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中国文学史  下
中国文学史  下

中国文学史 下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曾毅著
  • 出 版 社:泰东图书局
  • 出版年份:1930
  • ISBN:
  • 页数:257 页
图书介绍:
《中国文学史 下》目录
标签:文学史 文学

第四篇 近古文学 1

第一章 唐之文化及思潮 1

唐太宗之文治武功 1

十八学士题名录 2

十八学士之专长 2

唐以前之三教调和论 3

唐代三教合流之象 3

第二章 唐之文化及思潮 4

唐文学之特色为诗 4

唐诗所由盛之原因 4

唐诗体格声调之美备 4

唐诗数量之多 5

唐诗有初盛中晚之别 5

唐诗变迁之大势 6

唐辞赋体制备具 7

第三章 声律之完成 8

古今体诗之区别 8

唐以前之律诗非定格 9

言律诗自唐始 9

近体诗之范围 9

律绝组织法之不同 9

沈约八病说与律诗 10

律诗平仄使用法 10

绝句之来源 10

唐以律绝为乐府 11

骈文亦分古今体 12

今体骈文演成之来源 12

古今体骈文释例 12

韵学之源流 13

反切制韵之始 14

韵自与官私韵之别 14

今一百六韵之由来 15

第四章 初唐之文学 15

君臣间之力崇雅正 15

四杰与沈宋二家 16

四杰小传 16

代表初唐体之文字 16

四杰之品题 20

沈宋小传 20

沈宋完成律诗 20

上官仪之属对法 20

陈子昂振起风雅 21

子昂诗之风调 22

文章四友 22

第五章 开元天宝之极盛 23

治乱交会中文章之活气 23

开宝诗人点将录 24

王孟高岑四家 24

王孟一派 25

高岑一派 25

第六章 李白杜甫 26

李杜才兼古今 26

李杜各体与盛唐诸子之比较 26

李白小传 27

白诗肖其为人 28

诗之大体解剖 28

杜甫小传 28

杜诗纯本学力 29

杜诗之长所 29

李杜二家之比较 30

李杜相轻说之不可信 31

第七章 大历元和间之风气 31

中唐之国势与文运 31

韦应物 32

刘长卿 32

大历诗之别开境界 33

十才子 33

韩卢钱李小传 33

中唐诗体之擅场 34

元和风气又一变 34

杜诗中之韩白二派 34

韩白二家之比较 34

韩愈诗风概论 35

白居易诗风概论 35

元和体包韩白二家之论证 36

孟郊 36

贾岛 37

李贺 37

卢仝 37

刘又 37

张籍 37

王建 37

元稹 37

刘禹锡 38

柳诗在元和间独具一体 38

第八章 晚唐之诗学 38

晚唐之国势与文运 39

晚唐诗人之派别 39

李温杜三大家 39

义山学杜而别为一派 40

飞卿长于乐府 40

牧之诗文超晚唐 40

温李杜诗之缺点 41

诗莫备于晚唐之平议 41

第九章 唐初文章三变 42

初唐文之革六朝体 42

玄宗时之文风 43

燕许制诰文披靡唐代 44

元结独孤及始大变排偶 44

第十章 韩愈柳宗元 45

韩愈倡古文振八代之衰 45

韩为古文之出发点 46

山水记奇意独创 47

韩柳以文为教 47

韩柳二子之比较 48

诗宗杜文宗韩之所由 48

八代间文界之概况 48

骈语散语之得失 49

韩氏为文之信条 49

韩氏变文体之功 50

韩之古文影响于诗学 50

诗文偏胜之由 50

韩派文喜入奇险澁僻 50

古文在唐不盛 51

樊宗师之怪 52

陆宣公文开欧苏一派 52

权德舆 52

韦处厚 52

刘禹锡 52

李德裕 52

令狐楚 52

李商隐 52

第十一章 词学之发展 53

词为声律中之一体 53

何谓填词 53

汉以后乐府渐亡 53

唐之乐府亦诗 53

词产生之理由 54

词句长短之渊源 54

古乐曲难寻而词则有谱 54

李白词之可疑 55

渔父词为词之粗体及其变制 56

词可名律体杂言 56

词变化成形之例证 56

词初成形不为定制 57

一腔化为数曲 57

六言律诗亦号为词 58

温庭筠最高 58

五代竞为新声 58

花间集为填词之祖 58

五代惟词可称 58

词曲之所以千差万别 59

词之演进情形 59

第十二章 唐代小说之盛兴 59

小说在政治上之地位 59

小说在今文学上之地位 60

小说之起源 60

