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北京考古集成  11
北京考古集成  11

北京考古集成 11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苏天钧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北京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20004086X
  • 页数:486 页
图书介绍:
《北京考古集成 11》目录

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 3

第一章琉璃河遗址及西周燕国墓地 3

第一节琉璃河遗址概述 3

第二节西周燕国墓地概况 5

(一)墓地位置及墓葬分布情况 5

(二)墓葬发掘经过 6

第二章墓葬 7

第一节墓葬概况 7

(一)形制 7

(二)葬具及随葬器物的放置 8

(三)葬式 8

(四)殉人及殉狗情况 8

第二节西周早期墓葬 9

(一)概述 9

1.按墓坑大小分 9

(1)大型墓 9

(2)中型墓 9

(3)小型墓 9

2.按有无棺椁分 10

(1)二椁一棺 10

(2)一椁一棺 10

(3)一棺 10

(4)无椁无棺 10

3.按有无殉人分 10

(1)殉于内外椁间 10

(2)殉于椁棺间 10

(3)殉于熟土二层台上 10

(4)殉于南墓道东壁 10

(5)无殉人 10

4.按有无殉狗分 10

(1)只在填土中殉狗 10

(2)只在腰坑中殉狗 10

(3)填土、腰坑均殉狗 10

(4)只在车马坑中殉狗 11

(5)不殉狗 11

5.按随葬器物有无及放置位置分 11

(1)放于椁室北部 11

(2)放于椁室北部头箱 11

(3)放于北部棺、椁间 11

(4)放于棺内 11

(5)放于棺内北部 11

(6)放于棺前方 11

(7)放于熟土二层台上 11

(8)放于熟土二层台上、内外椁间、北部棺椁间、椁内、棺内、车马坑内 11

(9)放于熟土二层台上、北部内外椁间、棺内、车马坑内 11

(10)放置位置不能确定 11

6.按墓主葬式分 11

(1)仰身直肢葬 11

(2)侧身屈肢葬 11

(3)葬式不明 11

(二)墓例 11

1.Ⅰ M26 11

2.ⅡM254 12

3.Ⅰ M1 12

4.Ⅰ M21 12

5.Ⅰ M22 13

6.Ⅰ M24 13

7.ⅡM202(附ⅡM202CH) 14

8.Ⅰ M52(附Ⅰ M52CH1、Ⅰ M52CH2) 20

9.Ⅰ M53(附Ⅰ M53CH) 22

10.Ⅰ M54 24

11.Ⅰ M105 25

12.ⅡM251 25

13.ⅡM253 26

14.ⅡM401 28

15.Ⅰ M3 28

16.Ⅰ M20 28

17.Ⅰ M23 29

18.Ⅰ M31 30

19.Ⅰ M50 30

20.Ⅰ M58 30

21.Ⅰ M65 31

22.Ⅰ M108 31

23.ⅡM201 31

24.ⅡM203 32

25.ⅡM205 32

26.ⅡM207 33

27.ⅡM208 33

28.ⅡM209 34

29.ⅡM264 34

30.ⅡCH 35

第三节西周中期墓葬 36

(一)概述 36

1.按有无棺椁分 36

(1)一椁一棺 36

(2)一棺 36

2.按有无殉人分 36

(1)殉于棺椁间 36

(2)无殉人 37

3.按有无殉狗分 37

(1)只在填土中殉狗 37

(2)只在腰坑中殉狗 37

(3)填土、腰坑均殉狗 37

(4)无殉狗 37

4.按随葬器物有无及放置位置分 37

(1)放于棺外北部 37

(2)放于北部棺椁间 37

(3)放于北部熟土二层台上 37

5.按墓主葬式分 38

(二)墓例 38

1.Ⅰ M4 38

2.Ⅰ M6 38

3.Ⅰ M19 38

4.Ⅰ M32 39

5.Ⅰ M51 40

6.Ⅰ M60 40

7.Ⅱ M339 42

第四节西周晚期墓葬 42

(一)概述 42

1.按有无棺椁分 43

(1)一椁一棺 43

(2)一棺 43

(3)无椁无棺 43

2.按有无殉人分 43

3.按有无殉狗分 43

(1)填土、腰坑均殉狗 43

(2)无殉狗 43

4.按随葬器物有无及放置位置分 43

(1)放于北部棺、椁间 43

(2)放于人骨头前 43

(3)放于熟土二层台上 43

(4)放置位置不能确定 43

5.按墓主葬式分 43

(1)仰身直肢葬 44

(2)侧身屈肢葬 44

(3)不明 44

(二)墓例 44

1.Ⅰ M13 44

2.Ⅰ M17 44

3.ⅡM267 45

4.ⅡM268 45

5.ⅡM298 49

6.ⅡM341 49

第三章随葬器物 50

第一节陶器 50

(一)质地 50

(二)颜色 50

(三)纹饰 50

(四)器类 50

1.鬲 50

(1)袋足鬲 50

(2)弧裆鬲 51

(3)平裆鬲 57

2.簋 60

