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对策研究
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对策研究

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对策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卫东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方正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2
  • ISBN:7801076206
  • 页数:513 页
图书介绍:
《刑事诉讼法实施问题对策研究》目录

第一部分 公安机关实施刑事诉讼法问题的对策研究 1

一、关于公安队伍的基础建设 2

二、关于强制措施 6

(一)拘传 6

(二)拘留 9

(三)取保候审 11

(四)监视居住 15

(五)逮捕 21

三、关于管辖 50

(一)立案不实 56

四、关于立案 56

(二)立案与侦查程序关系的重构 59

五、关于补充侦查 66

(一)补充侦查的概念和种类 66

(二)补充侦查的理论依据 67

(三)补充侦查的条件 69

(四)补充侦查的程序 69

六、关于证据 73

(一)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反思 73

(二)测谎仪的运用 78

七、关于鉴定 85

(一)鉴定的性质和地位 85

(二)鉴定体制的改革 87

八、关于赃款赃物 92

(一)刑事诉讼法关于赃款赃物处理的规定 92

(二)相关几种情况的处理 93

九、关于侦查中的律师介入 94

(一)侦查程序中犯罪嫌疑人有权获得律师帮助的理论背景 94

(二)侦查阶段获得律师帮助权利的组成 97

(三)获得律师帮助权的具体设计 103

十、关于侦查监督 105

(一)侦查监督在于完善 105

(二)我国目前侦查监督的弱点与解决方案 108

十一、关于侦检关系 111

(一)侦查的任务是收集证据 112

(二)侦检一体调整的是检警的角色关系 116

(三)建立以审判为中心的审前程序 120

十二、关于侦查职能的分工 124

(一)现行的侦查职能分工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124

(二)侦检一体模式下的侦查职能分工 128

第二部分 检察制度存在问题的对策研究 131

一、检察理论亟待创新 131

(一)中国现行检察制度的理论基础之正当性 131

(二)中国检察理论基础之正当性反思 140

(三)中国检察理论应当敢于创新 150

二、检察立法亟待完善 162

(一)检察官应当实现当事人化 162

(二)重构检警关系,确立侦检一体化模式 169

(三)建立强制措施司法审查制度,还批捕权于法院 186

(四)公诉方式亟待完善 205

三、检察体制应予改革 215

第三部分 人民法院实施刑事诉讼法问题的对策研究 217

一、出庭难的若干对策 217

(一)证人出庭率偏低的原因分析 217

(二)对策探讨 220

二、庭前程序性审查中若干问题的对策 228

(一)原因分析 229

(二)制度完善 236

三、陪审制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的对策 238

(一)陪审制度的执行现状与原因分析 239

(二)完善陪审制度的对策探讨 243

四、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若干问题的对策 249

五、审判管辖中的疑难问题的对策 252

(一)设立于异地分公司中业务人员犯罪的地域管辖问题 252

(二)被告人提出管辖权异议的问题 253

(三)区际刑事司法管辖冲突问题 254

六、公开审判中若干问题的对策探讨 255

(一)如何正确对待庭审直播 255

(二)健全新闻舆论的监督环境 263

(三)新闻舆论监督审判权的合理界限 265

(四)对于媒体不当报道的补救措施 266

七、审判委员会制度中若干问题的对策 269

八、法官回避制度中若干问题的对策 271

(一)《若干规定》的局限与缺陷 271

(二)完善回避制度的构想 273

九、对最高人民法院所规定的“法官枉法,院长辞职”的理解 274

(一)首长负责制与审判独立 275

(二)《规定》既有违宪之嫌,又与我国三大诉讼法的规定相冲突 280

十、合议庭调查权中若干问题的对策 282

十一、关于目击者当庭指证的制度设置 284

(一)指证错误的原因分析 285

(二)美国的成列指证及相关的防范措施 287

(三)操作中的疑难问题 289

(四)完善我国指证制度的立法设想 292

十二、被告人当庭翻供的对策 295

十三、法院改变公诉机关指控的罪名时应注意的问题 297

(一)国外立法概览 298

(二)法院变更指控罪名的法理分析 300

(一)关于解决自诉案件的范围问题对策思考 306

十四、自诉案件中疑难问题的对策 306

(二)自诉案件调解与撤诉时一些疑难问题的对策 310

(三)自诉人撤诉以后通常不得重新起诉 310

(四)公诉转自诉案件的诉讼时效 311

十五、刑事审判简易程序中若干疑难问题的对策 312

十六、第二审程序中的若干疑难问题的对策 314

(一)上诉的方式和程序 314

(二)第二审庭审过程中若干疑难问题的对策 315

(三)上诉不加刑原则的适用问题 318

十七、死刑复核程序中疑难问题的对策 322

(一)申诉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与立法构想 325

十八、审判监督程序中若干疑难问题的对策 325

(二)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335

(三)再审案件的程序适用问题 340

(四)关于“证据不足的无罪判决”的变更问题 349

十九、执行中若干疑难问题的对策 352

(一)罚金刑空判问题的对策 352

(二)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期间被判刑人又故意犯罪的处理程序 352

(三)关于死刑缓期两年执行期间被判刑人又故意犯罪的处理程序问题 353

一、律师辩护——控辩式庭审的制度基础 356

第四部分 刑事诉讼法实施中律师辩护问题的对策研究 356

二、我国律师刑事辩护的现状及刑事辩护职能弱化的原因分析 359

(一)律师刑事辩护弱化萎缩 360

(二)刑事辩护律师权利严重缺失,与抗辩式庭审方式改革极不适应 362

三、辩护律师诉讼权利完善的总体设计 375

四、关于律师在刑事侦查阶段的诉讼地位和职能 380

(一)律师在刑事侦查阶段的诉讼地位 381

(二)律师在刑事侦查阶段的诉讼职能 389

五、关于辩护律师阅卷权的受制及其矫正 400

(一)我国刑事辩护律师阅卷权的受制 401

(二)辩护律师阅卷权受制的弊端 404

(三)比较法的分析:建立证据展示制度 409

六、关于辩护律师的在场权 413

七、关于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 422

(一)有关辩护律师的调查取证权的立法规定及其缺陷 423

(二)赋予律师广泛的调查取证权的必要性 426

(三)律师调查取证权的立法完善 428

八、关于律师辩护豁免权 434

(一)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的理论基础 434

(二)律师刑事辩护豁免权在立法中的确立 439

九、若干相关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442

第五部分 刑事诉讼法实施中证据问题的对策研究 447

一、关于刑事证据立法模式的选择 448

二、证据基本理论及立法完善 448

(一)完善证明责任与举证责任理论 448

(二)关于我国证明标准的完善 460

三、证据法的基本原则 472

(一)证据裁判原则 472

(二)关联性原则 472

(三)合法性原则 472

(四)直接言词原则 473

(一)证据概念重述 475

(五)质证原则 475

四、关于证据概念及种类 475

(二)关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 477

(三)关于证人证言 488

(四)关于被害人陈述 492

(五)关于鉴定结论 493

(六)勘验、检查笔录 495

(七)关于视听资料 496

(八)关于测谎结论 496

(九)关于妨害证据的法律责任 497

(一)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完善 498

五、证据规则的完善 498

(二)口供补强证据规则 503

(三)关于交叉询问规则 504

(四)传闻证据规则 507

(五)最佳证据规则 508

(六)意见证据规则 509

(七)建立完善的证据展示规则 510

(八)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证人特权规则 511

(九)推定和司法认知的立法化 5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