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研究 1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鸣奋著
- 出 版 社:上海:学林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48607830
- 页数:532 页
绪论: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的由来 1
一、机遇:艺术理论的创新 3
(一)震撼:多种革命的合力 3
(二)佳境:文化与科技交融 7
(三)趋势:艺术理论的转型 14
二、进程:中西思潮的汇流 20
(一)涌泉:西方数码艺术研究的发展 20
(二)波澜:西方数码艺术研究的影响 30
(三)新浪:我国数码艺术研究的进展 41
三、本书:学科建设的探索 56
(一)先导:数码艺术的研究 56
(二)开拓:交叉学科的思路 58
(三)对话:学科建设的呼吁 62
(四)矩阵:本书篇章的构成 65
第一篇 数码艺术潜学科群基础 73
第一章 基础略论 75
第一节 返本归宗:原点对于数码艺术研究的意义 75
一、集合原点:总括对于数码艺术研究的意义 75
(一)归属:国外相关著作中的数码艺术集合 76
(二)视角:国内相关著作中的数码艺术集合 76
(三)拓展:国内外相关论著中的新媒体艺术集合 77
二、逻辑原点:正名对于数码艺术研究的意义 80
(一)数码概念:词源意义上的正名 80
(二)数码艺术:理论意义上的正名 81
(三)数码样态:实践意义上的正名 82
三、发生原点:溯源对于数码艺术研究的意义 83
(一)数码艺术发生原点:神话与电脑 84
(二)数码艺术起源研究:历史与现实 86
(三)起源研究理论问题:随机与自觉 87
第二节 深识大体:范式对于数码艺术研究的意义 90
一、辨识:数码艺术范式的由来 90
(一)要素划分:艺术范式的层面 90
(二)要素组合:艺术范式的代表 92
(三)要素更新:艺术范式的转变 94
二、构成:数码艺术范式的子类 96
(一)社会层面:艺术交往新形态 96
(二)产品层面:艺术生产新模式 99
(三)运营层面:艺术发展新态势 101
三、倾向:数码艺术范式的演化 103
(一)横向:移用与创新 103
(二)纵向:颠覆与回归 104
(三)立体:去经典化和再经典化 105
第三节 事有定分:属性对于数码艺术研究的意义 106
一、属性解析:阐释数码艺术渊源的切入点 106
(一)标识:古代数字化与广义数码艺术属性 107
(二)海涵:当代数字化与狭义数码艺术属性 108
(三)理论:数字化审视与数码艺术研究属性 110
二、属性集成:判定数码艺术特征的参照点 111
(一)层次:共有属性与特有属性 111
(二)虚拟性: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 113
(三)现实主义:客体属性与主体属性 116
三、属性辨识:进行数码艺术操作的出发点 118
(一)重组:作为数码艺术特色的属性 118
(二)文件:作为机档的数码艺术属性 119
(三)可玩:作为游戏的数码艺术属性 120
第二章 原点研究 122
第一节 艺术原点:人性六要素 122
一、人性起源:艺术的历史原点 123
(一)生产:马克思论人的类特性 123
(二)劳动:恩格斯论人类起源 125
(三)意脉:人性六要素原理 126
二、人的定义:艺术的逻辑原点 128
(一)生产:工具和产品的矛盾 129
(二)心理:语言和意识的矛盾 130
(三)社会:规制与身体的矛盾 135
三、艺术起源:艺术的理论原点 139
(一)艺术定义:语境的影响 139
(二)艺术起源:交往的意义 141
(三)艺术演变:创作的线索 148
第二节 艺术学原点:与美分途 152
一、自立化:作为原点的一般艺术学的诞生 153
(一)标志与定义:一般艺术学在西方的兴起 153
(二)渊源与体制:艺术学原点在我国的确立 156
(三)著作与原理:作为原点的一般艺术学建设 161
二、多样性:艺术学新兴学科的发展 162
(一)文化多样性:建设艺术学新兴学科的原点 163
(二)取向多样性:艺术学新兴学科的涌现 164
(三)转型多样性:艺术学新兴学科的原点位移 167
三、多重性:艺术学新兴交叉学科的定位 170
(一)交叉:作为原点的母体学科 171
(二)板块:作为原点的科学体系 172
(三)趋势:作为原点的科技革命 173
第三节 数码原点:量化万物 175
一、创造:数的原点 175
(一)原点:四史观数 176
(二)词源:九义析数 180
(三)艺术:三旨论数 182
二、编码:作为原点的数字 185
(一)数字:文化编码与编码文化 186
(二)数字:科技编码与编码科技 189
(三)数字:艺术编码与编码艺术 192
三、信息技术:作为原点的数码 193
(一)数码:信息技术的由来 194
(二)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兴盛 195
(三)计算理念:信息技术的推广 196
第四节 数码艺术原点:三相定义 197
一、范围:数码艺术的集合定义 197
(一)围绕数字编码构思:符号与功能 197
(二)体现数码科技境界:隐喻与地位 200
(三)运用数码科技创作:现象与过程 204
二、特性:数码艺术的逻辑定义 205
(一)泛艺术:人的类特性的体现 205
(二)美的艺术:人的类特性的超越 206
(三)数码艺术:人的类特性数码化的体现 207
三、由来:数码艺术的发生定义 210
(一)灵化:数码艺术与原始艺术 210
(二)元化:数码艺术与古代艺术 212
(三)虚化:数码艺术与美的艺术 213
第五节 数码艺术学科原点:鼎足而立 216
一、集合原点:数码艺术学科基本定位 216
(一)学科领域:对象的确定 217
(二)学科释名:建设的思路 218
(三)学科归属:教育的实践 221
二、逻辑原点:数码艺术学科建设需要 222
(一)文理渗透、科艺一体的研究领域 222
(二)中西合璧、古今贯通的知识体系 223
(三)全球视野、本土特色的功能单位 225
三、发生原点:数码艺术学科历史演变 226
(一)起步阶段:以多种相关学科为原点 226
(二)勃兴阶段:以数码艺术实践为原点 228
(三)推广阶段:以数码艺术理论为原点 230
第六节 数码艺术潜学科群原点:科艺融合 232
一、古代:泛艺术学科群 232
(一)“艺”之六义:泛艺术观念 232
(二)“六艺”:我国最早的艺术学科群 234
(三)专门化:特殊艺术学的滥觞 236
二、现代:美的艺术学科群 238
(一)古今之争:艺术与科学的分离 238
(二)“美的艺术”:近现代主流学科群 240
(三)产业化:机器地位的提升 242
三、当代:数码艺术潜学科群 244
(一)丑学之兴:美的艺术观念的危机 244
(二)数码艺术:世界性新兴潜学科群 247
(三)另类化:后现代语境的影响 255
第三章 艺术范式 258
