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学语文课文研究信息集  高中第4册
中学语文课文研究信息集  高中第4册

中学语文课文研究信息集 高中第4册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7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中学语文课文研究信息集》编写组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1988
  • ISBN:7540801131
  • 页数:555 页
图书介绍:
《中学语文课文研究信息集 高中第4册》目录

目录 1

第一课内蒙访古 1

一、作者与本文写作经过 1

二、对主题思想的争议 3

三、结构分析的不同意见 4

四、取材广阔,结构严谨 9

五、议叙结合,观点与史料统一 9

六、富有抒情色彩的描绘 10

七、有关史实和古迹资料 11

八、板书设计二种 15

九、参考篇目索引 16

第二课花城 18

一、本文标题是否恰当 18

二、段落的不同划分 19

三、善于运用知识深刻地反映生活 20

四、插叙使行文曲折有致 21

五、对写作特点的不同概括 23

六、从本文领略的美学道理 26

七、修改评点 27

八、“花卉”一词使用恰当吗 29

十、参考篇目索引 31

九、板书设计 31

一、写作经过 34

二、对本文结构的探讨 34

第三课威尼斯 34

三、是说明还是记述 37

四、语言隽永,清新自然 39

五、善用移觉,善表美感 41

六、比喻拟人,熨贴新颖 43

七、语言分析的争议 44

八、课文中的“他”字和分号 45

十、参考篇目索引 47

九、板书设计 47

第四课我们打了一个大胜仗 51

一、作者简介 51

二、作者谈本文的写作 53

三、善于概括,分类综合 55

四、选取典型,生动描绘 56

五、铺写场面,结尾有致 58

六、白璧微瑕 58

七、有关资料摘录 59

九、参考篇目索引 61

八、板书设计 61

第五课反对党八股 64

一、写作背景与题意 64

二、多种论证,剖析深刻 66

三、生动活泼的语言特色 67

四、板书设计 70

五、参考篇目索引 70

第六课个人和集体 72

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刘少奇同志 72

二、本文与《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74

三、段落的不同划分 75

四、善于运用多种论证方法说理 76

五、语言运用的准确、严密 78

六、本文与《反对党八股》语言运用比较 79

七、板书设计 82

八、参考篇目索引 83

第七课甲申三百年祭 84

一、1644年*甲申年)有关历史简介 84

二、《甲申三百年祭》发表的背景及其意义 85

三、文质兼美的史论 87

四、认为不宜把本文选作教材的理由 89

五、“难理解全文的结论”的说法推理有错 95

六、“冲冠一怒为红颜”注释质疑 96

七、“长公主”应是“长平公主” 98

八、板书设计 101

九、参考篇目索引 102

第八课狂人日记 104

一、鲁迅的有关论述 104

二、“主题”异说 106

三、对“狂人”形象的不同认识 108

四、“局限性”异议 110

五、与果戈理、尼采之比较 112

六、对“识”的理解 114

七、“创作方法”的争论 116

八、组织结构的不同分析 118

九、特殊的体裁和表现手法 121

十、“狂人”的生活原型 122

十一、板书设计 124

十二、参考篇目索引 124

第九课党员登记表 131

一、峻青谈《黎明的河边》的创作 131

二、脉络清晰、波澜起伏的情节安排 133

三、细致的心理及动作描写 135

四、典型的景物描绘 136

五、本文的几处败笔 137

六、板书设计 139

七、参考篇目索引 139

第一○课群英会蒋干中计 141

一、故事展开的背景 141

二、主题思想的不同概括 142

三、分段异说 143

四、人物描写的特点 145

五、情节安排的特点 147

六、文中的名字称呼 149

七、史料记载和艺术加工 150

八、板书设计 151

九、参考篇目索引 151

第一一课项链 155

一、对作品主题思想的争议 155

二、对玛蒂尔德的看法 157

三、“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这句话该怎样理解 162

四、情节结构的特色 164

五、几种铺垫的写法 167

