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象之根 中国画基本原理与方法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毕建勋著
- 出 版 社: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7
- ISBN:753100917X
- 页数:307 页
目 录 1
序言&薛永年 1
引言 6
第一章 中国画的认识论原理及观察方法 7
第一节中国画的认识论原理 7
第二节一般的观察方法与中国画的观察方法 14
第三节物观与我观 19
第四节动观与静观 25
第五节宏观与微观 27
第六节中国画认识论原理及观察方法的理论意义 30
第二章一般的造形问题与中国画的造形问题 32
第一节一般的造形问题 32
(一)存在于客观中的形状 32
(二)对形状的视觉感知 33
(三)形状的心理效应与模糊含义 35
(四)纯粹形状的研究 39
(五)形状的画面创造 40
第二节中国画的造形问题 47
(一)中国画没有“意象造型” 47
(二)中国画的认识论特征在造形问题上的反映 51
(三)笔墨对造形的制约 53
(四)中国画的纯粹形状 54
(五)中国画中素描问题争议之实质 55
(附论)如何解决宣纸上的造形分析与综合问题 59
第三章象形原理 62
第一节意象 64
(一)炼意 65
(二)“气韵生动” 68
(三)“解衣盘礴” 71
第二节意匠与意切 71
(一)“恍忽懵懂峰” 72
(二)“以一管之笔拟太虚之体” 75
第三节写生与写意 79
(一)写生 79
(二)写意 82
第四节制约写意——有法与无法 86
第五节从气韵到意境——造形的最终落实 89
(一)由气韵到意境 90
(二)脱胎换骨——造形的最终完成 94
(三)有形之病与无形之病 97
第四章中国画造形方法 101
第一节线造形 101
(一)中国画的线 101
(二)中国画用线与西画用线的区别 103
(三)线的形式规定 107
①线的形态及形态之间的关系 110
②决定线形态的要素 111
③线形态的组织方式 112
④线的形式法则 113
(四)线造形的标准样式——白描 115
(五)线的两种迹化方式(两种用笔概念) 116
(六)轮廓与结构——线造形的两种方法 117
(七)线的局限与自由 120
第二节平面造形 121
(一)线造形向平面造形的过渡合一 121
(二)平面形态 123
(三)平面造形方法 124
①去皮 124
②压缩 124
③整边 125
④划分 125
⑤纹理 125
⑥制造差异 126
⑦有机联系 126
⑧整体性格 126
⑨深度感 127
⑩“地图画法” 128
第三节线面造形的“形而上”问题 128
(一)造形为笔墨提供余地 128
(二)形与式·造形感 130
(三)形与神 133
(四)论变形 136
①变形分析 136
②变形方法 138
③夸张与变形 140
④中西变形观的区别 141
(五)抽象问题 142
第五章中国画的空间经营方法 145
第一节一般的空间形式与解放空间 145
(一)一般空间形式的束缚 145
(二)空间解构 146
(三)空间压缩 148
第二节中国画的空间方式 150
第三节比例和位置 152
(一)比例 152
(二)位置 153
(三)“跑马透视”和“鸟瞰透视” 154
第四节画面结构 155
(一)客观的结构 155
(二)意象中结构的模糊性与调度的可能性 156
(三)中国画画面结构的两重性 156
①形象自身的内部结构与形象之间的结构 156
②笔墨语言结构与形状结构 157
③无机结构与有机结构 157
第五节层次 158
第六节穿插 161
第七节布势、布白、画眼 161
(一)势 161
①势的定义 161
②势的原理与方法 162
③势的形式化:节奏与韵律(龙脉) 163
④气势·形势·笔势·走势 164
(二)布白 166
(三)画眼 168
(附论)散点透视 168
第六章笔墨原理 171
第一节笔墨——笔与墨 171
(一)笔墨 171
(二)笔 179
(三)墨 181
(四)笔墨关系 183
第二节笔墨——假定性点画语言 184
(一)假定性点画语言的组成 184
(二)假定性点画语言的性质 185
(三)假定性点画语言的拟人拟物化 186
(四)笔墨点画语言的应用 187
第三节笔墨——以心运笔使墨的语言制造方法 188
(一)意在笔先 188
(二)笔墨乃心运 189
(三)笔墨表现的动作性 190
(四)“笔墨本无情” 192
第四节笔墨—客观表象的对位 192
第五节笔墨与造形的矛盾处境 194
(一)关于笔墨与造形关系的三种基本观点 195
(二)笔墨与造形矛盾处境的原因 198
(三)突围的办法 198
(附论一)程式问题 202
(附论二)“白话”笔墨 203
第七章用笔 206
第一节笔意·笔气·笔力 206
(一)笔意 206
(二)笔气 207
(三)笔力 207
第二节用笔 208
(一)笔性 208
(二)笔法 210
