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
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

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路宝利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1
  • ISBN:9787514106862
  • 页数:357 页
图书介绍:本书写作过程也是概念界定与厘清疑问的过程,古代职业教育之“古代”成为撰写本书的基础背景。本书分别以职业教育产业背景、社会分工与职业者境况、技术、中国古代社会职业教育制度与思想为研究主线,依照朝代顺序,共分十章,对于各个朝代职业教育整体特征予以分析,以探究职业教育规律性认识。
《中国古代职业教育史》目录

第一章 中国原始社会劳动教育 1

第一节 中国原始社会劳动教育背景 1

一、中华自然地理与原始人群分化发展 1

二、石器生产力水平与农业文明的奠基 2

第二节 中国原始社会分工与劳动教育 2

一、自然分工与攫取劳动教育 3

二、生产、攫取经济分离与农业生产劳动教育 5

三、畜牧业、农业分离与畜牧业生产劳动教育 6

四、手工业、农业分离与手工业生产劳动教育 7

五、脑体分离与原始社会“文化人”技术教育 8

六、原始社会晚期商人阶层的萌芽与交换传习 9

第三节 中国原始社会劳动教育形式 10

一、劳动教育寓于生产与生活母体之中 10

二、部落显贵“设官教民”出现萌芽 11

三、原始社会末期“专门学校”教育 11

四、劳动教育寓于活动赛事与游戏之中 12

五、依托血亲关系传播与“家学”萌芽 12

六、通过民俗宗教仪式传播生产知识 13

第四节 中国原始社会劳动教育方法 14

一、示范模仿与口耳相传 14

二、通过神话与艺术传承 14

三、通过原始文字画传承 15

特征与思考 16

第二章 夏商周职业教育 18

第一节 夏商周职业教育背景 18

一、奴隶社会制度体系与青铜玉器文明 18

二、四民分业发端与技术官守文化政策 19

第二节 夏商周宗法“士”阶层职业教育 20

一、“四民之首”与“技术执事群体” 20

二、“六艺”与“技术职事官吏”培养 21

第三节 夏商周“畴官之学” 24

一、“畴官之学”与职官制度 25

二、“畴官之学”与官私并守 26

三、天文官与医官教育 28

第四节 夏商周农业职业教育 31

一、农业精耕细作模式与生产者等级划分 31

二、井田制度背景下农业职业教育方式 32

第五节 夏商周手工业职业教育 37

一、手工业产业分化与“百工”职业群体 37

二、“后母戊大方鼎”与手工业技术水平 38

三、“工商食官”制度下手工业职业教育 40

第六节 夏商周商业职业教育 44

一、“商人”出现与“交换”变革 44

二、商官与商业职业教育 45

三、食官与饮食业职业教育 48

第七节 夏商周职业教育思想 50

一、“农商俱利”制度观念 50

二、“德艺兼求”人才思想 51

特征与思考 53

第三章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教育 55

第一节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教育背景 55

一、社会剧烈变革与“学在四夷” 55

二、“四民分业定居”思想形成与实施 56

