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西方经济学  第4版
西方经济学  第4版

西方经济学 第4版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厉以宁主编;章铮副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040421590
  • 页数:441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的研究成果,是在第三版基础上的修订版。本书系统、全面地介绍了西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除了经济学中的“标准件”,如微观经济学中的供求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理论、成本理论、厂商均衡理论、一般均衡理论及宏观经济学中的国民收入核算理论、产品-货币-劳动市场均衡理论,通货膨胀与失业、经济增长理论外,还包括了西方经济学中有可能应用于中国的许多内容。如完全信息和不完全信息下的博弈、公共财产、排污权交易、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内生的经济增长、制度创新中的路径依赖、非均衡理论等。与第三版相比,本版增加了两章,即微观经济学部分的“行为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部分的“房产价格、金融危机与量化宽松”。
《西方经济学 第4版》目录

第一章 西方经济学概述 1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学的定义 1

一、欲望 1

二、稀缺性 2

三、选择 2

四、机会成本 3

第二节 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与研究方法 3

一、经济学的基本假设 3

二、对基本假设的质疑 4

三、经济学学习的基本方法 5

第三节 西方经济学的分析方法 5

一、微观分析、宏观分析与结构分析 5

二、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 6

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6

第四节 经济量的有关概念 7

第五节 西方理论经济学的分支 7

习题 8

上篇 微观经济学 11

第二章 供求与局部均衡 11

第一节 需求 11

一、个人需求 11

二、市场需求 13

第二节 供给 14

一、单个厂商的供给 14

二、市场供给 16

第三节 局部均衡的决定 16

一、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16

二、关于均衡点的讨论 17

三、均衡点的移动 19

四、关于均衡点移动的数学分析 19

第四节 政府干预与市场均衡 22

一、支持价格 22

二、限制价格 22

第五节 弹性概念 23

一、弹性的定义 23

二、几种常见的弹性 24

三、点弹性 25

四、弧弹性 26

第六节 需求的价格弹性 27

一、需求的价格弹性定义 27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 28

三、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 29

四、需求价格弹性的比较 29

五、决定需求价格弹性大小的因素 30

第七节 需求的其他弹性 31

一、需求的收入弹性 31

二、需求的交叉弹性 32

第八节 供给弹性 32

一、供给价格弹性 32

二、供给价格弹性的几何意义 33

三、供给价格弹性分类 33

四、供给的交叉弹性 35

五、供给的成本弹性 35

习题 35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37

第一节 基数效用理论 37

一、消费者偏好 37

二、效用 38

三、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39

四、消费者均衡 39

五、消费者均衡条件与需求曲线 40

六、消费者剩余 41

第二节 序数效用理论 42

一、序数效用 42

二、无差异曲线 42

三、预算线与预算空间 45

四、消费者的均衡 46

五、内解与角解 47

第三节 消费者选择 48

一、收入变化下的消费者选择 48

二、价格变化下的消费者选择 49

第四节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50

一、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定义 50

二、低档品的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51

三、希克斯替代效应与斯勒茨基替代效应 53

四、补偿变动与等值变动 55

第五节 显示偏好理论 56

一、显示偏好的概念 57

二、显示偏好公理 58

三、利用显示偏好理论导出无差异曲线 59

第六节 不确定性条件下的消费者选择 60

一、风险的测度 60

二、人们对于风险的态度 61

三、如何应付风险 64

习题 67

第四章 生产理论 68

第一节 生产函数 68

一、固定投入与变动投入 68

二、生产函数 69

三、技术系数 70

第二节 一种变动投入要素的生产函数 70

一、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70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之间的关系 73

