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价值评估体系的重建与文学价值论
中国当代文学价值评估体系的重建与文学价值论

中国当代文学价值评估体系的重建与文学价值论PDF电子书下载

文学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卫平,王平,徐立平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20304887
  • 页数:427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结项成果,其主要内容包括“理论探讨”和“批评实践”两部分,涉及“文艺学”和“中国当代文学”两个学科。在“理论探讨”中,在借鉴、吸收以往文艺学、文学批评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学原理探索文学价值评估体系重建问题,在对以往学者所提出的各种各样的价值尺度和重建设想进行一一辨析以后,提出自己的多元复合的“中国当代文学价值评估体系”以及各个构成要素;对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价值立场、价值尺度、价值取向(导向)的内涵和相互关联进行科学、准确的审视;对创作和批评中的一元与多元、个体与群体、本土与世界、阶级性与人类性、普适性与超越性、时代性与永恒性等问题进行一一阐释;对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历史承传与现实重建进行系统梳理和阐释。在“批评实践”中,运用重建的中国当代文学价值评估体系,从“文学价值”切入,对中国当代文学中的“十七年文学”、“文革文学”、“新时期文学”以及整个中国当代文学的成就与问题进行了重新考量,并注重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近代文学的比较。因此书稿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中国当代文学价值评估体系的重建与文学价值论》目录

引言 1

上编 理论探讨 11

第一章 重建中国当代文学的价值评估体系 11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11

第二节 以往有无价值评估体系 16

第三节 我们应该建构一个什么样的文学价值评估体系 23

第四节 中国当代文学价值评估体系的建构原则和特征 33

第二章 文学批评中的价值观、价值立场等问题 39

第一节 价值观与价值立场 39

第二节 价值尺度与价值取向 49

第三节 历史价值与当代价值 63

第三章 文学批评的多重视野 68

第一节 一元与多元、个体与群体 68

第二节 本土与世界,阶级性、民族性与世界性 74

第三节 普适价值与核心价值,时代性与永恒性 91

第四章 “文学性”“文学价值”的系统阐释 102

第一节 “文学性”“文学价值”的内涵 102

第二节 “文学性”与“非文学性” 113

第三节 “文学价值”与“审美价值” 119

第五章 文艺人民性思想的历史承传与现实重建 126

第一节 历史沿革:文艺人民性思想在国外 126

第二节 精神承传:文艺人民性思想在中国 132

第三节 现实重建:习近平讲话的继承和发展 138

第四节 人民性的集中体现: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142

下编 批评实践 149

第六章 “十七年文学”的文学价值考量 149

第一节 文学史长河中的“十七年文学” 149

第二节 “十七年文学”的“文学性”与“非文学性” 161

第三节 “十七年文学”的“经典化”与“非经典化” 169

第七章 “文革文学”还有价值吗 178

第一节 如何认识、估价和研究“文革文学” 178

第二节 怎样评价“革命样板戏” 185

第三节 浩然及“文革小说”的文学价值问题 203

第四节 “地下文学”与“潜在写作” 215

第八章 新时期以来的文学成就应该如何估价 240

第一节 顾彬的“垃圾”说与“二锅头”说 241

第二节 陈晓明与肖鹰之争 252

第三节 《辽宁日报》的大讨论 258

第四节 《北京文学》的讨论 267

第五节 今天我们如何估价当代文学的成就 271

第九章 新写实小说的文学价值 305

第一节 新写实小说的命名和代表作家作品界定 305

第二节 新写实小说的精神内涵价值 308

第三节 新写实小说的艺术特征与艺术价值 324

第四节 新写实小说的文学史价值 341

第十章 新历史小说的精神内涵与艺术特质 346

第一节 新历史小说的肇始、命名和时代语境 346

第二节 精神内涵:众声喧哗的精神诉求 352

第三节 艺术特质:审丑、想象、隐喻、反讽 374

第十一章 新历史小说的价值缺失 390

第一节 健康的、美好的情爱哲学和审美的缺失 391

第二节 虚构历史的危机造成历史主义的缺失 397

第三节 真实价值、人文精神的缺失 405

结语 415

主要参考文献 418

后记 42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