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
挫琴发展史及传承研究
挫琴发展史及传承研究

挫琴发展史及传承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艺术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周明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103046883
  • 页数:293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立足于文化生态学和比较音乐学视野,以挫琴为中心,来剖析民间音乐的生态语境,并对挫琴艺术在21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语境中的再发扬做出详尽考释与阐述,是研究、了解挫琴与我国乃至世界上最早的弓弦乐器“筑”的传承关系的重要史料。
《挫琴发展史及传承研究》目录

第一章 “五音纷兮繁会 君欣欣兮乐康”——以筑为中心 1

第一节 有关挫琴研究的历史回顾与研究动态 1

第二节 挫琴起源的百家争鸣 4

第三节 “筑”的流变与发展 11

一、古代文献中有关筑的文字记载 11

(一)筑的流变 11

(二)筑的形制 17

二、多个焦点的“殊途同归”——考古发现的筑 20

(一)长沙马王堆汉墓之仙人击筑图、明器筑 20

(二)广西贵县罗布泊西汉初期墓之明器筑 22

(三)江苏连云港西汉墓及河南新野汉画像击筑图像 22

(四)绍兴306号战国墓乐舞模型 23

(五)战国初期曾侯乙墓5弦、10弦乐器 24

(六)战国中期五里牌406号楚墓十弦琴 25

(七)“西汉长沙王室墓”之明器筑和实用筑 25

三、筑的演奏形式 26

(一)文献中的一个关键词“击” 26

(二)考古图像中的持弓 26

(三)筑弓实物 27

(四)松香 28

第二章 “国家在场”:挫琴的首次发掘 29

第一节 挫琴的首次发掘与学术研究 29

一、百花齐放 中国民间音乐与中国社会语境重置的契合 29

二、世纪之交学术视野中的挫琴研究 31

第二节 以民间为中心: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 33

一、民间文艺“大繁荣”的话语权动因 33

(一)文艺界政策 34

(二)以民间文艺为中心:中国音乐周 36

二、山东省第一届音乐会演 39

(一)筹备会演 40

(二)民间音乐的价值重估与更新 43

(三)古乐器的符号学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探索式发掘 45

三、音乐会演历史价值生成的再判断 47

(一)尺度之一:中国弓弦乐器本源的再讨论 49

(二)尺度之二:两个新的民间阶层的产生 49

1.民间音乐家 50

2.民间音乐工作者 51

附:会演获奖名单 51

第三节 民间艺术成为公共空间话语分支 53

一、挫琴艺人赵彩云 54

(一)奔波于两个时代的农民赵彩云 54

(二)赵彩云:公共空间的“依附”与“创造” 59

二、集体无意识的萌动:音乐工作者对挫琴的首次挖掘 63

(一)20世纪50年代见证者的回忆 63

1.挫琴艺术的挖掘与音乐会演 64

2.反响:挫琴艺术的公共空间的开拓 66

3.挫琴演奏在山东省音乐会演后的反响 67

4.记忆中的赵彩云及挫琴演奏 68

(二)刘新丰:历史文本的复制者还是书写者 68

1.刘新丰与挫琴 71

2.刘新丰与妻子姚淑萍 71

3.言为心声 73

第四节 “花开几朵”:挫琴艺术存在与传承的文化地理语境 76

一、挫琴艺术存活的文化语境:说唱艺术与民间乐种的兴衰 78

(一)特色话语空间:明清俗曲与说唱艺术的繁荣发展 78

(二)山东民间乐种:枣木杠子乱弹 80

1.伴奏乐器 80

2.演唱形式 81

3.所用曲目 81

(三)“枣木杠子乱弹”的非主流变迁 82

二、大王西村“枣木杠子乱弹”老艺人走访 83

(一)“枣木杠子乱弹”的来历 86

(二)挫琴与“枣木杠子乱弹”的关联 86

(三)“枣木杠子乱弹”的传承 86

第三章 青州旗城——一件乐器的存续环境 88

第一节 文化“飞地” 91

第二节 八旗中心:封闭与开放 92

第三节 异域与他者:民族性格与旗城命运 94

第四节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融合与张力 95

第五节 孑遗:皇朝一脉 98

第六节 元语言的同构:艺术文化符号的孑遗 102

结语“飞地文化”——挫琴原生态的“保护伞” 104

第四章 挫琴的首次研究 106

第一节 一代音乐人与民间音乐的时代熔铸 106

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间音乐研究 106

二、80年代学术研究的共轨:民间音乐研究者的系统整合 108

三、民间音乐“自我”“迷失”与“自我”“发现”的背反 110

第二节 周国庆、王全忠:民间音乐的歌吟者 111

一、周国庆:路漫漫其修远 113

二、王全忠:“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115

三、民间音乐的歌吟者:对挫琴的坚守 119

附:挫琴首次研究成果概览 125

第五章 挫琴艺术在21世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语境中的再“发现” 128

第一节 青州“挫琴”申遗及挫琴艺人赵兴堂 128

一、青州挫琴申遗 129

二、赵兴堂与挫琴演奏 131

第二节 承前启后:北京“磋琴演示与研讨会” 133

一、“磋琴演示与研讨会”背景 134

二、“磋琴演示会” 135

三、“磋琴研讨会” 136

1.挫琴研究之阶段性回溯 137