3.罐 64

(1)折肩斜腹罐 65

(2)圆肩鼓腹罐 70

(3)圆肩斜腹罐 72

(4)圆肩直腹罐 72

(5)圈足罐 74

(6)带耳罐 74

(7)带盖罐 75

4.鼎 75

5.豆 75

6.壶 76

7.尊 76

8.斝 77

9.杯 77

10.陶拍 77

11.器盖 78

第二节原始青瓷器 78

(一)豆类 78

(二)罐类 78

(三)残片 79

第三节青铜器、铅器 79

(一)礼器 79

1.鼎 79

(1)复鼎 79

(2)堇鼎 79

(3)圉方鼎 79

(4)??鼎 80

(5)?父丙鼎 80

(6)?父乙鼎 80

(7)父癸鼎 80

(8)扬鼎 80

(9)?史鼎 80

(10)分裆鼎 80

(11)圆涡纹鼎 81

(12)兽面纹鼎 81

(13)素面鼎 81

2.簋 82

(1)攸簋 83

(2)乙公簋 83

(3)?簋 84

(4)伯??簋 84

(5)圉簋 84

(6)兽面蕉叶纹簋 86

(7)兽面纹簋 86

(8)素面簋 87

3.鬲 87

(1)伯矩鬲 87

(2)麦鬲 87

(3)象纹鬲 87

(4)弦纹鬲 88

4.甗 88

(1)戈父甲甗 88

(2)圉甗 88

5.爵 89

(1)口父己爵 89

(2)父乙爵 89

(3)未爵 89

(4)父辛爵 91

(5)?爵 91

(6)母己爵 92

6.觯 92

(1)父乙觯 92

(2)庶觯 92

(3)公仲觯 93

(4)其史觯 93

(5)雷纹觯 94

(6)素面觯 94

(7)乳钉纹觯 94

7.尊 94

(1)?祖丙尊 94

(2)父戊尊 94

(3)作宝尊 95

(4)复尊 95

(5)鸟纹尊 95

8.卣 96

(1)父戊卣 96

(2)圉卣 96

(3)作宝卣 99

9.盉 99

(1)?父乙盉 99

(2)?父辛盉 99

10.盘 99

(1)?妃盘 99

(2)X伯矩盘 100

(3)蝉纹盘 100

11.壶 100

(二)兵器 101

1.铜剑 102

2.匽侯戟 102

3.铜戈 102

4.铜矛 105

5.铜镞 105

6.铜盾饰 105

(三)工具 106

1.刀 106

2.锛 108

3.凿 108

(四)车马器 109

1.?、辖 109

2.? 110

3.辖 110

4.輨踏 111

5.輨 111

6.毂饰 111

7.辕首饰 111

8.踵饰 112

9.軜 112

10.衡末饰 113

11.车箱饰 114

12.衔镳 114

13.镳 115

14.节约 116

15.铜泡 116

16.当卢 116

17.銮 117

18.铜轭 117

(五)杂器 117

1.铜兽面饰 117

2.各形铜饰 117

3.铜铃 118

(六)铅器 118

1.觯 118

2.戈 118

第四节玉、石、玛瑙、骨、角、牙、蚌器及贝 118

(一)玉器 118

1.璧 118

2.璜 118

3.玦 119

4.戈 119

5.琮 119

6.圭 119

7.斧 119

8.柄形器 119

9.长条形饰 119

10.佩饰 119

(1)虎形佩 119

(2)凤形佩 119

(3)鱼形佩 119

(4)龟形佩 120

(5)长方形佩 120

(6)扁圆形佩 120

(7)蚕形佩 120

(8)蝉形佩 120

(9)马形佩 120

11.环 120

12.管珠 120

(二)石器 120

1.勺 120

2.鸟 120

3.圆形饰 120

4.方形饰 120

5.石管珠 120

6.小石子 120

7.石板 120

8.磨石 120

9.石串珠 121

(三)玛瑙器 121

1.玛瑙、绿松石、玉串饰 121

2.玛瑙环 121

3.玛瑙小腰 121

4.玛瑙珠 121

5.水晶珠 121

6.紫晶珠 122

(四)骨、角、牙、蚌器及贝、蛤蜊、麻织品 122

1.骨镞 122

2.骨管饰 122

3.角饰 122

4.角镳 122

5.牙甲片 122

6.象牙梳 122

7.蚌鱼 122

8.贝 122

9.蛤蜊壳 122

10.麻织品 122

第四章墓葬的断代及几点认识 123

第一节墓葬的断代 123

第二节几点认识 128

(一)关于燕的封地问题 128

(二)Ⅰ区墓葬的族属问题 128

(三)Ⅱ区墓葬的性质问题 128

(四)墓葬所反映的礼仪制度及殉人问题 129

附录商周青铜器铸造工艺的若干探讨 131

(一)分铸法的运用 132

(二)铜芯撑的使用和普及 135

(1)鼎形器和鬲形器 136

(2)簋形器 137

(3)尊和卣 137

(4)觯 137

(5)X伯矩盘ⅡM251:2 137

(三)青铜器的整体设计与盲芯的设置 138

(四)从铸造工艺角度再议毛公鼎之真伪 140

(五)四点认识 140

编后记 142

插图目录 4

图一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位置图 4