第一节 睿敏精密:艺术工具观三大范式比较 259
一、规矩:我国古代艺术工具观 259
(一)利器:作为工具的艺术 260
(二)妙器:工具与标准合一的规矩 262
(三)奇器:作为艺术的工具 264
二、机器:西方现代艺术工具观 267
(一)机器所生产的艺术,艺术所构想的机器 267
(二)作为机器的艺术,作为艺术的机器 269
(三)作为机器的人,作为人的机器 271
三、电脑:当代数码艺术工具观 273
(一)软件化:数码艺术工具的特征 274
(二)智能化:数码艺术工具的升级 275
(三)集成化:与传统艺术工具的兼容 277
第二节 作者生死:艺术产品观三大范式比较 279
一、作者之生与文本性:我国古代艺术产品观 280
(一)恒久性是艺术之本 280
(二)“文”是艺术产品的基本形态 282
(三)“物相杂”是艺术形态的生成途径 284
二、作者之死与互文性:西方现代艺术产品观 285
(一)“流行性”是艺术之本 286
(二)“互文本”是艺术产品的基本形态 287
(三)“互文”是艺术形态的生成途径 290
三、合-作者之生与超文本性:当代数码艺术产品观 292
(一)“互联性”是艺术之本 293
(二)“超文本”是艺术产品的基本形态 295
(三)“链接”是艺术形态的生成途径 300
第三节 文情合分:艺术语言观三大范式比较 304
一、文情相生:我国古代艺术语言观 305
(一)不胜情欲:艺术之人所运用的语言 306
(二)但见情性:语言高超入妙的运用 307
(三)推本性情:用于评释艺术的语言 309
二、文情相分:西方现代艺术语言观 313
(一)语言性:从语言的角度看艺术 314
(二)艺术性:从艺术的角度看语言 318
(三)文学性:关于艺术语言 320
三、文情相济:当代数码艺术语言观 326
(一)语言丛:数码艺术的应用 327
(二)傻瓜群:对似透明的建构 330
(三)迷宫簇:似浑浊的相关范畴 335
第四节 超越自我:艺术意识观三大范式比较 341
一、德性(高尚的人):我国古代艺术意识观 341
(一)言志与兴寄:艺术的主体意识 342
(二)尚友与知音:艺术的对象意识 345
(三)意境与韵味:艺术的中介意识 347
二、市场(成功的人):西方现代艺术意识观 351
(一)媒体与作秀:艺术的手段意识 351
(二)议题与时尚:艺术的内容意识 354
(三)品牌与类型:艺术的本体意识 357
三、艺件(快乐的人):当代数码艺术意识观 360
(一)遍历与耦合:艺术的方式意识 362
(二)交感与穿越:艺术的环境意识 363
(三)检测与仿真:艺术的机制意识 365
第五节 因势利导:艺术规制观三大范式比较 368
一、统治:我国古代艺术规制观 369
(一)原道:合法性的来源 369
(二)征圣:权威性的确立 371
(三)宗经:规范性的明证 373
二、管理:西方现代艺术规制观 376
(一)理性:科技实力的显示 377
(二)大众:艺术体制的变动 378
(三)法制:市民社会的变革 381
三、控制:当代数码艺术规制观 384
(一)反馈:控制论的原理 385
(二)自治:赛伯族的吁求 390
(三)参与:主人翁的态度 394
第六节 灵肉交集:艺术身体观三大范式比较 399
一、我国古代艺术身体观:灵对肉的管控(自然属性) 399
(一)无身:道家摆脱肉体的追求 400
(二)修身:儒家训练肉体的要求 401
(三)观身:佛家看空肉体的修行 402
二、西方现代艺术身体观:肉对灵的提升(文化属性) 405
(一)欲身:肉体诉求的科学化 406
(二)喻身:肉体意义的社会化 408
(三)辨身:肉体基准的规范化 409
三、当代数码艺术身体观:灵对肉的超越(编码属性) 411
(一)去身:人工智能的争议(灵性归符) 411
(二)化身:信息科技的发明(灵性迁移) 414
(三)造身:生物科技的实验(灵性新萌) 415
第四章 数码属性 419
第一节 可编程性:从自动机到艺术 419
一、历史:编程可能性与艺术 420
(一)生物:可编程性溯源 420
(二)自动机:可编程性的发展 422
(三)媒体:可编程性的推广 425
二、任务:编程可行性与艺术 426
(一)实验:艺术的可编程性 427
(二)思辨:艺术的不可编程性 430
(三)观念:编程艺术 431
三、评定:编程认可性与艺术 433
(一)艺术性:对通过编程所生产的文本的认可 433
(二)艺术家:对程序员的认可 435
(三)艺术标准:对基因编程的认可 436
第二节 非物质性:从理念到艺术 438
一、理念:艺术的非物质性 438
(一)非物质性的内涵:本体与非本体 439
(二)非物质性的外延:产业与产品 441
(三)艺术的非物质性:技艺与艺术品 442
二、实践:非物质性艺术 443
(一)心灵表现:观念艺术与数码艺术的观念性 443
(二)动态呈现:过程艺术与数码艺术的过程性 445
(三)信息显现:编码艺术与数码艺术的编码性 446
三、变革:数码时代的艺术 447
(一)创作:数字性的意义 447
(二)收藏:博物馆的处境 448
(三)流通:在线服务的要求 449
第三节 联机性:从电脑到艺术 452
一、增值:联机性与数码语言功能 452
(一)通信:自然语言与联机性 453
(二)控制:人工语言与联机性 454
(三)创造:艺术语言与联机性 455
二、探索:联机性与数码艺术特色 457
(一)超媒体艺术:集成、链接与变形 457
(二)数据库艺术:存贮、搜索与呈现 460
(三)互联网艺术:检测、交互与协作 462
三、虚在:联机性与数码生存状态 465
(一)隐喻:联机时空与人的物理性存在 466
(二)关联:联机体验与人的心理性存在 467
(三)沟通:联机活动与人的社会性存在 469
第四节 可计算性:从数论到艺术 472
一、先驱:计算可能性与艺术创作 472
(一)哲人妙法:西方古代的计算可能性问题 473
(二)艺匠才华:我国古代的计算可能性问题 474
(三)机器潜能:现代意义上计算可能性问题 475
二、问题:计算可行性与艺术活动 479
(一)算法革命:计算可行性的由来 479
(二)人机系统:艺术领域的计算可行性 481
(三)科学管理:计算可行性的扩展 484
三、准则:计算许可性与艺术规制 485
(一)社会规范:计算许可性与艺术传播 485
(二)数码复制:计算许可性与艺术版权 486
(三)良知良能:计算许可性与艺术批判 486
第五节 超中介性:从需要到艺术 488
一、辗转:从直接性到间接性 488
(一)价值衍生:间接性的由来 488
(二)言外无穷:间接性与艺术 490
(三)环环递转:间接性与数码艺术 491
二、迂回:从间接性到中介性 493
(一)社会角色:中介性的由来 494
(二)语言现实:模拟中介性与艺术规制 496
(三)多向传播:数码中介性与艺术规制 499
三、圆成:从中介性到超中介性 503
(一)超级中介:跨学科视角 504
(二)超视中介:似直接性呈现 506
(三)超然中介:透视性感悟 508
第六节 人机共生性:从神话到艺术 511
一、语意:人机共生性的由来 512
(一)原义:生物共生 512
(二)引申:社会共生 514
