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蚕病防治
蚕病防治

蚕病防治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钱元骏等编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78
  • ISBN:16119·6282
  • 页数:223 页
图书介绍:
《蚕病防治》目录
标签:编著 防治

目录 1

前言 1

第一章 绪论 1

一、蚕病的种类 1

二、蚕病的危害 3

三、蚕病防治的进展 4

第二章 蚕病发生原因和传染规律 8

一、蚕病发生与发展 8

(一)传染性疾病发生的条件 8

(二)蚕病发生的致病因素 10

(三)蚕病发展过程 11

二、病原体的来源与传播 14

(一)病原体的来源 14

(二)病原体的传播 14

(二)创伤传染 15

(一)经口传染 15

三、病原体的传染途径 15

(三)接触传染 16

(四)胚种传染 17

四、蚕体的防御机构 18

(一)皮肤和围食膜的防御作用 18

(二)胃液的防御作用 19

(三)血液的防御作用 22

(四)蚕的免疫 22

五、影响蚕体抗病力的因素 23

(一)蚕品种 23

(二)发育阶段 23

(三)性别 25

(四)温度 25

(五)桑叶质量 26

第三章 病毒病 27

(一)症状 28

一、体腔型脓病 28

(二)病原 30

(三)病变 33

(四)传染规律 35

二、中肠型脓病 36

(一)症状 36

(二)病原 36

(三)病变 40

(四)传染规律 41

三、病毒性软化病 44

(一)症状 44

(二)病原 44

(三)病变 45

(四)传染规律 46

四、家蚕三种病毒病的比较 47

五、关于病毒病的“人工诱发” 48

(一)低温冲击的诱发效果 49

(二)低温冲击与灭菌饲育 49

(三)低温冲击后蚕体抗病能力的恢复过程 51

(四)稚蚕接种病毒与五龄起蚕低温冲击的关系 52

(五)五龄起蚕低温冲击与体内病毒的诱发 52

六、病毒病的防治 54

(一)认真消毒,消灭病原体,切断传染途径 54

(二)加强饲养管理,增强蚕体抗病力 55

第四章 细菌病 57

一、细菌性败血病 58

(一)症状 58

(二)病原与传染 62

(三)防治方法 64

二、细菌性胃肠病 65

(一)症状 65

(二)病原与传染 66

(三)防治方法 67

三、细菌性中毒病(卒倒病) 67

(一)症状 68

(二)病原与传染 69

(三)防治方法 69

第五章 真菌病 71

一、白僵病 71

(一)症状 71

(二)病原与传染 72

二、绿僵病 77

(一)症状 77

(二)病原与传染 77

三、曲霉病 79

(一)症状 79

(二)病原与传染 80

四、黄僵病 82

(一)症状 82

(二)病原与传染 83

五、几种僵病特征的比较 84

六、僵病的防治 84

(一)蚕室蚕具彻底消毒 84

(二)蚕体防僵消毒 84

(三)控制蚕室、蚕座的合理温湿度 86

(四)做好桑田除虫工作,消灭外在传染源 86

第六章 寄生虫病 87

一、多化性蝇蛆病 87

(一)症状 87

(二)多化性蚕蛆蝇的形态 87

(三)多化性蚕蛆蝇的生活习性 89

(四)防治方法 91

(一)症状 92

二、壁虱病 92

(二)壁虱的形态和习性 95

(三)防治方法 98

第七章 原虫病(微粒子病) 101

(一)症状 101

(二)病原 102

(三)传染途径 104

(四)防治方法 107

(一)有机磷农药中毒 109

第八章 农药、煤烟、废气中毒 109

一、化学农药中毒症状 109

(二)有机氯农药中毒 110

(三)植物杀虫剂中毒 113

二、工厂煤烟、废气中毒症状 114

(一)煤烟中毒 115

(二)煤气中毒 115

三、微生物农药中毒症状 116

(三)氟气中毒 116

四、农药侵入蚕体的途径 117

五、农药、煤烟、废气中毒的预防 117

(一)农药中毒的预防 117

(二)煤烟、废气中毒的预防 118

(三)常用农药的残效期 120

第九章 蚕病的检查诊断 121

一、蚕的病态观察 121

(一)体态 121

(二)行动 121

(三)皮肤 121

(四)食欲 121

(五)发育 121

(六)排粪 121

(二)视诊 122

(一)病蚕抽样 122

二、病蚕的检查 122

(八)脉搏 122

(七)吐水 122

(三)触诊 123

(四)粪便检查 123

(五)血液检查 123

(六)胃液检查 123