图二琉璃河西周燕都城址及墓地 5

图三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Ⅰ区墓葬分布图(编号者为已发掘的墓葬) 7

图四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Ⅱ区墓葬分布图(编号者为已发掘的墓葬) 8

图五 Ⅰ M26平面图 9

图六 Ⅱ M254平面图 10

图七(A) Ⅰ M1填土中殉狗位置图 11

图七(B) Ⅰ M1平面图 11

图八(A) Ⅰ M21填土中殉狗位置图 12

图八(B) Ⅰ M21平面图 12

图九(A) Ⅰ M22填土中殉狗位置图 13

图九(B) Ⅰ M22平面图 13

图一○(A) Ⅰ M24填土中殉狗位置图 14

图一○(B) Ⅰ M24平面图 14

图一一 ⅡM202平、剖面图 15

图一二 ⅡM202木椁底板及垫木遗迹图 16

图一三 ⅡM202木椁盖板遗迹图 16

图一四 ⅡM202CH平面图 17

图一五 Ⅰ M52平面图 18

图一六 Ⅰ M52CH1平面图 19

图一七 ⅠM52CH1车子复原图 20

图一八 Ⅰ M52CH2平面图 20

图一九 Ⅰ M53平面图 21

图二○ Ⅰ M53CH平面图 22

图二一 Ⅰ M54平面图 23

图二二 Ⅰ M105平面图 24

图二三 ⅡM251平面图 25

图二四 ⅡM251人骨架胸部玛瑙、绿松石、玉串饰出土时放置情况 26

图二五 ⅡM253平面图 27

图二六 ⅡM253墓坑西壁、东壁车轮残迹及北壁铜车马饰件分布情况 28

图二七 ⅡM401平面图 28

图二八(A) Ⅰ M3填土中殉狗位置图 29

图二八(B) Ⅰ M3平面图 29

图二九(A) Ⅰ M20填土中殉狗位置图 29

图二九(B) Ⅰ M20平面图 29

图三○(A) Ⅰ M23填土中殉狗位置图 30

图三○(B) Ⅰ M23平面图 30

图三一(A) Ⅰ M31填土中殉狗位置图 31

图三一(B) Ⅰ M31平面图 31

图三二 ⅠM50 平面图 32

图三三 Ⅰ M58平面图 33

图三四 Ⅰ M65平面图 33

图三五 Ⅰ M108平面图 34

图三六 ⅡM201平面图 34

图三七 ⅡM203平面图 35

图三八(A) ⅡM205清理遗物时的第1层平面图 35

图三八(B) ⅡM205清理遗物时的第2层平面图 36

图三八(C) ⅡM205清理遗物时的第3层平面图 36

图三八(D) ⅡM205清理遗物时的第4层平面图 37

图三八(E) ⅡM205清理遗物时的第5层平面图 37

图三九 ⅡM207平面图 38

图四○ ⅡM208平面图 38

图四一 ⅡM209 平面图 39

图四二 ⅡM264平面图 39

图四三 ⅡCH平面图 40

图四四(A) Ⅰ M4填土中殉狗位置图 41

图四四(B) Ⅰ M4平面图 41

图四五(A) Ⅰ M6填土中殉狗位置图 41

图四五(B) Ⅰ M6平面图 41

图四六(A) Ⅰ M19填土中殉狗位置图 42

图四六(B) Ⅰ M19平面图 42

图四七 Ⅰ M32平面图 42

图四八 Ⅰ M51 平面图 43

图四九 Ⅰ M60平面图 44

图五○ Ⅱ M339平面图 44

图五一 Ⅰ M13平面图 45

图五二 Ⅰ M17平面图 45

图五三 Ⅱ M267平面图 46

图五四 Ⅱ M268平面图 46

图五五 ⅡM298平面图 46

图五六 ⅡM341平面图 46

图五七陶鬲 51

图五八陶鬲 52

图五九陶鬲 53

图六○ Ⅰ式陶簋Ⅰ M22:5 54

图六一陶簋 54

图六二陶簋 55

图六三陶簋 56

图六四折肩斜腹陶罐 57

图六五折肩斜腹陶罐 58

图六六圆肩鼓腹陶罐 59

图六七圆肩鼓腹、圆肩斜腹、圆肩直腹、圈足陶罐 60

图六八圈足、带耳、带盖陶罐 61

图六九陶鼎、豆、壶、尊、?、杯、拍、盖 62

图七○原始青瓷豆、四系罐 63

图七一(A)复鼎Ⅰ M52:15 63

图七一(B)复鼎ⅠM52:15铭文拓本 63

图七二(A)堇鼎Ⅱ M253:12 64

图七二(B)堇鼎ⅡM253:12纹样全形 64

图七二(C)堇鼎ⅡM253:12纹样拓本 64

图七二(D)堇鼎ⅡM253:12铭文拓本 65

图七三(A) 圉方鼎ⅡM253:11 65

图七三(B) 圉方鼎ⅡM253:11纹样全形 65

图七三(C) 圉方鼎ⅡM253:11纹样拓本 66

图七三(D) 圉方鼎ⅡM253:11铭文拓本 66

图七四(A)??鼎Ⅱ M253:24 66

图七四(B)??鼎ⅡM253:24颈部纹样拓本 67

图七四(C)??鼎ⅡM253:24铭文拓本 67

图七五(A)??父丙鼎ⅡM253:21 67

图七五(B)?父丙鼎ⅡM253:21纹样全形 68

图七五(C)?父丙鼎ⅡM253:21纹样及铭文拓本 68

图七六(A)?父乙鼎ⅡM251:17 68

图七六(B)?父乙鼎ⅡM251:17颈部纹样拓本 68

图七六(C)?父乙鼎ⅡM251:17铭文拓本 68

