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砂田西甜瓜水肥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
砂田西甜瓜水肥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

砂田西甜瓜水肥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马忠明,杜少平,薛亮著
  • 出 版 社:北京: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030567895
  • 页数:255 页
图书介绍:本书介绍了国内外西甜瓜及我国砂田的生产现状、区域分布,分析了砂田在我国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方面的作用效果、发展方向和存在的瓶颈问题,揭示了砂田退化机理与覆膜增产机理,明确了旱砂田西瓜的需肥特征并分析了其氮磷钾肥单作效应及互作效应。针对目前砂田西甜瓜生产中存在的水肥利用率低及土壤质量退化问题,分别研究提出旱砂田西瓜养分资源优化管理技术、砂田西甜瓜水肥一体化技术、旱砂田西瓜叶面追肥技术和旱砂田土壤培肥与改良技术。书中所提的各项机理与技术新颖、实用性强,注重理论性、科学性、先进性和适用性,对发展我国干旱半干旱区砂田西甜瓜产业具有参照价值。
《砂田西甜瓜水肥高效利用理论与技术》目录

第一章 西甜瓜生产现状与区域分布 1

第一节 世界西甜瓜生产现状与区域分布 1

一、世界西瓜生产现状与区域分布 1

二、世界甜瓜生产现状与区域分布 7

第二节 我国西甜瓜生产现状与区域分布 11

一、我国西甜瓜产业发展现状 11

二、我国西甜瓜区域分布 15

第三节 国内外西甜瓜水肥管理研究进展 18

一、西甜瓜养分需求规律与优化施肥技术研究 18

二、西甜瓜水肥一体化技术研究 19

三、西甜瓜新型肥料研制与应用 20

四、西甜瓜化肥替代技术研究 21

第二章 砂田的起源与作用 23

第一节 砂田的概念与起源 23

一、砂田的概念 23

二、砂田的起源 23

三、砂田分布地区的自然概况 26

第二节 砂田的类型与特点 28

一、按有无灌溉条件分类 28

二、按砂砾形状与组成分类 29

三、按砂田利用年限分类 29

第三节 砂田的作用与效果 30

一、砂田的蓄水保墒作用 30

二、砂田的保温作用 32

三、砂田的压碱作用 34

四、砂田的水土保持作用 35

五、砂田的保肥作用 36

六、砂田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 37

七、砂田的其他效应 38

第四节 砂田的铺设与更新 38

一、砂田的铺设 38

二、砂田的更新 43

第三章 砂田的种植模式与耕作方法 45

第一节 砂田的种植模式 45

一、砂田小麦 45

二、砂田马铃薯 46

三、砂田果树 47

四、砂田蔬菜 48

五、砂田西甜瓜 49

第二节 砂田的耕作方法 50

一、旱砂田耕作方法 50

二、水砂田耕作方法 53

第三节 砂田配套农机具 54

一、砂田播种机 54

二、砂田施肥机 55

三、耖砂机 56

四、砂田覆膜机 57

五、砂田注水施肥机 57

第四章 砂田的发展现状与方向 58

第一节 砂田的发展与区域分布 58

一、国外砂砾覆盖技术的应用 58

二、甘肃砂田发展与分布 59

三、宁夏砂田发展与分布 60

第二节 砂田的发展方向 62

一、砂田面积将持续稳定 62

二、转型发展和升级发展将成为未来砂田发展的主题方向 69

第三节 砂田的制约因素与对策建议 71

一、砂田的制约因素 71

二、解决对策与建议 77

第五章 砂田的退化及其机理 80

第一节 砂田退化的生物效应 80

一、砂田退化对西瓜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 80

二、砂田退化对西瓜产量、品质的影响 83

三、砂田退化对西瓜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84

第二节 长期砂田土壤水热效应变化特征 84

一、长期砂田的土壤温度变化特征 84

二、长期砂田的土壤水分变化特征 87

第三节 长期砂田覆砂层及土壤物理结构变化特征 90

一、长期砂田覆砂层物理结构变化特征 90

二、长期砂田土壤物理结构变化特征 91

第四节 长期砂田土壤盐分变化特征 97

一、长期砂田土壤全盐变化特征 97

二、长期砂田土壤酸碱度变化特征 98

三、长期砂田土壤水溶性盐变化特征 98

第五节 长期砂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101

一、旱砂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101

二、水砂田土壤养分变化特征 102

第六节 长期砂田土壤微生物变化特征 103

一、长期砂田土壤酶活性变化特征 103

二、长期砂田土壤微生物数量变化特征 104

第六章 覆膜方式与旱砂田的水热效应 106

第一节 覆膜方式与旱砂田土壤增温效应 107

一、不同覆膜方式下土壤温度日变化特征 108

二、不同覆膜方式下西瓜生育期土壤温度变化 110

三、不同覆膜方式下西瓜生育期土壤积温变化 111

第二节 覆膜方式与旱砂田土壤保墒效应 112

第三节 覆膜方式与旱砂田西瓜的生长效应 114

