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朱熹《诗经》解释学研究
朱熹《诗经》解释学研究

朱熹《诗经》解释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郝永著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32573943
  • 页数:430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以朱熹的《诗经》学为研究对象,从解释学的角度出发,揭示了朱熹的《诗经》学旨归在于理学而非文学,其治学方法不仅是“我注六经”,更是“六经注我”。本书在结构上采用普遍性、特殊性、个体辩证运动的“三一体”逻辑路径展开论述,并附以衍生性的考虑。
《朱熹《诗经》解释学研究》目录

绪论 1

第一章 朱熹《诗经》学形成的背景 10

第一节 儒学重建的历史必然 10

第二节 疑经惑古的学术新思潮 11

第三节 新思潮下的《诗经》学 12

第四节 朱熹时代的《诗经》学 13

第五节 朱熹自身学术的构成 15

一、文学维度 15

二、史学维度 16

三、理学维度 18

第二章 朱熹《诗经》学方法 20

第一节 以“诗”解《诗》 20

一、“涵泳”以解《诗》 20

二、以“诗”解《诗》新成就 25

第二节 集众“善说”以解《诗》 27

一、破今古文经界 28

二、兼取当代“善说”以解《诗》 30

第三节 音韵、章句训诂与义理结合以解《诗》 55

一、汉唐的小学工夫 56

二、宋人的义理化倾向 58

三、章句训诂和义理结合法 61

第三章 朱熹《诗经》学发展历程 64

第一节 主——疑——黜《序》:从《诗解》到《诗传》 66

《诗解》的二《南》学 66

第二节 《诗解》“淫奔之诗”思想 73

一、《诗解》确定为“淫奔之诗”的篇章 74

二、《诗解》于“淫奔之诗”倾向不明篇章 78

第三节 《诗解》的《雅》诗学 81

一、“上下通用”的“燕乐”之篇 82

二、“劳者歌”之篇 82

三、正小《雅》错脱于变小《雅》之篇 83

第四节 从《遗说》看深化期《诗经》解释学 89

一、章句训诂 90

二、义理学 100

第四章 朱熹对汉唐旧《诗经》学的扬弃 117

第一节 批《序》概述 118

一、《大序》有不满人意处 119

二、《小序》全不可信 122

第二节 致《序》谬戾之因一:作者的认识论 124

一、不明文质 125

二、不通于理 145

第三节 致《序》谬戾之因二:作者的方法论 150

一、强就美刺 150

二、傅会书史和依托名谥 151

三、随文生义 154

第四节 《序辨》从、弃《序》考 159

一、从《序》之篇 160

二、弃《序》之篇 172

第五章 朱熹对《诗经》学传统问题的新诠 184

第一节 “兴善惩逸”的“思无邪”说 184

一、“思无邪”——性情正 184

二、“思无邪”与“诚” 186

第二节 “情性”说 188

第三节 感发之“兴”说 191

一、“兴”与“思无邪” 191

二、“兴”与“涵泳” 193

第四节 “六义”说 195

一、三经三纬 196

二、《风》《雅》《颂》 197

三、赋比兴 199

第五节 “赓和诗”说 204

第六节 “雅郑”、“邪正”之辨 207

第七节 “叶韵”说 212

第六章 二《南》正《风》诗学 215

第一节 周文王王道政化的里巷歌谣 215

一、前学渊源 215

二、作者的社会地位和诗篇内容的抒情 216

三、解释中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运用 219

四、篇篇冠以“文王之化” 220

五、文王王道的新民之功 222

六、文学、理学二元一体的矛盾性 224

第二节 《关雎》解释学 225

一、《关雎》诗旨 225

二、《关雎》讨论之其他 229

第七章 《风》诗学 233

第一节 地域风格理论 234

一、各别的地域风格 234

二、地理环境与诗歌风格 236

三、在上者好倡与诗歌风格 239

第二节 创作主体——以变《风》为例 242

一、宫廷王族诗人 242

二、朝臣大夫 243

三、贤者君子 243

四、平民诗人 243

第三节 朱熹《诗经》解释学“淫诗”说新论 247

一、史上“淫诗”篇数诸说及朱熹《卫风》“淫诗”篇数考 247

二、变《风》“淫诗”考 250

三、朱熹“淫诗”说矛盾探究 254

第四节 《风》诗的理学解释 258

一、“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经与权 258

二、士伦理学 261

第八章 《雅》诗学 269

第一节 《雅》诗学大纲 269

一、史上《雅》诗学 269

二、“小大”、“正变”说 270

第二节 正《雅》学 274

一、正《小雅》 274

二、正《大雅》 284

第三节 变《雅》学 291

一、变《小雅》 291

二、变《大雅》 301

第九章 《颂》诗学 308

第一节 宗庙祭祀的乐歌 309

第二节 《颂》诗伦理学 314

一、文王的“文德” 315

二、后稷的“农德” 318

三、周武王的“武德” 320

四、周成王的“成德” 324

第十章 承前启后的朱熹《诗经》学——以《陈风》为例 327

第一节 汉四家《诗》的《陈风》解释 327

一、四家《诗》的义理解释 327

二、四家《诗》的异文、考据 331

第二节 朱熹的《陈风》解释 333

一、歌舞元素 334

二、《序》辨 335

三、黜《序》 337

四、男女之诗 339

第三节 当代《陈风》解释——以陈子展《诗三百解题》为例 341

一、综合前人之说 342

二、批评前人成说 343

三、借鉴今人之说 344

四、以诗篇立己说 346

第十一章 朱熹《诗经》学的王道思想 349

第一节 历史回顾 349

第二节 王道本体论:天命、天理、民意三位一体 352

第三节 王道德性论:真、善、美三位一体 354

第四节 王道效用论:人与人、人与自然大和谐 356

第十二章 朱熹《诗经》学《魏》《唐》为晋风疑说 359

第一节 晋风地域风格 359

第二节 晋风唱和诗说 362

第三节 晋风乱世士子心态 365

第十三章 朱熹《诗经》学的影响 369

第一节 宗朱熹《诗》说而阐扬之 369

第二节 取法朱熹以己意解《诗》 372

第三节 折中于毛朱之间 375

第四节 宗《毛传》而辨驳朱熹《诗传》 378

第五节 对朱熹《诗经》学的整体褒赞与个案之辨 380

一、对朱熹《诗经》学的整体褒赞 381

二、马端临的朱熹废《序》辨 382

三、对朱熹“淫诗”说的辩驳 384

第十四章 朱熹《诗经》学与其诗论、诗作 387

第一节 降而不黜《诗》 387

一、对汉唐《诗经》学体系的由疑而废 388

二、新理学《诗》学体系建立 390

第二节 贬而不废诗 393

一、“诗人之言”的诗论 393

二、以诗名家的创作成就 395

第三节 “平易”的诗美主张 397

一、以歌谣、乐歌解《诗》 398

二、诗论中的“平易”倡导 400

第十五章 朱熹《诗经》学与其辞赋学 403

第一节 理学的本体论 404

第二节 以《诗》诠赋的方法论 410

第三节 尊崇骚赋的价值论 416

参考文献 422

后记 43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