三、生产阶段的划分 74

第三节 两种变动投入要素的生产函数 75

一、变动比例投入下的生产 75

二、固定比例投入下的生产 76

三、要素替代 77

四、生产的经济区域 79

第四节 最优投入组合 80

一、等成本线 80

二、最优投入组合 81

三、扩张路线 82

四、要素价格变化与替代弹性 84

第五节 规模报酬 85

一、常数规模报酬 86

二、递增规模报酬 86

三、递减规模报酬 86

习题 87

第五章 成本理论 88

第一节 成本的概念 88

一、显成本与隐成本 88

二、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 89

三、成本函数 90

第二节 短期成本 91

一、短期总成本 91

二、短期平均成本与短期边际成本 91

第三节 长期成本 94

一、长期总成本 94

二、长期平均成本 95

三、包络线与扩张路线 96

四、成本弹性与函数系数 97

第四节 影响长期平均成本的因素 98

一、规模经济与规模不经济 98

二、学习效应 99

三、范围经济 101

第五节 收益与利润最大化 102

一、收益 102

二、利润最大化均衡 104

三、停止营业点 105

四、关于成本与利润问题的讨论 105

五、经济附加值 107

习题 107

第六章 厂商均衡 109

第一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109

一、完全竞争的条件 109

二、完全竞争市场下的短期均衡 111

三、完全竞争市场下的长期均衡 114

四、产业长期供给曲线 116

第二节 完全垄断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119

一、完全垄断市场的条件 119

二、完全垄断条件下的短期均衡 119

三、完全垄断条件下的长期均衡 121

四、垄断的社会成本 121

五、垄断者的价格歧视 122

六、垄断者的定价原则 124

第三节 垄断竞争条件下的厂商均衡 125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 126

二、垄断竞争条件下的短期均衡 126

三、垄断竞争条件下的长期均衡 127

四、垄断竞争市场的效率 127

第四节 寡头 128

一、寡头的定义与特征 128

二、古诺模型 128

三、斯泰克伯格模型 131

四、价格竞争的古诺模型 132

习题 133

第七章 博弈论 135

第一节 博弈问题概述 135

一、博弈的基本概念 135

二、博弈的分类 136

第二节 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137

一、占优战略均衡 137

二、重复剔除的占优战略均衡 138

三、纳什均衡 139

第三节 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140

一、子博弈精炼纳什均衡 140

二、重复博弈 141

三、动态博弈战略行动 142

第四节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 143

第五节 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 144

习题 146

第八章 生产要素定价理论 147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要素定价 147

一、单个厂商对于生产要素的需求 147

二、生产要素的市场供求及生产要素价格的决定 150

三、生产要素供求的短期均衡与长期均衡 151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市场的生产要素定价 152