第二节 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士”阶层职业教育 57

一、新兴“士”阶层兴起与类型 57

二、“匠器”之士与教育模式 58

第三节 春秋战国时期“技术下移”与“畴官”教育 61

一、“诸侯畴官”与天文学成就 61

二、诸侯天文官职业教育 62

三、医官制度突破与医学职业教育 63

第四节 春秋战国时期农业职业教育 66

一、农本思想与小农耕作模式开端 66

二、农业职业教育基本模式奠基 68

第五节 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职业教育 74

一、工商食官制度打破与百工下移及分化 74

二、先进铸铁技术与其他手工业技术成就 75

三、手工业职业教育奠基 76

四、第一部手工业专门著作——《考工记》 83

第六节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职业教育 85

一、商业繁荣与商业管制 85

二、商业大贾及思想传播 86

三、烹饪技术教育奠基 89

第七节 春秋战国时期职业教育思想 91

一、老庄“反智”文化与“大巧若拙” 91

二、孔子“非器”文化与“经世致用” 92

三、孟子“心力分工”与“农商并重” 92

四、管子“同业相聚,父子相承” 92

五、墨子“农与工肆之人”与“兼士”培养 93

六、商鞅、韩非“法教吏师”与“实学传播” 94

特征与思考 94

第四章 秦汉职业教育 97

第一节 秦汉职业教育背景 97

一、封建中央集权制度与影响世界发达文明 97

二、儒学思想垄断与封建人才选拔体系形成 98

第二节 秦汉职官教育与“鸿都门学”建立 99

一、秦汉“宦学”与“书吏”职官教育 99

二、汉代“鸿都门学”与艺术人才教育 100

三、汉代“经学”与天文官教育 101

四、秦汉医学职业教育师徒传承 103

第三节 秦汉农业职业教育 111

一、劝课农桑与封建社会农业制度奠基 111

二、农业职业教育与《汜胜之书》 113

第四节 秦汉手工业职业教育 118

一、地域性产业结构形成与手工业者构成 119

二、手工业技术水平与蔡伦造纸术 119

三、手工业职业教育与“艺徒”制度萌芽 121

第五节 秦汉商业职业教育 124

一、商业繁荣与商人阶层命运变化 124

二、秦汉商人与商业理论 125

三、烹饪技术体系发展与传承模式 127

第六节 秦汉职业教育思想 129

一、司马迁分工理论与经济思想 130

二、东汉徐干“兼学技艺”思想 131

特征与思考 132

第五章 魏晋南北朝职业教育 135

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职业教育背景 135

一、政治竞争促使实业发展与技术传播伴随 135

二、民族融合推动教育多元与科技文化繁荣 136

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职官教育与专科学校诞生 136

一、技术职官培养与专科学校形式 137

二、技术民间父子家传与师徒传授 141

三、方士与古代医学、化工实践探索 143

第三节 魏晋南北朝农业职业教育 143

一、土地制度与农民人身依附 144

二、农业职业教育与《齐民要术》 145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手工业职业教育 151