2.研讨热点:“磋琴的保护和发展” 137

四、诸家谈挫琴的学术意义 138

五、以局外者的视角谈“磋琴”研讨会 140

第三节 飞播彩虹——第十四届“磬”国际研讨会 141

一、黄钟大吕,心有戚戚——中国民间音乐学者的研究心态 142

二、天人合一——从“弦乐帝国”看西方文化生态意识的自觉 145

三、凝固的“音乐”——布鲁塞尔的建筑美之道 147

第六章 浮光掠影——世界弓弦乐器的变迁 149

第一节 弦鸣乐器起源及古文明时代的衍生形态 149

一、乐器的分类 149

(一)中国周代“八音” 149

(二)国际通用乐器分类 150

二、弦鸣乐器的原始形态:弓琴(远古时代) 150

三、古代文明时期的弦乐器进化发展 152

(一)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Mesopotamia) 153

(二)古埃及文明 155

(三)古希腊—罗马统治时期(公元前332年—公元595年) 156

(四)中国古文明中的弓琴演变形态——瑟、琴 158

四、小结 159

第二节 弓弦乐器的起源与最早记载 160

一、世界视野:有关弓弦乐器的早期文字记载 161

(一)“拉瓦那斯特隆”——古印度雅利安人的记载 161

(二)中国商代甲骨文、《战国策》中记载的击弦乐器“筑” 162

(三)弓擦的拉巴伯(rabab) 163

二、图像记载 164

(一)仙人击筑图 165

(二)筑的演奏模型:浙江绍兴306号墓出土收获 165

(三)河南击筑画像砖之击弓 165

三、“西汉长沙王室墓”之实物“筑弓” 166

四、最早的马尾弓图像 166

五、小结 167

第三节 全球视野中弓的双向发展 168

一、“弦外运弓”之弓的演变 169

(一)“弦外运弓”之棒弓 169

1.文字记载 169

2.图像记载 170

(二)“弦外运弓”之马尾弓 171

1.“棒状式”琴弓 172

2.“弓型式”琴弓 172

3.“镰刀式”琴弓 172

二、弦内运弓 174

第四节 文明的比照还是伦理的守护:20世纪弓弦乐器在中国 176

一、“国粹”还是“抑制剂”——百年二胡 176

(一)“宗师”还是“先行者”?中庸思维的现代诠释——刘天华 177

(二)百年轨迹 178

二、小提琴:“贵族”血统还是伦理的观照? 179

(一)小提琴对中国民乐的功能涵义:庖丁解牛之“刀” 180

(二)大道喻器——小提琴艺术在中国的“自在”与“他在” 183

结语 184

第七章 挫琴复制研究 186

第一节 复制的依据与思路 186

(一)尺寸依据 186

(二)选材备料 187

(三)模具(内模)制作 188

(四)制作挫琴用的各种工具 189

第二节 挫琴乐器的制作过程 189

(一)面板备料及制作 189

(二)底板备料及制作 190

(三)琴框备料及制作 191

(四)“咸池”与“琴槽” 191

(五)琴头与琴尾制作 192

(六)“穿弦孔”制作 192

(七)琴岳(上弦枕) 193

(八)弦轴的定位 193

(九)试装 193

(十)音柱制作与安装 194

(十一)琴马选材与制作 195

(十二)琴轴选料及制作 195

(十三)弦轴调试 196

第三节 琴弦研究与制作 197

(一)弦列设计 198

(二)琴弦选材 199

(三)弦号顺序 199

(四)安装琴弦 200

(五)挫琴安装与调试 200

(六)油漆 200

第四节 琴弓选材与制作 200

结语 201

第八章 挫琴曲谱研究 202

第一节 挫琴曲的表现形式与体裁类型 202

(一)套曲体 202

(二)单曲体 204

(三)联曲体 205

(四)民间小调 206

第二节 挫琴曲谱的题材内容 208

(一)反映自然景色内容的 208

(二)反映爱情婚姻生活的 211

(三)反映相思离别情感的 213

(四)反映风俗生活场景的 215

(五)反映传说故事内容的 216

第三节 挫琴曲谱歌词结构特征及风格类型 217

(一)单段体结构 218

(二)分节歌体结构 218

(三)时序性结构 220

(四)多段连环扣式结构 221

(五)唱念循环体结构 223

(六)叙事体结构 226

(七)说唱综合体结构 228

第四节 挫琴曲的调性风格与特性音调 232

一、调性风格 232

(一)五声调式 233

(二)六声调式 233

(三)七声调式 234

(四)调式交替与转调 234

二、特性音调 237

(一)拱形核心音调 237

(二)说唱性核心音调 238

(三)散韵结合式核心音调 239

(四)装饰性核心音调 240

(五)重复性核心音调 243

(六)环绕式核心音调 243

(七)下行式核心音调 244

(八)双四度结构音调 245

第五节 挫琴曲的运腔方式及旋法特征 246

一、运腔方式 247

(一)衬词运腔的渗透方法 247

(二)衬词式前缀与后缀运腔 249

(三)固定化衬词润腔式连接 250

(四)夸张式的甩腔手法 252

(五)一字多音的风格性润腔 253

二、旋法特征 254

(一)局部重复的展衍变形 254

(二)自由模进式演化旋法 255

(三)风格性跳进旋法 256

(四)唱念交替循环法 257

(五)半音风格性旋法 258

(六)变头合尾式旋法 259

第六节 挫琴曲的曲体结构特征 262

一、一段体 262

(一)二乐句乐段 262

(二)三句体乐段 264

(三)四句体乐段 265

(四)五句体以上乐段 266

(五)复乐段 267

二、二段体 268

三、三段体 269

四、自由变奏体 270

五、自由循环变奏体 271

六、综合套曲曲体 273

七、变体化拱形结构 275

结语 275

附录一:参考文献 277

附录二:图片索引 282

附录三:挫琴曲谱一览表 289

后记 2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