(三)扩展:人机共生性 516
二、关系:人机共生性与艺术身体 519
(一)机理:电子人与共生人 519
(二)功能:偏利共生与互利共生 521
(三)条件:可共生性 523
三、态势:人机物社会与艺术有机体 524
(一)艺术观念:共生与反共生 525
(二)艺术存在:内共生与外共生 526
(三)艺术发展:世代共生 529
第二篇 数码艺术潜学科群范畴 533
第一章 范畴概览 535
第一节 学科纽带:范畴及其理念 535
一、范畴分类:学科视野的分化 536
(一)中西各表:哲学范畴与数码艺术研究 536
(二)古今变化:自然科学范畴与数码艺术研究 538
(三)人文语根:社会科学范畴与数码艺术研究 539
二、范畴定位:网上纽结的功能 541
(一)范畴化:认知科学与本篇形态层范畴 541
(二)范畴性:符号研究与本篇科技层范畴 542
(三)范畴观:理论体系与本篇人文层范畴 543
三、范畴研究:数码艺术的概念 544
(一)起源:范畴形成与“数码艺术”的范畴化 544
(二)转换:范畴更新与数码艺术范畴的时代性 546
(三)移易:非范畴化与数码艺术范畴的扬弃 547
第二节 时世缩影:艺术理论范畴 548
一、缪斯余绪:西方艺术理论范畴 548
(一)神话追溯:从美学角度切入 548
(二)关键词:从文学角度切入 549
(三)定义:从艺术角度切入 551
二、圣道话语:我国艺术理论范畴 559
(一)集群:从美学角度切入 560
(二)元范畴:从文学角度切入 563
(三)体系:从艺术角度切入 568
三、中西合璧:艺术理论范畴创新 571
(一)艺术服务观:马克思主义理论范畴 572
(二)方法论探索:我国古代艺术理论范畴研究 578
(三)新理性精神:艺术理论范畴的创造 584
第三节 系统构成:数码艺术范畴 590
一、范畴借鉴:从分类看数码艺术家族 591
(一)标准:传统艺术分类法的借鉴 591
(二)途径:数码媒体分类法的借鉴 592
(三)技术:数码多媒体分类法的借鉴 593
二、范畴生成:从间性看数码艺术观念 595
(一)范畴创造:命名、证实与纯化 595
(二)范畴衍化:顺延、反推与派生 597
(三)范畴推导:分化、总括与交叉 599
三、范畴整合:从体系看数码艺术理论 601
(一)构成:范畴系统、范畴层面与范畴关系 601
(二)地位:命题条件、范式角度与学科基础 603
(三)价值:历史展示、创新引导与研究依托 604
第二章 形态层范畴 605
第一节 嵌入艺术:异构良缘的展现 605
一、金镶玉缀:前数码时代的嵌入 606
(一)嵌入技艺:工具制造的渊源 606
(二)嵌入艺术:符号生产的促进 607
(三)嵌入美学:理论概括的升华 608
二、电子联姻:数码时代的嵌入 610
(一)功能叠加:数码嵌入技术 610
(二)创意集成:数码嵌入艺术 611
(三)观念递归:数码嵌入美学 613
三、使命担当:数码时代的社会嵌入 616
(一)责任:数码技术的社会嵌入 617
(二)深度:数码艺术的社会嵌入 618
(三)阐释:数码美学的社会嵌入 619
第二节 碎片艺术:以分化合的趋势 622
一、碎片化生产:分解性趋势 622
(一)碎片化:时空、知识与心灵 623
(二)碎片化写作:历史、文学与学术 626
(三)碎片美学:诗论、电影论与数码艺术论 627
二、碎片化产品:散布性存在 628
(一)碎片艺术的发展:从前电脑时代到后电脑时代 628
(二)碎片艺术的类型:拼贴、分形艺术与超文本 630
(三)碎片艺术的关联:网络艺术、数码游戏与生物艺术 632
三、碎片化审美:整体性旨归 635
(一)超内容:碎片化与整体性相依之美 635
(二)超现代:碎片化与整体性相生之美 636
(三)超范畴:碎片化与整体性相聚之美 636
第三节 微艺术:即小见大的奥妙 639
一、原子语言:基于材料的微艺术 639
(一)微雕艺术:精密工具的应用 639
(二)纳米艺术:操控单个原子和分子 640
(三)生物艺术:细菌层面的写作与阅读 641
二、数码语言:基于信息的微艺术 641
(一)社会学意义:微创作、微阅读与微传播 642
(二)本体论意义:微媒体、微内容与微叙事 643
(三)产业学意义:微加工、微文化与微交易 646
三、殊途同归:微艺术的发展趋势 648
(一)技术融合:量子运算 649
(二)通信融合:超诗媒体 649
(三)观念融合:微诗学 650
第四节 一分钟影像艺术:化瞬为永的构思 651
一、时间意识:一分钟影像艺术的由来 652
(一)一分钟:影像艺术的时间定性 652
(二)一分钟影像:播映时间的定量 653
(三)一分钟影像艺术:瞬间与永恒 654
二、空间意识:一分钟影像艺术的构成 655
(一)创意:一分钟影像艺术的灵魂 655
(二)画面:一分钟影像艺术的呈现 656
(三)配音:一分钟影像艺术的扩展 657
三、创造性:一分钟影像艺术的评价 658
(一)象征:多样的寄寓 658
(二)余味:隽永的风格 659
(三)碰撞:深切的关怀 661
第五节 屏幕艺术:展示天下的窗口 663
一、我变故我在:屏幕与审美 663
(一)二律背反:从空间看屏幕之美 663
(二)动静结合:从时间看屏幕之美 664
(三)移景特技:从影像看屏幕之美 665
二、冷缪斯:屏幕与艺术创造 668
(一)屏幕特性:特殊载体与艺术创造 668
(二)屏幕关系:媒体间性与艺术创造 672
(三)屏幕功能:一般等价物与艺术创造 673
三、数码屏幕美学:泛在显示与全球监视 675
(一)数码屏幕美学的由来 675
(二)数码屏幕美学的议题 679
(三)数码屏幕美学的理念 682
第六节 数码雕塑艺术:贵在自身的意向 689
一、开发身体:数码雕塑艺术的由来 690
(一)信息论:材料的多样化 691
(二)控制论:作品的交互化 691
(三)系统论:渠道的电信化 692
二、拥有身体:数码雕塑艺术的形态 693
(一)虚拟雕塑:代码身体的建造 694
(二)灵动身体:人机交互性装置 697
(三)共享身体:联网装置艺术 699
三、拓展身体:数码雕塑艺术的启示 700
(一)动态趋势:仿真工程的运用 701
(二)开放过程:信息叙事的阐释 702
(三)赛伯空间:远程共生的探讨 703
第三章 人文层范畴 706
第一节 艺术智慧:量形圆融的旨趣 706
一、艺术所缘生的智慧:能力的提升 707
(一)人类智慧三源:人脑、工具与社会 707
(二)数码智慧三态:传统、新颖与科幻 715
(三)艺术智慧三要:成智、呈智与用智 720
二、艺术所表现的智慧:动漫的映射 727
(一)智慧演变:新媒体动漫的由来 728
(二)智慧分类:新媒体动漫的创作 736
(三)智慧应用:新媒体动漫的鉴赏 754
三、艺术所追求的智慧:认知的飞跃 761
(一)古训:艺术智慧的借鉴 761
(二)新潮:艺术智慧的探索 765
(三)证悟:数码艺术智慧的集成 768
第二节 数码阅读:活书赏会的途径 773
一、活书:数码阅读的由来 773
(一)书态:精神伴侣的诉求 774
(二)书量:信息爆炸的压力 777
(三)书童:机器助手的成长 778
二、赏会:数码阅读的特点 780
