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21世纪创新学生创造思维训练新概念  下
21世纪创新学生创造思维训练新概念  下

21世纪创新学生创造思维训练新概念 下PDF电子书下载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 电子书积分:4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桂兰,姜红娟,龚国成主编
  • 出 版 社:通辽:内蒙古少年儿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0
  • ISBN:7531212560
  • 页数:1843 页
图书介绍:
《21世纪创新学生创造思维训练新概念 下》目录

附录 1219

创造发明研究文萃 1219

第十篇 创新学生灵感与想象训练新概念 1245

第一章 灵感概述 1245

第一节 灵感的客观存在 1245

第二节 灵感的概念 1247

一、灵感是创造性活动的产物 1248

二、灵感是创造力的升华 1249

三、灵感需要一定诱因 1249

四、灵感产生突如其来 1250

五、灵感稍纵即逝 1250

六、灵感在良好精神状态下产生 1250

七、灵感出现伴随着情绪的高涨 1250

第三节 灵感在创造中的作用 1251

一、为科技创造提供重要思路 1251

二、为科技创造成功提供线索 1251

三、为科技创造提供重要启发 1252

四、为科技创造提供重要设想 1252

五、为科技创造确定课题 1252

六、使科技创造最后成功 1252

第四节 灵感的机制 1253

一、突如其来式的灵感 1253

二、诱导式灵感 1253

三、类似联想式灵感 1254

四、语言启发提示式灵感 1254

第五节 捕捉灵感 1254

一、积极开展创造性活动 1255

二、抓住灵感出现的时机 1255

三、愉快的情绪 1256

四、参加讨论 1256

五、摆脱习惯性思维的束缚 1256

六、随时准备有笔与纸 1257

第六节 睡梦中的创造 1257

一、梦的概念 1257

二、梦在科技创造中的作用 1258

三、创造性梦的成功条件 1259

第二章 直觉与机遇 1261

第一节 直觉 1261

一、直觉的形成 1261

二、直觉的特点 1262

三、直觉在科技创造中的作用 1263

第二节 机遇 1265

一、机遇的作用 1265

二、正确认识与对待机遇 1267

三、错过机遇的心理因素 1268

四、捕捉机遇的心理条件 1269

第三章 灵感带来的大发明 1271

一、农耕机的“胶鞋” 1271

二、镜子产生的灵感 1273

三、用灵感炒股 1274

四、蒸汽机关键环节的瞬间诞生 1275

五、“牛顿”唤出了地应力 1276

六、从绊倒纺车到发明纺纱机 1277

第四章 灵感散论 1279

一、激发灵感的酝酿期 1279

二、灵感的无法解释性 1280

三、引起灵感的消极方法 1281

四、激起灵感更积极的方法 1282

五、将分散的设想聚集成束 1284

六、创造性研究中的机遇因素 1285

七、观察提高灵感的价值 1286

八、坚持不懈能积累灵感 1287

九、运气提供线索 1288

第五章 想象概述 1291

第一节 想象的一般概念 1291

一、什么是想象 1291

二、想象的客观基础 1292

三、想象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与作用 1292

第二节 想象的生理基础 1295

一、想象是脑的机能 1295

二、想象对机体活动的反作用 1297

第三节 想象的种类 1298

一、无意想象 1298

二、有意想象 1301

第六章 学生想象力的培养与训练 1306

第一节 想象力的个别差异和培养 1306

一、想象力的个别差异 1306

二、想象的培养 1307

第二节 学生空间想象力培养 1309

一、发展形体特征的空间想象力 1310

二、发展形体大小的空间想象力 1310

三、发展形体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空间想象力 1311

第三节 学生想象力训练的途径 1312

一、首先学会摹仿 1314

二、丰富知识经验 1315

三、提高文艺修养 1315

四、善于进行观察 1316

五、培养多种爱好 1316

六、丰富表象储备 1316

七、闭目尽情想象 1317

八、培养丰富情感 1317

第四节 想象力训练模式 1318

一、随机训练 1318

二、活动设计训练 1319

附录 1321

“灵犀”探秘 1321

闪光的瞬间 1348

第十一篇 创新学生非智力因素训练新概念 1363

