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财政学
财政学

财政学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邵学峰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302392620
  • 页数:473 页
图书介绍:本教材在课程体系中占据“承前启后”的中间位置,面向有志于成为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专业人士,在已经掌握相关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夯实专业知识。本教材坚持“引进”和“本土化”相结合,以西方经济学和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讲授财政理论和政策的运行机理,并通过对“鲜活”的案例进行剖析,引导学生或读者掌握财政领域前沿内容,拓展研究视野、开启智慧之窗。
《财政学》目录

预备部分 3

第1章 开启财政之旅 3

1.1 何谓财政学 3

1.2 财政学的演化路径 6

1.3 财政学的学科定位 9

1.4 本教材的内容和结构 10

第2章 “看得见的手” 12

2.1 有效率的经济 12

2.1.1 帕累托准则 12

2.1.2 消费方 13

2.1.3 生产方 14

2.1.4 帕累托效率的高级条件 15

2.2 福利经济学定理 16

2.2.1 定理Ⅰ 16

2.2.2 定理Ⅱ 17

2.3 市场失灵与政府 19

2.3.1 市场失灵 19

2.3.2 政府该做什么? 21

2.4 财政职能 25

2.4.1 资源配置职能 25

2.4.2 收入分配职能 26

2.4.3 经济稳定职能 27

2.5 小结 27

本章要点 28

主要概念 29

思考题 29

第3章 财政的内生性 30

3.1 经济增长理论 31

3.1.1 Solow模型 31

3.1.2 Ramsey之后的模型 33

3.1.3 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 35

3.2 有“摩擦”的财政行为:引入交易费用 35

3.2.1 “无摩擦”的经济 36

3.2.2 交易费用 37

3.2.3 交易费用度量:基于新古典理论的模型 39

3.3 小结 42

本章要点 43

主要概念 43

思考题 43

核心部分:理论与工具 47

第4章 财政与资源配置 47

4.1 公共品理论 47

4.1.1 公共品的内涵和特征 47

4.1.2 纯公共品最优供给的效率条件 50

4.1.3 公共品的提供和生产 53

4.2 外部性理论 55

4.2.1 外部性的内涵与类型 55

4.2.2 外部性与资源配置效率 58

4.2.3 外部性的对策 59

4.3 信息不对称与垄断 64

4.3.1 信息不对称 64

4.3.2 垄断 67

4.4 中国的实践 69

4.5 小结 70

本章要点 71

主要概念 71

思考题 72

第5章 财政与收入分配 73

5.1 财政再分配:数据、依据与评价 73

5.1.1 收入分配状况 73

5.1.2 再分配的理论依据 77

5.1.3 支出的归宿 83

5.2 反贫困的福利政策 86

5.2.1 反贫困的政策方向 86

5.2.2 收入获取与就业激励 89

5.2.3 劳动所得税收抵免 92

5.2.4 其他反贫困政策 94

5.3 社会保险 95

5.3.1 “安全网” 95

5.3.2 社会保障 96

5.3.3 健康保险 101

5.3.4 失业补偿 103

5.4 中国的实践 104

5.4.1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和状况 104

5.4.2 存在的问题 107

5.4.3 改革的方向和对策 108

5.5 小结 109

本章要点 110

主要概念 110

思考题 111

第6章 税收理论Ⅰ 112

6.1 税收原理 112

6.1.1 税收的内涵与特点 112

6.1.2 税收制度的要素 113

6.1.3 税收能力、税收努力与税收比率 117

6.2 税收负担理论 118

6.2.1 税收负担的内涵与度量 119

6.2.2 税负转嫁与归宿 124

6.2.3 税负转嫁与归宿:局部均衡分析 125

6.2.4 税负转嫁与归宿:一般均衡分析 132

6.3 课税评价标准 136

6.3.1 税收的公平 136

