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债法总则研究
债法总则研究

债法总则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利明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0203089
  • 页数:754 页
图书介绍:债法总则是关于债的一般规则。传统债编模式主要是以合同法为中心建立起来的,债法体系主要围绕合同法进行结构设计,表现为强烈的合同法主导型的结构。债法总则大量替代了合同法总则的内容。本书作者主张仍然保留债的概念和债法总则,并强调债的一般规则对合同法的指导作用。我国债法总则的设计,应当将本来应当属于合同法总则的内容回归合同法,将仅仅适用侵权法的内容回归侵权法。债法总则中主要规定的是债的发生原因、标的、种类、效力、变更、保全、转让、消灭等。本书共分三篇17章,完整呈现了作者在债法总则领域的系统研究和深入思考。
《债法总则研究》目录
标签:总则 研究

第一编 债法基本原理 3

第一章 债的概念 3

第一节 债的概念及特征 3

一、债的概念 3

二、广义债的概念和狭义债的概念 9

三、债的特征 10

第二节 债的要素 13

一、债的主体 14

二、债的内容 14

三、债的客体 23

第三节 债权和请求权 27

一、债权的核心是请求权 27

二、债权和请求权的区分 29

三、债权请求权体系 32

第四节 债的相对性和债权的平等性 41

一、债的相对性 42

二、债权的平等性原则 48

第五节 债的效力 55

一、债的效力概述 56

二、债对当事人的效力 58

三、债权的效力 61

四、债务的效力 63

五、债务不履行的责任 72

第六节 债的发生 75

一、债的发生概述 75

二、债的发生原因的法律意义 78

三、典型之债与非典型之债 80

第七节 债权与物权 84

一、概述 85

二、债权和物权的区别 86

三、债权的物权化 94

第八节 债与责任 98

一、债与责任关系的理论发展 98

二、债与责任的联系 101

三、债与责任的区别 103

四、债务与责任的分离 105

第二章 债法概述 108

第一节 债法的概念与特征 108

一、债法的概念 109

二、债法的调整对象 111

三、债法的特征 113

第二节 债法的历史发展 118

一、古代法 118

二、近代法和现代法 119

三、当代债法的发展趋势 126

第三节 债法的体系 133

一、传统大陆法系国家的债法体系 133

二、我国未来民法典中的债法体系 136

第四节 债法总则的设立及内容 140

一、设立债法总则的必要性 140

二、债法总则的内容 148

第三章 债的分类 154

第一节 种类之债和特定之债 155

一、种类之债和特定之债概述 155

二、种类之债和特定之债的区别 157

三、种类之债的成立与履行 158

第二节 金钱之债和非金钱之债 162

一、金钱之债和非金钱之债的分类 162

二、金钱之债和非金钱之债的区别 164

三、金钱之债的履行 166

第三节 本金之债和利息之债 167

一、本金之债和利息之债概述 168

二、利息的计算 171

三、本金之债和利息之债的履行 172

第四节 选择之债和简单之债 173

一、选择之债和简单之债的分类 174

二、选择之债的履行 177

第五节 可分之债和不可分之债 181

一、可分之债和不可分之债概述 181

二、可分之债和不可分之债的区别 186

三、可分之债和不可分之债的效力 188

第六节 继续性债务和非继续性债务 190

一、继续性债务与非继续性债务的区分标准 191

二、继续性债务与非继续性债务的区别 192

三、继续性债务与非继续性债务的不履行 194

第七节 方式性债务和结果性债务 195

一、方式性债务和结果性债务的概念 196

二、方式性债务和结果性债务的区别 198

三、方式性债务和结果性债务的效力 200

第四章 多数债权人与多数债务人 203

第一节 连带之债概述 203

一、连带之债的概念和特征 204

二、连带之债与按份之债的区分 210

三、连带之债与不可分之债 213

第二节 连带债务 214

一、连带债务的概念和特征 215

二、连带债务的产生原因 218

三、连带债务的产生条件 222

四、连带债务的效力 227

五、连带债务人之间的求偿权 234

第三节 连带债权 240

一、连带债权的概念和特征 240

二、连带债权的成立 243

三、连带债权的效力 243

第四节 不真正连带之债 247

一、不真正连带之债的概念 248

二、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特征 251

三、不真正连带债务和连带债务的区别 254

四、不真正连带债务的类型 255

五、不真正连带债务的效力 256

第二编 典型之债 261

第五章 合同之债 261

第一节 合同之债是债的典型形态 261

一、合同是债的典型形态 262

二、合同债权是债权最典型的形态 265

三、合同之债与合同责任 268

第二节 合同之债与法定之债 271

一、合同之债与各类法定之债的关联 271

