林业的主要类型 197

一、水网地区的复合林业 198

二、南方丘陵山区的复合林业 200

三、平原农区的复合林业 202

四、东北林区的复合林业 205

五、“三北”农牧区的复合林业 207

第三节 复合林业的功能、效益评价 210

一、复合林业的功能及其评价 210

二、能量流分析 214

三、复合林业的经济效益与评价 215

参考文献 218

第九章 复合畜牧业 219

第一节 复合畜牧业概述 219

一、家畜与农业生态系统 219

二、畜牧业与农业系统 220

三、复合畜牧业的基本原理 221

第二节 复合畜牧业的主要类型 223

一、牧区复合畜牧业 223

二、农区复合畜牧业 226

三、半农半牧区复合畜牧业 230

四、城市郊区与工矿区复合畜牧业 231

第三节 复合畜牧业的设计原则 234

一、自然资源最优利用原则 234

二、废料再资源化原则 236

三、生态经济原则 236

第四节 复合畜牧业的功能及效益评价 237

一、复合畜牧业的功能 238

二、复合畜牧业效益评价 239

参考文献 242

一、水生生态系统的特殊性 243

第十章 复合渔业 243

第一节 复合渔业概述 243

二、淡水生物的生态类群 244

三、淡水水体的非生物环境 246

四、复合渔业的原理 247

第二节 复合渔业的主要类型 248

一、复合渔业的分类 249

二、草基鱼塘类型 250

三、鱼、草轮作类型 253

四、桑基与蔗基鱼塘类型 254

五、鱼、稻类型 259

六、鱼-畜、禽类型 262

七、渔、农、牧多元综合类型 265

第三节 复合渔业的功能、效益评价 269

二、复合渔业的效益与意义 270

一、复合渔业各部门的功能 270

参考文献 272

第十一章 复合庭院经营 274

第一节 复合庭院经营概述 274

第二节 复合庭院经营设计原则 275

一、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276

二、多层次利用庭院空间 276

三、巧用农时,提高时间利用率 276

四、循环利用,增加物质生产环节 277

第三节 复合庭院经营的类型 277

一、以种植业为主型 277

二、以养殖业为主型 279

三、以加工业为主型 280

四、综合型 281

一、环境优化与景观效益 282

第四节 复合庭院经营的功能、效益评价 282

二、生产功能与经济效益 285

三、社会效益 286

参考文献 286

第十二章 复合园艺 287

第一节 果园间作 287

一、果园间作的主要类型 287

二、果园间作的设计原则 289

三、果园间作的功能、效益评价 290

第二节 果树垂直分布 294

一、果树垂直分布的主要类型 294

二、果树垂直分布带的设计原则 295

三、果树垂直分布的功能、效益评价 296

第三节 蔬菜套种 297

一、蔬菜套种的主要类型 297

三、蔬菜套种的功能、效益评价 299

二、蔬菜套种的设计原则 299

参考文献 300

第十三章 复合农业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301

第一节 复合农业的设计原则 301

第二节 复合农业的设计方法 302

一、方案选优方法 303

二、综合评价与决策方法 304

三、复合农业系统的结构优化 312

四、复合农业系统的动态调控 314

参考文献 323

第十四章 复合农业的研究方法和应用 325

第一节 复合农业的种群相互作用研究法 325

一、“目标株”研究法 325

二、牧草系统模拟研究法 327

一、多种群选择的fuzzy概率模型的建立 329

第二节 复合农业的种群选择研究法 329

二、应用实例分析 331

第三节 复合农业的数值模拟研究法 336

一、建模原则 336

二、数值模拟的一般过程 339

三、算法语言 341

四、软件运行 342

第四节 复合农业中的示踪原子研究方法 343

一、有机物运转途径的研究方法 343

二、树木水汽(3H2O)、CO2气(14CO2)边界层的研究方法 345

参考文献 350

第十五章 复合农业效益的评价方法 351

第一节 复合农业系统分析 351

一、复合农业系统分析的概念、目的和原则 351

二、复合农业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352

三、复合农业系统分析的主要程序 353

四、复合农业优化模拟实例 355

第二节 复合农业流量分析 358

一、生产流程框图和流量综合表 358

二、流量分析的指标体系 362

三、流量效率的综合分析 362

第三节 复合农业整体效益评价 364

一、复合农业效益评价的原则 364

二、复合农业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 365

三、复合农业整体效益评价方法 367

第四节 复合农业投资效益分析 369

一、评价投资效益的静态分析法 370

二、评价投资效益的动态分析法 371

参考文献 375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