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教育工作实用手册  上
教育工作实用手册  上

教育工作实用手册 上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洪波主编
  • 出 版 社: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810080350
  • 页数:680 页
图书介绍:
《教育工作实用手册 上》目录

目 录 1

重要方针和政策 1

一、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1

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1

三、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1

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基本路线 2

五、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2

六、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指导方针 2

九、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内容 4

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 4

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4

十、检验一切改革得失成败的最主要标准 5

十一、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 5

十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三步设想 5

十三、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第二步目标 5

十四、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着重解决的三个重要问题 6

十五、当前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 6

十六、我国新的经济运行机制 6

(四)职工教育的管理体制 (68 7

二十、科技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7

2.实验技术人员的职责 (94 7

6.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的学籍管理 (72 7

十八、政治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 7

十七、政治体制改革的目的 7

十九、政治体制改革的近期目标 7

二十一、科技体制改革的战略方针 8

二十三、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地位 8

二十二、科技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8

二十四、教育科学文化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9

二十五、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9

二十七、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教育的要求 9

二十六、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指导思想 9

幼儿教育工作 11

一、幼儿教育基本情况 11

二、幼儿教育的性质和具体任务 12

四、幼儿教育事业领导管理职责 13

三、发展幼儿教育事业的方针 13

五、幼儿的特点 15

(一)幼儿的身体特点 15

(二)幼儿的心理特点 16

(二)幼儿园的设置 18

六、幼儿园工作 18

(一)幼儿园的性质和培养目标 18

(三)幼儿园的招生和编班 19

(四)幼儿园的教育原则 19

(五)幼儿教育内容和要求 20

(六)幼儿教育手段 36

七、托儿所、幼儿园的生活制度 39

(一)托儿所、幼儿园的作息制度 39

(二)婴幼儿的饮食及管理 41

附4:常用食物成分表 56

(三)托儿所、幼儿园的健康检查制度 56

附1:我国城区儿童体重、身长计量数值 56

附2:我国郊区儿童体重、身长计量数值 56

(四)托儿所、幼儿园的卫生消毒及隔离制度 56

附3:人乳与常用兽乳成分表 56

附1:婴儿喂养、保健参考表 56

附2:每日膳食中营养素供给量 56

(五)托儿所、幼儿园的防病工作 62

附3:急性传染病的消毒方法 64

(六)托儿所、幼儿园的安全制度 64

附1:常见传染病的潜伏、隔离和检疫期限 64

附2:儿童预防接种参考表 64

八、幼儿园工作人员的资格和职责 65

九、幼儿园的组织、编制及设备 68

(二)幼儿园各类人员的编制 68

(一)幼儿园的组织 68

(三)幼儿园的设备 69

附:幼儿园儿童桌、椅、床基本尺寸 71

十、幼儿园的经费 71

十一、幼儿园的管理 71

十二、农村幼儿教育工作 72

十三、幼儿学前班的教育 75

小学教育工作 78

一、小学教育基本情况 78

三、农村学校的任务和办学形式 79

二、小学教育的培养目标 79

四、农村基础教育的管理体制 80

五、小学校的设置、布局和办学形式 81

六、小学生入学年龄及学习期限 82

七、普及初等教育基本要求 82

八、小学教学工作 84

(一)全日制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 84

(二)全日制六年制小学教学计划 86

(三)全日制小学各科教学大纲 90

1.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目的和要求 90

2.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目的和要求 90

4.全日制小学地理教学目的和要求 92

3.全日制小学历史教学目的和要求 92

5.全日制小学自然教学目的和要求 93

6.全日制小学体育教学目的和要求 94

7.全日制五年制小学音乐教学大纲 95

8.全日制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 98

9.小学法制教育基本要求 106

10.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 109

11.小学生写宇训练 115

九、小学体育卫生工作 116

(一)小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 116

(二)学生体质健康检查 116

6.免征科学技术进步奖奖金税的规定 (1 119

附: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检查细则 124

(三)保护学生视力工作实施办法 124

1.各年级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及体育技能、技巧考核项目 131

(四)小学各年级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及体育技能、技巧考核 131

