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哲学宗教
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研究
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研究

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哲学宗教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王俊博著
  • 出 版 社: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1548245
  • 页数:214 页
图书介绍:本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研究公共性,运用文本分析方法,梳理公共性由古希腊的潜能状态发展到当代社会的现实状态的过程,说明公共性是社会的政治生活、伦理生活的永恒目标,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实的需要,论证我们应当构建一种公共文化的实践传统,对于促进社会整合有积极意义。是“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下的公共哲学(项目编号:FRF-TP-15-094A1)”成果。
《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研究》目录

导言 1

第一章 公共哲学的研究现状 7

一、对西方社会的反思:沃尔特·李普曼的《公共哲学》 7

(一)西方社会的公共问题 7

(二)古典公共哲学的衰落 10

(三)现代公共哲学的重建 13

二、哲学的公共效用:约翰·杜威的实用主义哲学 18

(一)现代哲学的公共实用性失效 18

(二)现代社会的公共性特征凸显 21

(三)实用主义视角下的公共哲学 29

三、对公共问题的政治哲学思考:迈克尔·桑德尔的《公共哲学》 37

(一)公共事务的哲学研究 37

(二)实用主义的哲学传统 39

(三)对自由主义的再思考 42

四、对西方公共哲学的总结 45

第二章 社会公共性的历史特征 48

一、原始社会的人群共同体的公共性特征 48

(一)共同体的组织形式 48

(二)共同体的组织原则 53

(三)共同体的意识特征 58

二、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的公共性特征 61

(一)封建社会政治治理的特征 61

(二)封建社会的经济关系特征 63

(三)封建社会“公”“私”的文化特征 67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共性特征 69

(一)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共性 69

(二)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的公共性 73

(三)资本主义社会的公共化后果 76

四、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公共性特征 79

(一)“身”“家”“国”“天下”一体的观念 80

(二)重“和合”、轻“分别”的观念 85

(三)“公”“私”相通的观念 90

第三章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理论的重释及其实践意义 95

一、公共领域的非实体性本质及其工具价值 95

(一)公共领域理论的社会背景 95

(二)公共领域理论的基本内容 97

(三)公共领域理论的根本目的 99

二、公共领域的文化与语境的限定性特征 101

(一)公共领域产生的西方文化语境 101

(二)西方社会的公共理性传统 104

(三)文化消费主义及其批判 108

三、公共领域对当代价值多元社会的意义 111

(一)现代社会的多元化特征 111

(二)现代社会的多元化挑战 113

(三)公共话语平台的构建及其批判意义 115

第四章 价值多元社会中的公共道德标准重构 118

一、价值多元化的本质——主体性差异 118

(一)价值多元主义的理论渊源 118

(二)价值多元主义与价值相对主义的区别 122

(三)价值原则的主体向度的客观标准 124

二、道德标准的根本性质——社会性尺度 125

(一)道德标准的相关学说 125

(二)道德标准的历史唯物主义分析 130

三、公共道德的建构——多元中的统一 131

(一)中国社会的公德问题 131

(二)公德与私德之辩 134

(三)公共道德与公共意识的培育 139

第五章 论人的公共性存在 143

一、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公共性 143

(一)人的物质生产的公共性 143

(二)人的相互交往的社会性 145

(三)人的精神生产的公共性 148

二、人在国家中政治生活的公共性 151

(一)人的政治性本质 151

(二)政治的根本目的 153

(三)国家的公共意志 156

三、社会的公共文化及其建构路径 158

(一)公共文化的构成要素 158

(二)公共文化的道德价值 162

(三)公共文化的实践导向 164

结语 165

第六章 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 166

一、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的现实境遇 166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利益多元化 166

(二)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划分 169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主体间性 173

二、问题与探源:公共哲学的思想史资源 179

(一)西方政治哲学对社会公共性的研究 179

(二)对于社会公共性的元哲学阐释 188

(三)中国传统的公共哲学思想 190

三、“不同而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公共哲学的新境界 194

(一)“和而不同”的本义及现代新释 194

(二)弱势群体与强势群体的矛盾 195

(三)由“和而不同”到“不同而和” 197

结论 199

致谢 205

参考文献 20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