战国间燕齐最盛 60

汉武帝时独多 60

怪力乱神淫五种 61

唐小说之特色 61

汉以来多方士言 61

汉小说伪托者多 61

晋小说渐多因果谈 62

唐小说渐即于纯文学之徵候 62

传奇体小说 63

第十三章 宋之学术与文学之影响 63

宋思想界之活泼 63

汉以来学术界之概况 63

宋理学化合儒释道三元素 64

宋儒参取释道之论证 64

大学中庸之发明 65

宋理学及于政治之弊 65

宋佛门中之能者 65

宋之文以理胜 66

古文家辈出 66

骈文变唐而别开一派 66

诗家之概况 67

第十四章 宋之政治与文学之影响 67

宋政治上之特色 67

四子书至宋始大显之故 68

宋所收儒教之功 68

古文因理学而益发达 69

制科变法与论文 69

国运文运鼎盛时期 70

北宋与南宋之文风 70

第十五章 西昆体 70

五季为文学黑暗时代 71

西昆体前之作者 71

西昆体之势力 71

西昆体之作法 72

西昆体之诗例 72

西昆体之弊 73

西昆体扫五季芜鄙之习 73

杨刘小传 73

昆体盛行中之不入时风者 74

韩道大行自柳开始 74

叶水心对于柳穆诸人之贬词 75

王元之之文品 75

宋初诸家有待于进展之观察 76

第十六章 欧阳修与文运拓新 76

欧阳修一代宗匠 76

苏尹左右之功 76

尹师鲁小传 77

苏子美小传 77

梅圣俞之诗说 78

欧阳修之振起文雅并其势力 78

韩文在唐未盛行之故 79

古文兴起之功安在 79

古文可称今文 79

欧阳之文品及其评价 80

欧阳之诗品及其评价 81

石介及刘敞兄弟 82

欧阳氏之新骈体 83

夏竦及宋庠兄弟 83

曾巩王安石 84

南丰之文品及其流派 84

半山之文学行义 85

八大家之与文学界 85

八家在有宋之势力 86

八大家名之由来 86

第十七章 洛党与川党 86

宋之党祸情形 86

道学派之文学见地 87

道学派与白话文 88

辞人学者分途 88

道学派略传 89

洛蜀两党之轧轹 89

三苏小传 89

三苏之文品 90

三苏之诗品 91

第十八章 江西诗派 92

苏门六君子 92

六君子之品题 92

山谷为宋诗宗祖 93

山谷作品之病态论 93

鼂无咎 94

张文潜 94

秦少游 94

陈后山 95

李方叔 95

江西诗派图 95

江西诗派之贬词 96

第十九章 南渡后之文 97

南渡后之文风 97

朱熹对于文学之痛论 98

四六文之贵重 98

词林与国运之消长 99

苏文势力之披掩 99

古文家 99

永康学派 99

洛学派 100

永嘉学派 100

西山鹤山 101

骈文家 101

南渡初 101

南渡中 101

南渡末 102

第二十章 南渡后之诗 102

诗派之大势 103

陈简斋 103

尤杨范陆四家 103

四家之衡量 104

放翁为大家 104

杨陆之诗传 105

永嘉四灵与叶水心之诗说 105

江湖派 106

南渡中叶诗学之敝 106

宋末文章之盛之所由 107

第二十一章 宋代词学之极盛 108

大晟府与新乐曲 109

词调改进之论证 109

词之正宗与变体说 110

南派北派之分 110

欧词实为正宗 112

苏辛开词界之新机杼 113

才情与才气 113

周美成体兼苏秦 114

辛稼轩一派 114

姜白石一派 115

词曲嬗变之消息 115

第二十二章 文史与文料 116

文评诗论盛兴之由来 116

文料蒐集之弊 116

文选家统系之正变观 117

严沧浪之诗说 117

宋诗文皆自韩出 118

文料纂集之所自昉 118

文料书之概略 118

第二十三章 辽金文学 119

辽金两朝之概况 119

金文人多得自辽宋 120

金文苑点将录 120

纯然北方文学 121

吴激蔡松年 121

党怀英 121

赵秉文 121

元遗山 122

遗山诗文之评论 122

金之文摹欧苏而诗不取江西派 123

第二十四章 元之建国与文学 123

浮慕伪文明之弊害 124

文学上之新境界 124

金人为学多不纯 124

程朱大显于元 125

元道学派为文学之纲领 125

黄柳亦出于金仁山说 125

虞杨范揭之品题 126

铁厓九灵元末大家 126

第二十五章 小说戏曲之盛兴 127

创始通俗文学 127

通俗文学之效力 127