附:视力检查办法 131

2.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考核项目评分标准 132

3.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体育技能技巧总分换分表 146

4.技巧项目评分标准 147

十、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 147

十一、少先队工作 148

十二、少年宫工作 150

附: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奖励条例 150

十三、小学生守则 154

一、普通中学教育基本情况 156

普通中学教育工作 156

二、普通中学的任务和培养目标 157

三、重点中学的任务和基本要求 157

四、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 158

(一)义务教育的指导思想 158

(二)义务教育的性质 158

(三)普及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 159

(四)实施义务教育的步骤 159

(五)义务教育的入学年龄、学制和学费 160

(六)学校的设置和布局 161

(七)实施义务教育的办学条件标准和要求 162

(八)义务教育的经费和基建投资 163

(九)义务教育的师资 164

(十)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 165

(十一)残疾儿童的义务教育 166

(十二)延缓和免予接受义务教育的规定 166

(十三)违反义务教育法的有关法律责任 167

(十四)义务教育的考核与监督 168

(十五)实施义务教育规划统计指标 168

附:基础教育(中小学)规划、统计用综合指标五、普通中学的教学工作 177

(一)普通中学的校历 177

(二)课程设置 178

(三)各类学科课时比重 179

(四)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课程选修教学计划 180

1.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81

(五)全日制六年制重点中学科类选修教学计划 181

(六)全日制中学各科教学大纲 181

3.全日制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82

2.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82

4.全日制中学俄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83

5.全日制中学日语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84

6.全日制中学物理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84

8.全日制中学生物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85

7.全日制中学化学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85

10.全日制中学历史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86

9.全日制中学生理卫生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186

11.全日制中学地理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87

12.全日制中学体育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187

13.全日制中学劳动技术课教学大纲 189

14.全日制中学政治课教学要求 190

(七)中学计算机教育 191

(八)中学外国语教学改革 192

六、控制中小学学生流失的规定 193

附1:关于严格控制中小学学生流失的若干规定附2:关于加强对流失学生管理的几项规定七、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十项规定 197

三、教学手段 (1 197

八、初中招生制度的改革 199

(一)中小学体育工作方针和基本任务 200

(二)中小学体育课教学要求 200

九、普通中学体育、卫生工作 200

(三)中小学课外体育活动项目 201

(五)中小学体育教师的职责 202

(六)中小学体育工作评定标准 202

(四)中小学体育教研组的职责 202

(七)中小学学生体育合格标准 203

附1: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236

附2:《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规则 236

附3:《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测验评分表 236

附4:学生体质状况测试指标 236

(八)学生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和要求 236

(九)学校卫生管理工作要求 237

(一)劳动技术教育的目的 239

(二)劳动技术教育的教学时间 239

十、普通中学劳动技术教育 239

(四)劳动场地和设备 240

(三)劳动技术课教师的选聘、培养 240

十一、普通中学的社会实践活动 241

(五)劳动技术教育的经费 241

十二、中小学教材编审工作 243

附1:关于严禁擅自编写、出版、销售学生复习资料的规定附2:关于中小学生寒暑假作业编写、出版问题的通知十三、普通中学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48

十四、中学的群团组织 249

(一)中学少先队工作任务与组织建设 249

(二)中学共产主义青年团工作任务 251

十五、普通中学的组织领导 251

附:高中毕业生团员组织档案归档要求 251

(一)普通中学的领导体制 251

(二)普通中学的机构和编制 253

(三)普通中学校级领导班子成员的入选标准 253

十六、外国语学校 253

(一)外国语学校的性质和任务 253

(二)外国语学校的学制、课程设置和教学要求 254

(三)外国语学校的语种设置、学校规模 254

(四)外国语学校的招生、升学、转学和就业 254

(五)外国语学校的管理 255

十七、工读学校 255

(一)工读学校的性质、任务和办学指导思想 255

(二)工读学校的招生、入学和学生出路 256

(三)工读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 257

(四)工读学校教学要求、学习年限和课程设置 257

(六)工读学校的管理 258

(七)工读学校的领导体制 258

(五)工读学校的职业技术教育和生产劳动 258

十八、普导工作 259

(三)督导工作机构和人员组成 260

(四)督导人员职务名称和督学条件 260

(二)督导工作范围 260

(一)督导工作性质和任务 260

(五)督导人员的督导工作 261

十九、中学生守则 261

一、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方向、途径和要求 263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工作 263