图七七父癸鼎ⅡM251:24及足部、铭文拓本 69

图七八(A)扬鼎Ⅱ M209:28 69

图七八(B)扬鼎ⅡM209:28纹样及铭文拓本 69

图七九?史鼎Ⅰ M54:27及铭文拓本 70

图八○分裆鼎、圆涡纹鼎 71

图八一分裆鼎、圆涡纹鼎纹样拓本 72

图八二(A)兽面纹鼎Ⅱ M251:19 72

图八二(B)兽面纹鼎ⅡM251:19纹样全形 72

图八二(C)兽面纹鼎ⅡM251:19纹样拓本 73

图八三(A)兽面纹鼎ⅡM251:20 73

图八三(B)兽面纹鼎ⅡM251:20纹样及铭文拓本 73

图八四(A)兽面纹鼎ⅡM253:23 73

图八四(B)兽面纹鼎ⅡM253:23纹样全形 74

图八四(C)兽面纹鼎ⅡM253:23纹样全形拓本 74

图八五兽面纹鼎及素面鼎 74

图八六(A)攸簋Ⅰ M53:8 74

图八六(B)攸簋Ⅰ M53:8纹样全形 75

图八六(C)攸簋Ⅰ M53:8纹样拓本 75

图八六(D)攸簋Ⅰ M53:8铭文拓本 75

图八七(A)乙公簋ⅡM209:1 75

图八七(B) 乙公簋ⅡM209:1纹样全形 76

图八七(C)乙公簋ⅡM209:1纹样全形拓本 76

图八七(D) 乙公簋ⅡM209:1纹样拓本 76

图八七(E) 乙公簋ⅡM209:1铭文拓本 76

图八八(A)?簋ⅡM251:10 77

图八八(B)?簋ⅡM251:10纹样全形 77

图八八(C)?簋ⅡM251:10纹样全形拓本 77

图八八(D)?簋ⅡM251:10器底铭文拓本 77

图八九(A)?簋ⅡM251:11纹样拓本 78

图八九(B)?簋ⅡM251:11铭文拓本 78

图九○(A)伯??簋ⅡM251:13 78

图九○(B)伯??簋ⅡM251:13纹样及Ⅱ M251:12铭文拓本 79

图九一(A)圉簋ⅡM253:14 80

图九一(B) 圉簋ⅡM253:14纹样全形 80

图九一(C) 圉簋ⅡM253:14盖部纹样拓本 81

图九一(D)圉簋ⅡM253:14纹样拓本 81

图九一(E)圉簋ⅡM253:14铭文拓本 81

图九二(A)兽面蕉叶纹簋ⅡM253:13 81

图九二(B)兽面蕉叶纹簋ⅡM253:13纹样全形 82

图九二(C)兽面蕉叶纹簋ⅡM253:13纹样全形拓本 82

图九二(D)兽面蕉叶纹簋ⅡM253:13纹样拓本 83

图九三兽面纹簋Ⅰ M54:29纹样拓本及素面簋 84

图九四(A)伯矩鬲ⅡM251:23 85

图九四(B)伯矩鬲Ⅱ M251:23纹样全形 85

图九四(C)伯矩鬲ⅡM251:23盖全形拓本 85

图九四(D)伯矩鬲ⅡM251:23纹样全形拓本 85

图九四(E)伯矩鬲ⅡM251:23纹样铭文拓本 86

图九五铜鬲 86

图九六铜鬲纹样拓本 86

图九七(A)戈父甲甗ⅡM251:25 86

图九七(B)戈父甲甗ⅡM251:25纹样拓本 87

图九七(C)戈父甲甗ⅡM251:25铭文拓本 87

图九八(A)圉甗Ⅱ M253:15 88

图九八(B)圉甗ⅡM253:15纹样拓本 88

图九八(C) 圉甗Ⅱ M253:15铭文拓本 88

图九九?父己爵、父乙爵、未爵及铭文拓本 89

图一○○未爵ⅡM253:6纹样拓本及铜爵 89

图一○一父辛爵、母己爵及铭文拓本 90

图一○二铜觯 90

图一○三铜觯铭文拓本 90

图一○四(A)?祖丙尊Ⅰ M50:4及铭文拓本 91

图一○四(B)?祖丙尊Ⅰ M50:4纹样拓本 91

图一○五(A)父戊尊Ⅱ M251:7 91

图一○五(B) 父戊尊Ⅱ M251:7纹样全形 91

图一○五(C) 父戊尊Ⅱ M251:7铭文拓本 91

图一○五(D)父戊尊Ⅱ M251:7纹样拓本 92

图一○六(A)作宝尊Ⅱ M253:2 92

图一○六(B) 作宝尊Ⅱ M253:2纹样全形 92

图一○六(C)作宝尊Ⅱ M253:2铭文拓本 92

图一○六(D)作宝尊Ⅱ M253:2纹样拓本 93

图一○七复尊Ⅰ M52:11及铭文、纹样拓本,鸟纹尊及纹样拓本 93

图一○八(A)父戊卣Ⅱ M251:6铭文拓本 93

图一○八(B)父戊卣Ⅱ M251:6 94

图一○八(C)父戊卣Ⅱ M251:6纹样拓本 94

图一○九(A)圉卣Ⅱ M253:4 95

图一○九(B) 圉卣Ⅱ M253:4铭文拓本 95

图一○九(C) 圉卣ⅡM253:4纹样拓本 95

图一○九(D) 圉卣Ⅱ M253:4纹样拓本 95

图一一○(A)作宝卣Ⅱ M253:5 96

图一一○(B)作宝卣ⅡM253:5铭文拓本 96

图一一○(C)作宝卣Ⅱ M253:5纹样拓本 96

图一一○(D)作宝卣Ⅱ M253:5纹样拓本 96

图一(A)?父乙盉Ⅱ M251:1 97

图一(B)?父乙盉Ⅱ M251:1纹样、铭文拓本 97

图一一二(A)?父辛盉ⅡM253:10 97

图一一二(B)?父辛盉Ⅱ M253:10纹样及铭文拓本 97

图一一三(A)?妃盘Ⅰ M54:28 98

图一一三(B)?妃盘Ⅰ M54:28铭文拓本 98

图一一四(A)X伯矩盘Ⅱ M251:2及纹样拓本 98

图一一四(B)X伯矩盘Ⅱ M251:2器底铭文拓本 98