一、商品市场不是完全竞争而要素市场是完全竞争情况下的生产要素定价 153

二、生产要素市场不是完全竞争条件下的要素定价 155

第三节 资本市场与利率的决定 157

一、投资收益的折现值与投资决策 157

二、债券投资与债券有效收益率 158

三、投资风险与折现率的调整 159

四、均衡利率的决定 161

习题 161

第九章 一般均衡理论与福利经济学 163

第一节 交易的一般均衡 163

一、交易的一般均衡的含义与条件 163

二、效用可能性边界线 166

第二节 生产的一般均衡 166

一、生产的一般均衡含义与条件 166

二、生产的一般均衡与生产可能性曲线 167

第三节 生产与交易的一般均衡 168

一、生产与交易的一般均衡的含义与条件 168

二、实现一般均衡的经济机制 170

第四节 福利问题 171

一、福利最大化 171

二、社会福利与个人偏好 172

三、社会福利、效率与平等 173

四、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174

习题 175

第十章 市场失灵与政府调节 176

第一节 非对称信息 176

一、次品与逆选择 177

二、如何解决非对称信息下出现的问题 178

三、败德行为 181

四、委托人一代理人问题 182

第二节 外部性与政府干预 184

一、外部性及其后果 184

二、政府干预 186

三、明确产权 188

四、排污权交易 190

五、合并企业 191

六、共有财产 192

第三节 公共产品 193

一、公共产品的特征 193

二、公共产品的效率条件 194

三、公共产品有效提供的决策机制 196

第四节 政府对完全垄断行业的调节 199

一、对完全垄断厂商的价格调节 199

二、对完全垄断厂商的税收调节 200

习题 201

第十一章 行为经济学 203

第一节 行为经济学与标准经济学 203

第二节 人的决策行为对于标准经济学理性的背离 205

一、偏好反转 205

二、所有权和权利的持有状况会影响商品价值评估 207

三、偏好依赖于各种选项的描述 209

四、预算的不可替代性 209

第三节 风险与不确定条件下的决策行为 210

一、期望效用理论的缺陷 210

二、前景理论 211

三、前景理论的价值函数 213

四、前景理论的决策权重 215

第四节 带有时间因素的决策行为 217

一、贴现效用模型的缺陷 217

二、可替代的跨期选择模型 218

第五节 策略互动条件下的决策行为 220

包含利他、公平等社会动机的行为博弈模型 222

习题 227

下篇 宏观经济学 231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理论发展概述 231

第一节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 232

一、产品市场 232

二、货币市场 233

三、劳动市场 235

第二节 凯恩斯革命 236

一、凯恩斯对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革命” 236

二、凯恩斯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37

第三节 现代宏观经济学的演变 238

一、现代货币主义 238

二、供给学派 239

三、理性预期学派 239

习题 240

第十三章 国民收入核算 241

第一节 国民收入核算指标 241

一、国民生产总值 241

二、国民生产净值与国民收入 241

三、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 242

四、国民生产总值与国内生产总值 243

五、名义国民生产总值和实际国民生产总值 244

六、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245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方法 245

一、支出法 245

二、收入法 246

三、生产法 247

第三节 现行国民收入核算的缺陷及纠正 247

一、现行国民收入核算不反映总产出 247

二、国民收入核算没有很好地反映经济发展状况 247

三、国民收入核算没有很好地反映福利状况 248

四、国民收入指标的纠正 248

第四节 国民收入的流量循环 249

一、两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249

二、三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250

三、四部门经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250

习题 251

第十四章 产品市场均衡 253

第一节 消费、储蓄与投资函数 253

一、消费函数 253

二、储蓄函数 254

三、投资函数 255

第二节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256

一、均衡国民收入 256

二、投资-储蓄法 256

三、总需求-总供给法 258

四、数学模型 260

第三节 投资乘数 260

第四节 政府收支行为的影响 261

一、政府的收支行为 261

二、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固定税制 262

三、三部门产品市场均衡:变动税制 265

习题 267

第十五章 产品-货币市场均衡与总需求曲线 268

第一节 产品市场均衡——IS曲线 269

一、投资需求与利率 269

二、1S曲线的推导方法 270

第二节 货币市场均衡——LM曲线 276

一、货币的含义 276

二、货币需求 277

三、货币供给 280

四、LM曲线的推导 280

第三节 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同时均衡——IS-LM模型 284

一、IS-LM模型 284

二、均衡国民收入和均衡利率的变动 285

三、挤出效应和凯恩斯陷阱 285

第四节 价格调整与总需求曲线 287

一、消费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287

二、投资的实际货币余额效应 287

三、总需求曲线的导出 287

习题 288

第十六章 劳动市场均衡与总供给曲线 290

第一节 劳动市场均衡 290

一、劳动需求函数 290

二、劳动供给函数 293

三、劳动市场均衡 295

第二节 总供给曲线 295

一、总供给曲线的含义 295

二、生产函数 295

三、调整过程的重要性 296

四、一般短期模型的总供给曲线 296

第三节 有关劳动市场的不同假设 298

一、古典宏观经济理论的总供给曲线 298

二、完全货币幻觉情况下的总供给曲线 299

三、完全预期情况下的总供给曲线 300

四、短期和长期的总供给曲线 301

五、货币工资刚性条件下的总供给曲线 302

六、价格水平黏性时的总供给曲线 304

七、总供给曲线的五个阶段 305

习题 306

第十七章 一般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307

第一节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307

第二节 简单萧条模型 309

第三节 完全货币幻觉模型 311

第四节 一般短期模型 314

第五节 完全预期模型 317

习题 318

第十八章 宏观经济政策 319

第一节 经济政策理论 319

一、宏观经济目标与经济政策工具 319

二、丁伯根模型 320

三、有效市场分类 320

第二节 财政政策 320

一、政府预算及其构成 320

二、政府财政政策的分类 321

第三节 货币供给理论与货币政策 322

一、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 322

二、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 324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乘数 324