二、“七五”期间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目标 264

三、职业技术教育领导管理体制 264

四、职业(技术)学校的开办与审批 265

(一)农村职业中学教育的基本情况 265

五、职业中学教育 265

(三)职业高中教学工作 267

1.职业高中建筑施工、城镇建设专业教学计划 267

(二)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办学指导思想 267

2.职业高中建筑企业经济管理专业教学计划 271

3.航空工业职业高中财会专业教学计划 276

4.航空工业职业高中建筑专业教学计划 279

5.航空工业职业高中家用电器专业教学计划 283

6.航空工业职业高中服装制作专业教学计划 286

1.“三结合”的就业方针和择优录用的招工政策 289

(四)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安排 289

2.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的安排原则 290

3.职业高中毕业生的工资待遇 290

附:苏联职业技术学校条例 308

六、技工教育 308

(一)技工学校的性质和任务 308

(二)技工学校的培养目标 309

(四)技工学校的管理体制 309

(三)技工学校的学制 309

3.技工学校应具备的办学条件 310

4.设置技工学校的审枇程序 310

2.技工学校的办学规模和工种(专业)设置 310

1.技工学校要实行多种形式办学 310

(五)技工学校的设置 310

(六)技工学校教学工作 311

3.专业技术理论课教学 311

1.安排教学的原则 311

2.教学计划、教学大纲的制定 311

4.生产(业务)实习教学 312

5.实习工厂(场、店)管理 312

(七)技工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13

(八)技工学校的教师 314

(九)技工学校学生学籍管理 315

(十)技工学校招生工作 317

3.技工学校招生对象 318

2.技工学校招生录取原则 318

1.技工学校招生计划的制定 318

4.技工学校录取新生的政审 319

附:技工学校招生体检标准及执行细则 325

(十一)技工学校助学金使用办法 325

(十二)技工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 326

2.毕业生分配办法的改革方向 326

3.毕业生的考核制度 326

1.毕业生分配办法 326

4.毕业生的学历 327

5.毕业生待遇 327

6.在职工人正规培训的毕业生待遇 327

(十三)技工学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 328

1.技工学校机构设置 328

2.技工学校人员编制标准 329

3.学校在具体安排人员时的要求 329

(十四)技工学校行政管理 330

4.技工学校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的审批 330

(十五)技工学校学生守则 331

七、中等专业技术教育 331

(一)中等专业技术教育的基本情况 331

(二)中等专业学校的任务和培养目标 333

(三)中等专业教育结构 333

(四)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的领导管理体制 334

1.国家教育委员会管理中专的职责 334

3.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主管业务部门和教育部门管理中专的职责 335

2.国务院各部委管理中专的职责 335

(五)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设置 336

1.设置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原则 336

2.设置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标准 337

3.设置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审枇程序 338

2.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的条件 339

1.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的任务 339

(六)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的建设 339

3.办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的措施 340

(七)中等专业学校的教学工作 341

1.制定和修订教学计划的指导思想、原则 341

1.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 344

(八)中等专业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344

2.教学计划时间安排 344

2.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345

3.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347

4.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348

5.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349

(九)中等专业学校政治理论课 351

(十)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 355

1.新生入学和注册 355

2.成绩考核 356

3.升、留级、毕业 357

4.纪律考勤 358

5.休学、复学和退学 358

6.转学和转专业 359

7.奖励和处分 359

(十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人员编制 360

2.中等专业学校人员编制标准 360

1.普通中等专业学校的机构设置 360

3.行政人员和工勤人员编制 361

6.附属机构人员编制 362

(十二)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工资待遇 362

5.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人员编制 362

4.各级领导班子人员编制 362

(一)中等师范教育的基本情况 363

(十三)中等专业学校学生守则 363

八、中等师范教育 363

(二)中等师范学校的任务和培养目标 364

(四)中等师范学校行政领导体制 365

(三)中等师范学校的学制和规模 365

(五)中等师范学校教学工作 367

1.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 367

2.时间分配 369

3.三年制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表 370

4.四年制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表 371

5.教学工作的要求 372

6.教学实验室建设 372

7.教育实习和生产劳动 373

8.师资队伍建设与管理 374

(六)幼儿师范学校教学工作 376

1.幼儿师范学校培养目标 376

2.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 376

3.教育实习与劳动技术教育 379

4.时间分配 379

5.三年制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表 380

6.四年制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表 381

2.师范生道德要求 382

3.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要求 382

1.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382

(七)中等师范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82

1.中等师范学校的机构设置 384

(八)中等师范学校机构设置与人员编制 384

2.中等师范学校教职工编制 384

(九)中等师范学校学生守则 385

普通高等教育工作 386

一、普通高等教育的基本情况 386

二、普通高等教育的任务和发展战略目标 387

三、普通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 387

(一)国家教育委员会管理职责 388

四、普通高等教育的管理体制 388

(二)国务院有关部门管理职责 389

(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职责 390

(四)高等学校管理职责 391

附:高等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暂行条例 396

五、普通高等学校的设置 396

(一)设置普通高等学校的原则 396