(七)组织检查 124

三、蚕病检索 125

(一)死后蚕体硬化 126

(二)死后蚕体软化 126

(三)死后蚕体慢慢软化 127

四、毒物检验 128

(一)桑叶、蚕具污染微量农药的快速生物学测定 128

(二)蚕儿有机磷农药中毒测定 129

(三)氟化物的测定 130

第十章 消毒防病 132

一、消毒药剂的选择 132

(一)病原体的抵抗力 132

(二)常用消毒药剂对几种重要病原体的消毒力 133

(三)消毒药剂的选择 133

二、蚕室、蚕具的消毒步骤 135

(一)打扫清洗 135

(二)认真消毒 137

三、蚕室、蚕具的消毒方法 137

(一)漂白粉消毒 137

(二)福尔马林消毒 139

(三)百菌清石灰浆消毒 141

(四)石灰浆消毒 142

(五)毒消散消毒 144

(六)熏毒净消毒 146

(七)防僵灵二号消毒 147

(八)蒸汽消毒 149

(九)零星蚕具消毒 149

(十)塑料薄膜、防干纸消毒 149

(十一)室外育场地及用具消毒 149

四、蚕期中及养蚕后的消毒 150

(一)蚕体消毒 150

(二)蚕座消毒 154

(三)蚕期中消毒 155

(四)养蚕结束后清洁消毒 155

五、卵面消毒 156

(一)散卵卵面消毒 156

(二)平框种卵面消毒 157

第十一章 蚕病综合防治技术 158

一、彻底消毒,消灭病原,切断传染途径 158

(二)蚕体、蚕座消毒 159

(一)彻底消毒,消灭病原 159

(三)隔离和清除病蚕 160

(四)防除桑园害虫 161

(五)建立和严格执行必要的防病卫生制度 161

二、加强管理,增强体质,提高蚕体抗病能力 162

(一)选育推广体质强健的抗病蚕品种 162

(二)做好催青保护 162

(三)加强饲养管理 163

(四)提高饲料质量 164

(五)防止农药中毒 165

(六)杀灭有害细菌 165

三、确诊蚕病,查明病因,控制蚕病蔓延 166

(一)蚕病的诊断 166

(二)药物防治 166

(四)试验的规律性 168

(二)试验的代表性 168

(三)试验的准确性 168

一、科学实验的基本要求 168

第十二章 蚕病防治的科学实验 168

(一)试验的目的性 168

二、试验的设计 169

(一)试验的种类 169

(二)对照区的设立 170

(三)重复区的确定 171

(四)试验区的饲养环境 172

三、试验的调查记载 172

(一)调查记载的重要性 172

(二)调查记载的内容和方法 172

(三)调查记载的注意事项 175

四、试验结果的整理和分析 175

(一)总结的意义 175

(三)绘制说明图表 176

(二)统计调查数字 176

五、介绍几个防病试验的设计 179

(一)采用生产中自然发病的蚕做蚕病防治试验 179

(二)采用人工接种的方法,研究蚕病防治 182

(三)病原体存在场所的调查 185

第十三章 实验操作 187

一、显微镜的使用和保护 187

(一)显微镜的使用 187

(二)显微镜的保护 189

二、福尔马林有效成份的测定 189

(一)分析原理 189

(二)分析药液的配制 190

(三)测定方法 190

(四)计算例子 190

(二)分析药液的配制 191

(三)测定方法 191

(一)分析原理 191

三、漂白粉中有效氯的测定 191

四、石灰质量的测定 193

(一)测定装置 194

(二)测定方法 194

五、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 196

(一)病毒稀释 196

(二)接种 196

(三)结果与计算 197

六、病原体的保存和复壮 198

(一)菌种的保存 198

(二)菌种的复壮 200

七、病原体大小的测定 200

(一)接目测微尺 200

(二)接物测微尺 200

(三)测量 201

(二)菌液计数 202

(一)计数板的结构 202

八、菌液浓度的计数和稀释 202

(三)菌液稀释 203

九、几种常用培养基的制备 203

(一)液体培养基 204

(二)固体培养基 205

(三)培养基的选择 205

十、常用染色液及染色方法 205

(一)常用染色原液配制 205

(三)革兰氏染色法 206

(二)简单染色法 206

(四)芽孢染色法 207

(五)脂肪染色法 208

(六)微粒子孢子染色法 208

(七)封入体染色法 209

附录一、公制和市制计量单位对照 210

二、摄氏、华氏温度换算 211

三、汉英名词对照 21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