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科学
人才学基础理论研究
人才学基础理论研究

人才学基础理论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社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罗洪铁主编;周琪,张家建副主编
  • 出 版 社: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03
  • ISBN:7220065337
  • 页数:601 页
图书介绍:本书研究了人才的环境、成才的途径、人才的识别、人才的流动、人才的任用等人才学的基础理论问题。
上一篇:对话卡斯特下一篇:社会学导引
《人才学基础理论研究》目录

第一章 导言 1

一、人才概述 1

(一)人才的含义和类型 1

(二)人才的本质属性 9

(三)人才的价值 13

二、人才学概述 18

(一)人才学的诞生和发展 18

(二)人才学的研究对象 35

(三)人才学的理论体系 37

第二章 人才学的理论基础 39

一、马、恩、列、斯的人才思想 39

(一)关于人才重要作用的论述 39

(二)关于人才素质的论述 42

(三)关于人才环境的论述 44

(四)关于人才的培养、识别、选拔和使用的论述 47

二、我国三代领导人的人才思想 54

(一)毛泽东人才思想 54

(二)邓小平关于人才问题的重要论述 64

(三)江泽民的人才思想 72

第三章 人才开发的历史考察 83

一、人才开发的历史考察 83

(一)前农业文明时代的人才开发(距今300万年~350万年左右至新石器时代) 84

(二)农业文明时代的人才开发(新石器时代~18世纪6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 87

(三)工业文明时代的人才开发(15世纪末16世纪初为下限) 97

(四)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开发(始于20世纪90年代) 105

二、人才思想的历史演变 116

(一)西方国家的人才思想史简述 117

(二)我国古代和近代人才思想简史 139

第四章 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过程及其规律 158

一、人才成长和发展过程 158

(一)人才素质形成阶段 158

(二)外在活动质变阶段 164

(三)社会承认阶段 165

二、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研究 168

(一)理论界关于人才成长和发展规律的探讨 168

(二)人才成长和发展的规律 170

(三)研究人才规律的意义 181

第五章 先天素质与成才 191

一、先天素质的含义及其形成 191

(一)先天素质的含义 191

(二)先天素质的形成 193

二、先天素质对成才的影响 198

(一)先天素质与成才关系的有关观点 199

(二)先天素质对成才影响的具体表现 202

三、人的潜能的研究与开发的概况 205

(一)生命科学对人的潜能研究 206

(二)心理与教育科学对人的潜能研究与开发 210

四、优化先天素质,促进人才成长 212

(一)优化先天素质的重要意义 212

(二)优化先天素质的主要措施 213

第六章 人才的素质研究 220

一、人才素质理论的历史考察 220

(一)人才素质理论的历史发展考察 220

(二)人才素质理论历史考察的启示 223

二、人才素质的结构与功能 224

(一)人才素质的含义与结构 224

(二)人才素质的作用 237

三、人才素质的开发 246

(一)人才素质的开发的条件 246

(二)人才素质的开发 253

第七章 人才成长的环境研究 269

一、马克思主义的环境理论 269

二、中外人才成长环境理论研究综述 276

(一)中国古代关于人才成长环境的理论 276

(二)西方国家关于人才成长环境的理论 282

三、人才环境概述 287

(一)人才环境的涵义和类型 287

(二)人才环境的特点 291

(三)人才环境的功能 294

四、自然环境与人才成长 301

(一)自然环境影响人才成长 301

(二)人才影响自然环境 310

五、社会环境与人才成长 311

(一)社会环境影响人才成长 311

(二)人才认识和改造社会环境 349

第八章 人才的社会承认 353

一、社会承认概述 353

(一)社会承认的含义和属性 353

(二)社会承认的构成要素 355

(三)社会承认的类型 358

(四)社会承认的作用 360

二、社会承认的原则和方式 362

(一)社会承认的原则 362

(二)社会承认的方式 366

三、社会承认的科学化 369

(一)社会承认理论的深入研究 369

(二)社会承认组织建设的加强 370

(三)社会承认队伍建设的加强 371

四、社会承认失误的减少和避免 372

(一)社会承认失误的含义 373

(二)社会承认失误产生的原因 374

(三)社会承认失误减少和避免的对策 378

第九章 人才结构研究 382

一、人才结构概述 382

(一)结构概述 382

(二)人才结构的一般理论 385

(三)人才结构的类型 387

二、研究人才结构的意义 389

三、人才群体结构研究 390

(一)人才群体结构概述 391

(二)人才群体结构的基本功能 398

(三)人才群体结构容易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402

四、人才结构优化 416

(一)人才结构优化的含义和原则 416

(二)人才结构优化的途径 419

第十章 人才的识别、选拔和考核 424

一、人才的识别 424

(一)人才识别的含义及意义 424

(二)中国古代人才识别历史考察 429

(三)人才识别的方法 432

二、人才的选拔 444

(一)中国古代人才选拔的历史考察 444

(二)人才选拔的原则 450

(三)人才选拔的方式 459

三、人才的考核 463

(一)人才考核的含义与意义 463

(二)我国人才考核制度的历史演变及其启示 464

(三)人才考核的内容 472

(四)人才考核的步骤及方法 475

(五)人才考核中的社会化评价 482

第十一章 人才的使用 489

一、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和用人制度 489

(一)中国古代的用人思想 489

(二)中国古代用人制度演变 505

二、中国近现代人事制度的演变 512

(一)中国近代人事制度的发展 512

(二)新中国初期干部人事制度的建立与初步完备 515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干部人事制度的停滞 517

(四)改革开放初期干部人事制度的恢复、发展和改革 518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干部人事制度的全面改革和深化 519

(六)中国干部人事制度演变史的反思 521

(七)中国共产党的用人思想 522

三、人才使用的原则与方法 525

(一)人才使用的原则 525

(二)人才使用的方法 527

四、人才的评估和激励 529

(一)人才的评估 529

(二)人才的激励 543

五、人才使用中的再开发 552

(一)人才使用中再开发的内涵和类型 552

(二)人才使用中再开发的方法 553

第十二章 人才流动和人才市场 558

一、人才流动 558

(一)人才流动的含义、类型和必然性 558

(二)人才流动的规律、作用和形式 563

(三)人才流动的原则 572

二、人才市场研究 574

(一)人才市场的含义和类型 574

(二)我国人才市场的作用 578

(三)我国人才市场的发展和建设 580

主要参考文献 592

后记 60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