六、假项链的伏笔描写 167

七、几处值得咀嚼回味的具体描写 169

八、“拉晚儿的破马车”的典型意义 170

九、心理描写特色 171

十、小说的情节高潮在哪里 172

十一、小说的巧妙结尾 173

十二、板书设计 174

十三、参考篇目索引 174

第一二课柏林之围 178

一、作者简介 178

二、普法战争概况 179

三、别致的小说题目 180

四、段落层次的分析 182

七、小说的三个幻觉 183

五、儒夫上校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吗 184

六、对于主题的不同认识 187

八、艺术的辩证法 190

九、强烈感人的悲剧色彩 192

十、对比手法的运用 194

十一、语言运用中的倒辞艺术 194

十二、“可怜”的多种解释 195

十三、板书设计 196

十四、参考篇目索引 197

一、《邓小平文选简介》 202

第一三课讲讲实事求是 202

二、本文与《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203

三、本文的中心论点究竟是什么 205

四、论述具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206

五、怎样认识本文的引用 208

六、邓小平同志批评“两个凡是”的一段话 210

七、《邓小平文选》中的两条注释 211

八、板书设计 212

九、参考篇目索引 213

一、本文发表的时代背景 215

第一四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15

二、邓小平关于讨论真理标准问题的讲话 216

三、论证严密,说理充分,语言简练 218

四、板书设计 223

五、参考篇目索引 224

第一五课《农村调查》序言 226

一、《农村调查》的编印和序言的撰写 226

二、两种不同的段落划分 227

三、序言的形式和一般写作方法 228

四、议论为主,议论和说明相结合 229

五、正反对比和批驳与正面论述相结合 229

六、说理与形象描绘相结合 230

八、参考篇目索引 231

七、板书设计 231

第十六课《呐喊》自序 232

一、题解 232

二、鲁迅的有关论述 233

三、鲁迅前期思想的核心 236

四、对几个问题的认识 237

五、叙与议的有机结合 241

六、课本注释商榷 243

七、有关资料辑录 244

九、参考篇目索引 250

八、板书设计 250

第一七课《物种起源》导言 254

一、达尔文的考察活动与《物种起源》的问世 254

二、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内容及评价 256

三、段落的不同划分 260

四、对本文部分内容的理解与说明 260

五、写作特点 264

六、对于一个句子的剖析 265

七、板书设计 266

八、参考篇目索引 266

一、作者简介 268

第一八课雷雨 268

二、《雷雨》的主题 269

三、那个“有钱有门第的小姐”是繁漪吗 272

四、节选场的戏剧冲突特点 272

五、节选场的情节分析 276

六、节选场的感情层次 277

七、周朴园对侍萍的感情是真实的还是虚伪的 280

八、性格化和动作性的戏剧语言 285

九、剧本中的破折号 287

十、两个细节质疑 288

十一、板书设计 289

十二、参考篇目索引 290

第一九课威尼斯商人 294

一、莎士比亚简介 294

二、主题思想的不同归纳 296

三、节选场在全剧中的地位 296

四、节选场的情节结构分析 297

五、鲍西亚的“三着” 300

六、“突变”手法的运用 301

七、戏剧矛盾的解决与逻辑推理 302

八、夏洛克形象的时代特征和独特个性 304

九、人物语言的性格化 306

十、艺术上的不足之处 307

十一、板书设计 308

十二、参考篇目索引 308

第二○课窦娥冤 312

一、关汉卿的生平和创作 312

二、时代背景简介 315

三、思想意义评价的分歧 316

四、对作品“局限性”的不同认识 318

五、情节安排和语言运用 320

六、课本注释商榷 321

七、释“无头愿” 324

八、几个典故的补充注释 325

九、板书设计 327

十、参考篇目索引 327

第二一课宋词二首念奴娇赤壁怀古 331

一、写作时间和背景 331

二、词牌和题目 332

三、对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 335

四、对结尾的不同分析 337

五、古代对此词写作的不同看法 338

六、写作特点 339