(二)设置普通高等学校的标准 397

(三)普通高等学校名称的确定 398

(四)设置普通高等学校审批验收办法 399

六.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学科建设 400

(一)重点学科的条件 401

(二)重学点科的申报 401

七、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 402

(一)高等学校工科本科部分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402

(三)重点学科的管理 402

(二)学分制试行办法 406

(三)高等学校教材建设的目标、方针和措施 413

(四)高等学校优秀教材奖励办法 420

(五)教材出版亏损定额补贴办法 422

(六)教师兼课酬金和教学工作量超额酬金的规定 424

(七)教师编译教材稿酬的规定 425

(二)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工作的方针 426

八、普通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工作 426

(一)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工作的指导思想 426

(三)高校科学技术拨款制度和经费管理的改革 427

(四)高校科学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配置 428

(五)高校科学技术工作的宏观管理与指导 429

(六)国家自然科学奖 430

(七)国家发明奖 433

(八)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 434

(九)技术转让的规定 444

(十)我国学者在国外完成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规定 446

九、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 468

(一)大学生的政治方向 468

(二)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 468

附1:《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468

附2:《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 468

(三)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形式和方法的改革 469

(四)高等学校教职工队伍的思想建设 471

(五)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472

(六)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 473

(一)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改革及教学目的 474

十、高等学校的政治理论课 474

(三)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的改革 476

(二)政治理论课学时安排 476

(四)法律基础课 477

1.体育工作的任务 478

十一、高等学校体育、卫生工作 478

(一)高等学校体育工作 478

2.体育工作成绩的评定 478

3.体育工作的要求 478

4.体育教学与科研 479

5.课外体育活动 480

7.体育后勤工作 481

6.体育教师的任务 481

8.体育工作的组织领导 482

1.卫生工作的任务 483

2.卫生工作的要求 483

(二)高等学校卫生工作 483

3.卫生工作的组织领导与管理 484

(三)高等学校体育、卫生工作检查验收标准 485

4.校医院(卫生所)的任务 485

附1: 18岁以上男子(大学)体育锻练评分表附2:18岁以上女子(大学)体育锻练评分表十二.高等学校图书馆工作 491

(一)图书馆的性质和任务 491

(二)图书馆业务工作 491

(三)图书馆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 493

(四)图书馆工作人员 495

(六)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情报工作委员会 496

(五)图书馆经费、馆舍、设备 496

十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 497

(二)政审 498

(一)报名 498

(三)体检 499

(四)考试 503

(五)录取 504

(六)处罚 507

(七)保送生招生办法 508

(八)委托生招生办法 509

(九)著名优秀运动员上大学的规定 511

(十)职业技术学校应届毕业生上大学的规定 512

(十一)国家教育委员会主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职责 514

(十二)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等学校招生委员会办公室职责 515

(十三)高等学校招生职责 517

十四、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工作 518

(一)毕业生分配原则 518

(二)毕业生分配计划的制订 519

(三)毕业生工资标准 520

(二)成绩考核与记载办法 522

十五、普通高等学校学籍管理 522

(一)新生入学与注册 522

(三)升级与留、降级 523

(四)转专业与转学 524

(五)休学与复学 525

(六)退学 526

(七)考勤与纪律 528

(八)奖励与处分 528

(九)毕业 530

(十)实行本科生转专科、专科生转本科生的规定 531

(十一)在校生结婚规定 532

(十二)高等学校学籍方面的一些名称提法 532

十六、大学生在学待遇 533

(一)助学金 533

1.职工学生人民助学金 533

2.一般学生人民助学金 534

3.实行助学金的要求 535

(二)奖学金制度 536

4.助学金金额标准 536

2.专业奖学金 537

1.优秀学生奖学金 537

3.定向奖学金 538

1.贷款的条件 539

2.贷款的程序和办法 539

3.贷款的限额及控制比例 539

(三)学生贷款制度 539

4.贷款偿还办法 540

1.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选派办法 540

十七、高等学校外事工作 540

(一)公派出国留学的规定 540

2.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条件 541

3.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选拔和准备工作 542

4.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工资、工龄和有关经费的管理 542

5.公派出国留学人员回国休假及其配偶出国探亲的规定 543

7.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申请延长留学期限的规定 544

6.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身份的管理 544

8.公派出国研究生留学年限及在国外期间国内工资(或生活补助费)待遇的规定 545

9.公派出国研究生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工龄的计算 546

10.从事国外博士后研究或实习的规定 546

11.单位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选派管理工作 547

12.单位公派出国留学人员的经费管理 548

(二)自费出国留学的规定 549

1.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范围 549

2.自费出国留学人员的待遇 550

(三)出国留学人员毕业回国后工作分配的规定 551

(四)出国教师生活待遇的规定 552

1.出国教师职称的确定 552

2.出国教师组组长的任命和国外补贴 552

3.出国教师在国外的住房、交通等费用标准的确定 552

6.出国教师配偶出国的规定 553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553

十八、大学生社会实践、生产实习、军训 553

5.出国教师参加学术会议 553

4.美元的兑换和使用办法 553

2.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组织 554

1.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 554

(二)高等学校学生生产实习 555

1.大学生参加生产实习的目的、要求 555

2.生产实习的管理、指导和协调 556

4.生产实习基地的建设 557

3.生产实习经费开支 557

(三)军事训练试点工作 558

1.军训的目的要求 558

4.军事教员的配备 559

3.军训的形式 559

2.军训的时间和内容 559

5.军训的经费和物资保障 560

6.军训的组织领导 561

(一)检查评估的指导思想 562

