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真菌原生质体技术
真菌原生质体技术

真菌原生质体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志光编著
  • 出 版 社: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535736718
  • 页数:202 页
图书介绍:
上一篇:海豚下一篇:鲨鱼
《真菌原生质体技术》目录

第一章 真菌细胞和原生质体技术 1

第一节 真菌的细胞构造 1

一、细胞壁 1

二、细胞核 3

三、质膜 4

四、线粒体 4

五、核糖体 4

六、内质网 4

七、膜边体 4

八、液泡系 5

九、高尔基体、微管和微丝 5

十、质粒 6

第二节 真菌的染色体和基因组 6

一、真菌染色体 6

二、染色体数目和大小 8

三、基因组 11

第三节 真菌细胞分裂 15

一、细胞周期 15

二、无丝分裂 15

三、有丝分裂 15

四、减数分裂 22

第四节 原生质体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26

一、原生质体概念 26

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 26

三、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特点 29

第二章 原生质体分离和鉴定 32

第一节 原生质体分离方法和分离程序 32

一、分离方法 32

二、分离原生质体的程序 33

第二节 影响原生质体分离的因素 33

一、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33

二、溶壁酶 35

三、渗透压稳定剂 40

四、菌龄 41

五、螯合剂对原生质体稳定性影响 42

六、预处理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 42

第三节 原生质体释放的方式和机制 44

一、原生质体释放过程及方式 44

二、原生质体形成的形态学变化 46

第四节 孢子原生质体的分离 48

一、用分生孢子分离原生质体 48

二、用担孢子分离原生质体 49

第五节 原生质体鉴别和保藏 49

一、原生质体细胞核染色技术 49

二、原生质体的活力鉴别 50

三、原生质体脱壁鉴定 51

四、原生质体电子显微镜制样方法 51

五、原生质体的计数 52

六、细胞培养小室在真菌原生质体研究中的应用 53

七、原生质体的超低温保存 54

八、荧光素标记法 56

第三章 溶壁酶和渗透压稳定剂 58

第一节 溶壁酶 58

一、细菌产生的溶解真菌细胞壁的酶群 58

二、真菌产生的溶壁酶 64

三、动物产生的溶壁酶 66

四、溶壁酶应用实例 66

第二节 渗透压稳定剂 70

一、常用的渗透压稳定剂 71

二、真菌细胞的水势与渗透作用 71

三、原生质体所处溶液体系的渗透压组成与变化 73

四、渗透压稳定剂对真菌原生质体的作用 73

第四章 原生质体融合 75

第一节 原生质体融合分类法 75

一、亲本性质分类法 75

二、诱导融合因子性质分类法 76

三、亲缘关系分类法 78

第二节 遗传标记 79

一、形态学标记 80

二、营养缺陷型标记 80

三、抗性标记 83

四、同工酶标记 84

五、灭活原生质体标记 85

六、荧光标记 86

七、分子标记 87

第三节 原生质体融合程序 88

一、原生质体融合的程序操作和融合过程 88

二、原生质体融合原理 95

三、影响原生质体融合因素分析 96

第四节 融合子的检测 100

一、筛选融合子的方法 100

二、融合子遗传标记的检测 101

三、融合子的细胞学鉴定 101

四、结实性与子实体形态 102

五、生理、生化分析 103

六、免疫学鉴定 104

第五节 亲本遗传相容性和融合子的稳定性 104

一、亲本的遗传相容性 104

二、原生质体融合子的稳定性 106

第五章 原生质体再生 112

第一节 原生质体再生的原理和方式 112

一、细胞壁的再生 112

二、结构和功能的修复 113

三、转化 114

第二节 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 116

一、原生质体的融合与再生 116

二、原生质体的结构与再生 117

三、菌态和菌龄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117

四、培养基和再生方式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117

五、渗透压稳定剂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118

六、培养温度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119

七、溶壁酶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119

八、钙离子对原生质体再生的促效作用 120

九、螯合剂对原生质体再生的影响 120

第三节 原生质体再生的方法及再生培养基 120

一、再生方法 120

二、再生率的计算方法 122

三、原生质体再生培养基 122

第六章 原生质体转化和诱变 124

第一节 酵母菌的原生质体转化 124

一、转化程序 124

二、酵母的载体及其选择系统 126

三、摄入DNA的机制 127

四、酵母细胞中的异源基因表达 128

五、游离细胞核和细胞质遗传成分原生质体的转移 129

第二节 丝状真菌原生质体遗传转化 132

一、转化的步骤及发展史 132

二、转化方法 133

三、选择性标记 134

四、丝状真菌的启动子 135

五、丝状真菌转化的特点 135

六、外源基因表达及转化子的稳定性 137

第三节 真菌原生质体诱变 139

一、真菌原生质体诱变及其特征 139

二、真菌原生质体诱变程序 141

三、真菌原生质体诱变育种实例 142

第七章 原生质体技术的应用 147

第一节 原生质膜、染色体和抗药性机制 147

一、在细胞质膜和细胞壁形成的研究上的应用 147

二、药物对真菌作用的机制 148

三、在染色体DNA研究上的应用 149

第二节 真菌原生质体和次级代谢 150

一、初级代谢和次级代谢 150

二、原生质体在次级代谢研究中的应用 151

三、原生质体融合与青霉素合成 154

四、原生质体再生与抗生素的合成 155

第三节 单核、同核和巨大原生质体 157

一、原生质体单核化 157

二、利用单核原生质体育种的优势 158

三、影响单核原生质体分离的因素分析 159

四、单核原生质体再生菌丝遗传性状的分析 159

五、同核原生质体在次级同宗结合的食用菌杂交育种中的应用 161

六、巨大原生质体的形成及应用 163

第四节 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表达 166

一、杂种优势的概念 166

二、杂种优势表达途径实例 166

三、有关真菌杂种优势利用的几个问题 178

第五节 多倍体培育 179

一、相同交配型的原生质体融合 179

二、单倍体与双倍体原生质体融合 180

三、多倍体酵母培育及STA基因表达 181

附录微生物学名与中文名对照 185

参考文献 19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