(一)知人:数码阅读的社会层面 780
(二)会意:数码阅读的产品层面 783
(三)论世:数码阅读的运作层面 786
三、回眸:数码阅读的价值 789
(一)实践价值:信息效率的提高 789
(二)艺术价值:思维创新的激励 790
(三)学术价值:相关理论的建设 793
第三节 动漫品牌:新媒体的打造 799
一、进展:新媒体动漫品牌建设的取向 799
(一)进入虚拟世界:通过新媒体打造的动漫品牌 799
(二)向传统领域扩展:新媒体动漫自身的品牌 801
(三)诉诸艺术形象:动漫所塑造的新媒体品牌 802
二、挑战:新媒体动漫品牌建设的难题 803
(一)行业:品牌观念亟待更新 804
(二)格局:品牌竞争日益激烈 804
(三)价值:品牌内涵有待发掘 805
三、对策:新媒体动漫品牌建设的推动 806
(一)社交网络:充分利用新媒体各种服务 806
(二)瞄准市场:借鉴传统品牌营销策略 807
(三)以意为主:提高动漫的品牌建设效益 808
第四节 网/缘文化:相反相成的格局 809
一、缘文化:差序格局 810
(一)缘起:基本社会联系的意识 810
(二)缘数:基本社会联系的辨认 814
(三)缘性:基本社会联系的特征 819
二、网络文化:反差序格局 821
(一)视角:多种意义上的网络 822
(二)矛盾:五缘文化与网络文化的关系 825
(三)演变:网络文化与艺术的关系 830
三、网/缘文化:两川汇流 833
(一)新品:五缘文化与网络文化的融合 833
(二)基点:网/缘文化的研究 835
(三)趋势:走向网缘文化 841
第五节 冗余社会:不虞之需的应对 845
一、冗余媒体:备用与过度供给 845
(一)冗余交流:技术风险的对策 846
(二)冗余媒体:信息时代的现象 847
(三)冗余心理:精神快餐的影响 852
二、冗余艺术:备用与过心加工 853
(一)冗余批判:艺术视野中的无用性 854
(二)冗余辩护:艺术视野中的效能性 856
(三)冗余艺术:媒体冗余化的妙用 859
三、冗余时代:备用与过剩机遇 863
(一)冗余管理:有备无患 864
(二)冗余社会:数码移民与超现代性 866
(三)冗余认知:社会观察新视野 868
第六节 数码化身:赛伯世界的弄潮 870
一、应运而生:数码化身的定位 871
(一)赋智:数码化身的由来 872
(二)塑造:数码化身的加工 874
(三)变形:数码化身的属性 877
二、挑起大梁:数码化身的功能 879
(一)权责:数码化身的担当 880
(二)系统:数码化身的分工 881
(三)价值:数码化身的效益 883
三、常见常新:数码化身的演变 885
(一)依存:数码化身的进化 886
(二)节度:数码化身的规制 886
(三)超越:数码化身的诱导 887
第四章 科技层范畴 890
第一节 情感计算:人性旁推的工具 891
一、计算情感化:由科技走向艺术 891
(一)人机测试:情感化推动计算科学向艺术实践转变 892
(二)人机类比:情感化推动计算工具向艺术对象转变 895
(三)人机交互:情感化推动计算产品向艺术作品转变 898
二、情感计算化:由艺术走向科技 901
(一)数码依赖:计算化推动艺术主体需要的改变 901
(二)数码迎合:计算化导致艺术客体属性的改变 902
(三)数码猜疑:计算化导致艺术态度体验的改变 904
三、整合性情感计算:科艺一体化 906
(一)人机分工:计算科学与艺术主体 907
(二)人机合一:计算工具与艺术客体 908
(三)人机认同:计算产品与艺术态度 911
第二节 审美计算:赏心悦目的产品 914
一、标领风尚:审美计算的发展 914
(一)计算美学:本斯的革新 914
(二)软件美学:业界的倡导 916
(三)审美计算:会议的宣言 917
二、跨越领域:审美计算的使命 918
(一)诉诸读图:数据洪水的应对 919
(二)优化设计:计算工具的改进 919
(三)个性定制:人机交互的设计 921
三、顺应潮流:审美计算的价值 921
(一)引入艺术:审美计算的需求 922
(二)优势互补:审美计算的方法 923
(三)探索潜能:审美计算的突破 923
第三节 媒体计算:物无遁形的语言 925
一、由来:媒体计算的定位 926
(一)公共智能:媒体计算在西方 926
(二)风起云涌:媒体计算在我国 928
(三)信息传播:媒体计算之分类 930
二、创意:媒体计算与数码艺术 931
(一)数字化生活的表现:围绕媒体计算化的艺术创意 932
(二)电脑功能的拓展:立足计算媒体化的艺术创意 934
(三)软件技术的妙用:着眼算法专门化的艺术创意 938
三、机缘:媒体计算的拓展 941
(一)无形不随:移动计算与数码艺术 941
(二)无境不知:定位计算与数码艺术 942
(三)无处不在:普适计算与数码艺术 943
第四节 人文计算:明宗见性的意识 946
一、悟本:人文计算的意识 946
(一)学科意识:人文计算的定位 947
(二)工程意识:人文计算在西方 948
(三)经典意识:人文计算在中国 953
二、见性:人文计算之人文 955
(一)文化计算:人类进化的仿真 955
(二)语言计算:人类交流的助手 956
(三)人本计算:人类状况的探索 957
三、明宗:人文计算之计算 958
(一)对象描述:元数据标准制定 958
(二)知识产生:数据挖掘的应用 960
(三)问题提出:计算基点的反转 962
第五节 娱乐计算:虚拟生存的规制 963
一、平台:娱乐计算的发展 964
(一)游戏机:20世纪中叶娱乐计算的兴起 964
(二)网络化:20世纪末娱乐计算的发展 966
(三)泛网络:新世纪娱乐计算的繁荣 968
二、开发:娱乐计算的取向 972
(一)虚拟角色:娱乐计算的社会层面 972
(二)虚拟设施:娱乐计算的产品层面 975
(三)虚拟体验:娱乐计算的运作层面 978
三、消费:娱乐计算的价值 981
(一)技术价值:走向应用的桥梁 981
(二)艺术价值:实现幻想的途径 981
(三)社会价值:压力释放的渠道 984
第六节 生物计算:绿色愿景的身体 988
一、进化:广义生物计算与艺术 988
(一)九种取向:广义生物计算的涵义 988
(二)三条线索:广义生物计算的演变 991
(三)中西文化:广义生物计算的渊源 993
二、革命:狭义生物计算与艺术 995
(一)合成生物学:DNA计算的发展 996
(二)感性呈现:非活性DNA艺术的发展 997
(三)基因工程:活性DNA艺术的发展 999
三、反思:生物计算与艺术研究 1002
(一)敬畏生命:关于生物艺术与生物技术的思考 1002
(二)恪守伦理:关于生物艺术与社会关系的思考 1006
(三)关注代码:关于生物艺术与传统艺术的思考 1008
第三篇 数码艺术潜学科群例析 1013
第一章 例析导论 1015
第一节 错落有致: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的定位 1015
一、框架: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的定位前提 1015
(一)回首:学科群的产生 1016
