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中国特色法治路径的理论探索
中国特色法治路径的理论探索

中国特色法治路径的理论探索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蒋传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9787509340509
  • 页数:29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蒋传光教授关于中国特色法治路径的研究的汇总,分为依法治国建设法治国家,宪政理论,法律文化,社会控制与当代中国社会控制模式的选择,和谐社会与法治建设等主题。
《中国特色法治路径的理论探索》目录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路的内涵 2

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 2

二、坚持社会主义 5

三、在政治体制上不照搬西方的模式 7

四、重视本土法律文化资源的利用 17

五、中国的法治建设要走中华民族自主创新之路 22

第二章 当代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起点 28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当代中国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起点 28

二、当代中国选择法治道路的历史背景 31

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法制建设的成就 35

第三章 当代中国法治社会的建构 38

一、制定和健全完备的法律体系,是建立法治社会的基本前提 38

二、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确立法律至上的全民观点,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首要条件 40

三、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完善权力制约机制,是建立法治社会的核心 42

四、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和法律的民主化,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重要内容 45

五、改革和完善我国的司法制度,是建立法治社会的重要保障 47

第四章 法律移植与中国的法治建设 50

一、法律移植的含义及其与法律的吸收、借鉴的比较 50

二、吸收、借鉴和移植国外先进立法经验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52

三、不同文化背景的法律可以互相吸收、借鉴和移植 55

四、吸收、借鉴和移植国外先进立法经验应注意解决的问题 58

第五章 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当代中国法治发展的主导作用 62

一、问题的提出 62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法治发展的依据 64

三、结语 73

第六章 当代中国宪政理论与实践的探索和发展——以1949年以来宪法的变迁为视角 76

一、我国社会主义宪政理论与实践的曲折发展历程 76

二、社会主义宪政实践的探索不断深化和宪政理论的日益成熟 84

三、现行宪法实施以来宪政理论的发展与创新 90

四、社会主义宪政理论与实践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94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理论的探索及其成果 98

一、毛泽东宪政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宪政体制 98

二、邓小平对当代中国宪政理论的贡献 101

三、中共十三届四中全会和十六大以来宪政思想的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112

结束语 119

第八章 依法执政的宪政价值 122

一、依法执政的宪政意义 122

二、依法执政的宪政价值必然性 127

三、依法执政的实质合法性与宪政实质价值的实现 130

四、依法执政的形式正义与宪政形式价值的实现 134

第九章 民族传统对宪政模式进行选择的路径探索 140

一、问题的提出 140

二、民族传统与宪政模式 142

三、民族传统对宪政模式进行选择的路径类型 147

四、中国宪政模式之构建 153

第十章 当代中国特色先进法律文化创建的路径 156

一、构建当代中国先进法律文化的意义 156

二、当前法学研究的现状和制度变革不能适应法律文化创新的需要 160

三、当代中国法律文化创建的路径 165

第十一章 和谐社会与法治社会的关系 176

一、和谐社会提出的背景及涵义 176

二、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 179

第十二章 社会控制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188

一、社会控制概念的历史考察 188

二、社会控制的含义 195

三、社会控制的类型 196

四、社会控制的手段、方法和途径 198

五、社会控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功能和意义 205

第十三章 中国古代的社会控制模式及其当代启示 211

一、人类社会早期(史前文明时期)的社会控制 211

二、夏、商、周时期的社会控制 216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控制 219

四、秦朝及西汉初期的社会控制 222

五、汉武帝以后中国封建大一统社会的社会控制 226

第十四章 构建和谐社会与当代中国社会控制模式的选择 238

一、社会控制的含义 238

二、社会控制的手段、方法和途径 239

三、社会控制与社会秩序的构建 242

四、当代中国社会控制模式的选择 244

五、中国实行“法治”与“德治”并重模式的实践基础 247

六、重视宗教信仰活动在社会控制中的功能和作用 251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后面对的问题 257

一、提高立法质量,确立良法之治理念,是保障法律权威性的基础 257

二、法律的有效实施是建设法治社会的关键 261

三、解释法律是完善法律体系的重要途径 266

第十六章 法治思维:创新社会管理的基本思维模式 270

一、思想观念创新: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 270

二、法治缺失:导致社会矛盾凸显和激化的重要因素 273

三、法治思维:社会管理创新的必然要求 280

四、法律手段:创新社会管理的最基本手段 284

五、具体法治:确立法治思维模式的基本路径 29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