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张君劢传
张君劢传

张君劢传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5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郑大华著
  • 出 版 社:北京:商务印书馆
  • 出版年份:2012
  • ISBN:9787100092043
  • 页数:474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民国时期著名政治家、哲学家及“第三势力”领袖张君劢的传记。张君劢是风云一时的宪政专家,他曾参与民国宪法的起草,一生致力于在中国实现民主宪政,终因时局动荡而壮志未酬——在此过程中,他饱尝磨难、误解和屈辱也在所不惜,唯独希望中国真正步入现代化,真正强大起来。他深知一个国家的强大与民众理性程度和国体制度息息相关,由此他不断努力,甚至希望通过妥协来促成宪政。晚年他致力于儒学的研究和发展,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张君劢传》目录
标签:

引子 1

第一章 十字街头(1887—1918) 3

1 早年生活 3

“小军师” 3

广方言馆的优秀生 3

少年登科 5

被南京高等学校除名 6

任教明德学校 7

2 留学日本 7

入早稻田大学 7

摘译穆勒《代议政治论》 10

论今后民党之进行 14

参加立宪活动 17

3 从联袁到反袁 19

洋翰林 19

进言梁启超:联络袁世凯 20

“另造一个大的政党” 22

袁政府之十大罪 24

4 欧战的旁观者 27

入柏林大学读博士 27

留在德国观察欧战 28

战争的启迪 31

放弃学位回国讨袁 33

5 参战风波 34

《联邦十不可论》 34

卷入府院之争 37

北洋军阀斗争的牺牲品 40

消沉中的反思:治国先治己 41

第二章 欧游新观感(1919—1921) 44

1 航向“学问国” 44

随梁启超游历欧洲 44

师从倭伊铿 47

介绍倭氏学说的第一人 49

2 关于社会主义 53

对社会主义的理解 53

中国应实行社会主义 56

与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的分歧 59

3 中国前途:德国乎?俄国乎? 60

俄德革命的比较 60

德国道路:中国前途的选择 63

介绍俄国革命 66

4 《魏玛宪法》评论 69

对《魏玛宪法》的肯定 69

对《魏玛宪法》的批评 71

中国问题的症结 72

5 理性政治的企求 75

“武力政治”与“理性政治” 75

实现“理性政治”的前提 76

建立理想政党的关键是教育国民 78

第三章 讲学与办学(1922—1929) 81

1 国家基本蓝图的初步设计 81

八团体国是会议 81

《国是会议宪草》的内容分析 83

公众对《国是会议宪草》的批评 93

《国是会议宪草》与《1923年宪法》 100

2 人生观论战 106

论战发生的背景 106

清华演讲“人生观” 108

答辩丁文江 112

反驳陈独秀与胡适 119

在成败得失之间 122

3 政治教育 127

出长政治大学 127

演讲国内战争 129

第二次婚姻 132

批评国民党 133

政治大学的停办 138

4 明争暗斗 138

翻译《政治典范》,介绍拉斯基学说 138

出版《苏俄评论》,反对共产党人 145

创办《新路》杂志,批评国民党一党专制 148

被国民党绑架 155

第四章 内忧外患中的选择(1930—1937) 157

1 组建中国国家社会党 157

国家社会党的秘密成立 157

《我们所要说的话》 159

国家社会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164

2 探求民族复兴之道 166

翻译菲希德演讲辞 166

出版《民族复兴之学术基础》 168

创办学海书院 174

3 明日之中国文化 178

对人类文化起源的探讨 178

对印度文化和欧洲文化的分析 180

对中国过去文化的考察 183

对中国过去文化总的评判 185

对中国未来文化的主张 188

4 如何抵抗日本侵略 192

“他山之石,可资攻错” 192

热战失败的教训 195

对欧美派日本派外交政策的批评 197

译刊《全民族战争论》 198

发表《对外抗战问题》 200

第五章 投身抗战与建国主张(1937—1940) 202

1 投身抗战 202

国防参议会参议员 202

抗战三字诀:死、苦、耐 204

与国民党交换文件 206

出席国民参政会并被选为驻会委员 209

2 立国之道 211

国家民族本位 212

修正的民主政治 217

国家社会主义 223

文化政策 229

致毛泽东的公开信 233

3 创办民族文化书院 235

民族文化书院缘起 235

胡适思想批判 239

民族文化书院被蒋介石关闭 245

第六章 致力于民主宪政运动(1940—1945) 247

1 参加第一次宪政运动 247

向国民党要求宪政 247

关于宪政提案的一场舌战 250

推动宪政运动的兴起 253

参与制定宪法草案修正案 257

代表期成会作宪草修正案说明 259

第一次宪政运动的流产 261

2 组建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263

民主政团同盟的酝酿 263

调停国共争端的失败 265

民主政团同盟的成立及公开 268

被国民党软禁于汪山 272

3 参加第二次宪政运动 275

充任宪政实施协进会常务会员 275

呼吁保障人民的三项基本权利 277

介绍西方人权思想 280

民主政治标准释义 284

重获自由,选任民盟常委 287

4 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 289

第七章 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上)(1946—1949) 292

1 起草《中华民国宪法》 292

政协通过宪草修改十二条原则 292

围绕宪草修改的斗争 295

宪法草案“成了一种废纸” 298

演讲中华民国未来宪法 301

“扔到纸篓里的宪草又复活了” 303

《中华民国宪法》与《五五宪草》的比较 306

2 调停东北内战 316

东北内战的由来 316

调停的努力 318

解决东北问题的建议 322

调停的失败 324

3 组建中国民主社会党 326

中国民主社会党的成立 326

中国民主社会党政纲释义 330

民主政治的哲学基础 331

政治民主与经济民主 333

第八章 在政治斗争的漩涡中(下)(1946—1949) 336

4 率领民主社会党出席包办国大 336

反对国民党单方面召开国大 336

为促成国共和谈而奔走 339

改变初衷及其原因分析 345

与蒋介石交换信件 348

被开除出中国民主同盟 353

5 率领民主社会党参加改组政府 355

《训政时期约法》的存废问题 355

关于国府委员名额分配引起的争议 360

提出参加四机构人员名单 364

与国民党签订施政方针 370

民主社会党的公开分裂 372

6 行宪国大前后的捭阖 376

国代名额的幕后交易 376

总统选举与修宪案之争 380

把副总统选票投给李宗仁 385

立委名额引起的纠纷 389

参与“新的和平运动” 397

第九章 儒家思想的新开展(1950—1969) 404

1 海外流亡 404

应邀赴印度讲学 404

出面领导第三势力 405

写作《新儒家思想史》 408

联名发表《文化宣言》 411

环球讲学 413

创办《自由钟》 415

2 关于儒家哲学思想 417

儒家哲学的特点 417

儒家哲学的基本范畴 420

中西形上学的比较 424

唯实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 427

3 关于儒家伦理思想 432

儒家伦理学的基本概念 432

儒家伦理学的特点 435

儒家德性的一与多 437

4 关于儒家政治思想 442

中西政治哲学的异同 442

立国之道:德与法相辅而行 444

儒家思想中的民主种子 447

5 中国现代化与儒家思想的复兴 449

现代化的意义与中国现代化历程 449

复兴儒家思想是中国现代化的途径 453

儒家思想的复兴主要是宋代新儒学的复兴 456

儒家思想复兴的道路:自力更生中之多形结构 459

结语 病逝旧金山(1969.2.23) 462

再版后记 465

附录:主要参考文献 46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