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小学教师之友  思想品德卷
小学教师之友  思想品德卷

小学教师之友 思想品德卷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宋殿宽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90
  • ISBN:7107105825
  • 页数:483 页
图书介绍:
《小学教师之友 思想品德卷》目录

目录第一章 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一、概述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大纲 1

小学思想品德课本 2

小学思想品德乡土教材 3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性质 4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地位 5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作用 6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的 7

小学思想品德课的任务 8

伦理学 8

德育 9

政治教育 10

道德教育 11

道德 12

品德 12

道德启蒙教育 13

思想品德形成中的内因和外因 14

知情意行在学生道德品质形成中的地位和作用 15

道德教育的同时性 17

道德教育的多端性 18

道德教育的重复性 18

道德教育的实践性 19

道德教育的渐进性 19

道德规范 20

道德认识 21

道德情感 22

道德意志 24

道德信念 25

道德动机 27

道德行为 28

道德习惯 29

道德判断 30

道德评价 31

道德评价中的动机与效果的关系 33

道德修养 34

道德境界 35

道德理想 36

社会常识教育 37

五爱 37

四个现代化 38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39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39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40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1

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42

马克思列宁主义 42

毛泽东思想 43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44

五讲四美 45

心灵美 46

语言美 46

行为美 47

环境美 49

讲文明 49

讲礼貌 50

讲卫生 51

讲秩序 52

讲道德 53

世界观 53

人生观 54

品行 55

美德 56

共产主义道德 56

社会主义道德 59

封建社会的道德 59

资本主义社会的道德 61

社会公德 62

人际关系 63

社会风气 64

社会影响 64

传统 65

风尚 66

风俗 67

行为 68

习惯 68

不良行为 69

自律与他律 70

迁移 71

逆反心理 72

内化 72

内疚 73

拜物教 73

可塑性 74

模仿性 74

思想性 75

知识性 76

趣味性 76

实践性 77

家庭教育 78

二、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教育国家 79

祖国 80

中华人民共和国 81

国旗 82

国徽 83

国歌 84

版图 85

首都 85

社会 86

社会主义 87

中华民族 89

“我是中国人” 90

国格 91

民族 93

民族英雄 94

共和国卫士 95

气节 96

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97

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98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传统 99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100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人 101

中国共产党 101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101

中国少年先锋队 103

中国人民解放军 104

军旗 105

团旗 106

队旗 106

人民政府 106

人民代表 108

一国两制 109

对外开放 110

国庆节 111

“七一”中国共产党诞生纪念日 112

“八一”建军节 113

“五四”青年节 113

“三八”国际妇女节 114

“五一”国际劳动节 115

“六一”国际儿童节 115

国际儿童年 116

“三·一二”植树节 116

“九十”中国教师节 117

春节 118

元宵节 119

清明节 120

端午节 120

中秋节 121

泼水节 121

爱祖国 122

爱家乡 123

爱社会主义 125

爱国主义教育 126

国际主义教育 127

建设祖国 128

保卫祖国 129

志气 130

志向 131

立志 131

主人翁责任感 132

革命英雄主义 133

革命乐观主义 134

个人英雄主义 135

牺牲精神 135

献身精神 136

一不怕苦 二不怕死 137

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 138

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 139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40

共产主义理想启蒙教育 140

时刻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 142

三、热爱人民教育爱人民 144

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145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46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148