(二)分类:学科群的静态定位 1018
(三)类比:学科群的动态定位 1019
二、错落: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的静态定位 1020
(一)技术定位:信息科技学科群 1020
(二)文化定位:艺术学学科群 1022
(三)产业定位:创意产业学科群 1023
三、有致: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的动态定位 1025
(一)外延:分与合 1025
(二)内涵:破与立 1030
(三)状态:隐与显 1032
第二节 攻关战略: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的建设 1034
一、角色:数码艺术研究的社会层面 1034
(一)责任:历史使命是动力 1034
(二)教育:人才培养是目标 1036
(三)群体:艺术交流是激励 1038
二、攻关:数码艺术研究的产品层面 1040
(一)开发:技术支持是保障 1040
(二)取向:复杂问题是选项 1042
(三)成果:作品论著是标志 1044
三、战略:数码艺术研究的运营层面 1046
(一)智谋:方法共享是途径 1046
(二)阐释:艺术批评是考验 1048
(三)后劲:持续发展是原则 1050
第三节 亲如一家: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的构成 1053
一、三圆同心: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的构成 1053
(一)大佬:数码艺术交叉学科 1053
(二)亲戚:数码艺术关联学科 1056
(三)家人:数码艺术分支学科 1057
二、多径纵横: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的关系 1059
(一)学术视野:数码艺术潜学科群横向关系 1059
(二)研究范围: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纵向关系 1061
(三)发散思维:数码艺术潜学科群渗透关系 1063
三、学至无学: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的前景 1066
(一)艺术分科:混沌态的解体 1067
(二)超越学科:泛艺术的流行 1068
(三)若干构想:学科群的建设 1069
第二章 数码艺术交叉学科 1072
第一节 数码艺术哲学:端本澄源 1072
一、观念:为数码性正名 1073
(一)宇宙本原:世间万物的基本属性 1073
(二)计算工具:数字电脑的主要特征 1087
(三)社会思潮:信息社会的生存状况 1093
二、端本:为数码艺术定位 1098
(一)学科渊源:数码艺术哲学的由来 1099
(二)艺术世界:数码艺术哲学的视角 1101
(三)对象把握:数码艺术哲学的建设 1105
三、澄源:为数字化祛魅 1110
(一)自然哲学:数字化思维方式的审视 1110
(二)社会哲学:数字化扩张功能的评估 1113
(三)人生哲学:数字化生存真谛的探索 1114
第二节 数码艺术史学:视通庄谐 1118
一、线索:数码艺术史学的由来 1119
(一)艺术史学:科学化的缘起 1119
(二)数码史学:数码人文的分支 1123
(三)数码艺术史学:文本变革的需求 1124
二、视通:数码艺术史学的构成 1126
(一)信息科技:数码化的艺术史研究 1127
(二)数码艺术:数码艺术的历史研究 1129
(三)数码史学:艺术表现和反思研究 1134
三、庄谐:数码艺术史学的要旨 1135
(一)非线性文本:历史是多路径的? 1136
(二)互动作品:更有意义的是当下史? 1137
(三)数码游戏:历史是可逆的? 1138
第三节 数码艺术法学:辨绪解纷 1140
一、递进:数码艺术所面临的特有矛盾 1140
(一)文化领域特有矛盾:物质性和精神性 1141
(二)艺术领域特有矛盾:物态化和人格特征 1142
(三)数码艺术特有矛盾:数码技术与艺术创意 1144
二、辨绪:数码艺术所涉及的关系调整 1146
(一)现实法律:原子社会的关系调整 1146
(二)虚拟法律:赛伯世界的关系调整 1149
(三)幻想法律:虚构时空的关系调整 1153
三、解纷:数码艺术法学的问题 1156
(一)诉讼:诉诸法律的问题 1157
(二)困扰:法律实践中碰到的问题 1158
(三)质疑:法律本身存在的问题 1160
第四节 数码艺术教育学:技进于道 1162
一、回顾:数码艺术教育学的由来 1162
(一)社会化:艺术教育的出现 1163
(二)在线化:数码艺术教育的产生 1165
(三)学术化:数码艺术教育的研究 1167
二、用技:数码艺术教育学的类型 1170
(一)艺术本位:数码辅助艺术教育研究 1171
(二)科艺本位:数码艺术定向教育研究 1174
(三)科技本位:艺术辅助数码教育研究 1175
三、进道:数码艺术教育学的生态 1177
(一)社会生态:后喻文化中的教学相长 1178
(二)媒体生态:科艺交融中的课程设置 1179
(三)精神生态:产学研结合中的价值导向 1181
第五节 数码艺术管理学:微司宏治 1183
一、应运:数码艺术管理的由来 1183
(一)来源:科技、艺术与管理结合 1183
(二)层次:微观、中观与宏观区分 1185
(三)发展:信息科技、艺术实践和管理工作合力 1186
二、微司:数码艺术管理的取向 1188
(一)技术:数码手段管理艺术 1188
(二)层面:对数码艺术的管理 1191
(三)境界:艺术级的数码管理 1194
三、宏治:数码艺术管理学的建设 1197
(一)格局:全球本土化 1198
(二)借鉴:公共管理理论 1205
(三)议程:新媒体统一战线 1212
第六节 数码艺术医学:妙手友善 1218
一、同归:数码艺术医学的由来 1219
(一)交集:艺术与医学 1219
(二)渗透:艺术医学与医学艺术 1220
(三)融合:数码艺术医学 1223
二、妙手:医学对数码艺术的贡献 1224
(一)弥补:医学与电子人艺术 1225
(二)模仿:医学与机器人艺术 1226
(三)再造:医学与生物艺术 1227
三、友善:数码艺术医学的实践 1229
(一)开发:在人机交互中仿真医疗情境 1230
(二)应用:在人机交互中进行医学治疗 1233
(三)难题:在人机交互中发起医学挑战 1237
第三章 数码艺术关联学科 1240
第一节 数码美学:随物赋形 1240
一、喻水:数码美学的由来 1241
(一)西方:量化审美经验、一般科学方法论与数码艺术实践 1241
(二)我国:形数之美、美以数取与化数为美 1245
(三)要旨:水之隐喻、随物赋形、随形赋物 1251
二、随物:数码美学的重点 1258
(一)机器中介:数码编程与数码文本之美 1259
(二)网络中介:数码媒体与数码文化之美 1262
(三)灵境中介:数码现实与数码进化之美 1268