第一章 非智力因素概论 1363

第一节 影响学习与创造的因素 1363

一、智力因素 1363

二、非智力因素 1363

三、环境因素 1364

四、教师的指导 1366

第二节 智力与非智力因素 1367

一、高智商不等于成才 1367

二、智慧行为的两种心理机能系统 1369

三、智力的涵义 1369

四、非智力因素在来龙去脉 1370

五、非智力因素的涵义 1370

六、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与创造力 1372

第三节 非智力因素的作用 1374

一、非智力因素在智慧活动中的功能 1374

二、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开发 1376

三、非智力因素与学习 1378

第二章 培养良好的需要与动机 1382

第一节 需要与动机概述 1382

一、需要 1382

二、动机 1385

第二节 学习动机分析 1388

一、什么是学习动机 1388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 1389

三、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 1391

四、学习动机的考察 1392

第三节 学生学习需要的形成与培养 1394

一、影响学生学习需要形成的因素 1394

二、学生学习需要的培养 1396

第四节 激发学习动机的方法 1401

一、远景动机与近景动机相结合 1401

二、创设问题情境 1402

三、提高学习能力 1403

四、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 1403

五、学习成败的正确归因 1406

六、以正面表扬为主 1407

七、科学使用奖赏与惩罚 1409

八、合理开展学习竞赛活动 1410

九、让学生带着问题离开课堂 1411

第三章 学生学习兴趣与爱好的培养 1412

第一节 兴趣的概述 1412

一、兴趣是成才的萌芽 1412

二、好奇心是兴趣的先导 1413

三、求知欲与认识兴趣 1414

四、直接兴趣与间接兴趣 1415

五、广阔兴趣与中心兴趣 1415

六、兴趣的稳定性与兴趣的转移 1416

七、认识兴趣发展的三种水平 1418

第二节 兴趣的作用 1419

一、兴趣可以使人热爱生活、陶冶情操 1419

二、兴趣对活动具有始动、定向和动力作用 1419

第三节 兴趣的培养 1421

一、哪些事物或活动容易引起兴趣 1421

二、培养兴趣的方法及建议 1422

三、学习兴趣的个别辅导法 1425

第四节 好奇心的爱护与培养 1427

第五节 学习兴趣与爱好训练 1430

一、学习是苦还是乐 1430

二、学习格言集锦 1430

三、学习兴趣对话 1430

四、一份成绩单 1431

第四章 良好学习习惯与态度的培养 1433

第一节 学习习惯的概说 1433

第二节 不良学习习惯的表现与克服 1434

一、不良习惯表现种种 1434

二、习惯是怎样形成的 1436

第三节 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1441

一、越早越好,逐步发展 1441

二、加强教育,启发自觉 1441

三、从“小”做起,贵在坚持 1442

四、严格要求,反复强化 1442

五、整体培养,相互促进 1442

六、消除恶习,破旧立新 1443

第四节 端正学习态度,战胜厌学心理 1443

一、厌学心理分析 1443

二、良好学习态度的培养 1450

三、学习是与历史和社会的交流 1452

四、学习是磨炼创造力的过程 1453

五、学习是在师生交往中主动地发展自己 1454

六、学习是多姿多彩的生活 1456

七、如何改进你的学习 1457

第五节 立志成才——学习态度与习惯的坚强后盾 1458

第五章 其他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1461

第一节 信心的培养 1461

一、要尊重与信任学生 1461

二、合理赞许与表扬 1462

三、鼓励与帮助 1463

第二节 好胜心的培养 1463

一、自力自信、明确目标 1464

二、竞争意识、力争取胜 1464

三、创造条件、循循善诱 1464

第三节 好奇心与求知欲的培养 1465

一、适宜的环境刺激 1465

二、利用故事 1466

三、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 1466

四、提供动脑、动手的机会 1466

五、不挫伤学生好问的积极性 1467