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 148

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149

尊重他人 150

尊老爱幼 151

尊师爱生 152

尊重民族风俗习惯 155

孝敬父母 157

赡养 159

关心他人 160

雷锋精神 160

同情心 161

同情和帮助残疾人 162

怜悯心 164

成人之美与人为善 165

四、热爱集体教育集体 165

学校 166

班级 167

班会 168

班风 169

校风 170

自我中心 171

自私 172

个人主义 173

个人利益 174

以权谋私 175

集体主义 176

集体利益 178

集体活动 179

集体荣誉 181

热爱集体 182

团结友爱 183

互相帮助 184

拾金不昧 185

先公后私 186

大公无私 187

助人为乐 188

舍己为人 189

见义勇为 189

廉洁奉公 190

人人为我 我为人人 192

五、文明礼貌教育文明 193

礼貌 194

礼节 195

仪表 197

举止 197

作风 198

操行和操行评定 199

学校常规 201

课堂常规 202

礼貌用语 203

外宾 204

访友作客 205

待客 206

个人卫生 207

环境卫生 208

爱护花草树木 209

移风易俗 210

朋友 211

友谊 212

哥们儿义气 213

自卑 214

自高自大 215

虚伪 216

谦虚 217

谦让 219

满招损 谦受益 220

良药苦口利于病 忠言逆耳利于行 220

不卑不亢 不骄不躁 221

六、热爱科学教育科学 222

迷信 224

凿壁借光 224

囊萤 225

映雪 226

专心致志 226

勤学好问 227

独立思考 228

勇于创造 228

不耻下问 230

自知之明 231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231

正确的学习态度 232

良好的学习习惯 233

一寸光阴一寸金 235

珍惜时间 236

讲效率 237

勤能补拙 238

铁杵磨成针 239

滴水穿石 240

七、热爱劳动教育爱劳动 241

劳动观点 241

劳动态度 242

劳动光荣 懒惰可耻 243

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 243

自食其力 244

劳动不分贵贱 245

艰苦奋斗 247

艰苦朴素 248

勤俭节约 249

勤劳致富 250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250

爱护公共财物 251

投机取巧 252

节俭与吝啬 253

慷慨与挥霍 254

生产劳动 254

公益劳动 255

家务劳动 255

自我服务性劳动 256

爱惜学习用品 257

节约能源 257

节约水电 258

爱惜粮食 259

爱护庄稼 260

不比吃穿 260

不挑吃穿 261

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 262

行行出状元 263

八、民主与法制教育民主 264

自由 265

社会主义民主 265

社会主义法制 266

民主集中制 267

个人服从集体 268

有事大家商量 269

平等待人 270

宪法 271

法制 272

法律 273

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274

律师 275

纪律 276

公民 276

公民的基本权利 277

公民的基本义务 278

公民的人身安全 278

公民私人的合法财产 279

纳税意识 280

社会秩序 281

遵纪守法 282

遵守公共秩序 282

违法行为 284

犯罪 285

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286

学校纪律 287

交通规则 288

名胜古迹 289

珍贵文物 290

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291

赌博 292

不正当的游戏 293

宗教信仰 293

保护环境 295

热爱大自然 296

是非 297

善恶 298

美丑 299

九、良好个性品质教育个性 300

诚实 301

正直 302

公正 303

正义感 303

良心 304

嫉妒 305

性格 306

骄傲 307

勇敢 308

鲁莽蛮干 310

活泼乐观 310

兴趣爱好 312

人格 314

自尊心 314

自强 316

自信心 316

羞耻心 317

知耻 318

侮辱 319

尊严 319

名誉 320

荣誉 321

信任 322

责任心 323

事业心 324

虚荣心 325

守信 325

守时 327

言必信 行必果 327

耐心 328

毅力 328

意志 329

刚强 331

刚直不阿 332

做事有始有终 332

进取心 334

自我教育 334

自我控制 334

自我意识 335

自我批评 336

竞争 336

知错就改 338

宽宏大量 339

慎独 339

反省 340

俭朴 341

修养 342

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启蒙教育唯物主义 343

辩证法 344

运动 346

客观实在 347

实事求是 347

联系地看问题 348

全面地看问题 349

发展地看问题 350

实践 351

实践出真知 352

真理 353

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354

刻舟求剑 355

塞翁失马 356

盲人摸象 357

第二章 教学原则和教学方法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原则 359

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 359

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 361

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62

知行统一的原则 363

正面教育的原则 364

言传身教的原则 365

循序渐进的原则 366

启发性原则 367

课内外相结合的原则 369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 370

晓之以理 370

动之以情 372

导之以行 372

榜样示范法 373

情境教学法 374

讨论法 375

社会调查法 376

参观访问法 377

电化教学法 378

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379

插图的运用 380

练习的运用 381

思想品德课的备课 382

思想品德课的上课 383

思想品德课的开讲 384

思想品德课的提问 385

思想品德课的结尾 386

思想品德课的成绩考查 386

思想品德课的评课 388

第三章 有关人物介绍马克思 390

恩格斯 390

列宁 390

斯大林 390

毛泽东 390

周恩来 392

刘少奇 394

朱德 396

董必武 398

李大钊 399

宋庆龄 400

刘伯承 402

邓中夏 403

吉鸿昌 404

贺龙 405

叶挺 406

彭德怀 407

瞿秋白 409

夏明翰 410

方志敏 411

陈毅 411

顾正红 412

铁托 413

苏武 414

孙膑和庞涓 414

诸葛亮 414

包拯 415

岳飞 416

文天祥 416

海瑞 416

戚继光 416

李自成 416

郑成功 417

林则徐 417

洪秀全 417

孙中山 417

秋瑾 418

华盛顿 419

屈原 419

司马迁 420

陶潜 421

张衡 421

司马光 421

程颐 422

李时珍 422

蒲松龄 422

詹天佑 423

夏丐尊 424

李四光 425

侯德榜 426

竺可桢 427

茅以升 428

童第周 430

高士其 431

华罗庚 431

齐白石 433

鲁迅 434

徐悲鸿 435

梅兰芳 436

老舍 438

巴金 438

冼星海 438

聂耳 439

董淑芬 439

邓稼先 440

张广厚 441

蒋筑英 441

韦钰 442

阿基米德 443

欧几里德 444

哥白尼 444

布鲁诺 446

弗兰西斯·培根 447

伽利略 447

富兰克林 448

琴纳 449

道尔顿 449

高斯 450

斯蒂芬逊 452

法拉第 453

牛顿 454

达尔文 454

诺贝尔 455

爱迪生 456

莱特兄弟 457

居里夫人 457

爱因斯坦 459

白求恩 459

莎士比亚 460

歌德 460

高尔基 461

海伦·凯勒 461

陈嘉庚 462

甘祖昌 463

吴运锋 464

张思德 465

时传祥 465

杨根思 466

王进喜 467

董存瑞 467

黄继光 468

邱少云 469

刘胡兰 469

向秀丽 470

李四辈 471

高玉宝 471

雷锋 471

戴碧荣 472

李成文 473

安珂 474

岩龙 474

王桂荣 475

张亚平 476

史光柱 477

努尔古丽 478

韩余娟 479

刘国庚 480

李国瑞 481

卓娅 48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