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行政诉讼法实用指南
行政诉讼法实用指南

行政诉讼法实用指南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连城,韩强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56200322X
  • 页数:234 页
图书介绍:
《行政诉讼法实用指南》目录

第一章 我国行政诉讼法的产生和发展 1

1—1 行政诉讼法的产生 1

1—2 中华民国的行政诉讼法 4

一、北洋军阀政府的行政诉讼法 5

二、国民党政府的行政诉讼法 7

1—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9

一、《共同纲领》与1954年《宪法》 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制度的建立 11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公布 13

四、台湾、香港地区行政诉讼制度 15

1—4 我国制定行政诉讼法的目的和意义 17

第二章 什么是行政诉讼法 21

2—1 行政诉讼的涵义 21

一、行政与行政行为 21

二、行政争议与行政复议 24

三、行政诉讼及其法律特征 28

2—2 行政诉讼法的概念 31

2—3 行政诉讼法的基本原则 33

一、人民法院独立审判原则 33

二、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 34

三、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原则 35

四、诉讼当事人法律地位平等,有权进行辩论的原则 38

五、有权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原则 40

六、人民检察院监督行政诉讼原则 41

2—4 行政诉讼法的特有原则 42

一、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进行审查原则 42

二、起诉不停止执行原则 43

三、被告负主要举证责任原则 44

四、不得调解原则 45

第三章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47

3—1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涵义和原则 47

一、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涵义 47

二、规定受案范围的意义 48

四、确定受案范围的方式 50

三、确定受案范围的立法原则 50

3—2 人民法院可受理的行政案件 51

一、因行政处罚引起的争议 51

二、因行政强制措施引起的争议 52

三、因侵犯经营自主权引起的争议 52

四、因申请颁发许可证和执照引起的争议 53

五、因保护人身权、财产权引起的争议 53

六、因抚恤金引起的争议 54

七、因要求履行义务而引起的争议 54

八、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而引起的行政争议 55

3—3 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案件 55

一、行政诉讼管辖的涵义 59

4—1 行政诉讼管辖的涵义和要则 59

第四章 行政案件的管辖 59

二、行政诉讼管辖的原则 60

4—2 级别管辖 61

一、级别管辖的概念 61

二、基层人民法院管辖范围 62

三、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范围 63

四、高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的管辖范围 64

4—3 地域管辖 64

一、一般地域管辖 65

二、共同管辖和选择管辖 66

4—4 裁定管辖 67

三、专属管辖 67

一、移送管辖 68

二、指定管辖 68

三、管辖权的转移 69

第五章 行政诉讼的参加人 71

5—1 原告 71

一、公民 71

二、法人 72

三、其他组织 74

5—2 被告 75

5—3 共同诉讼人 77

5—4 第三人 79

5—5 诉讼代理人 81

一、法定代理人 82

二、指定代理人 83

三、委托代理人 84

第六章 行政诉讼的起诉和受理 86

6—1 行政复议 86

6—2 起诉 90

一、起诉权 90

二、起诉的条件 91

6—3 行政诉讼期限 93

一、复议期限 94

二、法定起诉期限 95

三、裁定诉讼期限 96

6—4 起诉的方式和起诉状 98

附件一:行政诉讼起诉状 100

6—5 审查与受理 101

第七章 第一审程序 103

7—1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前的准备 103

一、组成合议庭 103

二、起诉状和答辩状副本的送达 104

附件二:答辩状 105

三、审阅诉讼材料,核实证据,审查决定的合法性 106

四、严格确定当事人资格 106

五、裁定是否停止执行原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 107

一、审理方式 108

7—2 开庭审理 108

二、开庭准备 109

三、开庭审理程序 110

四、宣告判决 111

7—3 审理过程的中断和终结 112

一、延期审理 112

二、诉讼中止 113

三、诉讼终结 114

四、撤诉 115

7—4 行政诉讼证据 115

一、行政诉讼证据的特点 116

二、证据的种类 117

三、举证责任和调查、收集证据 120

7—5 对妨碍审理行为的强制措施 121

第八章 行政案件判决 125

8—1 判决依据 125

一、法律法规在审判中的地位和作用 125

二、规章在审判中的地位和作用 126

三、程序上的法律依据 128

四、决判依据的重要意义 128

8—2 判决种类 129

一、判决维持 129

二、判决撤销 130

三、判决履行义务 132

四、判决变更 133

五、裁定 134

8—3 判决效力 135

一、对当事人的约束力 135

二、对人民法院的约束力 136

三、对社会的约束力 136

四、判决效力的时间条件 136

五、判决发生法律效力的法律意义 137

六、体现判决效力的法律文书的内容与写法 137

第九章 人民法院第二审程序 141

9—1上诉和受理 141

一、上诉 141

附件三:行政诉讼上诉状 147

二、对上诉的受理 148

三、上诉的撤回 149

9—2 审理和裁判 150

一、开庭审理前的准备工作 150

二、书面审理 151

三、二审原则 152

四、二审的期限 152

五、二审的裁判 153

六、二审判决、裁定的法律效力 156

第十章 审判监督程序 157

10—1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 157

一、提起再审的条件 160

10—2 再审的提起 160

二、提起再审的主体 161

附件四:申诉状 163

三、提起再审的程序 165

10—3 再审案件的审理 167

一、中止原判决、裁定的执行 167

二、必须另行组成合议庭 168

三、合议庭再审的程序 168

第十一章 执行程序 170

11—1 执行的概念 170

一、执行必须具备的条件 170

三、行政裁判执行与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区别 171

二、执行的对象 171

四、执行程序与审判程序的区别及联系 172

11—2 执行机关和执行根据 173

一、执行机关 173

二、执行根据 175

11—3 执行的开始、中止和终结 176

一、执行的开始 176

二、执行中止 178

三、执行终结 179

11—4 执行措施 180

一、对行政机关的执行措施 181

二、对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措施 183

12—1 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涵义 186

第十二章 行政侵权赔偿责任 186

12—2 行政侵权赔偿责任的承担 191

12—3 行政侵权赔偿诉讼 192

一、请求行政侵权赔偿的途径 193

二、提起单独行政侵权赔偿诉讼的要件 194

三、行政侵权赔偿诉讼的审理方式 195

12—4 行政侵权赔偿费用 196

一、赔偿费用的来源 196

二、赔偿费用的分担 196

第十三章 涉外行政诉讼及附则 197

13—1 涉外行政诉讼概念 197

一、适用我国行政诉讼法原则 198

13—2 涉外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 198

二、同等原则 199

三、对等原则 199

四、国际条约适用和保留原则 199

五、司法协助原则 200

六、委托中国律师机构的律师代理诉讼原则 201

13—3 附则 201

一、行政诉讼费用 201

二、行政诉讼费用的负担原则和办法 202

附录一: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 203

附录二:案例选编 21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