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专利池的市场定价方法研究
专利池的市场定价方法研究

专利池的市场定价方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唐春霞著
  • 出 版 社: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13017800
  • 页数:2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对知识产权的定价方法进行了系统的整理,除了选出适合专利池的传统定价方法之外,深入研究三种高级的定价方法:带跳的期权定价方法、“鞅”方法和蒙特卡洛模拟方法。且本书根据专利池转让或许可的地域范围的大小、时间的长短、许可费用收取方式的不同等标准,将专利池分为为同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不同的定价模型。
《专利池的市场定价方法研究》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选题依据 1

一、选题背景 1

二、研究意义 4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与评述 8

一、专利池的研究现状 8

二、专利权定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13

三、带跳的期权定价方法的研究现状 18

四、“鞅”方法的研究现状 21

五、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的研究现状 23

六、文献的总体评论 23

第三节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25

一、研究内容与框架 25

二、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案 31

三、创新之处 32

第二章 专利池概述 34

第一节 专利池演变过程 34

一、萌芽期 35

二、发展期 35

三、成熟期 40

第二节 专利池简介 43

一、专利池的含义 44

二、专利池的成因 52

三、专利池的要件 58

四、专利池的优越性 62

五、专利池的合法性 65

第三节 专利池的类型 68

一、专利池的技术功能类型 69

二、专利池的对外许可范围类型 70

三、专利池许可费用支付方式类型 72

第三章 从单个专利权的定价到专利池的定价 75

第一节 定价对象本身的分析 75

一、定价对象的寿命分类及其关系 76

二、定价对象的定价原因与目的及其比较 78

三、定价对象的产生与选取 83

第二节 定价对象影响因素的分析 87

一、影响定价对象的市场价值的因素及其关系 87

二、影响定价对象的价格的因素及其关系 96

第三节 传统专利池的定价方法 100

一、产品发明专利池的定价方法 101

二、收益增长专利池的定价方法 116

三、成本降低专利池的定价方法 117

第四章 带跳的期权定价方法 122

第一节 带跳的期权定价模型 123

一、扩散模型下的Black-Scholes方程 125

二、跳扩散模型简介 130

三、跳扩散模型下的无风险资产组合 134

四、支付红利率的跳扩散模型 138

第二节 产品发明专利池的定价模型 143

一、随机收益分析 144

二、随机成本分析 148

三、有效期限与无风险利率 149

四、产品发明专利池的市场价值模型 151

五、产品发明专利池的价格模型 155

第三节 收益增长专利池的定价模型 160

一、收益增长专利池的市场价值模型 161

二、收益增长专利池的价格模型 165

第四节 成本降低专利池的定价模型 169

一、成本降低专利池的市场价值模型 169

二、成本降低专利池的价格模型 173

第五章“鞅”方法 179

第一节 三种期权定价模型的“鞅”构造 180

第二节 产品发明专利池定价模型的“鞅”构造 189

一、随机收益的“鞅”构造 189

二、随机成本的“鞅”构造 191

三、产品发明专利池市场价值模型的“鞅”构造 192

四、产品发明专利池价格模型的“鞅”构造 195

第三节 收益增长专利池定价模型的“鞅”构造 198

一、收益增长专利池市场价值模型的“鞅”构造 198

二、收益增长专利池价格模型的“鞅”构造 200

第四节 成本降低专利池定价模型的“鞅”构造 201

一、成本降低专利池市场价值模型的“鞅”构造 202

二、成本降低专利池价格模型的“鞅”构造 204

第六章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 207

第一节 蒙特卡洛模拟方法简介 207

一、在风险中性世界中的模型 208

二、对资产价格路径的模拟 211

三、对资产终值的折现的模拟 219

第二节 产品发明专利池定价的蒙特卡洛模拟 226

一、产品发明专利池市场价值的蒙特卡洛模拟 226

二、产品发明专利池价格的蒙特卡洛模拟 230

第三节 收益增长专利池定价的蒙特卡洛模拟 238

一、收益增长专利池市场价值的蒙特卡洛模拟 238

二、收益增长专利池价格的蒙特卡洛模拟 241

第四节 成本降低专利池定价的蒙特卡洛模拟 245

一、成本降低专利池市场价值的蒙特卡洛模拟 245

二、成本降低专利池价格的蒙特卡洛模拟 248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254

第一节 本书的主要结论 254

第二节 展望 256

参考文献 258

跋 2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