七、词语解释异议 341

八、补充注释 347

九、异文考辨 347

十、板书设计 351

十一、参考篇目索引 351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357

一、词牌和题目 357

二、写作时间两说 358

三、时代背景简介 360

四、对使典用事的不同认识 362

五、词的思维线索和艺术风格 364

六、“宋词二首”的异同 366

七、有关史事补充注释 366

八、词句解释异议 369

九、“否”字的读音 374

十、板书设计 375

十一、参考篇目索引 375

第二二课孟子二章鱼我所欲也 379

一、孟子所谓“义”和“本心”的含义 379

二、孟子所谓“义”和“本心”评说 381

三、段落的不同划分 384

四、论证系统和方法的不同分析 385

五、词语异释 386

六、板书设计 389

庄暴见孟子 389

一、孟子“与民同乐”思想评说 389

二、段落划分两说 391

三、文章论点异说 392

四、巧妙的论辩术 393

五、“乐·庶几·今王”解 394

六、“齐国其庶几乎”句的省略 397

八、参考篇目索引 398

七、板书设计 398

第二三课庖丁解牛 402

一、庄周与《庄子》简介 402

二、对主题思想的不同理解 404

三、三种不同的段落划分 407

四、结构精妙,境界迭出 407

五、以事显理,就理写事 408

六、浓厚的文学兴味 408

七、词语解释异议 409

八、两处标点商榷 416

九、板书设计 417

十、参考篇目索引 418

第二四课过秦论 422

一、贾谊《新书》及其《过秦论》简介 422

二、写作背景和目的 423

三、对文章结论的不同理解 424

四、对内容的进步性和局限性的不同认识 426

五、几种不同的段落划分 429

六、文章的逻辑分析 430

七、本文论证逻辑异议 432

十、构思奇绝,匠心独运 434

九、辞赋色彩,纵横遗风 434

八、察古论今,以史带论 434

十一、词语异释 435

十二、论据失实举隅 440

十三、“铸以为金人十二”补释 442

十四、板书设计 442

十五、参考篇目索引 442

第二五课订鬼 448

一、王充及其《论衡》 448

二、对王充的“无鬼论”的认识 449

三、在论证模式和方法上的特点 452

四、类比推理中的瑕疵 453

五、词语解释异议 454

六、两个字的校释 455

七、几个句子的翻译 456

八、板书设计 458

九、参考篇目索引 458

第二六课阿房宫赋 461

一、题目考辨 461

二、杜牧和《阿房宫赋》 464

三、对思想内容的评价分歧 466

四、段落划分三说 468

五、绝妙的修辞艺术 469

六、词语解释异议 471

七、补充注释 476

八、几处史实考辨 477

九、一个长句的标点分歧 479

十、“可至”疑为“乃至”之误 479

十一、板书设计 480

十二、参考篇目索引 480

第二七课《指南录》后序 486

一、文天祥的卒年及其著述 486

二、内容分析中的两个问题 487

三、不同的段落划分 489

四、词句解释异议 490

五、补充注释 493

六、对一段删节文字的看法 495

七、文天祥“脱险行程”异说 496

八、有关史实述略 498

九、板书设计 502

十、参考篇目索引 502

第二八课送东阳马生序 506

一、作者简介 506

二、宋濂卒年及本文写作年代异说 507

三、写作动机和文章主题异议 508

四、不同的段落划分 509

五、序和赠序体的由来 510

六、写作特点 511

七、课本注释异议 513

八、两个句子的不同解释 515

九、几个专有名词的解释 516

十、对原文删节的异议 517

十一、板书设计 519

十二、参考篇目索引 519

一、方苞的著作及其在文学上的成就 522

第二九课左忠毅公逸事 522

二、背景和人物简介 523

三、主题思想的不同概括 525

四、对左光斗和作者局限性的认识 526

五、三种不同的分段 528

六、人物描写和陪衬艺术 529

七、词语补注 531

八、标点质疑 533

九、注译辨析 534

十、板书设计 535

十一、参考篇目索引 536

第三○课书博鸡者事 540

一、高启生平及其诗文简述 540

二、写作时间和故事背景 542

三、作者的创作意图及其局限 543

四、“博鸡者事”的思想意义 544

五、段落划分异议 545

六、写作特点 546

七、典章考释 548

八、词语辨释 550

九、板书设计 552

十、参考篇目索引 553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