(二)检查评估的范围和重点 562

十九、高等学校后勤工作的检查评估 562

二十、高等学校出版社工作 563

(一)高校出版社的地位和作用 563

(三)检查评话的组织领导 563

(二)高校出版社的出版方针和任务 564

(四)高校出版社的队伍建设 565

(三)建立高校出版社必须具备的条件 565

(五)高校出版社的建设和经营管理 566

(六)高校出版社的领导 567

(七)高等学校出版社所属印刷厂的管理 568

附2: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 580

二十一、普通高等学校的人员编制 580

附1:书籍稿酬试行规定 580

(一)院(校)本部人员编制 581

(二)专职科研人员编制 585

(六)高校夜大学和函授部人员编制 586

(三)实验实习工厂人员编制 586

(四)直属单位人员编制 586

(五)各级领导班子人员编制 586

二十二、高等学校学生守则 587

研究生教育与学位工作 588

一、全国研究生教育基本情况 588

(二)研究生教育的层次、规格和学习年限 589

(一)研究生教育的指导思想 589

二、研究生教育工作 589

(三)研究生教育的领导和管理 590

(四)研究生的招生与考试工作 590

1.研究生招生与考试原则 590

2.研究生的招收与录取工作 591

3.高等学校招收委托培养研究生规定 604

4.从现役军人中录取研究生有关规定 607

(五)研究生的培养工作 607

1.研究生的培养原则 607

2.研究生外国语学习和考试 609

3.研究生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 613

4.西医临床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办法 616

5.中医、中西医结合医学博士研究生的培养办法 620

6.临床医学硕士和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办学 624

(六)研究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627

(七)毕业研究生的分配工作 630

1.分配原则 631

2.分配计划的制订和分工 632

3.毕业教育和鉴定 633

4.派遗工作 633

1.试办研究生院的条件 635

2.研究生院的性质和任务 635

(八)试办研究生院 635

5.接收工作 635

3.研究生院的组织机构 636

4.研究生院的职责 636

(九)博士后教育工作 637

1.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637

2.试办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申请办法 638

3.博士后研究人员的管理 639

4.博士后研究人员的子女入学 642

(十)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643

1.研究生班颁发毕业证书的有关规定 645

(十一)研究生管理工作 645

2.研究生班毕业生申请做论文的有关规定 646

3.硕士生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的有关规定 646

4.在学研究生申请结婚的处理原则 647

5.研究生在校学习期间生活待遇 648

(十二)研究生毕业后尚未明确职务前的工资标准 650

三、学位工作 650

(一)学位学科授予门类 650

3.硕士学位授予条件 651

4.博士学位授予条件 651

2.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651

(二)学位授予条件 651

1.学位授予的政治条件 651

(三)学位授予单位条件 652

1.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及审核 652

2.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 654

1.学位评定委员会的职责 655

(四)学位评定委员会的工作 655

3.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条件 655

3.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的组成和任务 656

2.学位评定委员会的组成 656

1.科学和技术上有特殊贡献者的学位授予 657

2.外国留学生和外国学者的学位授予 657

3.名誊博士学位的授予 657

4.非学位授予单位应届毕业研究生的学位授予 657

5.学位授予不当的处理 657

(五)学位的授予 657

2.硕士学位授予办法 658

(六)学位授予办法 658

1.学士学位授予办法 658

3.博士学位授予办法 660

(七)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工作 661

(八)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博士学位办法 665

(九)农学、医学门类部分学科专业可授不同学科门类的博士和硕士学位目录 670

(十)学位授予单位自行审批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的试行办法 672

(十一)授予学位的备案、统计,报表工作 675

(十二)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研究工作 677

目 录 681

附:关于培养工程类硕士生的建议 681

成人教育工作 681

一、成人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 681

二、成人教育的主要任务 681

四、成人教育的工作重点 682

三、成人教育改革的方针、目的和原则 682

五、成人教育的管理体制 683

六、职工教育工作 684

(一)职工教育的任务、工作重点和目标 684

(二)职工教育的办学形式 686

(三)职工教育的基本内容 686

1.各部门的管理分工 687

(五)职工业余学校的人员配备 689

2.职工教育专职机构的建立 689

(六)职工培训的考核和结业学员的使用 690

(七)职工的岗位培训 691

1.岗位培训的基本要求和内容 691

2.岗位培训的管理 692

3.工人的技术业务培训 692

(1)工人技术业务培训的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 692

(2)工人技术业务培训的主要措施 693

4.企业班组长的培训 693

(1)班组长培训的原则和主要内容 694

(2)班组长培训的考核办法 694

5.高级工的培训 695

(3)班组长培训的组织领导 695

(1)高级工的培养目标和培养对象 695

(3)高级工培训的形式和方法 696

(2)高级工培训的原则和内容 696

(4)高级工培训的基地和师资 697

(5)高级工培训的考核 697

(6)高级工培训的组织与管理 697

1.职工文化、技术补课的目的和要求 698

(八)职工的文化、技术补课 698

2.职工文化、技术补课的指导思想 699

3.职工文化、技术补课的对象 699

4.职工文化、技术补课的内容和考核 700

5.职工文化、技术补课的形式 702

6.职工文化、技术补课的师资、校舍和教材 702

7.职工文化、技术补课后的使用 703

(九)职工高中文化教育 703

2.职工高中的招生和办学形式 704

3.职工高中的教学工作 704

1.职工高中教育的任务 704

4.职工高中的毕(结)业 705

1.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性质 706

2.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任务 706

3.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管理体制 706

(十)成人中等专业教育 706

4.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设置 707

5.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形式 709

6.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学习年限 709

7.成人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工作 710

8.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的学历 712

9.成人中等专业学校举办专修试点班的规定 712

1.成人高等教育的任务 714

(十一)成人高等教育 714

2.成人高等院校的设置 715

3.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的教学工作 717

4.职工高等工业专科学校的教学工作 718

5.成人高等学校的招生工作 723

8.职工高等学校脱产、半脱产学习的学员工资福利待遇 732

7.职工大学和职工业余大学的师资队伍 732

9.国家职工在高等学校和中等专业学校学习期间的工龄 733

10.职工大学、职工业余大学、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和夜大学毕业生的学历和待遇 734