图一一五蝉纹盘Ⅱ M253:9及纹样拓本 98

图一一六铜壶、漆壶铜扣、铜足及铜匕 99

图一一七铜剑及剑鞘饰件 99

图一一八铜剑及剑鞘饰件 99

图一一九匽侯戟 100

图一二○铜戈及拓本 100

图一二一铜戈及拓本 101

图一二二铜戈及拓本 101

图一二三铜戈及拓本 101

图一二四铜戈及拓本 101

图一二五铜戈及拓本 102

图一二六铜矛、铜镞 102

图一二七铜盾饰 103

图一二八铜盾饰拓本 103

图一二九铜刀、铜锛、铜凿 103

图一三○铜?辖、?、辖 104

图一三一铜輨踏、輨、辕首饰、踵、軜 104

图一三二铜衡末饰、车箱饰 105

图一三三铜衔、镳 106

图一三四铜节约 107

图一三五铜泡 107

图一三六铜当卢 107

图一三七铜銮、轭 108

图—三八兽面形铜饰 108

图一三九铜饰件 109

图一四○铜铃 110

图一四一玉璧、璜、戈及拓本 110

图一四二 琮、圭、斧、柄形器及长条形玉饰 111

图一四三虎形、凤形、鱼形玉佩及拓本 112

图一四四龟形、长方形、蚕形、蝉形、马形玉佩及拓本 113

图一四五石、玛瑙、骨、角、牙、蚌器 114

图一四六角镳、象牙梳 115

图一四七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主要陶器演变图 124

图版目录 143

图版壹琉璃河西周燕国墓地勘探与发掘情况 143

图版贰Ⅱ M254全景(东—西) 144

图版叁 Ⅰ M1及Ⅰ M21全景 145

图版肆 Ⅰ M22全景(南—北) 146

图版伍 Ⅰ M22随葬器物及殉人 147

图版陆 Ⅱ M202发掘情况及墓室、北墓道 148

图版柒 Ⅱ M202木椁盖板、椁室、椁室西北角、南墓道东壁三角小坑 149

图版捌 ⅡM202CH全景(北—南) 150

图版玖 ⅡM202CH发现的夯窝遗迹及残席 151

图版拾Ⅱ M202CH1—3号车出土情况(西—东) 152

图版拾壹Ⅱ M202CH1号车铜辕首饰及铜轭出土情况 153

图版拾贰 Ⅱ M202CH2号车出土情况(东—西) 154

图版拾叁 Ⅱ M52全景(西—东) 155

图版拾肆 Ⅰ M52CH1全景(西北—东南) 156

图版拾伍 Ⅰ M52CH1发掘及铜马饰出土情况 157

图版拾陆 Ⅰ M52CH2全景(西南—东北) 158

图版拾柒 Ⅰ M53全景(南—北) 159

图版拾捌 Ⅰ M53CH全景(东—西) 160

图版拾玖 Ⅰ M54全景(南—北) 161

图版贰拾 Ⅰ M105全景(西—东) 162

图版贰拾壹 Ⅱ M251全景及北部二层台随葬器物出土情况 163

图版贰拾贰 Ⅱ M251象牙梳、席纹、骨刀出土情况 164

图版贰拾叁Ⅱ M253墓坑东壁车轮残迹及墓坑北壁铜车马饰件出土情况 165

图版贰拾肆 Ⅰ M3及Ⅰ M20全景 166

图版贰拾伍 Ⅰ M23及Ⅰ M31全景 167

图版贰拾陆 Ⅰ M50及Ⅰ M58全景 168

图版贰拾柒 Ⅰ M108全景及ⅡM205玉戈出土情况 169

图版贰拾捌 ⅡM209随葬器物及Ⅰ M6全景 170

图版贰拾玖 Ⅰ M19及Ⅰ M32全景 171

图版叁拾 ⅡM298及ⅡM341全景 172

图版叁拾壹陶鬲 173

图版叁拾贰陶鬲 174

图版叁拾叁陶鬲 175

图版叁拾肆陶鬲 176

图版叁拾伍陶鬲 177

图版叁拾陆陶鬲 178

图版叁拾柒陶簋 179

图版叁拾捌陶簋 180

图版叁拾玖陶簋 181

图版肆拾折肩斜腹陶罐 182

图版肆拾壹折肩斜腹陶罐 183

图版肆拾贰折肩斜腹陶罐 184

图版肆拾叁折肩斜腹陶罐 185

图版肆拾肆圆肩鼓腹陶罐 186

图版肆拾伍圆肩鼓腹陶罐 187

图版肆拾陆圆肩鼓腹陶罐 188

图版肆拾柒圆肩斜腹陶罐 189

图版肆拾捌圆肩直腹、圈足、带耳、带盖陶罐 190

图版肆拾玖陶鼎、豆、壶 191

图版伍拾陶尊、斝、杯、拍 192

图版伍拾壹原始青瓷豆、四系罐、残片 193

图版伍拾贰堇鼎ⅡM253:12 194

图版伍拾叁铜鼎 195

图版伍拾肆铜鼎 196

图版伍拾伍铜鼎 197

图版伍拾陆铜鼎 198

图版伍拾柒铜簋 199

图版伍拾捌铜簋 200

图版伍拾玖铜簋 201

图版陆拾伯矩鬲ⅡM251:23 202

图版陆拾壹铜鬲 203

图版陆拾贰铜鬲、铜甗、铜爵 204

图版陆拾叁铜爵 205

图版陆拾肆铜爵、铜觯 206

图版陆拾伍铜觯 207

图版陆拾陆铜尊 208

图版陆拾柒铜尊、铜卣 209

图版陆拾捌铜盉 210

图版陆拾玖漆壶铜扣、漆壶铜足、铜盘、铜匕 211

图版柒拾铜剑及剑鞘饰件 212

图版柒拾壹铜戟、戈 213

图版柒拾贰铜戈 214

图版柒拾叁铜戈 215

图版柒拾肆铜戈 216

图版柒拾伍铜矛、镞 217

图版柒拾陆铜盾饰 218

图版柒拾柒铜盾饰 219

图版柒拾捌铜刀、锛、凿 220

图版柒拾玖铜?、辖 221

图版捌拾铜? 222

图版捌拾壹铜辖 223

图版捌拾贰铜輨踏 224

图版捌拾叁铜輨、毂饰件、辕首饰 225

图版捌拾肆铜踵饰、軜、衡末饰 226

