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交通运输
汽车动力学 第2版 B卷
汽车动力学 第2版 B卷

汽车动力学 第2版 B卷PDF电子书下载

交通运输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德)M.米奇克(Manfred Mitschke)著;陈荫三译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4
  • ISBN:7114016050
  • 页数:278 页
图书介绍:
《汽车动力学 第2版 B卷》目录

目录 1

概述 1

1本卷内容,振动系统 1

1.1振动等效系统 3

1.2简化的振动等效系统 5

2本卷编排 8

Ⅰ导论,不平度,无规则振动 10

3单质量系统 10

3.1固有振动 11

3.2强迫振动 14

4路面不平度的激发 19

4.1波形路面 19

4.2周期性不平度 23

4.3随机不平度 25

5 统计参数,谱密度 27

6路面不平度的谱密度 33

6.1φh(Ω)的测量结果 35

6.2φh(Ω)的直观解释 37

Ⅱ评价尺度及其计算 41

7轮荷变化,行驶安全性,道路应力 42

7.1行驶安全性 43

7.2道路应力 44

7.3轮荷冲击系数 45

8弹簧挠度 46

8.1座椅弹簧挠度 46

8.2悬架挠度 48

9坐姿人体上振动作用的评价 49

9.1 用以评价的振动强度,评价函数 50

9.2用以评价的振动强度的求取 54

9.3 作用时间 56

10计算小结,要求 58

10.1对车辆和路面的要求 62

Ⅲ 振动学上简化的车辆,轮胎,座椅 63

11无减振车辆 64

12无轮胎,有悬架的车辆 65

13轮胎弹性和阻尼 66

13.1轮胎弹性常数,次切距 68

13.2轮胎阻尼 68

14只用轮胎减振的车辆 70

15座椅 75

16带座椅的、只靠轮胎减振的车辆 76

Ⅳ汽车,单点激发 80

17运动方程,有关参数 81

18幅频特性,评价尺度 83

18.1轮荷变化,行驶安全性 84

18.2车身加速度,手和脚的用以评价的 85

振动强度 85

18.3 座椅加速度,座椅的用以评价的振动强度 88

18.4动挠度 88

18.5系统的近似 89

19不平度和行驶车速的影响 92

19.1 最高车速,行驶时间以及行驶距离 94

的考察 94

20汽车与低速车辆的比较 96

21车身固有频率的影响 97

22车身相对阻尼系数的影响 101

23座椅固有频率和座椅相对阻尼系数的影响 106

24车轮质量的影响 110

25轮胎弹性的影响 112

26装载情况的影响 114

27关于振动系统设计的提示 116

28.1车身悬架弹簧的匹配 120

28车辆参数与装载情况的匹配 120

28.2车身阻尼的匹配 123

28.3轮胎弹性的匹配 123

28.4小结 124

29关于非线性特性的说明 125

29.1非线性弹簧和减振器特性的线性化 125

29.2非线性弹簧特性 129

29.3非线性减振器特性 131

29.4摩擦阻尼 133

29.5车轮的腾空 135

Ⅴ双轴汽车,单轮辙激发 137

30运动方程,复数量 138

31无联系质量系统的幅频特性和谱密度 142

31.1轮荷变化,悬架挠度 142

31.2车身的垂直加速度和俯仰加速度 144

31.3座椅的垂直加速度 148

31.4用以评价的振动强度 148

31.5座椅弹簧挠度 151

32车速和车辆大小的影响 152

32.1车速的影响 152

32.2车辆大小(轴距)的影响 154

32.3车辆大小和车速的影响 156

33座椅的位置 157

34前后部份系统间的协调 159

34.1前后有差别的车身固有频率 159

34.2各种车身阻尼 163

34.3在车速范围内的平均值 165

35装载情况的影响 166

36联系质量和轴距的影响 169

36.1轴距相等,联系质量不等的轿车 169

36.2俯仰转动惯量一定,轴距不同的 171

大客车 171

37垂直振动和俯仰振动固有频率,前后悬 173

架弹簧的耦合 173

38制动俯仰,俯仰中心 176

39弹性支承的发动机的影响 180

39.1气体作用力和惯性力的激发 181

39.2不平度的激发 183

40 第Ⅴ章结果小结 186

Ⅵ四轮汽车,双轮辙激发 188

41(简化后的)四轮车辆运动方程 190

42不平度的方差,自谱和互谱 195

42.1帕希洛夫斯基提出的简化 198

42.2垂直激发和侧倾激发的自谱,相干性 199

43.1测量结果 201

43行程有关的谱密度 201

43.2 由测量结果得到的推论,相干性的 202

说明 202

44附加的侧倾振动的影响 206

44.1车身侧倾加速度的幅频特性 206

44.2考虑侧倾振动后的振动强度 210

44.3轮荷变化和悬架挠度 214

44.5一般情况 216

44.4车速的影响 216

45稳定装置的作用 217

46第Ⅵ章结果的小结 220

Ⅶ各种悬架导向装置的作用 221

47轮辙移动引起的侧向力 223

48装用独立悬架的车辆 226

48.1 运动学关系,车轮摆动瞬时中心, 226

车身侧倾瞬时中心 226

48.2运动方程 230

48.3微分方程组 231

49装用刚性车轴的车辆 232

49.1运动学关系 240

49.2微分方程组 241

50装有独立悬架和刚性车轴的车辆 242

51 悬架导向装置的影响,独立悬架和刚性车轴的比较 242

51.1方程组的比较 248

51.2 固有频率和相对阻尼系数 249

51.3垂直/俯仰振动,独立悬架的特点 254

和轮荷变化,刚性车轴的特点 259

51.4 没有高度扩展的车辆上的侧倾振动 259

51.5有高度扩展的车辆的侧倾振动 263

51.6侧向加速度,侧向抖动 264

51.7 侧向力 267

51.8轮荷变化 270

52车速的影响 272

52.1试验台试验的特点 273

53轮胎侧向特性的影响 274

54第Ⅶ章结果小结 275

Ⅷ总结 277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