二、合同之债与法定之债的区分 273

第三节 债法总则与合同法总则的关系 276

一、传统的债法体系主要是以合同法为中心而构建的 277

二、我国未来民法典中债法总则和合同法总则的关系 279

三、我国未来民法典中债法总则内容和合同法总则内容的区分 280

第六章 侵权损害赔偿之债 284

第一节 侵权损害赔偿之债概述 284

一、侵权损害赔偿之债的概念 284

二、侵权损害赔偿之债与侵权责任 288

三、侵权损害赔偿之债的类型 290

第二节 债法总则与侵权损害赔偿之债 293

一、债法总则对侵权损害赔偿之债的适用 293

二、侵权损害赔偿之债的特殊性 297

第三节 损害赔偿的一般规则与侵权损害赔偿之债 302

一、损害赔偿的一般规则可适用于侵权损害赔偿之债 303

二、侵权损害赔偿规则的特殊性 307

第四节 侵权法的扩张对债法体系的影响 310

一、侵权法的扩张对合同法的影响 311

二、侵权法扩张对不当得利返还之债的影响 313

三、侵权法扩张对无因管理之债的影响 316

四、侵权责任法扩张与缔约过失责任 317

五、侵权责任的扩张与情谊行为 318

第七章 缔约过失之债 324

第一节 缔约过失之债概述 324

一、缔约过失之债的概念 324

二、缔约过失之债的特征 327

第二节 缔约过失之债的历史发展 329

一、比较法上的缔约过失之债制度 329

二、我国法上的缔约过失之债制度 335

第三节 缔约过失之债的构成要件 336

一、缔约过失之债的构成要件 337

二、缔约过失之债构成要件的关联性 344

第四节 缔约过失之债的类型 345

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347

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 349

三、泄露或不正当地使用商业秘密 351

四、违反强制订约义务 355

五、无权代理 357

六、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358

第五节 缔约过失责任与其他责任 363

一、缔约过失责任与合同责任 364

二、缔约过失责任与侵权责任 371

第六节 缔约过失责任的赔偿范围 375

第八章 不当得利之债 380

第一节 不当得利的概念和特征 380

一、不当得利的概念和特征 381

二、不当得利制度的功能 384

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是独立的请求权 388

第二节 不当得利制度的历史发展 390

一、罗马法 390

二、大陆法 392

三、英美法 395

四、我国的不当得利制度 397

第三节 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 399

一、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其他请求权的关系 399

二、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 401

三、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合同上的请求权 406

四、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与物权请求权 408

第四节 不当得利的成立 414

一、不当得利的成立概述 415

二、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 417

第五节 给付型不当得利 434

一、给付型不当得利概述 434

二、给付型不当得利的特点 437

三、给付型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438

四、给付型不当得利的典型形态 442

第六节 非给付型不当得利 452

一、非给付型不当得利概述 453

二、侵害他人权益而发生的不当得利 457

三、添附中的不当得利 467

四、间接得利 470

五、因自然原因发生的不当得利 473

第七节 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 474

一、不当得利之债的效力主要是获利人负有返还义务 475

二、不当得利之债返还的具体内容 475

三、诉讼时效的适用 489

第八节 不当得利返还义务的排除 490

一、不当得利返还义务排除的概念 490

二、不符合不当得利的构成要件 491

三、不当得利返还义务的免除 493

第九章 无因管理之债 501

第一节 无因管理概述 501

一、无因管理的概念 502

二、无因管理的特征 504

三、无因管理制度的功能 507

第二节 无因管理的分类 509

一、真正的无因管理与不真正的无因管理 510

二、适法的无因管理与不适法的无因管理 512

第三节 无因管理制度的历史发展 517

一、罗马法 517

二、大陆法 518

三、英美法 522

四、我国的无因管理制度 523

