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天文地球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  中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  中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 中PDF电子书下载

天文地球

  • 电子书积分:22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李廷栋,袁学诚,肖庆辉,黄宗理,叶天竺等著
  • 出 版 社:北京:地质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3
  • ISBN:7116084391
  • 页数:825 页
图书介绍: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 中》目录

(中卷) 401

第三篇 中国岩石圈地球物理场特征 401

第一章 引言&袁学诚 401

第一节 地球物理篇的内容介绍 401

第二节 地壳和地壳的地震勘探方法 402

第三节 地幔研究的地震学方法 406

一、地震层析 407

二、接受函数 411

三、各向异性 412

四、应力场 412

第四节 岩石圈研究的位场方法 413

参考文献 419

第二章 中国及邻区岩石圈面波三维层析成像&朱介寿、曹家敏、严忠琼 420

第一节 引言 420

第二节 地震面波频散层析成像原理及方法 421

一、面波频散层析成像基本原理 422

二、面波纯路径频散的反演计算 423

三、地壳上地幔S波速度反演 428

第三节 实际资料的处理及反演 430

第四节 三维S波速度层析成像 431

第五节 高分辨率成像的意义 435

参考文献 440

第三章 中国大陆地壳上地幔地震体波成像&姜枚 443

第一节 层析成像概述 443

一、成像方法 443

二、关于ACH方法 448

第二节 中国西部的地壳上地幔地震体波成像 452

一、西藏定日-青海格尔木剖面的地震层析与岩石圈构造 453

二、新疆富蕴-库尔勒地区宽频地震探测资料的处理 460

三、新疆叶城-西藏狮泉河的地震探测与岩石圈结构 466

参考文献 478

第四章 中国西部转换波界面的速度结构&姜枚 480

第一节 接收函数原理和发展 480

一、正反演 482

二、接收函数在复杂构造条件下的应用和复谱比模型 485

第二节 接收函数方法所提供的中国西部转换波界面的速度结构 491

一、西藏定日-青海格尔木剖面的转换波界面与速度结构 491

二、新疆富蕴-库尔勒剖面接收函数的结果与天山的深部结构 495

三、青海共和-玉树剖面接收函数结果与地壳上地幔结构 500

参考文献 506

第五章 中国西部岩石圈各向异性&姜枚 508

第一节 各向异性研究方法的基本特征 508

一、用于计算S波分裂的震相 510

二、各向异性弹性对称系统 512

三、对称系统对分裂的影响 514

四、如何计算?和dt 514

五、各向异性的成因 517

第二节 中国西部上地幔各向异性特征 518

参考文献 524

第六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应力场与构造运动&徐纪人、赵志新 526

第一节 资料及其分析处理方法 526

第二节 中国大陆及其周围地域的区域应力场特征 527

一、中国西部青藏高原及其周围地域区域应力场 527

二、从台湾、华南到南北地震带南段西部地区的区域应力场 531

三、华北地区应力场区域特征及其与华南地区应力场的边界 532

四、南北地震带的区域应力场特征 534

第三节 中国大陆区域应力场特征总结 535

第四节 结论 537

参考文献 538

第七章 中国地壳三维结构及其动力学型式&曹家敏、蔡学林、朱介寿、郑坼森 539

第一节 地震测深剖面资料处理与地壳基本数据采集 539

一、地震测深剖面 539

二、爆破地震测深资料处理 544

三、地壳基本数据采集 544

第二节 中国及邻区1°×1°地壳及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模型 547

第三节 中国及邻区沉积体系与沉积层厚度 558

一、沉积层厚度数据来源与编图方法技术 558

二、中国及邻区沉积层厚度分布态势 560

三、中国大陆中新生代大型沉积盆地基本特征 561

第四节 中国大陆岩石圈地壳三维结构模型 562

第五节 中国大陆地壳三维结构-动力学型式 565

一、克拉通型地壳结构-动力学型式 568

二、增厚型地壳结构-动力学型式 571

三、减薄型地壳结构-动力学型式 572

第六节 主要成果与结论 577

参考文献 578

第八章 地壳的细结构研究&杨宝俊、袁学诚等 583

第一节 松辽盆地地震反射地壳细结构研究 583

一、引言 583

二、松辽盆地三肇凹陷延长排列法求取地壳反射纵波平均速度 586

三、松辽盆地反射地震莫霍面的形态、三瞬处理结果及其地质解释 589

四、松辽盆地隆起区地壳反射结构与“断开”莫霍界面 593

第二节 秦岭大别造山带岩石圈结构 597

一、剖面位置、数据收录与处理 600

二、综合剖面穿过的岩群和断层 601

三、深反射地震剖面的解释 604

四、与毗邻的油气勘探反射地震剖面的对比 606

五、剖面气体测量与金属含量测量 607

