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 理论与政策框架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倪鹏飞著
- 出 版 社: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545437034
- 页数:218 页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研究动因:新实践需要新理论 1
一、全球城镇化新趋势 1
二、中国城镇化新形势 2
三、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3
四、新技术革命的来临 5
五、中国的大国特征背景 7
第二节 研究内容 10
第三节 研究方法 13
第四节 技术路线图 13
第五节 研究意义 14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检视 16
第一节 关于城市化的相关研究 16
第二节 城市化内容的研究 19
第三节 城市化影响因素的研究 22
第四节 城市化的发展模式研究 25
第五节 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影响 26
一、城市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研究 26
二、城市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28
三、城市化对文化的影响 31
第三章 城市化基本理论 33
第一节 城市化及其决定因素 33
一、基本内涵 33
二、主要表现 35
三、关键因素 36
四、综合影响 38
第二节 城市化背景下的社会形态的演进 40
一、城市化的前前期(10%以下):城乡完全一体的乡村社会 40
二、城市化的前后期(10%~30%):城乡基本一体的乡村社会 40
三、城市化的中前期(30%~50%):城乡分割的乡村社会 41
四、城市化的中后期(50%~70%):城乡分割的城市社会 41
五、城市化的后前期(70%~90%):城乡基本一体的城市社会 41
六、城市化的后后期(90%以上):城乡完全一体的城市社会 41
第二节 城市化主要内容的演进 41
一、人口城市化 41
二、土地城市化 43
三、城镇发展 44
第三节 城市化决定因素的演进 46
一、城市化的前前期(10%以下):技术约束制约城市化发展 46
二、城市化的前后期(10%~30%):技术牵引促进农业发展进而推动城市化 46
三、城市化的中前期(30%~50%):技术牵引与工业化加速城市化进程 47
四、城市化的中后期(50%~70%):技术牵引与产业发展推动城市化发展 47
五、城市化的后前期(70%~90%):技术进步促进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 48
六、城市化的后后期(90%以上):技术进步促进城乡融合 48
第四节 城市化综合影响的演进 48
一、经济影响 48
二、社会影响 50
三、文化影响 51
四、环境影响 52
第四章 城市化理论的新发展 54
第一节 开放体系下的城市化及其决定因素 54
一、文献回顾 54
二、决定因素变化及决定机制 55
三、基本表现 57
四、主要影响 59
第二节 开放体系下的城市化的数理模型推导 60
一、基本假设 60
二、代理人行为分析 61
三、劳动力转移模型 63
四、结论 69
第三节 开放体系下大国城市化及其决定因素 69
一、决定因素与机制 69
二、基本表现 71
三、主要影响 73
第五章 中国城镇化发展与演变 74
第一节 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演化 74
一、城市化前前期:1949年以前(10%以下) 74
二、城市化前期:1949—1996年(10%~30%) 75
三、城市化中前期:1996—2011年(30%~50%) 79
第二节 中国传统城镇化发展模式 81
一、城市化前前期:1949年以前(10%以下) 81
二、城市化前后期:1949—1996年(10%~30%) 82
三、中国传统城镇化的发展模式:1996—2011年(30%~50%) 83
四、城市化制度模式:1996—2011年(30%~50%) 85
第六章 中国传统城镇化的问题与影响 88
第一节 中国传统城镇化的问题 88
一、城镇化过程中的结构失衡 89
二、城镇化与相关关系失衡 96
第二节 中国传统城镇化的影响 98
一、中国传统城镇化的积极影响 98
二、中国传统城镇化的消极影响 100
第七章 新型城镇化时代背景与大国特征 111
第一节 中国城镇化的国际背景 112
一、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的要素和市场 112
二、第三次工业革命引发的技术变革 114
三、交通体系的高速化和城市管理的智能化 116
四、城市发展的低碳化和生态化趋势 118
第二节 中国城镇化的基本国情 120
一、人口规模与空间分布 121
二、资源环境容量 122
三、区域发展水平差异 125
四、制度缺失与错位 126
第三节 中国城镇化的历史机遇 128
一、后发优势和新技术革命提供的“两种机会窗口” 128
二、经济结构调整带来的“减速增效” 129
三、以要素和产业转移为特征的“大国雁阵模式” 130
四、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改革释放的“改革红利” 132
第四节 小结 133
第八章 新型城镇化来自中国的经验 135
第一节 香港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135
一、奉行自由主义的世界城市 135
二、成熟的社区治理体系 136
三、功能完善的NGO组织 136
四、兼容并包的城市文化 137
第二节 南昌的生态城市建设经验 138
一、明确地以生态城市作为南昌城市建设的目标 138
二、以产业转型来促进生态建设,以生态建设来推动产业转型 139
三、积极加强生态教育宣传 139
四、城市建设采用新技术、新能源 139
第三节 澳门和谐之都建设的经验 140
一、主要业绩表现及原因 140
二、主要做法 140
三、主要启示 141
第四节 苏州城市统筹的经验 142
一、主要业绩及原因 142
二、主要做法 143
三、主要启示 143
第五节 上海信息城市建设的经验 144
一、主要业绩及原因 144
二、主要做法 144
三、主要启示 145
第六节 辽宁棚户区改造的经验 145
一、改造历程及业绩 145
二、创造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改造模式 146
