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
异质性劳动力与我国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
异质性劳动力与我国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

异质性劳动力与我国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经济

  • 电子书积分:9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孙晓芳著
  • 出 版 社: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14132342
  • 页数:193 页
图书介绍:本书展开了对我国劳动力流动问题的研究,并选取异质性劳动力作为全新的研究视角,采用空间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创新性的提出异质性因素作为影响劳动力流动的内因、逐渐成为未来劳动力流动的重要影响因素的观点,并通过空间经济理论模型的构建和分析,证明了异质性因素对空间经济内在分散力的作用过程,合理地解释了当前我国劳动力空间分布和生产空间分布不一致的原因,也对现有劳动力市场表现出的各种现象作出合理论证。
《异质性劳动力与我国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

第二节 文献回顾 2

一、劳动力流动理论 2

二、人口红利理论 3

三、异质性劳动力理论 3

第三节 研究内容 5

一、主要研究内容 5

二、研究的重点和难点 8

三、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8

第四节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10

第二章 文献述评 14

第一节 国外劳动力流动理论 14

一、劳动力流动模式研究 14

二、劳动力流动理论研究——微观关注 16

三、行为主义劳动力流动理论——多元个人特征考察 17

四、社会网络理论(Social Network Theory)——中观视角 18

第二节 国内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动态 20

一、二元经济分析框架的理论探索 20

二、实证研究 21

第三节 人口红利理论 23

一、人口转变理论及模式研究 23

二、人口红利研究 25

三、后人口红利——基于中国特色人口转变道路的修正 31

第四节 异质性劳动力研究现状 33

第五节 文献述评 35

一、国外理论对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启发 35

二、当前国内研究存在的问题 35

三、本书的理论基础与现实依据 36

四、异质性劳动力命题的创新性 36

第三章 异质性劳动力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38

第一节 异质性劳动力的概念界定 38

一、异质性劳动力的内涵与外延 39

二、异质性劳动力的属性 42

三、异质性劳动力的特征 45

第二节 异质性劳动力的演变 46

一、劳动力商品:异质性劳动力的市场化 46

二、人力资本:异质性劳动力的资本化 49

三、社会资本:异质性劳动力向社会关系的拓展 55

第三节 异质性劳动力与各类资本 58

一、人力资本与劳动力 58

二、社会资本与劳动力 59

三、物质资本与劳动力 60

四、异质性劳动力与三类资本要素的关系 60

第四节 本章小结 62

第四章 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 64

第一节 理论基础 65

一、新经济地理学关于劳动力流动的核心思想 65

二、线性模型 65

三、异质性劳动力的引入与理论解释 66

第二节 基本模型:劳动力空间分布与流动 68

一、模型基本假设 68

二、消费者:效用最大化行为 69

三、生产者:利润最大化行为 71

第三节 模型扩展:基于异质性劳动力的空间流动模型 74

一、引入异质性:离散选择理论 74

二、存在区域差异时的均衡分析:异质性劳动力打破“核心—外围”模式 77

三、不存在区域差异时的均衡分析:逐渐增强的异质性导致分散成为必然 84

四、工资的影响 86

五、效率和公平问题研究 89

第四节 模型启示:二元经济劳动力流动模型的修正 93

一、启示一:刘易斯拐点后工资上升并非充分条件 93

二、启示二:二元经济下劳动力城乡流动是永久的 93

三、启示三:不同区域在吸引普通劳动力方面会逐渐趋同 94

四、启示四:劳动力流动进入自主性流动 94

五、启示五:跨区域劳动力流动主体会从普通劳动者升级为资本型劳动力 95

六、启示六:我国空间经济结构趋于合理的道路漫长 96

第五节 本章小结 96

第五章 自主性流动:我国异质性劳动力流动的新阶段 98

第一节 我国已开始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 98

一、后人口红利时代及其特点 98

二、我国已开始进入后人口红利时代 100

第二节 后人口红利时代异质性劳动力凸显 103

一、客观基础:快速实现的人口转变 103

二、主观条件:不断强化的主体诉求 104

三、时代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104

第三节 劳动力自主性流动的特点和条件 105

一、劳动力自主性流动的特点 105

二、劳动力自主性流动的条件 106

第四节 我国劳动力自主性流动的阶段分析 108

一、劳动力自主性流动导入期:政府主导向市场自发的过渡转变期 109

二、劳动力自主性流动调整期:市场自发与劳动力自主产生矛盾 110

三、劳动力自主性流动稳定期:劳动力自主与市场自发走向协调 110

第五节 我国当前劳动力自主性流动阶段分析 111

第六节 本章小结 115

第六章 我国异质性劳动力流动模式研究 116

第一节 研究的基本命题 116

一、二元经济结构仍是主要的经济结构 116

二、劳动力有限供给是人口结构的重要特征 117

三、传统控制型向现代开放型转变是社会结构的主要特征 118

四、劳动者效用呈现多元化 119

五、劳动力流动行为呈现分散化 119

第二节 异质性劳动力分析框架下“资本驱动型”流动模式 120

一、人力资本驱动型流动 121

二、社会资本驱动型流动 123

三、双资本驱动型流动 126

第三节 我周“双资本驱动型”流动模式的表现形式 131

一、空间区域表现形式 132

二、产业部门表现形式 133

三、职业表现形式 135

第四节 我国“双资本驱动型”流动模式的动态发展及解析 136

一、“民工潮”:市场驱动为主的劳动力流动 137

二、“劳工荒”:由市场驱动向内在资本驱动的转变 140

三、“双资本驱动”:劳动力自主式流动 144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44

第七章 我国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人口与生产空间分布研究 146

第一节 经验性理论前提 147

一、人口空间分布的生产依赖理论:受到质疑 147

二、基于异质性劳动力的人口空间分布:合理解释 148

第二节 我国人口和劳动力的空间分布 149

一、定义人口(劳动力)与生产空间分布指标 149

二、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及其与生产的关系 151

三、我国劳动力空间分布及其与生产的关系 156

第三节 本章小结 160

第八章 推动我国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的政策研究 161

第一节 基本思路:促进劳动力自由流动 161

第二节 政策取向: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163

第三节 政策目标:实现人的城镇化和人类发展 164

第四节 政策建议 166

一、确保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程度,提升劳动力流动能力 166

二、将人口布局和生产力布局有机结合,引导劳动力合理流动 166

三、完善制度环境,促进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167

四、针对人口发展功能区完善政绩综合评价体系 167

第五节 本章小结 168

第九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169

第一节 主要结论 169

一、异质性劳动力是客观存在的劳动力的自然属性 169

二、异质性劳动力是区域经济空间集聚的分散力 169

三、异质性劳动力流动造成我国现阶段人口(劳动力)空间分布与生产空间分布的不一致 170

四、我国异质性劳动力流动以“双资本驱动型”为主要模式 170

五、我国开始进入异质性劳动力自主性流动阶段 171

第二节 研究展望 171

一、研究的局限性 171

二、研究展望 172

附录 174

附录1 174

附录2 176

附录3 177

附录4 178

参考文献 179

后记 192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