六、秦岭造山带构造演化 610

第三节 大别造山带岩石圈结构与超高压岩石的折返 612

一、大别山超高压谜团 612

二、氦同位素研究对深俯冲超高压变质说“不” 613

三、超高压变质作用的另类模型 615

四、大别山地壳构造模型与超高压变质作用 616

五、超高压带形成规律的初步探讨 620

第四节 青藏高原岩石圈三维结构与高原的隆升 621

一、青藏高原岩石圈分区 621

二、印度板块的俯冲 624

三、喜马拉雅高原(藏南)地壳构造 627

四、藏北地壳的速度特征与局部熔融 631

五、藏北的地壳构造 634

六、青藏高原隆升的液压机模型 637

七、青藏高原隆升期后构造 639

八、青藏高原的能源资源 640

九、结论 641

参考文献 643

第九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导电性结构&魏文博 649

第一节 大陆岩石圈的导电性及岩石圈厚度 649

第二节 岩石圈电性结构的研究方法——现代超宽频带大地电磁测深 653

一、基本原理 653

二、波阻抗与视电阻率 654

三、数据采集与处理 655

四、反演解释 656

第三节 中国大陆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研究 657

一、中国大陆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程度 657

二、前人关于中国大陆岩石圈导电性结构研究的主要成果 661

三、中国西南部青藏高原的岩石圈电性结构 666

四、中国东部大华北地区的岩石圈导电性结构 673

第四节 中国大陆岩石圈电导性结构研究的思考 678

第五节 中国大陆大地电磁测深剖面电性结构模型 679

参考文献 691

第十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热结构与流变学特征&汪洋 693

第一节 中国及邻区大地热流分布及其特征 694

一、中国大地热流数据 694

二、中国大陆及邻区主要构造单元平均热流值 696

三、中国大陆热流值与构造热事件时代的关系 700

四、对测量空白区热流值的估算 702

五、中国大地热流图和大地热流值区域特征 702

第二节 中国大陆岩石圈温度结构 703

一、地温线计算方法和参数 704

二、中国大陆岩石圈温度结构 706

第三节 中国岩石圈流变学强度特征 717

一、岩石圈流变学强度的计算方法和参数选择 717

二、中国岩石圈流变学强度的区域特征及其分区 718

第四节 中国大陆岩石圈热-流变学分区 718

参考文献 720

第十一章 中国东部及其毗邻海域岩石圈结构&袁学诚 723

第一节 岩石圈地幔蘑菇云构造 723

第二节 东南亚-西太平洋蘑菇云岩石圈地幔的分布范围 725

第三节 岩石圈巨变地区的板块俯冲 729

第四节 东南亚-西太平洋地幔环流与中生代后中国岩石圈巨变 740

第五节 结论 743

参考文献 744

第十二章 中国岩石圈三维结构雏形&袁学诚、黄宗理、李廷栋 746

第一节 岩石圈的流变学力学性质 747

第二节 中国岩石圈三维构造区划 749

第三节 南北地震带 754

第四节 中国岩石圈弹性上地壳结构 757

第五节 中国岩石圈塑性下地壳结构 760

第六节 中国岩石圈的岩石圈地幔结构 763

参考文献 769

第四篇 中国大陆地球化学场及深部作用 773

第一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近代的地幔化学结构&路凤香、李方林、侯青叶、韩吟文、郑建平 773

第一节 中国大陆地幔的类型 773

第二节 中国大陆近代地幔的铅同位素填图 774

一、中国大陆近代的铅同位素比值图 774

二、中国大陆近代地幔Pb同位素的主要界线 775

第三节 有关分区和归属的讨论 781

一、Pb、Nd同位素示踪及地幔类型 781

二、关于DUPAL异常 782

三、Pb同位素的分区 783

第二章 中国西部大洋地幔的地球化学特征&路凤香、李方林、侯青叶、韩吟文、郑建平 784

第一节 引言 784

第二节 蛇绿岩的岩石学特征 785

第三节 地球化学方法鉴别古洋幔构造归属的依据 786

第四节 新特提斯大洋地幔Pb同位素组成特征 788

第五节 古特提斯大洋地幔Pb同位素组成特征 790

第六节 祁连造山带大洋地幔Pb同位素组成特征(原特提斯) 792

第七节 特提斯构造域洋幔微量元素特征 796

第八节 古亚洲洋大洋地幔 798

第三章 中国东部下部岩石圈的层圈相互作用&路凤香、李方林、侯青叶、韩吟文、郑建平 801

第一节 壳-幔相互作用带及其特征 801

一、壳-幔过渡带的组成 801

二、中国东部大陆中生代壳-幔相互作用的类型 802

第二节 岩石圈-软流层相互作用带及其特征 807

第三节 两类层圈相互作用的转换及岩石圈减薄的时限 808

第四节 小结 809

第四章 中国大陆岩石圈铅同位素组成特征&路凤香、李方林、侯青叶、韩吟文、郑建平 810

第一节 《中国大陆铅同位素图》的编制 810

第二节 中国大陆Pb同位素组成的基本特征 813

第三节 编图获得的信息和主要认识 814

第四节 中国大陆岩石圈铅比值的演变趋势 816

第五节 中国大陆岩石圈Pb同位素比值与现今地幔Pb同位素比值的对比 819

参考文献 820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