附2 :苏联在职工人职业培训标准条例 753

七、农民教育工作 753

(一)农民教育的任务 753

(二)农民业余文化教育 753

1.扫除文盲工作 753

附1:工人技术考核暂行条例 753

2.农民业余教育的办学形式及学习时间 756

3.农民业余教育的对象 757

4.农民业余教育的教学内容及教材 757

5.农民业余初等学校的毕业考试标准 758

6.农民业余教育的师资 758

7.农民业余教育的经费 759

8.农民业余文化教育的组织与领导 759

1.县办农民技术学校 760

(三)农民文化技术教育 760

2.乡办农民文化技术学校 763

(四)农业广播教育 766

(五)农民职业技术教育 771

(六)农村青年实用技术培训 773

八、干部教育工作 778

(一)干部教育的方针和基本任务 779

(二)干部教育工作的重点和目标 779

(三)干部教育的内容和要求 779

(四)干部教育的管理体制和干部培训制度 782

(五)干部教育的校舍、经费与管理 783

(六)干部教育的师资 783

(七)干部学习的考核制度 784

(八)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的岗位培训 784

1.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培训的任务和要求 784

2.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岗位培训的政策和措施 786

3.大中型企业领导干部岗位培训的组织领导与管理 788

(九)企业经理厂(矿)长国家统考 790

(十)干部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 791

(十一)干部中等专业教育 794

1.干部中等专业教育的基本要求 794

2.干部中专的“三种证书”制度 794

3.干部中专全科班及专修班教学计划的制定 795

4.干部中专的办学形式和专业设置 795

5.干部参加干部中专学习的有关规定 797

(十二)管理干部学院 798

1.管理干部学院的设置 798

3.经济管理干部学院的建设 799

2.管理干部学院的招生工作 799

2.干部专修科、干部培训班和职工中专班的学制和学历 803

3.干部专修科和干部、职工中专班招生计划管理及招生对象 803

(十三)干部专修科和干部培训班 803

1.举办干部专修科和干部培训班的审批 803

4.干部专修科和干部职工中专班学员学习期间的待遇和毕业后的工作安排 804

5.高等学校在校外举办干部专修科的规定 804

(十四)干部院校的人员编制 806

九、高等函授教育工作 806

(一)函授教育的任务 807

(二)举办本专科函授教育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807

(三)举办本、专科函授教育的申报 807

(四)举办本、专科函授教育的专业设置 808

(六)函授教育的科研工作 808

(五)函授教育的教学工作 808

(八)高等学校试办函授普通专科班的规定 809

(七)函授教育的招生范围及条件 809

(九)函授生在学期间的要求及待遇 810

(十)函授毕业生的学历、学位 811

(十一)函授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 811

(十三)函授教育的组织管理 812

(十二)函授辅导站的工作 812

(十四)函授教育的经费来源 813

(十五)文革前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函授、夜大学在校学生的学历 813

十、广播电视教育工作 814

(一)广播电视教育的任务 814

(二)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学工作 815

1.经济管理学科的教学计划 815

2.理工科的教学计划 818

3.语文类专业的教学计划 822

4.党政干部专修科教学计划 825

(三)广播电视大学的考试工作 827

1.电大考试的命题 827

2.电大考试的组织和管理 828

4.电大考试的纪律 829

3.电大考试试卷的印刷、分发和管理 829

5.电大考试监考人员的职责 831

6.电大考试的阅卷和登分 832

7.参与考试组织人员违纪的处理 833

(四)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的学籍管理 833

1.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的入学和注册 833

2.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的转学、体学和退学 834

3.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的纪律和考勤 835

4.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的奖励和处分 835

5.广播电视大学学生的成绩考核和毕业 836

(五)广播电视大学的毕业生 838

1.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的学历 838

2.广播电视大学毕业生的使用与工资待遇 838

(六)广播电视大学的人员配备 839

(一)社会力量办学的原则 840

(二)社会力量办学的范围、方针和任务 840

(三)社会力量办学的审批 840

十一、社会力量办学 840

(四)社会力量办学的招生 841

(五)社会力量办学的学历 841

(六)社会力量办学的经费和财务管理 844

(七)社会力量办学的教师 844

十二、自学考试工作 844

(一)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 844

3.考籍管理 845

2.考试方法 845

1.招考对象和报考手续 845

5.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组织与领导 847

4.毕业生的学历、使用及待遇 847

6.党政干部基础科自学考试 849

附1 :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关于党政干部基础科的考试计划7.本科段自学考试 853