6.3.2 效率标准 141

6.4 小结 148

本章要点 149

主要概念 150

思考题 150

第7章 税收理论Ⅱ 151

7.1 最适税收理论 151

7.1.1 对次优理论的简要解释 151

7.1.2 最适商品税 153

7.1.3 最适所得税 159

7.1.4 最适使用费 162

7.2 税收效应理论 165

7.2.1 税收的微观效应 166

7.2.2 税收的宏观效应 176

7.3 税收的局限 181

7.4 小结 182

本章要点 182

主要概念 183

思考题 183

第8章 税收制度 184

8.1 税制类型 184

8.1.1 单一税制 184

8.1.2 复合税制 184

8.2 现代税收制度结构 185

8.2.1 税制结构演变 185

8.2.2 税制结构剖析 186

8.2.3 税制模式 193

8.3 逃税与税收筹划 193

8.3.1 概念甄别 194

8.3.2 逃税行为 196

8.3.3 税收筹划 205

8.4 中国的税收制度 207

8.4.1 中国现行的税制结构 207

8.4.2 中国的主要税种 208

8.5 小结 218

本章要点 219

主要概念 220

思考题 220

第9章 财政平衡 221

9.1 政府增长 221

9.1.1 政府增长的特征化事实 221

9.1.2 政府支出的测度指标 223

9.1.3 政府支出增长理论 224

9.1.4 政府支出增长的治理 228

9.2 政府预算 228

9.2.1 政府预算概述 228

9.2.2 政府预算的主要类型 231

9.2.3 政府预算的目的和特点 234

9.2.4 政府预算的程序 235

9.2.5 政府预算的监督 239

9.3 公债理论与赤字 239

9.3.1 公债的一般性内容 239

9.3.2 公债的经济效应 242

9.3.3 公债的规模与测度 244

9.3.4 财政平衡与财政赤字 246

9.4 中国的政府预算与债务 251

9.4.1 中国的政府预算制度改革 251

9.4.2 中国当前地方政府债务 255

9.5 小结 257

本章要点 257

主要概念 258

思考题 259

扩展部分:政策实践 263

第10章 财政选择 263

10.1 成本—收益分析 263

10.1.1 成本—收益分析概述 263

10.1.2 私人部门成本—收益分析 264

10.1.3 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成本—收益的差异 269

10.1.4 公共支出项目成本—收益分析的一般步骤 269

10.1.5 进一步讨论 274

10.2 公共选择理论(2-1):直接民主制 277

10.2.1 民主与强制 277

10.2.2 一致性规则 280

10.2.3 多数票规则 282

10.2.4 互投赞成票 288

10.2.5 阿罗不可能定理 290

10.3 公共选择理论(2-2):间接民主制 292

10.3.1 选民理论 292

10.3.2 厂商行为 294

10.3.3 利益集团 297

10.3.4 政治人物 299

10.3.5 官员理论 303

10.3.6 其他因素 305

10.4 小结 306

本章要点 307

主要概念 307

思考题 308

第11章 财政分权 309

11.1 政府间财政关系 309

11.1.1 财政联邦制 309

11.1.2 公共品受益范围的层次性 311

11.1.3 政府间职能划分 311

11.2 第一代财政分权理论 312

11.2.1 公共品供给“市场解” 313

11.2.2 蒂伯特模型 314

11.2.3 奥茨的财政分权理论 317

11.3 第二代财政分权理论 319

11.3.1 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公共经济政策 320

11.3.2 预算约束 322

11.3.3 财政分权理论新进展 325

11.4 中国的分税制财政改革 326

11.4.1 分税制财政改革的背景 326

11.4.2 现财政体制下的基本框架 327

11.4.3 财政体制的绩效 328

11.5 小结 333

本章要点 333

主要概念 334

思考题 334

第12章 财政政策 335

12.1 主要国外经济学派的财政政策理论 335

12.1.1 重商主义与自由放任 335

12.1.2 凯恩斯的财政理论 336

12.1.3 货币学派和哈耶克的财政主张 337

12.1.4 理性预期学派的财政理论 338

12.1.5 供给学派的财政理论 338