图版捌拾伍铜衡末饰、车箱饰 227

图版捌拾陆铜衔镳、镳 228

图版捌拾柒铜节约 229

图版捌拾捌铜节约 230

图版捌拾玖铜球形泡、长方形泡 231

图版玖拾铜当卢 232

图版玖拾壹铜銮、轭 233

图版玖拾贰铜兽面形饰 234

图版玖拾叁铜兽面形饰 235

图版玖拾肆铜饰件 236

图版玖拾伍铜饰件、环 237

图版玖拾陆铜铃 238

图版玖拾柒铜铃、铅觯、铅戈 239

图版玖拾捌玉璧、璜、玦、戈、琮 240

图版玖拾玖玉圭、斧、柄形器、长条形饰 241

图版壹佰玉佩 242

图版壹佰零壹玉佩 243

图版壹佰零贰玉饰、环、管珠 244

图版壹佰零叁石勺、鸟、圆形饰、方形饰、管珠、小石子 245

图版壹佰零肆石串饰、石板、磨石 246

图版壹佰零伍玛瑙、绿松石、玉串饰 247

图版壹佰零陆玛瑙环、玛瑙小腰、玛瑙珠、水晶珠、紫晶珠 248

图版壹佰零柒骨、角、牙器 249

图版壹佰零捌象牙梳、牙甲片、蚌鱼 250

图版壹佰零玖攸簋Ⅰ M53:8的铸造披缝及足内泥芯、芯撑 251

图版壹佰壹拾鬲、鼎、簋底部铜芯撑X射线照片 252

图版壹佰壹拾壹盘底芯撑及簋耳、足的泥芯与芯撑X射线照片 253

图版壹佰壹拾贰堇鼎ⅡM253:12底部及耳部盲芯 254

图版壹佰壹拾叁 Ⅰ式陶簋Ⅰ M22:5 255

图版壹佰壹拾肆原始青瓷豆、罐 256

图版壹佰壹拾伍复鼎Ⅰ M52:15 257

图版壹佰壹拾陆堇鼎ⅡM253:12 258

图版壹佰壹拾柒圉方鼎Ⅱ M253:11 259

图版壹佰壹拾捌??鼎ⅡM253:24 260

图版壹佰壹拾玖?父丙鼎ⅡM253:21 261

图版壹佰贰拾?父乙鼎ⅡM251:17 262

图版壹佰贰拾壹扬鼎ⅡM209:28 263

图版壹佰贰拾贰分裆鼎Ⅰ M50:1 264

图版壹佰贰拾叁圆涡纹鼎ⅡM251:22 265

图版壹佰贰拾肆兽面纹鼎ⅡM251:19 266

图版壹佰贰拾伍兽面纹鼎ⅡM251:20 267

图版壹佰贰拾陆兽面纹鼎ⅡM253:23 268

图版壹佰贰拾柒素面鼎ⅡM205:60 269

图版壹佰贰拾捌攸簋Ⅰ M53:8 270

图版壹佰贰拾玖乙公簋ⅡM209:1 271

图版壹佰叁拾?簋ⅡM251:10 272

图版壹佰叁拾壹?簋ⅡM251:11 273

图版壹佰叁拾贰伯??簋ⅡM251:12 274

图版壹佰叁拾叁伯??簋ⅡM251:13 275

图版壹佰叁拾肆圉簋ⅡM253:14 276

图版壹佰叁拾伍兽面蕉叶纹簋ⅡM253:13 277

图版壹佰叁拾陆兽面纹簋ⅠM54:29 278

图版壹佰叁拾柒伯矩鬲ⅡM251:23 279

图版壹佰叁拾捌伯矩鬲ⅡM251:23盖 280

图版壹佰叁拾玖麦鬲ⅡM251:16 281

图版壹佰肆拾象纹鬲ⅡM253:17 282

图版壹佰肆拾壹弦纹鬲 283

图版壹佰肆拾贰戈父甲甗ⅡM251:25 284

图版壹佰肆拾叁圉甗ⅡM253:15 285

图版壹佰肆拾肆铜爵 286

图版壹佰肆拾伍铜爵 287

图版壹佰肆拾陆母己爵Ⅰ M65:7 288

图版壹佰肆拾柒公仲觯ⅡM251:9 289

图版壹佰肆拾捌铜觯 290

图版壹佰肆拾玖?祖丙尊Ⅰ M50:4 291

图版壹佰伍拾父戊尊ⅡM251:7 292

图版壹佰伍拾壹作宝尊Ⅱ M253:2 293

图版壹佰伍拾贰铜尊 294

图版壹佰伍拾叁父戊卣ⅡM251:6 295

图版壹佰伍拾肆圉卣Ⅱ M253:4 296

图版壹佰伍拾伍作宝卣ⅡM253:5 297

图版壹佰伍拾陆铜盉 298

图版壹佰伍拾柒铜盘 299

图版壹佰伍拾捌铜剑剑鞘饰件 300

图版壹佰伍拾玖铜盾饰 301

图版壹佰陆拾玉戈、玛瑙串饰、象牙梳 302

北京大葆台汉墓 305

壹墓葬位置和发掘经过 305

贰 一号墓 307

一、墓葬形制 307

(一)封土 307

(二)墓道 308

(三)墓室 308

1.垫木、铺地板及其下木炭和白膏泥 308

2.墓坑四周壁板及其外木炭 310

3.甬道 310

4.外回廊 311

5.题凑 312

6.前室 313

7.内回廊 313

8.后室(棺室) 314

9.前、后室和内回廊的顶 314

(四)棺椁 317

1.重椁 317

2.三重棺 320

(五)人骨 323

二、随葬器物 323

(一) 陶器 323

(二)铜器 327

(三)铁器 330

(四)玉石器 332

(五)骨角牙器 335

(六)漆木器及其嵌件 336

(七)纺织品 339

(八)玳瑁、玛瑙饰件 341

(九)陶俑 342

(一○)钱币 342

(一一)其他 343

叁 二号墓 344

一、墓葬形制 344

(一)墓道 345

(二)墓室 345

(三)人骨 346

二、随葬器物 346

(一)陶器 346

(二)铜器 348

(三)玉石器 349

(四)钱币 349

(五)其他 349

肆 殉葬的车马 351

一、车马的埋葬情况 351

二、车子的结构 352

(一)一号车 352

(二)二号车 356

(三)三号车 357

三、车马器 358

