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商鞅变法研究
商鞅变法研究

商鞅变法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耀海著
  • 出 版 社: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09769102
  • 页数:526 页
图书介绍:本书作者认为,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商鞅变法是在一个社会制度向另外一个社会制度转型过程中的唯一成功案例。商鞅变法就其实质而言是同权革命,其基本特征,在于保持了秦国的政权归属,即国家所有权仍然掌握在赢氏部族手中。与此类似,当代中国正在进行以社会制度变革为基础的同权革命,即中国历史上的第二次商鞅变法。当代中国进行的第二次商鞅变法,以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制度体系为基本目标的。在完成第二次商鞅变法之后,中华基因将得到适应性的制度再造,中国将大幅度增强国力,成为东方模式的推动者,成为世界中心国,进而引领世界走向大同。因此,研究商鞅变法,对于当下中国正在进行的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具有同位可借鉴性,因此具有较大的实践促进意义。但目前学界对商鞅变法的既有研究,往往停留在对商鞅变法的片断意义的提示上,缺乏在一体联结中对商鞅变法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的整体审视。对商鞅变法的研究来说,目前学界还没有一本全面研究的学术专著。从目前已经收集到的数据来看,即使有一些相关专著,也主要是围绕《商君书》展开,而没有就商鞅变法本身进行深刻的全面研究。可以说,本书是一本有科研探讨价值与实践参考意义的作品。
《商鞅变法研究》目录
标签:变法 研究

导言 1

一 基于类似 1

二 研究方法 5

三 资料综述 9

四 研究框架 12

五 研究得失 14

第一编 变因 19

第一章 商鞅变法的历史必然 19

第一节 变革时代 19

一 应时变因 20

二 变革指向 25

三 激烈战国 28

第二节 变法大势 33

一 生产演育 34

二 郡县点生 39

三 法家争胜 44

四 军制演进 49

五 地域融合 51

第三节 变法积累 52

一 李悝变法 53

二 吴起变法 62

三 申不害变法 68

四 变法要件 71

五 变法模式 77

第二章 商鞅变法的秦国适域 80

第一节 弱势图存的秦国 80

一 地理边缘 81

二 经济弱势 84

三 政治粗糙 87

四 社会落后 93

五 国际挤压 95

第二节 秦国的变法适域 97

一 持续的变法动力 98

二 较弱的贵族阻碍 101

三 巨大的变法空间 104

第三节 秦君的变法推动力 106

一 特性秦孝公 107

二 表达底层动力 112

三 推行变法 115

第二编 变革 121

第三章 力利融合:商鞅变法的基本原则 121

第一节 法家: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 122

一 变法合理性:厚今薄古 123

二 变法范围:因时变法 125

三 变法目标:实现富强 127

第二节 基本方向:抟力第一 128

一 变法居其要 128

二 实力迫切 130

三 抟力第一 131

第三节 基本手段:利益诱导 133

一 利生力 133

二 利出一孔 136

三 农战先行 138

第四节 基本工具:垂法而治 143

一 法律关键 143

二 以法治国 146

三 君权为上 149

第五节 基本保障:立体盘整 153

一 全面盘整的必要 153

二 基于全面弱势 154

三 体系化变法 156

第四章 经济变革 159

第一节 田制变革 160

一 废除井田 160

二 国有授田 165

三 弹性私有 170

第二节 官社一体 172

一 村社惯性 172

二 官社一体 176

三 国控经济 180

第三节 重农抑商 183

一 农业第一 183

二 商业补位 187

三 农主商辅 193

第五章 政治跟进 197

第一节 君主集权 197

一 下级侵凌 197

二 集权必要 199

三 君主隆起 202

第二节 县政直辖 208

一 设县直控 208

二 乡官护盘 213

三 里亭托底 215

第三节 壹心壹刑 218

一 统一思想 219

二 等级壹刑 223

三 刑主赏辅 226

第六章 军功拱卫 229

第一节 军功爵制 230

一 军功趋前 230

二 军功必然 235

三 秦国军功爵制 238

第二节 军功爵实质 243

一 利益激励 243

二 弹性上流 245

三 适域战体 248

第三节 军功爵制的基础 251

一 资源支撑 251

二 政治支撑 252

三 军事强化 254

第七章 社会匹配 256

第一节 社会控制 256

一 户籍改革 257

二 联结底动力 263

三 统一度量衡 266

第二节 思想引导 268

一 统一教育 269

二 价值聚拢 270

三 祛除异思 273

第三节 社会协同 275

一 小家庭本位 275

二 移风易俗 284

三 商贾低位 289

第三编 变果 295

第八章 商鞅变法的基本成果 295

第一节 强力秦国 295

一 制度革新 295

二 社会良序 299

三 强力秦国 300

第二节 战时法治 301

一 规则主导 302

二 法治走向 305

三 战时法治 310

第三节 中华基因 319

一 民族融合 319

二 双合经济 323

三 双合政治 324

四 权力经济 326

五 大一统趋势 329

第九章 变革规律:商鞅变法的成功影响 334

第一节 深远成功 335

一 变法大成 336

二 战国示范 338

三 垂范后世 341

第二节 契合趋势:商鞅变法的成功必然 344

一 趋势指向 345

二 顺势而生 347

三 逆势而亡 350

第三节 强为跨越:商鞅变法的成功实然 351

一 跨越基因 352

二 大势紧迫 356

三 跨越型变法 357

第四节 个体推动:商鞅变法的成功偶然 361

一 法家成熟 362

二 君臣能动 367

三 强秦奇计 381

第五节 变法规律 393

一 变法启动规律 393

二 变法推动规律 395

三 变法成功规律 398

第十章 变革方法论:社会变革的成功路径 401

第一节 抓住社会需要 401

一 社会根基 401

二 国家独特性 403

三 结构内能动 404

第二节 深刻的利益诱导 406

一 人性本利 406

二 利益决定行为 407

三 变革必须提供“更有利方式” 409

第三节 上下联动的改革集团 411

一 基于底动力的变革动力源 412

二 呼应底层的上层新派别 416

三 同质融合的变革集团 419

第四节 打击既得利益集团 422

一 对新式高利的集团阻碍 422

二 既得利益集团:变革中的矛盾焦点 424

三 破旧立新:改革的必然目标 426

第五节 形成系统步骤 429

一 措施必须系统 429

二 必须抓住关键 431

三 措施必须匹配 432

第六节 付出变法代价 439

一 变革的代价 439

二 个人代价 441

三 社会代价 444

第七节 持续突破中的改革成功 445

一 持续的社会动力 445

二 起伏后的强行突破 447

三 焦灼后的最终成功 448

第四编 同变 453

第十一章 同权革命:商鞅变法的逻辑实质 453

第一节 同权革命 453

一 同权革命 453

二 基本条件 455

第二节 同权革命后的制度高位 459

一 制度高位 459

二 新制旧痕 460

第三节 同权革命的商鞅变法 462

一 同权新质 462

二 同权革命 463

第十二章 第二次商鞅变法 465

第一节 类似的变法情境 465

一 当代中国:另一个需要变法的秦国 465

二 同位类似:商鞅变法的当代必然 472

三 第二次商鞅变法的长线阶段 473

四 制度融合为基础 477

五 必然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483

第二节 第二次商鞅变法的继续推动 485

一 激发改革动力 485

二 再造改革推动者 489

三 形成新法家 491

第三节 变法走向:中华基因的乾坤再造 495

一 形成新社会主义 497

二 持续的常态富强 500

三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 502

四 修正“商鞅代价” 506

五 再造中华基因 510

结论 513

参考文献 516

后记 变法图强 52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