第四节 无因管理与相关制度 524

一、无因管理和委托合同的区别 525

二、无因管理与不当得利 528

三、无因管理和无权代理 530

四、无因管理与情谊行为的区别 531

第五节 无因管理的成立 532

一、无因管理的成立要件 533

二、特殊无因管理(不适法的无因管理)的成立要件 540

第六节 无因管理的效力 542

一、阻却违法的效力 543

二、对管理人的效力 543

三、对本人的效力 554

四、诉讼时效的适用 554

第七节 无因管理的消灭 555

第八节 准无因管理 557

一、准无因管理的概念和特征 557

二、准无因管理的类型 558

第三编 非典型之债 565

第十章 自然债务 565

第一节 自然债务概述 565

一、自然债务的概念与特征 565

二、自然债务制度的发展 568

第二节 诉讼时效届满后的债务 571

一、诉讼时效届满后的债务的概念与效力 571

二、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的强制执行力的恢复 572

三、诉讼时效届满后债务人抛弃其时效利益 573

第三节 道德债务 575

一、道德债务的概念和特征 576

二、道德债务的比较法分析 577

三、道德债务的构成 580

第十一章 悬赏广告 582

第一节 悬赏广告概述 582

一、悬赏广告的概念和特征 582

二、悬赏广告的性质 584

三、悬赏广告的构成要件 588

四、悬赏广告与拾得遗失物 590

第二节 悬赏广告的效力 591

一、悬赏广告生效的时间 592

二、悬赏广告的效力 592

三、完成悬赏广告声明行为后所获得的利益的归属 594

第三节 优等悬赏广告 594

一、优等悬赏广告概述 595

二、优等悬赏广告的效力 596

第十二章 法定补偿义务 597

第一节 法定补偿义务概述 597

一、法定补偿义务的概念与特征 597

二、法定补偿义务是独立的债的发生原因 599

第二节 受益人补偿义务概述 604

一、受益人补偿义务的概念和性质 605

二、受益人的补偿义务的性质 606

三、受益人补偿义务与无因管理 608

四、受益人补偿义务的构成要件 610

第三节 法定补偿义务的确定 612

一、法定补偿义务的确定概述 612

二、适当补偿要考虑的因素 613

三、关于补偿义务人向真正行为人追偿的问题 615

第十三章 获利返还之债 616

第一节 获利返还之债概述 616

一、获利返还之债的概念和特征 616

二、获利返还之债的构成要件 619

三、获利返还之债的类型 621

第二节 获利返还之债属于独立的债的类型 623

一、获利返还属于独立的债的类型 623

二、获利返还请求权与侵权请求权的区别 625

三、获利返还请求权与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的区别 628

四、获利返还请求权与无因管理请求权的区别 630

第三节 获利返还之债的效力 632

第四编 债的履行与债的消灭 639

第十四章 债的履行 639

第一节 债的履行概述 639

一、债的履行的概念和特征 640

二、给付和履行 643

三、债的履行的性质 644

第二节 债务履行的原则 648

一、债务履行原则概述 648

二、债的履行原则 650

第三节 债务履行的主体 659

一、债务履行主体是债务人 659

二、债务履行辅助人 660

三、第三人代为清偿 662

四、履行受领人 666

第四节 债的履行标的 670

一、债的履行标的概述 671

二、代物清偿(Leistung an Erfuellung Statt) 672

第五节 债务履行的时间和地点 682

一、债务履行的时间 682

二、债务履行的地点 684

三、履行方法 686

四、履行费用 686

第六节 清偿抵充 687

一、清偿抵充的概念 688

二、清偿抵充的条件 689

三、清偿抵充的形式 691

四、法定抵充的顺序 693

第十五章 债的消灭 696

第一节 债的消灭概述 696

一、债的消灭的概念和特征 697

二、债的消灭的一般效力 699

第二节 清偿 700

一、清偿的概念 701

二、新债抵旧 703

第三节 抵销 704

一、抵销的概念和特征 705

二、抵销的两种方法 706

三、抵销的效力 712

第四节 提存 712

一、提存的概念和特征 713

二、提存的主体 715

三、提存的条件 716

四、债务人提存后的通知义务 719

五、提存的效力 719

第五节 免除 722

一、债务免除的概念和特征 722

二、关于债务免除的性质 724

三、债务免除的要件 727

四、债务免除的效力 729

第六节 混同 730

一、混同的概念与特征 730

二、混同的原因 732

三、混同的效力 733

第七节 债的更新 734

一、债的更新的概念 735

二、债的更新与相关制度的比较 736

三、债的更新的要件 738

四、债的更新的类型 739

五、债的更新的效力 740

主要参考书目 742

后记 75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