通俗文学之成因 127

宋金之留贻 127

元人之鄙朴 129

元人之风尚 129

章回体起于宋 129

水浒传与三国演义 130

唐末口语体文之发见说 131

水浒传作者有两说 131

小说家匿名之故 132

水浒传之作意及其效力 132

曲之别名 132

戏曲演进之源流 132

杂剧与传奇之别 133

词与曲之别 133

曲文代言之进步 134

北曲南曲之始 134

南北曲之分别 135

昆腔之混同 135

南北曲末流之滩簧大鼓 135

关王郑白四家 135

第二十六章 明之国势与文运 136

明文学少特色之故 136

摧折元气太甚 136

内外祸变相因 137

制义束缚之敝 137

元人八比法 138

八股文之构成法及诸名目 138

八股与文学界 139

明代文学之纵横开阖 139

明无古文大家之评断 140

宋善学唐而明不善学唐 141

李何推为正声 141

明文学界专于模拟 142

第二十七章 明初作者 142

东南盛文章之渊源 143

明初诗派有五 143

吴中四杰兴唐初四杰 143

宋濂 144

刘基 144

方孝孺 145

王褘 145

高启 145

杨基 146

张羽 146

徐贲 146

袁凯 146

贝琼 146

林鸿与十才子 147

林鸿之诗说 147

刘崧 147

孙蕡 147

明咏物诗之进步 148

唐人体物诗之概况 148

宋人体物诗之概况 149

体物进步之由来 149

第二十八章 台阁体与复古派 150

台阁体之主盟者 151

台阁体之文品及其末流 151

李东阳矫正台阁体 152

复古派之踵兴 152

东阳之作品 153

东阳之羽翼者 153

复古派之主张 154

七才子十才子之品目 154

汉魏唐宋两大派 154

两派作品之平议 154

李梦阳之性格 155

李梦阳之作风 155

李梦阳之摹拟论 156

何景明主创造 156

何景明之作风 156

何景明之持论 156

何景明明月篇及其词调论 159

吴中文情轻艳之风 160

金陵四家之羽翼李何 160

王守仁之学术及其文章 161

第二十九章 嘉靖文学 161

嘉靖七子 162

七子结社之略历 162

李攀龙之持论 162

王世贞声气之盛 163

攀龙作品之梗概 163

李何王李文之较论 164

世贞晚年论著改变 164

世贞作品之梗概 164

谢榛诗说与七子 165

李王七子平议 166

第三十章 嘉靖文学 167

复古派创议之起因 167

王唐与七子之对垒 167

王唐几卷入复古派 168

嘉靖八才子 168

归有光 168

有光折服王世贞 168

归文之作法与其影响 169

黄梨洲文敝待变之论见 170

两派末流之失 170

第三十一章 公安派与竟陵派 171

明万历年间之国势 171

公安竟陵之反复古 171

公安派之主唱者 171

公安体之作风 172

袁中郎之持论 172

竟陵派之主唱者及其响应 173

第三十二章 明末文学 173

明末文学界之概况 174

宋明两代末造文盛之故 174

坊社倡导之盛 175

复社之主盟 175

复社宗法王李 176

几社之主盟 176

几社应和复社亦宗王李 176

豫章社之主盟 177

豫章社宗法震川 177

明文学界颠倒于门户 178

第五篇 近世文学 179

第一章 前清文学之概观 179

康乾时文学最盛 179

学术之发达 179

汉宋两派之特点 179

汉宋两派并盛及其因缘 180

讲社出朋兴 180

修养之宏富 181

国势之强盛 181

康雍乾三朝之武功 181

文学界之气象 182

一技一能之奇异 182

朝廷之奖进 182

清初之文教 183

君臣之倡导 183

开博学鸿词科 184

编纂图书 184

前清与历代之比较 185

前清文盛之运会观 185

第二章 前清文学之概观 186

康雍间 186

乾隆朝 186

道咸间 187

光绪以后 187

文字之狱种种 188

文字狱及于文学界之影响 188

龚自珍之痛论 189

清文家之特色 189

第三章 明季遗老 189

清初三先生 190

黄梨洲 190

顾亭林 191

王船山 192

擅名诗文者 193

侯雪苑 193

魏叔子 194

吴梅村 194

钱谦益之无耻 195

江左三大家 196

