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小学生被害人研究  带犯罪发展论
中小学生被害人研究  带犯罪发展论

中小学生被害人研究 带犯罪发展论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大伟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810874810
  • 页数:341 页
图书介绍:本书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受犯罪侵害这一社会关注的焦点,以整体分析理论、成因条件理论、预防控制理论三个核心理论与八个子理论构成其理论框架与网络,开拓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通过反思目前教育学中存在的问题,为中小学生提供了自我保护的技能,为创造一个安全良好的校内外环境提供了理论支持。
《中小学生被害人研究 带犯罪发展论》目录

理论框架与网络 1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的缘起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中文摘要 1

英文摘要 5

二、理论框架与网络 9

第二节 研究的方法 23

一、问卷调查法 23

二、文献研究法 25

三、理论分析法 26

四、个案分析法 27

五、比较研究法 27

第一节 中小学生被害人的概念 30

一、中小学生被害人概念框图 30

第一章 犯罪侵害的被害方——中小学生被害人 30

二、刑法与犯罪 32

三、中小学生 33

四、被害人 34

五、预防 37

第二节 被害人理论研究 39

一、被害人理论研究的“H 结构” 39

二、被害人、刑事被害人与犯罪被害人 40

三、被害人概念分类标准 45

四、刑事被害人学与犯罪被害人学 46

五、中国的被害人研究 51

六、西方的被害人研究 56

第三节 中小学生被害人研究 61

一、西方儿童被害研究 61

二、西方中小学生被害研究 63

三、我国中小学生被害研究 64

一、被害性概念 65

二、要素与关系 65

第四节 中小学生被害性 65

三、被害性与可防性 68

第二章 犯罪侵害的行为与表现——犯罪侵害中小学生的调查 72

第一节 犯罪行为 72

一、概念 72

二、犯罪行为的表现形式 73

第二节 调查方法 74

一、调查阶段 74

三、中小学生基本情况问卷调查的抽样方法 75

二、中小学生基本情况调查的组织与实施 75

第三节 我国中小学生犯罪被害的现状 76

一、“受到别人威胁、打骂”一题的发现 76

二、“被别人勒索钱财”一题的发现 81

三、“自己的东西被偷”一题的发现 84

第四节 我国中小学生面对犯罪侵害的反应 86

一、“面对勒索的反应”一题的发现 86

二、“女生怎样保护自己”一题的发现 88

一、“安全防范知识主要来源”一题的发现 91

第五节 防范知识来源的欠缺 91

二、教师对有关法律知之甚少 92

第六节 侵害规律 94

一、侵害的性别聚集 94

二、侵害的地域递增 97

三、侵害的家庭差异 99

第三章 犯罪侵害的加害方——校园内的犯罪人 102

第一节 犯罪侵害的加害方 102

一、概念 102

二、加害方分析 103

第二节 教师犯罪人 106

一、对传统观念的反思 106

二、警惕性公式 107

三、教师犯罪人的特点 108

四、教师犯罪侵害的主要类型 110

五、教师犯罪的成因与对策 113

一、外国青少年犯罪概念 120

第三节 青少年犯罪概念 120

二、我国青少年犯罪概念 122

第四节 中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 127

一、统计数字比较 127

二、犯罪特点 127

第五节 青少年犯罪成因 131

一、四次犯罪高峰与青少年犯罪 132

二、社会震荡理论 133

三、青少年犯罪成因的层级论 136

第六节 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149

一、家庭对策 150

二、学校对策 156

三、社会对策 158

四、就业对策 160

第七节 青少年犯罪与中小学生犯罪被害的关系 163

一、被害人与犯罪人的关系 163

二、加害与被害的相互作用 172

三、被害人与加害人的角色互换 180

四、犯罪的免疫力 182

第四章 犯罪侵害的规律——犯罪时空分布与对策 187

第一节 预防侵害教育的欠缺 187

第二节 犯罪的时空分布规律 191

一、犯罪自然环境 191

二、犯罪时间分布理论研究 193

三、我国犯罪时间分布的特点 198

四、犯罪空间分布理论研究 211

五、侵害中小学生犯罪的时空分布 220

第三节 主要犯罪与对策 227

一、犯罪侵害对策模式 227

二、主要犯罪类型 229

三、性侵害类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类型) 231

四、盗窃抢劫类财产犯罪(侵犯财产罪类型) 240

五、拐骗类犯罪(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类型) 245

一、被动他救技防模式 249

第一节 防范模式 249

第五章 犯罪侵害的防范——预防与救助体系 249

二、主动自救观念模式 252

三、预防与救助体系的原则 258

第二节 中小学生法制课 260

一、新的挑战与新的要求 261

二、我国中小学课程设置的欠缺 262

三、开设相关法制课程的设想 263

第三节 创立多种形式的宣传机制 265

一、西方宣传的特点与启迪 265

二、免费宣传品 266

三、儿童护身符系列 270

四、电视广播节目与中小学维权网站 271

第四节 开展中小学学校安全活动 271

一、学校安全活动 271

二、校外安全活动 274

一、西方青少年的法律保护 276

第五节 法律救助与保护 276

二、我国保护中小学生的立法分析 279

三、制定与完善相关法律 283

第六节 创立中小学生被害人救助机构 284

一、西方中小学生被害人救助机构 284

二、我国中小学生被害人救助机构 284

三、被害人救助的理性思考 286

结论 被害人太极论 288

一、被害人太极图 289

二、犯罪八卦理论 290

三、罪与非罪的转化 293

四、带犯罪发展论与犯罪免疫力 294

五、儒教文化圈与低犯罪圈 298

观点回放 301

核心词索引 318

参考文献 331

后记 34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