一、覆膜方式对西瓜株高/蔓长的影响 114

二、覆膜方式对西瓜叶面积的影响 115

三、覆膜方式对西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115

四、覆膜方式对西瓜生育期的影响 116

五、覆膜方式对西瓜产量的影响 116

六、覆膜方式对西瓜品质的影响 116

第四节 覆膜方式与旱砂田西瓜的水肥利用效应 118

一、覆膜方式对西瓜水分利用的影响 118

二、覆膜方式对西瓜养分吸收的影响 118

三、覆膜方式与旱砂田西瓜的经济效益 120

第七章 旱砂田西瓜的需肥特征与肥料效应 122

第一节 旱砂田西瓜的需肥特征 122

一、旱砂田西瓜干物质积累与分配规律 122

二、旱砂田西瓜氮素养分积累、分配规律 123

三、旱砂田西瓜磷素养分积累、分配规律 124

四、旱砂田西瓜钾素养分积累、分配规律 125

五、旱砂田西瓜养分需求规律 125

第二节 不同种植密度下旱砂田西瓜的氮肥效应 126

一、氮肥与密度互作对西瓜产量的影响 126

二、氮肥与密度互作对西瓜品质的影响 127

三、氮肥与密度互作对西瓜氮素积累及利用的影响 128

四、氮肥的西瓜产量、品质效应方程 129

第三节 旱砂田西瓜磷肥与钾肥效应 130

一、磷钾肥互作对西瓜叶片光合作用的影响 130

二、磷钾肥互作对西瓜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 131

三、磷钾肥互作对西瓜品质的影响 133

四、磷钾肥互作对西瓜矿质养分积累和利用的影响 134

第八章 旱砂田西瓜养分资源优化管理技术 136

第一节 旱砂田西瓜优化施肥模型 136

一、回归模型的建立 136

二、模型解析 137

三、利用模型进行决策 140

第二节 旱砂田西瓜氮肥运筹模式 141

一、氮肥运筹方式对西瓜产量的影响 141

二、氮肥运筹方式对西瓜品质的影响 142

三、氮肥运筹方式对西瓜干物质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143

四、氮肥运筹方式对西瓜氮素积累和分配的影响 144

五、氮肥运筹方式对西瓜氮素转运和利用的影响 145

六、旱砂田西瓜氮肥优化管理模式 145

第三节 旱砂田西瓜氮肥形态配比 147

一、氮肥形态配比对砂田西瓜产量的影响 147

二、氮肥形态配比对砂田西瓜品质的影响 148

三、氮肥形态配比对砂田西瓜氮素积累的影响 149

四、适合旱砂田西瓜的氮肥形态及配比 150

第九章 砂田西甜瓜水肥一体化技术 151

第一节 旱砂田西瓜补灌模式 151

一、浇灌 151

二、喷灌 151

三、注水补灌 152

四、滴灌 152

五、砂田不同微灌模式比较 153

第二节 旱砂田西瓜补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153

一、旱砂田西瓜补灌时期 153

二、旱砂田西瓜补灌水氮互作效应 157

三、旱砂田西瓜补灌的磷肥效应 164

四、旱砂田西瓜补灌的钾、硼、锌肥效应 167

第三节 设施砂田栽培模式 172

一、茬口安排 172

二、品种选择 172

三、适时建棚 172

四、整地播种 172

五、田间管理 173

六、适时采收 174

第四节 设施砂田甜瓜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 174

一、设施砂田发展滴灌的意义 174

二、设施砂田甜瓜水肥耦合效应 175

三、设施砂田甜瓜水氮调控 181

四、滴灌对砂层质量的影响 184

五、小结 186

第十章 旱砂田西瓜叶面追肥技术 187

第一节 旱砂田西瓜叶面追肥方式 187

一、追肥方式对西瓜产量的影响 187

二、追肥方式对西瓜品质的影响 188

第二节 钾、硼肥叶面喷施效应 189

一、钾、硼肥喷施对砂田西瓜单瓜重及产量的影响 189

二、钾、硼肥喷施对砂田西瓜品质的影响 190

三、小结 193

第三节 硒肥叶面喷施效应 193

一、硒肥浓度对西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193

二、硒肥浓度对西瓜大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194

三、硒肥浓度对西瓜中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194

四、硒肥浓度对西瓜微量元素吸收的影响 196

五、西瓜大、中、微量元素吸收的相关性分析 196

六、小结 198

第十一章 旱砂田土壤培肥与改良技术 199

第一节 有机培肥技术 199

一、有机肥的合理选择 200

二、有机肥化肥配施技术 206

第二节 微生物菌剂利用技术 213

一、微生物菌剂对砂田西瓜出苗率及死亡率的影响 214

二、微生物菌剂对砂田西瓜干物质积累及转运的影响 215

三、微生物菌剂对砂田西瓜产量、品质的影响 216

四、微生物菌剂对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217

五、小结 217

第三节 瓜-豆间作技术 217

一、瓜-豆间作模式对旱砂田土壤水分利用的影响 218

二、瓜-豆间作模式对旱砂田土壤肥力的影响 222

三、瓜-豆间作模式的经济产量与效益分析 223

四、小结 224

参考文献 225

附件 23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