三、赋形:数码美学的建设 1271
(一)虚实分明:数码美学与传统美学 1271
(二)动静迥别:数码美学与技术美学 1274
(三)立破各重:数码美学与后现代美学 1276
第二节 数码考古学:遗存探索 1277
一、信息:数码考古学的兴起 1277
(一)编码统计:数码考古学的由来 1277
(二)虚拟方法:数码考古学的特色 1283
(三)三向运用:数码考古学的价值 1286
二、遗存:数码考古学的取向 1288
(一)文化遗存数码化:将数码技术应用于考古学领域 1289
(二)保护数码遗存:用考古学方法研究数码对象 1292
(三)娱乐于数码遗存:在游戏空间中考古 1296
三、探索:数码考古学的建设 1298
(一)外部定位:史学、人类学或艺术史 1298
(二)内部定位:对象、时段与地点 1300
(三)相关学科:信息科学、管理科学、计算机科学 1301
第三节 数码新闻学:复眼观世 1302
一、复眼:数码新闻学的由来 1302
(一)视角:“复眼观世” 1302
(二)西方:数据新闻学的比较 1304
(三)中国:网络新闻学的繁荣 1305
二、观业:数码新闻学视野中的新闻 1308
(一)态势:数码新闻业面面观 1308
(二)先潮:西方新闻业面面观 1314
(三)后浪:我国新闻业面面观 1319
三、观艺:数码新闻学视野中的艺术 1327
(一)影响:用数码新闻学的“复眼”看数码艺术 1327
(二)交集:用数码新闻学的“复眼”看新闻艺术 1329
(三)创新:用数码新闻学的“复眼”看新闻游戏 1335
第四节 数码产业学:文化经济 1345
一、基础:数码产业学溯源 1346
(一)市场革命:数码产业学的经济基础 1347
(二)产业革命:数码产业学的技术基础 1348
(三)信息革命:数码产业学的媒体基础 1351
二、文化:数码产业学视野中的艺术演变 1354
(一)经济文化:艺术与市场革命 1354
(二)技术文化:艺术与产业革命 1357
(三)媒体文化:艺术与信息革命 1361
三、经济:数码产业学视野中的艺术经济 1363
(一)艺术产品的经济特征:类型、复制与时尚 1363
(二)艺术服务的经济特征:收入、成本与中介 1365
(三)艺术研究的经济特征:依附、批判与调适 1367
第五节 数码诗学:革新平台 1371
一、现实:数码诗学的由来 1371
(一)西方数码诗学的追踪:生活、心理与符号 1371
(二)我国诗学的数码观照:模仿、表现与生成 1379
(三)当代数码诗学的产生:挑战、契机与建构 1386
二、革新:数码诗学视野中的文学 1393
(一)异步:数码文学的诞生 1393
(二)同台:数码文学的运营 1398
(三)议题:数码文学的研究 1403
三、平台:数码诗学的建设 1421
(一)计算主义:电子文学理论空间的拓展 1421
(二)Web升级:网络文学研究视野的更新 1425
(三)文化产业:数码文学创新精神的弘扬 1427
第六节 数码修辞学:妙造自然 1430
一、身数:数码修辞学的由来 1430
(一)由身及数:我国传统数码修辞 1431
(二)由数及身:西方现代数码修辞 1439
(三)身数合一:数码修辞学的议题 1442
二、妙造:数码修辞学的特点 1445
(一)人机对话:重新定义研究对象 1446
(二)虚拟世界:赋予隐喻本体地位 1447
(三)反说服:高度重视批判素养 1449
三、自然:数码修辞学的目标 1450
(一)自然本色:适应线性文本朝超文本的转变 1450
(二)自然本性:顺应在游戏中学习的社会需求 1452
(三)自然境界:促进技术与艺术的密切结合 1453
第四章 数码艺术分支学科 1455
第一节 数码设计学:交互创意 1456
一、工具:数码设计学的由来 1456
(一)西方:从电脑设计、电脑辅助设计到泛网络设计 1456
(二)我国:从数码设计、数码艺术设计到数码设计艺术 1460
(三)对象:字符类、工学类与艺术类 1464
二、交互:数码设计学的取向 1469
(一)数码本位艺术设计:将艺术观念引入计算机相关设计 1469
(二)艺术本位数码设计:运用数码技术以设计艺术对象 1471
(三)数码艺术本位设计:将数码艺术作为设计对象 1474
三、创意:数码设计学的建设 1477
(一)数码设计学的要旨:支持交互创意 1477
(二)数码艺术与数码设计:虚拟性、交互性和超媒体 1480
(三)数码设计学的学科功能:桥梁、纽带与途径 1483
第二节 数码美术学:图像经营 1486
一、产品:数码美术学的由来 1486
(一)广义数码美术的形态:从非计算机、计算机到泛计算机 1486
(二)狭义数码美术的含义:基于图件的非物质性艺术产品 1489
(三)数码美术学定位:艺术性数码图像研究 1490
二、图像:数码美术学的对象 1494
(一)二维图像为主:数码绘画与数码书法 1495
(二)三维图像为主:数码雕塑与数码建筑 1505
(三)二/三维图像:数码摄影与数码现成品 1510
三、经营:数码美术学的建设 1516
(一)技术取向:计算机图形学的框架 1516
(二)文化取向:全球化、本土化与数据可视化 1518
(三)产业取向:前卫性、商业化、反商业化 1520
第三节 数码音乐学:泛声表达 1523
一、语言:数码音乐学的兴起 1523
(一)数码音乐依托:气、数学与电气件 1524
(二)国外相关研究:历史、重点与组织 1529
(三)国内相关研究:论著、学科与组织 1532
二、泛声:数码音乐学的观念 1539
(一)创作:由声音对象构成音乐世界 1540
(二)欣赏:数码音乐非感官性的弥补 1544
(三)分析:电脑信息处理优势的发挥 1546
三、表达:数码音乐学的建设 1551
(一)技术取向:编程、人工智能与多媒体 1551
(二)文化取向:关注点由精英移向大众 1555
(三)产业取向:任意表达的社会条件 1560
第四节 数码表演学:与机共舞 1566
一、意识:数码表演学的由来 1566
(一)关注:数码技术同为角色的表演 1566
(二)西方:数码技术在表演中的运用 1570
(三)我国:技术应用及表演学的发展 1576
二、技角:数码表演学的重点 1581
(一)社会层面:电子人通过化身对数码媒体用户的展示 1581
(二)产品层面:智能活件所支持的仿真性超媒体 1588
(三)运营层面:超现实环境中以人机交互为特色的实况编程 1596
三、共舞:数码表演学的建设 1604
(一)技术取向:新媒体与戏剧隐喻 1605
(二)文化取向:线上线下双向扩展 1608
(三)产业取向:网络游戏与虚拟戏剧 1610
第五节 数码影视学:超现实审视 1612
一、规制:数码影视学的由来 1613
(一)数码电影:拯救者与终结者 1613
(二)数码电视:多条线索的演变 1622
(三)数码影视:三网融合的趋势 1628
二、超现实:数码影视的特色 1631
(一)社会层面:超现实的缔造 1631
(二)产品层面:超现实的呈现 1635
(三)运营层面:超现实的拓展 1641
三、审视:数码影视学的建设 1645
(一)技术取向:以影视为参照系理解信息科技 1646
(二)文化取向:以信息科技为参照系把握影视 1649