一、宏观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324

二、线性模型中的宏观经济政策乘数 325

三、需求管理政策的产出结构效应 327

四、一般短期模型中的财政政策效应 327

五、一般短期模型中的货币政策效应 328

第五节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效力 329

一、财政政策的效力 329

二、货币政策的效力 330

三、极端凯恩斯主义情况 332

四、古典情况 333

五、中间区域 334

六、货币-财政政策的组合 335

第六节 宏观经济学主要流派在经济政策上的分歧 336

一、古典主义的政策主张 336

二、凯恩斯主义的政策主张 337

三、现代货币主义的政策主张 338

四、理性预期学派的政策主张 341

五、供给学派的政策主张 343

习题 345

第十九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理论 346

第一节 通货膨胀 346

一、通货膨胀的效应 346

二、通货膨胀的原因 349

第二节 菲利普斯曲线 351

一、菲利普斯曲线 351

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 353

三、关于菲利普斯曲线的争论 354

第三节 通货膨胀、就业和产出的动态调整过程 355

一、动态的总需求曲线和总供给曲线 355

二、动态调整:货币扩张 356

三、动态调整:财政扩张 357

四、滞涨的原因 358

第四节 降低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的对策 359

一、短期菲利普斯曲线的政策含义 359

二、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对策 360

三、降低失业率的政策 364

习题 366

第二十章 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 368

第一节 经常账户与宏观经济均衡 368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368

二、进出口与资本流动的决定 369

三、开放条件下的产品市场均衡 370

四、开放条件下的产品-货币市场均衡 371

第二节 资本账户与宏观经济均衡 374

一、国际收支平衡——BP曲线的导出 374

二、BP曲线的移动 376

三、IS-LM-BP模型 377

第三节 固定汇率制度与经济稳定 378

一、汇率制度 378

二、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整 379

三、固定汇率制度下的稳定化政策 380

四、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调整:内生价格 381

五、存在政策冲突时的国际收支调整措施 382

六、盈余的封存或冲销 384

第四节 浮动汇率制度与经济稳定 384

一、浮动汇率制度下经济均衡的特点 384

二、J-曲线现象 385

三、浮动汇率制度下的汇率调整政策 386

四、资本完全自由流动时的稳定化政策 387

五、价格调整与长期均衡 388

六、汇率和利率的关系 389

习题 390

第二十一章 经济增长理论 391

第一节 哈罗德-多马模型 391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假定 391

二、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 392

三、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含义 393

四、均衡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 393

五、自然增长率与人均增长率 394

第二节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 395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假定 395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含义 396

三、技术进步条件下的经济增长 397

第三节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397

一、人力资本概念 397

二、人力投资与经济增长 398

三、人力资本形成的途径 399

四、境内人力迁移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400

五、二元劳工市场 401

第四节 罗默的新经济增长理论 402

一、以技术作为外生变量的增长理论的局限性 402

二、罗默的技术内生化经济增长理论 403

第五节 对经济增长问题的制度分析 404

一、产权、交易成本与经济增长 404

二、制度创新与经济增长 405

习题 408

第二十二章 非均衡理论的发展 409

第一节 从早期非均衡理论向当代非均衡理论的过渡 409

一、均衡与非均衡概念 409

二、对“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理解 410

三、凯恩斯以后的非均衡研究 411

第二节 非均衡理论研究领域的扩展 415

一、若干基本概念 415

二、从封闭的非均衡模型到开放的非均衡模型 417

三、政策研究的某些成果 421

第三节 新凯恩斯主义的市场出清理论 423

一、新凯恩斯主义的特点 423

二、黏性工资 424

三、黏性价格 425

第四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非均衡状态 427

一、短缺经济 427

二、政府的计划配额 429

三、对“父爱主义”的分析 430

习题 431

第二十三章 房产价格、金融危机与量化宽松 432

第一节 房产价格 432

一、消费与房价 432

二、房租收益与房价 433

三、房贷与房价 433

四、名义收入水平的变动与房价 434

五、宏观经济政策与房价 434

六、低买高卖投资与房价 434

第二节 金融市场与金融危机 435

一、金融市场的组成与功能 435

二、金融收益及其影响 435

三、房产市场与金融危机 436

四、金融危机与宏观经济 437

第三节 量化宽松 438

一、美国的量化宽松实践 438

二、数量调节 438

习题 439

参考文献 44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