(一)车马器 358

(二)模型车马器 362

伍 结语 363

一、墓葬年代 363

二、墓主人的身份 364

三、墓室结构的特点 365

(一)黄肠题凑 365

(二)便房 366

(三)梓宫 367

(四)外藏椁 367

四、大葆台汉墓考古新收获 368

后 记 370

附 录 371

一、大葆台汉墓白膏泥中的粘土矿物分析 371

二、大葆台墓葬木结构及棺椁木材的鉴定 373

三、大葆台一号汉墓随葬的动物骨骸分析 375

四、大葆台汉墓人骨的性别年龄鉴定 376

五、大葆台汉墓陶器表釉X 光实验报告 377

六、大葆台汉墓陶片化学成分分析报告 377

七、大葆台汉墓陶片矿物成分分析报告 377

八、大葆台汉墓出土兽骨名称鉴定 378

九、大葆台汉墓部分铜器化学成分分析报告 379

一○、大葆台汉墓铁器金相检查报告 379

一一、汉代的组及其工艺研究 380

附 表 386

一、一号墓东西侧外回廊残存铺地板登记表 386

二、一号墓南北侧外回廊残存铺地板登记表 387

三、一号墓前室残存铺地板登记表 388

四、一号墓外回廊残存扁平立木登记表 389

五、一号墓出土器物简表 390

六、二号墓出土器物简表 394

七、封土出土器物简表 395

八、封土扰土中出土金代文物统计表 396

九、盗洞内出土文物及盗墓工具简表 396

插图目录 305

图一大葆台汉墓位置图 305

图二大葆台地形及一、二号墓葬坑位图 306

图三一号墓墓坑平、剖面图 307

图四一、二号墓封土结构图 307

图五一号墓封土中出土遗物 308

图六明刀拓片 309

图七因金承信校尉守玉?县醋务总监大公墓碑拓片 309

图八大定通宝拓片 309

图九一号墓室平面复原图 310

图一○一号墓前室横剖面复原图(C'—D') 311

图一号墓后室横剖面复原图(A'—B') 311

图一二一号墓墓室纵剖面复原图(E'—F') 311

图一三一号墓墓室结构示意图 313

图一四一号墓北侧外回廊壁板、地栿现状图 314

图一五一号墓揭去封土后平面图 315

图一六一号墓前室南壁题凑及墓门横剖面图(A'—B') 316

图一七一号墓后室横剖面图(C'—D') 316

图一八一号墓墓室棺椁榫卯搭扣结构示意图 318

图一九一号墓外椁盖板和后室南北向大梁平面图 319

图二○一号墓外椁底板平面图 319

图二一一号墓外椁平、剖面复原图 320

图二二一号墓内椁盖板平面图 320

图二三一号墓内椁底板平面图 320

图二四一号墓内椁平、剖面复原图 321

图二五一号墓外椁结构复原图 321

图二六一号墓外棺盖板出土位置平面图 322

图二七一号墓外棺底板出土位置平面图 322

图二八一号墓中棺盖板出土位置平面图 323

图二九一号墓中棺底板出土位置平面图 323

图三○一号墓内棺盖板出土位置平面图 324

图三一一号墓内棺底板出土位置平面图 324

图三二一号墓外棺平、剖面复原图 325

图三三一号墓中棺平、剖面复原图 326

图三四一号墓内棺平、剖面复原图 327

图三五一号墓内棺复原图 327

图三六一号墓墓室随葬器物分布图 328

图三七陶器 329

图三八陶器 329

图三九 Ⅱ式陶壶 329

图四○陶耳杯 330

图四一陶魁 330

图四二八棱铜兵器展视图 331

图四三铜器 332

图四四 Ⅰ式铜镜拓片 333

图四五 Ⅱ式铜镜拓片 334

图四六 Ⅲ式铜镜拓片 334

图四七 Ⅲ式铜镜拓片 335

图四八铁器 335

图四九铁器 335

图五○玉璧拓片 336

图五一玉器拓片 337

图五二玉器 338

图五三石器 338

图五四骨角器 339

图五五凤纹残骨雕 340

图五六牙棊拓片 341

图五七铜饰件 341

图五八锁绣单位纹样及针法示意 342

图五九绛紫地绣绢花纹 342

图六○绣绢花纹设色示意图 343

图六一墨绘云鸟纹玳瑁片 343

图六二铜钱拓片 344

图六三二号墓遗物分布图例 345

图六四二号墓墓道西壁局部立面结构图 346

图六五二号墓出土的陶器 346

图六六陶钫 346

图六七陶盆形器拓片 347

图六八二号墓出土的铜器 347

图六九玉器拓片 347

图七○玉璧拓片 347

图七一一号墓墓道内车马遗物分布图(南、北端) 352

图七二一号车复原图 353

图七三一号车平面复原图 353

图七四一号车侧视复原图 354

图七五一号车后视复原图 355

图七六二号车复原图 355

图七七二号车后视复原图 356

图七八二号车上视顶部复原图 357

图七九车饰件 358

图八○车饰件 359

图八一车饰件 360

图八二车饰件 361

图八三一号墓名称部位示意图 365

图八四 白膏泥差热分析曲线图 371

图八五白膏泥原土热失重曲线图 371

图八六白膏泥中小于1微米粒级失重曲线图 371

图八七白膏泥X射线衍射分析图 372

图八八颗粒分析累积曲线图 372

图八九大葆台汉墓出土纂组结构漆纱组织断面 381

图九○大葆台汉墓出土冠缨组带 381

图九一大葆台汉墓出土冠缨组带结构正、侧面图 382