第四节 独立性的培养 1467

一、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1467

二、应有自己的选择 1468

三、给予更多的自由 1468

四、通过各种活动 1469

第五节 坚持性的培养 1469

一、设置有一定难度的智力作业 1469

二、以竞赛活动提高兴趣 1470

三、要求善始善终 1470

四、输入苦的情绪体验 1470

第六节 良好情绪的培养 1471

一、满足幼儿对爱的需要 1471

二、从小就学会热爱 1472

三、播撒爱的情感 1472

四、设置教育情境 1472

五、提供交往机会 1473

六、培养健康情绪 1473

第七节 优良性格的培养 1474

一、建立良好的家庭气氛 1474

二、发挥榜样作用 1474

三、从小事做起 1475

四、掌握社会行为的道德规范 1476

第六章 学习方法的培养 1477

第一节 学习的革命呼唤方法的革命 1477

一、学习的新趋向 1477

二、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历史 1480

三、终身教育 1482

四、终身学习的社会没有应试教育 1484

五、什么样的知识是有用的 1486

六、怎样评价学生 1490

七、让所有的孩子都学会阅读 1491

八、和孩子共同体验考试的感受 1493

第二节 学习各基本环节的方法 1495

一、预习方法 1496

二、听课方法 1497

三、复习方法 1499

四、作业方法 1501

五、考试方法 1502

第三节 学生个体差异与学习方法 1503

一、学习的特定前提 1503

二、智力差异与学习 1504

三、内、外向学习的方法 1505

四、气质类型与学习 1506

五、认知风格与学习方式的偏好 1507

六、生活习惯的差异与学习 1509

第四节 因科制宜的学习方法 1510

一、学语文:要有学习的新思路 1510

二、学数学:概念、方法、观念、能力 1513

三、学习物理、观察与思考 1514

四、学化学:元素、结构、实验 1516

五、学历史:理线归类,分析概括 1518

六、学地理:图文结合,理解记忆 1520

七、学生物:观察与实验,阅读与识图 1522

第五节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1525

一、培养自学的信心 1525

二、要有正确的自学动机 1526

三、培养独立思考 1526

四、培养意志的坚持性 1526

五、培养稳定的情绪 1526

六、掌握自学方法 1527

第六节 反馈学习改进法 1528

一、反馈效应:学习进步的“推进器” 1528

二、正反馈的有效建立 1530

三、考试成绩能代表你的真实水平吗 1532

四、学习成绩的横向与纵向评价 1534

五、分析你的学习状况 1535

六、寻找影响学习效果的原因 1537

七、学习中自我奖惩的妙用 1538

八、恰当灵活的自我惩罚 1540

九、给你自己一个吻 1541

十、不要做行动的矮子 1543

第七节 教师与学生学习方法教育 1544

一、教给学生五种学习技能 1544

二、倡导学习中的合作精神 1546

三、惜时教育 1547

附录 1549

专家论坛 1549

观点一束 1586

非智力因素培养聚焦 1606

成功者说 1644

第十二篇 创新学生技能训练新概念 1689

第一章 技能概述 1689

第一节 技能概念 1689

一、技能及其有关的概念 1689

二、运动技能和智力技能 1690

三、熟练和习惯 1690

第二节 技能动作的分析 1691

一、动作的控制与调节 1691

二、动作的反应时间 1692

三、动作的准确性 1694

第三节 运动技能形成的阶段及特征 1697

一、运动机能形成的阶段 1697

二、技能形成的特征 1697

第四节 技能形成的有效条件 1699

一、明确练习的目的 1700

二、正确的练习方法 1700

三、了解练习的结果 1701

四、适当分配练习时间 1703

第五节 技能的相互作用 1704

一、技能的迁移 1704

二、技能的干扰 1706

第二章 运动技能 1708

第一节 运动技能的学习心理 1708

一、运动技能的特性与分类 1708

二、运动技能学习过程 1710

三、运动技能的迁移 1712

第二节 跳跃能力的培养 1715

第三节 投掷能力的培养 1719

第四节 培养攀登的能力 1720

第五节 培养游泳的能力 1722

第三章 电脑技能 1723

第一节 学习电脑技能的意义 1723

第二节 电脑的启动和关闭 1724

有硬盘启动 1724

无硬盘启动 1726

关机一般步骤 1726

注意事项 1726

