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神明与市民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迎神赛会研究
神明与市民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迎神赛会研究

神明与市民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迎神赛会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郁喆隽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42649652
  • 页数:295 页
图书介绍:学术专著。本书是作者在博士论文基础上进行全面修改而成的。本书以民国时期上海地区的庙会和迎神赛会为切入口,以大量翔实的资料,以及令人信服的论述,较为全面地梳理了这一时期该地区民间庙会和赛会文化的兴衰,并探讨了其对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
《神明与市民 民国时期上海地区迎神赛会研究》目录

第一章 导论:宗教学和中国民间宗教的节庆 1

第二章 西方语境中的市民社会理论 10

第一节 术语问题:市民社会的理论丛林一瞥 10

第二节 问题域 12

一、市民社会与国家 12

二、市民社会和私人领域 13

三、市民社会与经济 14

第二节 市民社会理论的两条路径 15

一、分析—描述的路径 15

二、理想—规范的路径 16

第三节 市民社会的特征 17

第四节 市民社会的模式 21

一、区分模式 22

二、反对派模式 23

三、公共领域模式 24

四、补入: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 25

五、支持模式 28

六、合作者模式 29

七、全球市民社会 29

第三章 中国语境中关于市民社会的讨论 31

第一节 《现代中国》辩论 32

一、罗威廉 33

二、兰金 34

三、魏斐德 35

四、黄宗智:第三领域 36

五、小结 37

第二节 中国的讨论 39

一、马敏:萌芽论 39

二、《历史研究》中的讨论 39

三、小结 41

第四章 市民社会与宗教 43

第一节 查雷特:宗教是哈贝马斯的“盲点” 43

第二节 卡萨诺瓦:宗教与民主化 44

第三节 市民社会与民主化 46

第五章 论题的可操作化 49

第一节 研究状况综述 49

第二节 理想—规范路径的危险 50

第三节 市民社会作为韦伯意义上的理想型 51

第四节 悬而未决的问题和市民社会理论的用处 53

第五节 民间宗教节庆作为中国社会的表征 56

第六章 迎神赛会概论 58

第一节 “迎神赛会”的词源和用法 59

第二节 迎神赛会的工作定义 61

第三节 作为社区宗教标志的赛会 62

一、“民间宗教”概念的问题 62

二、中国宗教的“四层模型” 66

三、中国的社区宗教(communal religion) 68

第四节 宇宙论秩序 71

第五节 中国各地区的迎神赛会 73

第六节 民国之前对赛会的禁令 80

第七节 研究状况和问题 82

附录:表格和图示 88

第七章 上海地区的迎神赛会 89

第一节 研究范围的限定 89

一、时间限定:民国时期 89

二、地理范围的限定:上海地区 92

第二节 研究材料的来源 93

第三节 赛会的基本形式 94

第四节 赛会的替代形式 97

第五节 赛会仪仗的组成 99

第六节 信仰对象:赛会中的诸神 104

第七节 频度和长度 106

第八节 地区差异 107

附录:图示和表格 108

第八章 地方当局的态度和媒体报道 122

第一节 乾隆时代的记忆:漕河泾城隍庙的冲突 122

第二节 公共租界的规定 124

第三节 上海地区的零星事件 126

一、火烧罗店警察局(1914) 126

二、都天神会事件(1926) 127

第四节 周边地区的赛会事件及其媒体报道 127

一、镇江的赛会(1919—1920) 128

二、宁波姜山的赛会冲突(1922) 129

三、上海媒体的反响 131

四、上海县的劝止(1936) 134

第五节 抗战后的情况 134

一、内政部重申禁令 134

二、无效的禁令(1946) 135

附录 137

第九章 上海城隍三巡会 138

第一节 城隍信仰概述 138

一、历史上的城隍信仰 138

二、基本信仰、观念和传说 140

三、上海城隍庙和城隍神 145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城隍三巡会 149

一、重建城隍庙和邑庙董事会 149

二、城隍庙的财产和收支状况 162

三、三巡会的实际组织者和参与者 170

第三节 城隍出巡的流程 174

一、禁令和恢复 174

二、出巡前的准备 177

三、出巡当天的活动 179

第四节 邑庙董事会与当局的争端 182

一、所有权之争(1946) 182

二、税收权之争 183

三、与社会局的争端(1946—1947) 184

四、与民政局的争端(1947—1949) 185

五、警察的内部矛盾 188

六、一天两场赛会(1947年11月13日) 189

第五节 小结 195

附录 199

第十章 浦东地区赛会引发的冲突 210

第一节 浦东地区的赛会及其仪仗队列 210

第二节 清末的赛会冲突 211

第三节 1913年的赛会事件 214

第四节 1919年的赛会季 215

一、各庙的赛会准备 215

二、地方政府的预防措施 217

三、4月11日社庄庙的赛会 220

四、4月14日吴家厅枪击事件 222

第五节 1920年的赛会及冲突 225

一、重申禁令 225

二、张家楼教堂的冲突 227

三、《申报》评论 228

第六节 1935年的冲突 229

第七节 对地方执法能力的分析——以警察为例 230

附录 235

第十一章 被焚毁的神像:江湾镇的赛会 236

第一节 四个神明一座东岳庙 237

第二节 禁令与赛会 238

第三节 东岳庙的出会仪仗 240

第四节 救火会纵火案 242

第五节 黑色袖带及救火会的辩护 243

第六节 市党部的介入 244

第七节 市长的演讲与无果的诉讼 246

第八节 小结 248

第十二章 结论 250

第一节 赛会的参与者及其组织 250

一、观会者 250

二、会首和会首团体 251

三、赛会的支持者与资助者 256

四、小结 257

第二节 赛会的管制方 258

一、禁止赛会的理据 259

二、禁令及警示的实际效果 260

三、政府的告诫与措施 261

四、政府的双重角色:立法者与冲突方 262

五、赛会之间的横向比较 263

六、小结 264

第三节 公共媒体的作用 266

第四节 社会史的“复调” 267

第五节 对宗教学理论的挑战 268

一、杨庆堃的二分 269

二、反对意见 272

三、结论 273

征引文献 276

(一)《申报》征引篇目 276

(二)上海市档案馆卷宗 280

(三)方志 281

(四)专著与论文 286

一、西文 286

二、中文 290

后记 29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