三、采取了八项具体措施 148
四、主要启示 149
第七节 台湾终身教育的经验 150
一、台湾终身教育发展历程 151
二、台湾终身教育实施举措 152
第八节 中山等城市的市场决定的新型城镇化的经验 154
一、中山市:政府引导、市场决定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55
二、郑各庄:市场决定、居民自主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56
三、南充:市场决定、企业组织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157
第九章 新型城镇化:来自国际的经验 159
第一节 典型国家的城市化道路 159
一、滞后城市化国家的经历 159
二、同步城市化国家的经历 161
三、过度城市化国家的经历 162
第二节 典型城市的发展经验 164
一、新加坡可持续发展的经验 164
二、哥本哈根生态城市的经验 167
三、日内瓦和谐城市建设的经验 169
四、巴伐利亚城乡统筹的经验 170
五、韩国职业教育的经验 172
第十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基本模式 175
第一节 新型城镇化的内容模式 175
一、人口城市化:以人为本,促进居民的“迁转俱进” 175
二、土地城市化:占补平衡,促进土地“集约利用” 176
三、城市发展:倾斜平坦,兼顾空间的“公平效率” 176
第二节 新型城镇化的动力模式 177
一、产城互动,确保经济的“持久繁荣” 177
二、创新驱动,确保城市的“引领未来” 178
三、四化融合,确保信息的“开创未来” 178
四、守土开放,确保城市的“个性世界” 179
第三节 新型城市化的路径模式 179
一、绿色低碳:确保生态的“自然优美” 180
二、包容增长,确保社会的“公平正义” 180
三、集约集群,促进资源的“高效利用” 180
第四节 新型城市化的制度模式 181
一、市场决定的城镇化模式的概念和特征 182
二、市场决定的城镇化模式的具体流程 185
第十一章 新型城镇化的具体目标 187
第一节 新型的人口与土地城镇化:迁转俱进 188
一、新型的人口城镇化 188
二、新型的土地城镇化 188
第二节 新型的城市体系:集群,开放,互联 189
一、城市规模体系 189
二、城市功能体系 189
三、城市群体系 189
四、城市带体系 192
五、城市区域的空间分布 193
第三节 城乡一体的城市中国 194
一、新型的经济:知识经济 194
二、新型的社会:市民社会 194
三、新型的环境:生态美丽 195
四、新型的文化:多元一本 195
第四节 可持续竞争力的理想城市 195
一、以人为本的宜居城市 196
二、创业至上的宜商城市 196
三、公平包容的和谐城市 197
四、环境友好的生态城市 197
五、创新驱动的知识城市 197
六、城乡一体的全域城市 198
七、交流便捷的信息城市 198
八、开放多元的文化城市 199
第十二章 中国新型城镇化的路径对策 200
第一节 提供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支撑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200
一、逐步实现基础设施的城乡与全国一体 200
二、逐步推进公共服务的城乡及全国的均等化 201
第二节 改进监督与管理,促进新型城镇化顺利推进 201
一、建立适应城市中国的行政管理架构 201
二、构建财权事权对称的纵向政府间关系 201
三、建立横向政府区域协调机制 202
四、建立城乡一体的市政管理体制 202
五、完善政绩考核和问责、追责制度 202
六、重新确定城市设立及相关功能的标准 203
第三节 改革制度与政策,保障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 203
一、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203
二、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203
三、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204
四、深化就业制度改革 204
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205
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205
第四节 构建确保城镇化持续推进发展的长效机制 205
一、市场运作机制 205
二、政府与市场结合的运作机制 207
三、政府调节机制 210
参考文献 211
- 《SQL与关系数据库理论》(美)戴特(C.J.Date)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情报学 服务国家安全与发展的现代情报理论》赵冰峰著 2018
- 《英汉翻译理论的多维阐释及应用剖析》常瑞娟著 2019
- 《新课标背景下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活动研究》应丽君 2018
- 《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培训教材 理论热点问题党员干部学习辅导》(中国)胡磊 2018
- 《虚拟流域环境理论技术研究与应用》冶运涛蒋云钟梁犁丽曹引等编著 2019
- 《当代翻译美学的理论诠释与应用解读》宁建庚著 2019
- 《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刘尚希著 2019
- 《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碳减排效应及优化政策研究》孙建 2019
- 《中风偏瘫 脑萎缩 痴呆 最新治疗原则与方法》孙作东著 2004
- 《水面舰艇编队作战运筹分析》谭安胜著 2009
- 《王蒙文集 新版 35 评点《红楼梦》 上》王蒙著 2020
- 《TED说话的力量 世界优秀演讲者的口才秘诀》(坦桑)阿卡什·P.卡里亚著 2019
- 《燕堂夜话》蒋忠和著 2019
- 《经久》静水边著 2019
- 《魔法销售台词》(美)埃尔默·惠勒著 2019
- 《微表情密码》(波)卡西亚·韦佐夫斯基,(波)帕特里克·韦佐夫斯基著 2019
- 《看书琐记与作文秘诀》鲁迅著 2019
- 《酒国》莫言著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