第三节 键盘的功能 1727

第四节 打字姿势和键盘指法 1728

坐姿 1728

基本键 1728

击键的力度和时间 1729

手指的分工 1729

第五节 电脑病毒的消除与防治 1730

什么是电脑病毒 1730

及时察觉病毒的感染 1730

病毒的检测与消除 1731

预防病毒 1732

第四章 动手技能 1733

第一节 动手技能的意义 1733

第二节 动手操作技能的训练 1735

一、动手和动脑相结合 1735

训练1 自动跷跷板 1735

训练2 铁丝割冰 1736

训练3 怎样使纸桥不塌? 1736

训练4 巧取钞票 1737

训练5 布和海绵 1738

训练6 热力马达 1738

第三节 在课堂实验中提高动手能力 1739

训练1 用天平测空气质量 1739

训练2 测定水的沸点 1740

训练3 验证阿基米德定律 1741

训练4 “小喷泉” 1742

训练5 反冲炮 1742

第四节 在课外活动中提高动手能力 1743

训练1 小直升模型机Wc-14 1746

训练2 杆身橡筋动力模型飞机Wc-15 1747

第十三篇 学校创造性教育新概念 1753

第一章 我国学校创造教育的现状与任务 1753

第一节 我国中小学创造力教育现状与反思 1753

一、我国中小学创造力教育现状堪忧 1754

二、创造力及创造力教育的地位和意义 1756

三、实施创造力教育的几点设想 1757

第二节 素质教育应注意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1759

一、素质教育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759

二、创造教育对教师的要求 1761

第三节 创造性机制与教育 1763

一、创造性的机制 1763

二、创造性机械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1767

第二章 学校学生创造力教育的模式 1770

第一节 创造教育模式涵义 1770

一、一定的思想或理论 1771

二、一定的操作方法和程序 1771

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1771

四、一定的评价标准和手段 1772

五、一定的目标和效果 1772

第二节 创造教育的任务 1773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1773

二、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创造毅力 1773

三、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促进两个半脑的协调发展 1773

四、培养知识结构合理、智能结构合理的人才 1774

五、两种模式的比较 1776

第三节 创造教育模式特点 1777

一、理论性和实践性 1777

二、多样性和独创性 1777

三、局部性和整体性 1777

四、开放性和动态性 1778

第四节 国外创造教育模式 1779

一、威廉姆斯创造与情意模式 1779

二、吉尔福特模式 1780

三、奥斯本——帕内斯创造性解题模式 1780

四、泰勒发展多种才能模式 1781

五、戴维斯AUTA模式 1782

第五节 国内创造教育模式 1783

一、以学科教育教学为创造教育主渠道的模式 1783

二、以创造力训练课为主的模式 1783

三、以发明创造活动为主的模式 1783

四、以实践某种创造教育思想为主的综合的创造教育模式 1784

五、以创造学校的形式出现的模式 1784

六、开发右脑模式 1784

七、北京创造教育模式 1784

第三章 学校学生创造力培养的途径 1787

第一节 创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787

一、学生创造动机的意义 1787

二、学生创造动机的来源 1788

三、学生创造动机的培养 1789

第二节 以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创造力 1790

一、智能训练课内容 1790

二、智能训练课练习题 1791

第三节 班主任开发学生创造力 1795

一、促进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1796

二、寓创造于教育活动之中 1797

三、一个创造教育的实例 1799

附录 1801

创造力研讨 1801

创新教育经验谈 182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