12.1.6 公共选择学派 339

12.2 财政政策的工具和目标 339

12.2.1 财政政策工具 340

12.2.2 工具的局限性 345

12.2.3 财政政策的期望目标 347

12.3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效应 349

12.3.1 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 349

12.3.2 财政政策的效应 351

12.4 财政政策的功能和类型 352

12.4.1 财政政策功能 352

12.4.2 财政政策类型 354

12.5 财政与货币政策的协调 357

12.5.1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比较 357

12.5.2 协调路径:基于IS-LM模型的一般分析框架 361

12.5.3 政策组合模式 363

12.6 小结 364

本章要点 365

主要概念 365

思考题 366

第13章 财政风险 367

13.1 财政风险的内涵与构成 368

13.1.1 风险与不确定性 368

13.1.2 财政风险的内涵 370

13.1.3 财政风险的构成 372

13.2 财政风险的特点和原因 377

13.2.1 财政风险的特点 377

13.2.2 财政风险的原因 380

13.3 财政风险防范与财政安全 383

13.3.1 坚持市场导向 383

13.3.2 建构财政应急反应机制 383

13.3.3 区别不同层次的财政风险 384

13.3.4 财政安全 386

13.4 小结 387

本章要点 387

主要概念 388

思考题 389

补充部分 393

第14章 公共规制 393

14.1 公共规制基本理论 393

14.1.1 公共规制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393

14.1.2 公共规制的存在理由 397

14.1.3 公共规制的内涵和分类 399

14.2 公共规制效率 401

14.2.1 公共规制的制度设计 401

14.2.2 公共规制的制度选择 404

14.2.3 公共规制的效率分析 405

14.3 公共规制主要方式 409

14.3.1 公共规制弥补市场失灵的一般原则 409

14.3.2 公共规制的政策工具 412

14.3.3 公共规制的新方式 414

14.4 公共规制理论在中国的应用 415

14.4.1 国外公共规制理论在中国的适用性 415

14.4.2 公共规制理论的启示 416

14.5 小结 417

本章要点 417

主要概念 418

思考题 418

第15章 开放条件下的财政问题 419

15.1 国际公共品 419

15.1.1 基本内涵 420

15.1.2 国际公共品的主要类型 421

15.1.3 国际公共品的供给问题 423

15.2 国际税收 425

15.2.1 国际税收的内涵和本质 425

15.2.2 税收管辖权和国际重复征税 426

15.2.3 避免国际重复征税的方法 427

15.2.4 国际税收协调的路径和趋势 430

15.3 关税 431

15.3.1 关税的内涵 431

15.3.2 关税的发展阶段 432

15.3.3 关税的类型 433

15.4 小结 437

本章要点 437

主要概念 438

思考题 438

第16章 国别财政 440

16.1 美国“新经济”以来的税制改革 440

16.1.1 “新经济”的由来 440

16.1.2 克林顿时代的税制改革 442

16.1.3 小布什政府的税制改革 445

16.1.4 奥巴马政府的税制改革进展 449

16.2 欧盟财政一体化 451

16.2.1 财政一体化的理论依据 452

16.2.2 欧盟财政一体化的历程回顾 452

16.2.3 欧盟财政一体化的内容 454

16.2.4 欧盟财政一体化的挑战 456

16.3 日本财政政策的新进展 457

16.3.1 政策的简要回顾 458

16.3.2 “安倍经济学”的主要内容 460

16.3.3 现阶段日本财政经济政策影响 462

16.4 中国财政改革方向 464

16.4.1 中国财政改革的依托和始点 464

16.4.2 中国财政改革的关键环节 465

16.5 小结 467

本章要点 467

主要概念 468

思考题 468

参考文献 469

术语 47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