(二)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工作 854

1.中等专业自学考试的性质 854

2.考试的组织与管理 854

3.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专业考试计划的制定 855

4.中等专业教育自学考试的组织与领导 857

1.企业继续教育的任务 858

5.毕业生的使用及待遇 858

(一)继续教育的主要任务 858

(二)企业科技人员的继续教育 858

十三、继续教育 858

3.企业继续教育的培训目标 859

4.企业继续教育的组织实施 859

2.企业继续教育的对象和内容 859

1.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对象 862

2.大学后继续教育的任务和方针 862

(三)大学后的继续教育 862

3.大学后继续教育的组织实施 863

4.大学后继续教育的经费和师资 864

5.大学后继续教育的基地建设 865

一、特殊教育基本情况 866

特殊教育工作 866

二、特殊教育工作的方针和基本要求 867

三、特殊教育的教学工作 868

(一)全目制盲校小学教学计划 868

(二)全日制八年制聋哑学校教学计划 874

(三)全日制八年制聋哑学校常识教学大纲 880

附1 :汉语手指字母方案 887

附2:汉语手指字母图 887

四、弱智教育 887

(一)弱智教育的目的 887

(二)弱智教育的办学形式 887

(三)弱智教育的招生对象 888

(四)弱智教育的教学工作 888

(一)特殊教育的编制 889

五、特殊教育的编制和教师待遇 889

(三)盲聋哑学校班主任津贴标准 890

(二)特殊教育教职工工资待遇 890

(四)聋哑人手语教师和翻译干部津贴 891

六、特殊教育工作者奖励基金奖授办法 892

少数民族教育工作 894

一、发展少数民族教育的方针和原则 894

二、少数民族中小学教育 895

(一)少数民族普及教育的方针 895

(二)少数民族学校办学形式 895

(三)少数民族学校学制和教学计划 896

(四)朝鲜族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 900

(五)全日制民族中小学汉语文教学大纲 903

(六)少数民族文字教材建设 912

(七)中小学朝鲜文教材的审定 912

三、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工作 918

(一)民族学院的工作方针和任务 918

附: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概况 918

(二)民族学院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918

(三)民族学院的学制和教学时间 919

(四)高等院校少数民族班 919

四、少数民族教育的管理机构 922

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 924

一、教师职务 924

(一)小学教师职务 924

1.小学教师职务的设置 924

2.小学教师的职责 924

3.小学教师的任职条件 925

2.中学教师的职责 927

(二)中学教师职务 927

1.中学教师职务的设置 927

3.中学教师的任职条件 928

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 930

(三)技工学校教师职务 930

1.技工学校教师职务的设置 930

2.技工学校教师的工作职责 931

3.技工学校教师的任职条件 932

(四)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 934

1.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的设置 934

2.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的职责 935

3.中等专业学校教师的任职条件 936

1.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的设置 938

(五)高等学校教师职务 938

2.高等学校教师的职责 938

3.高等学校教师的任职条件 939

(六)实验技术人员职务 946

附: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试行办法 946

1.实验技术人员职务的设置 947

3.实验技术人员的任职条件 948

1.图书、资料专业职务的设置 949

(七)图书、资料专业人员职务 949

2.图书、资料专业职务的岗位职责 950

3.图书、资料专业职务的任职条件 950

二、教师职务的评审和聘任 952

(一)中小学教师职务的评审和聘任 952

1.任职资格的评审 952

2.职务的聘任或任命 955

3.职业中学教师职务的聘任 956

1.任职资格的评审 957

(二)技工学校教师职务的评审和聘任 957

2.职务的聘任或任命 958

1.任职资格的评审 960

(三)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的评审和聘任 960

2.职务的聘任或任命 962

(四)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的评审和聘任 964

1.评审组织 964

2.任职资格的评审 968

3.职务的聘任或任命 970

4.思想政治教育专职人员职务的评审和聘任 972

(五)成人学校教师职务的评审和聘任 975

1.成人中初等学技教师职务的评审和聘任 975

2.成人中等专业学校教师职务的聘任 978

3.成人高等学校教师职务的评审和聘任 981

1.任职资格的评审 985

(六)实验技术人员职务的评审和聘任 985

2.职务的聘任或任命 985

1.评审组织 986

2.任职资格的评审及有关问题的掌握 986

(七)图书、资料专业职务的评审和聘任 986

3.职务的聘任及有关问题的处理 987

(八)电化教育人员的职务聘任 989

1.职务的设置 989

2.职务的评审和聘任 989

附:国务院关于科技人员合理流动的若干规定三、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993

(一)中小学教师队伍的调整、整顿和管理 993

1.合格教师的质量标准 993

3.队伍的管理 994

2.考核和调整 994

(二)小学教师的进修培训 995

2.小学教师进修的原则和要求 995

1.小学教师的培训规划 995

3.小学在职教师进修中师毕业的待遇 996

4.幼教师资的培训 997

(三)中小学教师的培养与补充 997

1.师资的主要来源 997

2.师资培养的原则 998

3.师资培养补充的措施 998

(四)中小学教师的培训和提高 999

1.培训、提高的原则 999

2.培训、提高的任务和要求 1000

3.培训、提高的渠道和形式 1001

4.培训的质量保证 1003

6.培训工作的领导 1004

5.培训的办学条件 1004

7.考核合格证书的试行办法 1005

附: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文化知识考试科目表(五)中小学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 1008