第四章 清初之文学 196

东南文章特盛 196

施愚山 196

宋荔裳 197

施宋之比较 197

燕台七子 198

西冷七子 198

汪尧峰 198

姜西溟 199

汪姜外之作者 200

第五章 王渔洋朱竹垞 201

清初诗学界之概况 201

王渔洋之神韵说 201

神韵诗例 202

渔洋在文学界之势力 203

渔洋诗学之渊源 203

渔洋小传 203

渔洋诗之品藻 204

神韵说之弊 205

各家之讥切渔洋者 205

渔洋诗之平议 205

朱竹垞兼有诸家之胜 206

王朱为南北两大家 206

王朱之比较 206

王诗派传播之广远 207

与渔洋角逐词坛者 207

第六章 方苞刘大櫆 208

桐城派之开祖 208

望溪之为学 209

望溪之为文 209

望溪力诋班柳崇义法 209

望溪小传 209

望溪文之得失 210

学人之文 211

神韵与神理 211

海峰文之梗概 211

第七章 神韵派之反动者 212

沈归愚为一大家 212

赵执信之声调论 212

冯定远之诗说 212

声调之传授源流 212

声调笼罩明清诗坛 213

赵氏谈龙录之梗概 213

赵执信小传 213

翁方纲之肌理说 214

袁子才大张反帜 214

性灵说之梗概 214

性灵说之渊源 215

袁氏勇于创造 215

江左三大家 215

袁子才之作风 215

赵瓯北之作风 215

蒋心余之作风 216

三大家之品评 216

沈德潜与袁枚之诗才孕育观 216

袁枚之际遇 216

沈德潜之际遇 217

沈氏之作风 217

沈氏之格律说 217

间诗人综叙之盛 218

乾嘉沈诗派传授 219

第八章 骈体文之兴盛 219

元明间之骈文界 219

清初陈吴章三家及其价值 220

骈文家之伎俩论 220

真正作者之文境 221

气粗词繁之毛病 221

八大家之鄙宋学 221

八大家之作风 223

十大家之后起 223

骈文与古文之界域观 223

第九章 桐城派与阳湖派 224

姚姬传起抗汉学 224

姚氏之持论 224

姚氏之抱负 225

姚氏兼朱刘两家之传 225

桐城派名号之所由 225

管梅方姚四家 225

桐城派之传授源流 226

梅伯言为桐城派功臣 227

阳湖派之响应 227

阳湖与桐城不争立异之论证 227

恽子居之为学与其文 228

张皋文之为学与其文 228

骈文逊于古文之一徵 229

反桐城之气脉 229

龚定庵与魏默深 229

第十章 折衷派与曾国藩 229

汉宋两家之衰敝 230

曾氏欲泯汉宋门户 230

门下从游之盛 230

开留学风气 230

曾氏之文学宗旨 231

曾氏之文品 231

文资于学与才之不同 232

曾氏克成大功之所由 232

吴南屏不满于桐城 233

南屏之论文 233

南屏之成就 233

南屏之文派论 233

南屏反桐城之探原论 234

桐城派文事之伎俩与其末流 235

第十一章 词学之复盛 235

金元作者 235

明初沿元习 236

永乐后花间草堂盛行 236

明末陈子龙独胜 236

清初东南诸名家 236

北方之名家 237

朱陈村词之广播 237

朱陈派之末流 237

常州词派 238

道咸间词家 238

词学衰颓之故 239

第十二章 清之戏曲小说 239

明初之戏曲 239

宏正间之南北曲 239

玉茗堂四梦 239

明末之曲剧 239

万古愁最奇肆 240

李笠翁十种 240

桃花扇 240

长生殿 240

红雪楼九种 241

吟风阁词曲谱 241

明代小说之名著 241

西游记与同善社 241

西游记之作者及其作法 242

西游记之作意 242

金瓶梅之作意 242

金瓶梅之得失 242

金瓶梅之产因 243

李笠翁十二楼 243

清之晋唐体小说 243

红楼梦 244

红楼梦背影之改证者 244

小说内容不宜执一端以求 244

红楼梦之作意 244

续红楼 244

儿女英雄传之反红楼 245

侠义小说 245

儒林外史 245

金圣叹对于文学界之卓识 245

流俗十才子书之编配 246

民国以来之文学 246

白话文白话诗之观察 246

胡适之希风韩愈 247

第十三章 结论 24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