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20世纪诗学考据学之研究  以岑仲勉、陈寅恪为中心
20世纪诗学考据学之研究  以岑仲勉、陈寅恪为中心

20世纪诗学考据学之研究 以岑仲勉、陈寅恪为中心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项念东著
  • 出 版 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4
  • ISBN:9787533679040
  • 页数:317 页
图书介绍:本书主要通过对岑仲勉、陈寅恪这两位优秀文史学者诗学考据成绩的个案考察与比较研究,着力探讨现代学术视野下诗学考据的不同进路,以及由此形成的不同学术共同体的学术创获、学术方法论及内在问题,从而指出真正能融会求真与求美的诗学(或曰文学)考据何以何能。本书不仅对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理论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中国现代学术史、中国古典文献学、唐史学等领域的研究,也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
上一篇:春耕盛宴下一篇:玻璃杀手杰克
《20世纪诗学考据学之研究 以岑仲勉、陈寅恪为中心》目录

序 考据的诗学如何可能&胡晓明 1

引论 “诗学考据学”:一个值得关注的诗学问题 1

一、问题缘起 1

二、“诗学考据”:一个由来已久的特殊学术类型 6

三、20世纪诗学学术史反思的一条线索 11

四、考据与诗美之探寻: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的“诗学考据学” 16

五、本书思路 23

第一章 现代学术视野中的“考据之学” 29

一、所谓“考据学” 30

二、现代学者对清儒“考据之学”研究进路的厘分 37

三、“考据之学”的内在困境与潜在分野 43

第二章 岑仲勉对陈寅恪之学术批评及两种考据思路 51

一、《隋唐史》集矢于陈寅恪 53

二、“李德裕无党”说 61

三、“辩诬”还是“历史解释”? 66

四、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 71

五、金毓黻对岑仲勉与陈寅恪治史风格的一点比较 73

六、断代史编撰中的“通”与通史讲授的专题化 76

七、“追讨史源”与“从史实中寻史识”:两种考据进路的形成 84

第三章 《元和姓纂》校雠与岑仲勉的唐诗文献考据之路 94

一、岑仲勉《元和姓纂》校雠的两个阶段及前期工作着力点 95

二、陈垣的学术提示及岑仲勉《元和姓纂》校雠的学术创获 102

第四章 作为一种范式的诗学文献考据:岑仲勉的唐诗学研究 110

一、岑仲勉文献考据十大类别 111

二、读《全唐文》、《全唐诗》二札记:20世纪唐人总集校雠之典范 113

三、从辨伪到整理方案的提出:“白集”考据七篇及其学术意义 126

四、史料开拓与唐诗学研究史料结构之缔结 134

五、文献考据中学术课题之开发 139

六、文献考据的“典范”及其内在缺憾 147

第五章 陈寅恪文献考据的诗性视角:兼与岑仲勉之比较 149

一、《新乐府·七德舞》本事考辨与“第一义谛”说之提出 151

二、《新乐府·昆明春》异文考辨中的“诗意”追寻 155

三、“诗性”眼光的背后 158

第六章 “第一义谛”之探寻:陈寅恪诗学考据之基点 160

一、由时地考证解诂“诗义” 161

二、历史考据中的诗情诗心 170

三、探寻“第一义谛”的解诗学意义 177

四、补说钱锺书对“诗无达诂”之反拨:兼与陈演恪比较 182

第七章 史文蜕嬗:陈寅恪“诗史互证”说及其内在发展 190

一、“中古史之难”与“诗的好处” 191

二、“中国诗与外国诗不同之点” 198

三、“心史”考探的思想脉络 203

四、解读心灵秘密的一把钥匙:“古典今典”说的艺术穿透力 209

第八章 原初的提问、三种进路与两大范式——20世纪诗学考据学的初步考察 218

一、“诗学”何以要讲考据? 218

二、诗学考据的三种进路:以“幽咽泉流冰下难”的考证为例 239

三、两种范式及其交互影响:新时期诗学考据举隅 247

结语 求真与求美之辨证 260

附录 264

一、岑仲勉早年史地研究与其文献考据思路之形成 264

二、岑仲勉1935—1936年致陈垣函考略 280

参考文献 298

后记 31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