①执笔法 210
②用管法 210
③用毫法 212
④运笔法 212
(三)骨法用笔与笔迹形态 216
第三节笔调与笔韵 217
(一)笔调 217
(二)笔韵 218
(附论)指头画·“书画同源” 219
第八章墨法 221
第一节墨 221
第二节墨性与墨相 222
(一)墨性 222
(二)墨相 223
第三节墨法 226
(一)调墨 226
(二)配置 227
①墨相的配置 227
②水相的配置 231
③墨相水相的调性联合配置 231
(三)用墨 232
①墨性中的墨法 232
②墨相中的墨法 232
③水相中的墨法 232
④水相墨相的综合用法 232
⑤用墨次序中的墨法 233
⑥笔法中的墨法 234
(四)用水 235
(五)墨法形式法则 236
第四节墨趣 238
第九章 中国画色彩·墨色关系及其他 239
第一节中国画色彩理论现状 239
第二节重建中国画色彩理论 241
第三节色彩与笔墨 244
第四节色彩与笔墨关系的实际操作方法 246
(一)墨与色 246
(二)笔与色 249
(附论)笔墨色形的“美型” 250
第十章中国画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252
第一节中国画的定义与性质 252
第二节中国画基本框架的关系原理 259
(一)中国画的五个基本问题 259
(二)中国画五个基本问题的结构模式 262
(三)三棱体的整体性质 265
①造化、心源、传统是支撑笔墨与造形的三大支柱 265
②造化、心源、传统三大问题相互关联,互为因果 266
③造化、心源、传统三大问题的变化可能性 267
④缺损与完善 268
⑤造形与笔墨两极的矛盾对立统一 269
⑥造形、笔墨与三大支柱的关系 271
⑦三棱体的整一性与整一变化性原则 273
(四)三棱体的共时性关系 274
(五)三棱体的历时性关系 278
(六)中国画基本框架的关系原理结论 281
第三节中国画的方法论原理 281
(一)中国画方法论原理的内容 284
①中国画各因素存在的独立性 284
②阴阳对立的变化与合一 285
③秩序与系统化原理 287
④中国画的发生观与发展观 287
(二)中国画方法论原理的例证 289
①气韵 289
②意境 290
③形神 291
④笔墨 292
⑤鉴赏 295
(附论一)创新问题 296
(附论二)现代中国画的文化处境及发展策略 299
后记 306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中国当代乡土小说文库 本乡本土》(中国)刘玉堂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中国铁路人 第三届现实主义网络文学征文大赛一等奖》恒传录著 2019
- 《莼江曲谱 2 中国昆曲博物馆藏稀见昆剧手抄曲谱汇编之一》郭腊梅主编;孙伊婷副主编;孙文明,孙伊婷编委;中国昆曲博物馆编 2018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清至民国中国西北戏剧经典唱段汇辑 第8卷》孔令纪 2018
- 《中国少数民族唢呐教学曲选》胡美玲编 2019
- 《一定要告诉孩子的18堂商业思维课》林明樟,林承勋著 2019
- 《中国高被引分析报告》曾建勋主编 2019
- 《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三五”创新教材 中药药理学 英文版》陈长勋著 2017
- 《孤独六讲》蒋勋著 2020
- 《风雨龙吟室丛稿》龙沐勋著 1931
- 《生活十讲》蒋勋著 2020
- 《排序与时序系统最优化引论=INTRODUCTION TO SCHEDULING AND SEQUENTIAL OPTIMIZATION》林诒勋著 2019
-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社区传播研究》赵勋著 2016
- 《影响孩子一生的中外名人成才故事 军事将领 彩图版》龚勋著 2009
- 《影响孩子一生的中外名人成才故事 圣哲明师 彩图版》龚勋著 2009
- 《设计十六日 国内外美术院校报考攻略》沈海泯著 2018
- 《2019美术日记 欧体楷书 一日一字》孙雪峰,孟繁禧 2018
- 《幼儿园创意美术主题活动方案 下学期》王燕媚 2017
- 《外国美术史》王树良,张玉花主编 2019
- 《中国十大出版家》王震,贺越明著 1991
- 《近代民营出版机构的英语函授教育 以“商务、中华、开明”函授学校为个案 1915年-1946年版》丁伟 2017
- 《美术基础》彭朝风,赵丽强主编 2018
- 《基于核心素养提升的美术综合教学》麻丽娟主编 2019
- 《国之重器出版工程 云化虚拟现实技术与应用》熊华平 2019
- 《中国民间美术遗产普查集成 贵州卷 上》冯骥才主编;余未人分册主编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