1.教师进修学校的建设 1008

2.教育学院的建设 1010

(六)职业技术学校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1013

1.师资的培养与补充 1013

2.师资的培训与提高 1015

(七)高等学校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1016

1.培养、提高的原则 1016

2.高等师范学校教师的培养和提高 1017

3.教师的进修 1020

附:全国重点高等学校接受进修教师工作暂行办法 1020

4.青年教师的实践锻炼 1027

四、教职工工资待遇 1029

2.教职员工资待遇 1030

1.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制度改革方案适用范围 1030

(一)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待遇 1030

3.实施工资改革方案的补充规定 1031

1.教职工工资待遇 1032

(二)中等专业学校教职工工资待遇 1032

2.实施工资改革方案的补充规定 1034

附:关于教师教龄津贴的若干规定 1037

(三)高等学校教职工工资待遇 1037

1.教职员工资待遇 1037

2.高校工人工资待遇 1040

3.高校实施结构工资制的补充规定 1040

(四)班主任工作及津贴待遇 1042

1.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及津贴待遇 1042

2.技工学校班主任工作及津贴待遇 1044

五、教职工保险福利待遇 1045

(一)教职工退离休待遇 1045

3.中等专业学校班主任津贴待遇 1045

1.教职员退休待遇 1045

2.教职员离体待遇 1046

3.工人退休、退职待遇 1052

(二)教职工假期待遇 1055

1.教职工探亲假待遇 1055

2.教职工婚、丧假、产假待遇 1057

3.教职工病假待遇 1057

(三)教职工死亡的待遇 1060

1.教职工抚血金标准 1060

2.遗属困难补助办法 1061

教育经费、基本建设、教学手段和勤工俭学工作一、教育经费 1062

(一)教育经费安排的方向和原则 1062

(二)成人教育经费的安排原则 1062

(三)农村办学经费的筹措原则 1063

1.教育费附加的征收范围 1064

2.教育费附加的征收办法 1064

(四)教育费附加征收规定 1064

3.教育费附加的使用和管理 1065

(五)各类学校经费的来源、定额和使用 1066

1.中小学公用经费参考定额 1066

2.职业中学的经费来源和使用 1067

3.中等专业学校的经费来源和使用 1068

4.高等学校接受委托培养学生的经费 1070

5.高等学校短期进修学员收费标准 1073

6.普通高等学校研究生业务费开支规定 1073

7.部属高等学校举办函授和夜大学的收费 1074

8.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学生生产实习经费开支办法 1075

9.普通高等学校、中等专业学校的招生经费 1080

10.研究生报考、赴校费用的规定 1082

11.高等学校毕业生统一分配工作调遣费的规定 1082

12.公费出国留学人员经费开支的规定 1084

13.职工教育经费的管理和开支 1088

14.广播电视大学教学班经费开支规定 1092

15.广播电视大学、干部专修科学员毕业实习经费开支办法 1093

16.社会力量办学的财务管理 1094

17.高等教育、中专自学考试经费 1097

18.工读学校经费 1097

(六)学校财务管理 1098

1.高等学校财务管理 1098

2.高等学校总会计师工作规程 1103

3.高等学校建立学校基金和奖励制度的办法 1107

4.中等专业学校基金的建立和使用 1111

5.技术转让费的计算与支付办法 1112

6.审计人员工作守则 1112

1.各级各类学校免征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的规定 1113

(七)教育纳税 1113

2.事业单位缴纳奖金税的规定 1114

3.高等学校征收奖金税的规定 1116

4.勤工俭学收益的纳税规定 1118

5.自筹投资新建学校建筑税征收的规定 1119

7.科学技术研究机构收入征税的规定 1120

8.技术转让收入的征税办法 1121

9.科教用品报运进口免税办法 1122

10.个人收入调节税的缴纳规定 1124

二、教育基本建设 1126

(一)中小学校校舍建设 1126

(二)中等专业学校校舍建设 1151

(三)高等学校校舍建设 1163

(一)幼儿园教玩具配备目录 1197

(二)小学数学自然教学仪器配备目录 1202

(三)中学理科教学仪器和电教器材配备目录 1207

(四)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1279

(五)教学仪器设备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1283

四、勤工俭学工作 1286

(一)勤工俭学的基本原则 1286

(二)勤工俭学的主要任务 1287

(三)勤工俭学的基本项目和要求 1287

(四)校办工厂、农场的人员管理 1290

(五)勤工俭学的经济管理 1291

(六)勤工俭学的统计工作 1295

(七)勤工俭学的组织领导 1297

一、十五国教育方针与学制简介 1299

(一)日本 1299

附 录 1299

(二)朝鲜 1302

附:南朝鲜 1304

(三)印度 1304

(四)埃及 1306

(五)苏联 1307

(六)罗马尼亚 1309

(七)匈牙利 1311

(八)法国 1312

(九)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314

(十)美国 1315

(十一)加拿大 1317

(十二)智利 1318

(十三)玻利维亚 1320

(十四)澳大利亚 1322

(十五)新西兰 132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