一、手工业发展、细化与手工业者地位改善 151

二、矿物燃料开采新技术与手工业技术发展 152

三、手工业职业教育与机械发明家 154

第五节 魏晋南北朝商业职业教育 155

一、商业曲折发展与繁荣 156

二、商人与家庭商业教育 157

三、《齐民要术》与商业思想传播 157

四、饮食行业技术传承与食书出现 159

第六节 魏晋南北朝职业教育思想 160

一、傅玄职业教育思想 160

二、颜之推职业教育思想 162

特征与思考 164

第六章 隋唐职业教育 166

第一节 隋唐职业教育背景 166

一、政治开明与经济发达的社会环境 166

二、文化繁荣与重视文教的政策氛围 167

第二节 隋唐职官教育与专科学校发展 168

一、教育体系下专科学校教育 168

二、职官体系下专科学校教育 173

三、宗教载体与科学技术传播 181

第三节 隋唐农业职业教育 182

一、均田制、租庸调制并行与农民初步解放 182

二、农业职业教育与劝农使设置 184

第四节 隋唐手工业职业教育 189

一、手工业高度发达与纳资代役制度 189

二、手工业技术全面突破与发展 190

三、手工业职业教育与“艺徒”制度成熟 192

第五节 隋唐商业职业教育 196

一、商业政策两面性与城市“百行” 197

二、商业职业教育与商业规范 197

三、饮食业技术传承与庖人地位提升 198

第六节 隋唐职业教育论 200

一、职业教育管理论 200

二、职业教育教学论 201

三、职业道德教育论 203

特征与思考 203

第七章 宋代职业教育 205

第一节 宋代职业教育背景 205

一、社会环境宽松活跃 205

二、积极鼓励发明创造 206

第二节 宋代职官教育与专科学校 206

一、国子监办学 207

二、职能局办学 208

第三节 宋代农业职业教育 214

一、劝课农桑与租佃制度 214

二、农业职业教育与劝农文 215

第四节 宋代手工业职业教育 221

一、工厂建立与产业工人“差雇”制 221

二、手工业技术水平与活字印刷术 222

三、手工业职业教育与“法式”艺徒培训 224

四、手工业著作与技术传播 228

第五节 宋代商业职业教育 232

一、贸易立国与商人地位提高 232

二、商业职业教育与商业组织 233

三、饮食行业职业意识与技术传承 235

第六节 宋代职业教育思想 237

一、胡瑗“分斋教学”思想实践 237

二、陈亮、叶适“事功”学派 239

三、欧阳修工商业思想 239

特征与思考 240

第八章 元代职业教育 242

第一节 元代职业教育背景 242

一、文化多元与国际化大国 242

二、职业户计制度与科技教育 243

第二节 元代职官教育与专科学校 243

一、地方学校与医学教育 244

二、天文历法教育与《授时历》 247

三、自学与家学之中实学教育 250

第三节 元代农业职业教育 250

一、元代农业政策演变与农民境况 250

二、农业职业教育与社学组织 252

三、农业著作与农业教育家 258

第四节 元代手工业职业教育 264

一、官营手工业发达与“系官匠户”制度 264

二、手工业技术传承与发展水平 265

三、手工业职业教育与黄道婆松江传艺 267

四、手工业著作与技术传播 269

第五节 元代商业职业教育 270

一、“不抑商”政策与商人地位改善 270

二、商业职业教育与商业理念变化 271

三、饮食行业技术传承与岗位学艺 273

第六节 元代职业教育思想 275

特征与思考 276

第九章 明代职业教育 278

第一节 明代职业教育背景 278

一、封建政权衰落与小农经济顶峰状态 278

二、手工业资本主义萌芽与“西学东进” 279

第二节 明代职官教育与专科学校 279

一、武学专科学校 280

二、医学职业教育 280

三、钦天监与天文历法教育 285

四、四夷馆专科学校 287

五、明代西方科技传播 288

第三节 明代农业职业教育 289

一、小农经济顶峰与租佃自由政策 289

二、农业职业教育与《农政全书》 290

第四节 明代手工业职业教育 294

一、民营手工业崛起与匠籍制度逐步瓦解 295

二、手工业技术传承与发展 296

三、手工业职业教育与《天工开物》 298

第五节 明代商业职业教育 303

一、商业促进政策与商人地位变化 303

二、商业职业教育与科普推广 304

三、著名商书与商业思想传播 307

四、饮食行业职业教育与食书 310

第六节 明代职业教育思想 312

一、明代实学与“功利”学说 312

二、明代思想家“经世致用”思想 313

特征与思考 315

第十章 清代鸦片战争前职业教育 317

第一节 清代鸦片战争前职业教育背景 317

一、政治专制、经济破坏与恢复发展 317

二、民族冲突、融合与文化专制、吸收 318

第二节 清代鸦片战争前职官教育与专科学校 318

一、算学专科学校 319

二、天文历法专科学校 321

三、医学专科学校 325

四、医学地方办学与民间家传 326

五、文化通才与科技人才选拔 327

第三节 清代鸦片战争前农业职业教育 328

一、农业永佃制与农业技术推广 328

二、农业职业教育与地方官吏巨大贡献 329

三、农业职业教育著作 332

第四节 清代鸦片战争前手工业职业教育 334

一、近代工场手工业组织与工人境况 334

二、手工业技术传承与发展水平 335

三、手工业职业教育与行业会馆学徒制度 337

第五节 清代鸦片战争前商业职业教育 339

一、商业经营方式与商人境况 339

二、商业职业教育与学徒制度 340

三、著名商书与商业职业教育 344

四、饮食行业文化与技术传承 346

第六节 清代鸦片战争前职业教育思想 349

一、颜李学派与颜元实用人才教育 349

二、乾嘉学派与科技教育活动 352

特征与思考 353

参考文献 3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