(三)产业取向:着眼影视与信息科技融生新品 1652
第六节 数码生命学:人为进化 1659
一、身体:数码生命学的由来 1660
(一)定位:生命、生命科学与生命学 1660
(二)西方:命理、艺术与科学 1667
(三)我国:观念、论著与观点 1672
二、人为:数码生命学的研究对象 1675
(一)题材:数码的艺术生命 1675
(二)机体:艺术的数码生命 1678
(三)隐喻:数码艺术的生命 1679
三、进化:数码生命学的建设 1681
(一)技术取向:人工生命开发 1681
(二)文化取向:数字生命实在性研究 1683
(三)产业取向:湿件价值实现 1685
第四篇 数码艺术潜学科群扩展 1691
第一章 方法略论 1693
第一节 历史回溯:广义数码衍生艺术 1693
一、古代六数:广义数码衍生艺术的由来 1694
(一)艺术才能:从技艺的角度看术数 1694
(二)艺术符号:从信息的角度看象数 1695
(三)艺术标准:从知识的角度看律数 1696
(四)艺术秩序:从社会的角度看礼数 1696
(五)艺术宇宙:从世界的角度看玄数 1697
(六)艺术预测:从规律的角度看运数 1697
二、国数六艺:广义数码衍生艺术的本体 1699
(一)术数艺术:神秘文化的余泽 1699
(二)象数艺术:经典文本的衍化 1699
(三)律数艺术:中规合矩的创作 1700
(四)礼数艺术:娱神娱人的仪式 1701
(五)玄数艺术:彼岸世界的津渡 1702
(六)运数艺术:冥冥天意的表现 1704
三、国学六家:广义数码衍生艺术的理论 1705
(一)术数与术家:艺术计算的开拓 1705
(二)象数与道家:艺术本原的探求 1705
(三)律数与儒家:艺术教育的提倡 1706
(四)礼数与墨家:艺术消费的节制 1706
(五)玄数与佛家:艺术幻想的催化 1707
(六)运数与杂家:艺术规律的揣度 1707
第二节 命题研究:数码艺术理论逻辑 1708
一、分类:数码艺术理论命题的构成 1708
(一)范畴:命题级别与命题衍化 1709
(二)表述: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1710
(三)语义:真命题与假命题 1711
二、分析:数码艺术理论命题的界定 1711
(一)判断:数码艺术理论命题的表述 1712
(二)关系:数码艺术理论命题的内容 1714
(三)定律:数码艺术理论命题的原则 1717
三、分估:数码艺术理论命题的评定 1720
(一)活力:数码艺术理论命题的创新 1720
(二)标准:数码艺术理论命题的评估 1721
(三)应用:数码艺术理论命题的价值 1722
第三节 问题导向:价值的实现 1723
一、审视:数码艺术问题 1723
(一)“真好大难”:问题的四种属性 1724
(二)“反义合训”:艺术问题的双重悖论 1728
(三)“名实结合”:数码艺术问题四种定位 1731
二、回顾:数码艺术思想史上的问题 1734
(一)计算机潜能:数码编程艺术问题 1734
(二)建构物虚拟:数码文本艺术问题 1736
(三)新平台创造:数码媒体艺术问题 1739
(四)新场域博弈:数码文化艺术问题 1742
(五)交互性娱乐:数码现实艺术问题 1746
(六)电子人生态:数码进化艺术问题 1749
三、倡导:数码艺术潜学科群的问题意识 1751
(一)全面思考:问题意识的整体性 1752
(二)多重视角:问题意识的学科性 1754
(三)立足当前:问题意识的时代性 1757
第二章 观念追溯 1761
第一节 术家与编程观:天人合一 1761
一、观往而知来:我国古代艺术计算的演变 1762
(一)古乐:能臣主导阶段 1762
(二)内书:术家主导阶段 1763
(三)娱乐:艺术家主导的阶段 1765
二、观天而知人:我国古代艺术计算的启示 1766
(一)阴阳观:自然二进制数 1766
(二)五行观:广谱编码系统 1769
(三)数术观:外算与内算 1772
三、观机而知人:西方当代艺术计算的比较 1774
(一)比特编码:生成的作用 1774
(二)算法:模式的类比 1775
(三)计算宇宙:观念的映射 1777
第二节 道家与文本观:大象无形 1779
一、无为无不为:文本中的道家 1780
(一)道家的起源:得道自持 1780
(二)道家的特色:得道立言 1781
(三)道家的演变:得道升天 1783
二、和光同尘:道家的文之本原观 1784
(一)大:道之名的有无二重性(二进制) 1785
(二)大象:道之动的化育能产性(生成美学) 1787
(三)大象无形:道之文的超乎感官性(艺术辩证法) 1790
三、愤世嫉俗:道家的社会批判 1794
(一)大伪:智慧批判 1794
(二)夸盗:骄矜批判 1798
(三)声色味:物欲批判 1800
第三节 儒家与媒体观:群经为本 1804
一、因经自重:书面媒体与儒家崛起 1805
(一)群经的先导:书面媒体在我国的出现 1805
(二)群经的确立:书面媒体与儒家崛起的关系 1806
(三)群经的拓展:前期儒家的媒体美学观 1808
二、疑经自新:印刷媒体与理学崛起 1812
(一)群经的复制:印刷媒体在我国的兴起 1813
(二)群经的质疑:印刷媒体与儒学转型的关系 1814
(三)群经的新解:后期儒家的媒体美学观 1817
三、传经自省:电子媒体与儒家转型 1823
(一)群经的西传:电子媒体与儒家转型 1823
(二)群经的变形:数码媒体与儒家转型 1829
(三)群经的开放:数码儒家的可能性 1834
第四节 墨家与文化观:言有三表 1837
一、尚同:墨子论制度文化 1838
(一)法天:制度文化的根据 1838
(二)明义:制度文化的规范 1840
(三)尚贤:制度文化的栋梁 1842
二、义利:墨子论物质文化 1844
(一)交利:物质文化的基础 1844
(二)赖力:物质文化的支柱 1845
(三)节用:物质文化的原则 1847
三、兼爱:墨子论心理文化 1848
(一)辨巧:心理文化的准绳 1849
(二)非攻:心理文化的验证 1852
(三)非乐:心理文化的调适 1853
第五节 佛家与现实观:缘生无性 1858
一、现实即现实:佛家的实觉观 1858
(一)归空之境:佛家的现实观 1859
(二)涵盖乾坤:佛家的数码观 1860
(三)我空法空:佛家的心理观 1864
二、现实即法界:佛家的修行观 1866
(一)悟道:禅法与智慧 1867
(二)止观:禅法与想象 1868
(三)静虑:禅法与虚拟现实 1873
三、现实即宇宙:佛家的艺术观 1875
(一)须弥:三千大千世界 1876
(二)天帝网:普现如来所有境界 1877
(三)一念三千:万法由心生 1881
第六节 杂家与进化观:百兽率舞 1883
一、自觉:杂家的进化观 1883
(一)图腾:早期杂家的进化观 1884
(二)禀气:中古杂家的进化观 1886
(三)杂学:后期杂家的进化观 1890
二、聚类:杂家的生物观 1895
(一)兽舞娱神:超智慧生物 1895
(二)如兽而舞:衍智慧生物 1899
(三)灵兽善舞:泛智慧生物 1902
三、引导:杂家的进化艺术观 1905