图九二大葆台汉墓出土冠缨组带格眼编结示意图 383

图九三冠缨组带组边(右)编结示意图 384

图九四大葆台汉墓出土冠缨组带经丝走向循环图 384

图九五马王堆一号汉墓约发组带(放大) 385

图版目录 397

图版壹大葆台一、二号墓外景(右为一号墓,由南向北) 397

图版贰一号墓室全景(由西南向东北) 398

图版叁一号墓室全景(由南向北) 399

图版肆清理后的一号墓室全景(由东向西) 400

图版伍一号墓封土和扰土层中出土的器物 401

图版陆一号墓封土和扰土层中出土的陶器和雕像 402

图版柒一号墓室木结构的榫卯 403

图版捌一号墓室的铺地板与垫木 404

图版玖一号墓铺地板、内回廊及椁门的木结构 405

图版拾一号墓外回廊的扁平立木 406

图版拾壹一号墓北侧外回廊的木结构 407

图版拾贰一号墓东、西外回廊 408

图版拾叁一号墓南侧外回廊及西侧黄肠题凑 409

图版拾肆一号墓外回廊出土的陶俑、陶甑 410

图版拾伍一号墓内、外回廊中出土的陶器 411

图版拾陆一号墓的黄肠题凑 412

图版拾柒一号墓室西壁保存较好的一段黄肠题凑 413

图版拾捌一号墓黄肠木致垒情况及出土的竹简 414

图版拾玖一号墓出土黄肠木上的加工痕迹 415

图版贰拾一号墓前室南侧黄肠题凑及墓门 416

图版贰拾壹一号墓室门西侧黄肠题凑及出土陶俑 417

图版贰拾贰一号墓室西侧内回廊 418

图版贰拾叁一号墓室西侧内回廊扁平立木 419

图版贰拾肆一号墓回廊立木下的地栿结构 420

图版贰拾伍一号墓室顶部的圆木 421

图版贰拾陆一号墓室顶部的圆木、方木及梁木的关系 422

图版贰拾柒一号墓出土的部分铜器及盗墓时破坏现状 423

图版贰拾捌一号墓后室顶部的大梁与椁盖板 424

图版贰拾玖一号墓外椁壁板结构 425

图版叁拾一号墓椁板上的编号与符号 426

图版叁拾壹一号墓前室大梁与椁室门立柱 427

图版叁拾贰一号墓椁室门出土情况 428

图版叁拾叁一号墓后室形制 429

图版叁拾肆一号墓内椁及外棺盖板 430

图版叁拾伍一号墓椁板的滑板痕、编号及丝绳 431

图版叁拾陆一号墓棺板上的丝织物及铜钱 432

图版叁拾柒一号墓出土的陶壶、陶瓮和陶钫 433

图版叁拾捌一号墓出土的陶盆和陶魁 434

图版叁拾玖一号墓出土的陶盘和陶耳杯 435

图版肆拾一号墓出土的陶鼎、陶罐和陶甑 436

图版肆拾壹一号墓出土的铜龙头枕 437

图版肆拾贰一号墓出土的铜镜 438

图版肆拾叁一号墓出土的铜镜、铜豹等铜器 439

图版肆拾肆一号墓出土的铜镦、铁戟等器物 440

图版肆拾伍一号墓出土的铁工具 441

图版肆拾陆一号墓出土的玉器 442

图版肆拾柒一号墓出土的玉器 443

图版肆拾捌一、二号墓出土的玉、石器 444

图版肆拾玖一、二号墓出土的玉饰片及针刻年号摹本 445

图版伍拾一号墓出土的玉匣片和玛瑙饰件 446

图版伍拾壹一号墓出土的玛瑙珠和铜饰件等 447

图版伍拾贰一号墓出土的木、角器及铜饰件 448

图版伍拾叁一号墓出土的玳瑁片和铜八棱兵器等 449

图版伍拾肆一号墓漆器上的“黄熊桅神”四字 450

图版伍拾伍一号墓出土漆器上的云龙纹 451

图版伍拾陆一号墓出土的残漆板花纹摹本 452

图版伍拾柒一号墓出土的牙棋和金箔饰片 453

图版伍拾捌一号墓漆器上的花纹 454

图版伍拾玖一号墓出土的漆纱冠残片 455

图版陆拾一号墓漆纱切面与马王堆汉墓组带结构 456

图版陆拾壹一号墓组带(853) 457

图版陆拾贰一号墓陶俑 458

图版陆拾叁一号墓陶俑 459

图版陆拾肆一号墓出土的铜钱 460

图版陆拾伍一、二号墓出土的小米、栗子和枣子 461

图版陆拾陆二号墓全景(由南向北) 462

图版陆拾柒二号墓南墓道和墓室出土的陶器等 463

图版陆拾捌二号墓出土的马骨、车器件和铜钱等 464

图版陆拾玖二号墓出土的陶罐、盆和釉陶壶 465

图版柒拾二号墓出土的陶钫和盆形器 466

图版柒拾壹二号墓出土的铜饰件和瓦当 467

图版柒拾贰二号墓出土的铜刷、铜环和铜虎等 468

图版柒拾叁二号墓出土的玉器 469

图版柒拾肆二号墓出土的人像玉饰、玉片和玉耳塞等 470

图版柒拾伍二号墓出土的铜钱 471

图版柒拾陆一号墓墓道内的一、二号车马(俯视,上为一号车) 472

图版柒拾柒一号墓墓道内的三号车马(俯视) 473

图版柒拾捌一号墓墓道内的三辆车马(由南向北) 474

图版柒拾玖一号墓出土的车 475

图版捌拾一号墓车马出土情况 476

图版捌拾壹一号墓车轮和车毂出土情况 477

图版捌拾贰一号墓三号车出土情况 478

图版捌拾叁一号墓出土的铜车? 479

图版捌拾肆一、二号墓出土的铁贤、铜环和铜帽 480

图版捌拾伍一、二号墓出土的当卢和铜?等 481

图版捌拾陆一、二号墓出土的车马铜器件 482

图版捌拾柒一、二号墓出土的车马器件 483

图版捌拾捌一、二号墓出土的马衔、铜泡和节约等 484

图版捌拾玖一号墓三号车东侧车毂出土情况 485

图版玖拾一号墓出土的器物 486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