(一)驯兽而舞:进化艺术观 1906
(二)与兽共舞:艺术进化论 1907
(三)宇宙之舞:数码艺术进化观 1911
第三章 命题举隅 1914
第一节 数码编程是可编程性的应用 1914
一、艺术应用是计算机潜能的具体显示 1914
(一)探索电脑潜能是数码艺术的基本动机 1915
(二)数码艺术是促进计算机变革的推手 1917
(三)心灵是计算机程序 1918
二、非人为创造性是衡量数码艺术的重要尺度 1919
(一)艺术作品未必出自人之手 1920
(二)现有计算机具备弱创造性 1921
(三)真正的创造性只能从像人类那样了解世界的程序中产生 1922
三、以简驭繁是数码艺术与数码编程的共同追求 1924
(一)极简主义与数码编程殊途同归 1924
(二)无意于佳乃佳(有意的表现本身就是冲突) 1926
(三)数码艺术妙在保持代码层面和文本层面的张力 1927
第二节 数码文本是非物质性的产品 1928
一、数据是数码艺术材料 1928
(一)元数据比数据重要 1929
(二)所有版本都是原作 1930
(三)我总是与集体性的你所创造的数据交互 1932
二、链接是数码艺术纽带(链接也是非物质性的) 1933
(一)链接是数码艺术热区 1933
(二)搜索引擎是数码艺术向导 1937
(三)网上冲浪是数码艺术活动 1939
三、界面是数码艺术接口 1940
(一)反“第四堵墙”是数码艺术重要原则 1941
(二)界面设计是数码艺术重要环节 1943
(三)界面艺术是数码艺术重要类型 1945
第三节 数码媒体是联机性的实践 1948
一、媒体观是网络艺术的定位指南(信息与媒介) 1949
(一)媒介即信息:媒体服务影响艺术形态 1949
(二)信息即媒介:艺术表现影响媒介认知 1955
(三)媒体+信息:艺术即通信 1959
二、富媒体是网络艺术的繁荣条件(媒介即信息) 1960
(一)富裕媒体决定网络艺术流行性 1960
(二)富源媒体丰富网络艺术表现力 1961
(三)富余媒体决定网络艺术知名度 1963
三、网络艺术是互联网的多棱镜(信息即媒介) 1964
(一)网络艺术是网络间性的创造性表现 1964
(二)网络艺术是网络服务的创造性运用 1966
(三)网络艺术是网络环境的创造性建设 1968
第四节 数码文化是可计算性的拓展 1970
一、跨界是数码艺术的倾向:计算可能性 1970
(一)跨行业是数码艺术内在追求 1971
(二)跨媒体是数码艺术基本特色 1972
(三)跨疆域是数码艺术重要趋势 1973
二、技术是数码艺术的引擎:计算可行性 1974
(一)技术增益创作者之所能 1975
(二)技术增益鉴赏者之所能 1977
(三)技术增益传播者之所能 1978
三、人文是数码艺术的灵魂:计算许可性 1980
(一)人文是数码艺术创作原则 1981
(二)人文是数码艺术鉴赏标准 1982
(三)人文是数码艺术传播圭臬 1983
第五节 数码现实是超中介性的拟象 1983
一、跨学科视角:数码图像是艺术现实新基石 1984
(一)生成是数码图像特有来源 1985
(二)交互是数码图像基本功能 1986
(三)智能是数码图像发展目标 1988
二、似直接性呈现:虚拟现实是艺术悖论新拓展 1989
(一)虚拟现实是艺术沉浸新体验 1990
(二)虚拟现实是艺术交互新形式 1991
(三)虚拟现实是艺术想象新媒体 1992
三、透视性感悟:连线世界是艺术活动新空间 1995
(一)连线世界是网络自我形成途径 1996
(二)连线世界是网络自我活动天地 1997
(三)连线世界是网络自我变身依托 2000
第六节 数码进化是人机共生性的印证 2002
一、愿共生性:艺术电子人是自我超越新寄托 2003
(一)艺术电子人追求超越生理自我 2004
(二)艺术电子人追求超越社会自我 2005
(三)艺术电子人追求超越心理自我 2006
二、能共生性:艺术机器人是物我关系新审视 2009
(一)物能否变我:智能机器人创造延续对形神关系探讨 2009
(二)我能否变物:生物机器人描写包含对灵肉关系思考 2011
(三)物我一体化:心理机器人塑造包含对心物关系考察 2013
三、许共生性:艺术性生物是人为进化实验品 2015
(一)艺术性生物折射人为进化历史 2015
(二)艺术性生物反映人为进化现实 2017
(三)艺术性生物眺望人为进化未来 2020
第四章 趋势研究 2024
第一节 危机与际遇:似祸实福(信息技术与艺术生态) 2024
一、工具:信息技术的新应用 2025
(一)电子化:古典诗歌与诗论新空间 2025
(二)数据库:古典文学与文论新系统 2033
(三)机器翻译:跨文化交流的新天地 2037
二、似祸:古典文学的边缘化 2038
(一)自动创作:诗歌艺术边缘化 2038
(二)音像技术:书面艺术边缘化 2039
(三)读图时代:语言艺术边缘化 2040
三、实福:文论研究的新机遇 2042
(一)存储检索:古典文论传播研究新便利 2043
(二)实时通信:古典文论信息沟通新条件 2044
(三)人工智能:古典文论专家系统新可能 2045
第二节 偏锋与正锋:另类视野(数码艺术与创意实践) 2046
一、产品:偏锋与中西文论 2047
(一)书法:从我国文论看偏锋 2047
(二)观念:从西方文论看偏锋 2050
(三)分化:产业实践中的偏锋 2052
二、另类:偏锋与数码艺术 2053
- 《红色旅游的社会效应研究》吴春焕著 2019
- 《汉语词汇知识与习得研究》邢红兵主编 2019
- 《生物质甘油共气化制氢基础研究》赵丽霞 2019
- 《东北民歌文化研究及艺术探析》(中国)杨清波 2019
- 《联吡啶基钌光敏染料的结构与性能的理论研究》李明霞 2019
- 《异质性条件下技术创新最优市场结构研究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为例》千慧雄 2019
- 《舞剧艺术论》张麟著 2019
- 《《国语》和《战国策》词汇比较研究》陈长书著 2017
- 《中国制造业绿色供应链发展研究报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 2019
- 《中国陈设艺术史》赵囡囡著 2019
- 《粤派评论丛书 名家文丛 刘斯奋集》刘斯奋著 2018
- 《水乡短笛》杨苏奋著 2012
- 《周时奋文存 一半秋山带夕阳》周时奋著 2013
- 《周时奋文存 屋檐听雨》周时奋著 2013
- 《周时奋文存 中国最空间》周时奋著 2013
- 《白门柳 1 夕阳芳草》刘斯奋著 2009
-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白门柳 秋露危城》刘斯奋著 2013
- 《周时奋文存 随风飘散》周时奋著 2013
- 《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全集 白门柳 鸡鸣风雨》刘斯奋著 2013
- 《回到原点:空间环境的文化创意》周时奋著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