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检察权运行司法化研究
检察权运行司法化研究

检察权运行司法化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0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骆绪刚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9387818
  • 页数:219 页
图书介绍:检察权司法化是指检察权权力运行的司法化,其本质是一种程序的司法化。它既反映检察权权力运行方式的变化,又反映检察权运行价值取向的变化。本书从检察权司法化的内涵、范围、理论支点、实现方式以及保障措施五个部分依次展开研究。第一部分围绕检察权司法化的内涵展开研究,试图回答检察权的司法化内涵是指职能的司法化还是权力运行的司法。第二部分围绕检察权司法化的范围展开研究,试图回答检察权司法化的范围是完全的司法化还有有限的司法化。 第三部分围绕检察权司法化的理论支点展开研究,试图回答检察权司法化的理论基础是什么。第四部分围绕检察权司法化的实现方式展开研究,试图回答检察权司法化运行的具体方式。第五部分围绕检察权司法化的保障措施展开研究,试图回答检察权司法化的实现还需要哪些制度的保障。
《检察权运行司法化研究》目录

导言 1

一、问题的提出 1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2

三、文献综述 3

四、主要研究方法 4

五、本书结构 5

六、主要创新及不足 6

第一章 检察权司法化的内涵 9

第一节 检察权司法化基本概念的厘清 9

一、司法的内涵及特征 9

二、检察权司法化的内涵之争 15

第二节 检察权的法律属性 18

一、检察机关定位分歧及原因分析 18

二、检察权定位分歧及原因分析 23

三、检察权的司法性 31

第三节 检察权的司法化:权力运行的司法化 34

一、检察权运行司法化的现实动因 35

二、比较法意义上检察权司法化 38

三、检察权运行司法化与审判权运行程序之比较 42

第二章 检察权司法化的范围 46

第一节 检察权的发展沿革及具体内容 46

一、历史层面的检察权 47

二、现代层面欧美主要国家的检察权 48

三、我国检察权的发展沿革及具体内容 59

四、司法改革背景下我国检察权的新变化 67

第二节 检察权司法化的范围 68

一、检察权司法化范围之确定标准 69

二、检察权司法化的应然范围 73

第三节 检察权司法化可行性的现实基础 79

一、制度基础 79

二、实践基础 81

第四节 检察权司法化可行性的理论分析 85

一、角色冲突问题及分析 85

二、审查者的监督或制约问题及分析 88

三、对审判权的僭越问题及分析 90

第三章 检察权司法化的理论支点 94

第一节 司法民主视野下的检察权司法化 94

一、司法民主的基本内涵 94

二、司法民主的衡量标准 100

三、司法民主对检察权司法化的要求 104

第二节 司法公正视野下的检察权司法化 106

一、司法公正的基本解说 106

二、通过程序公正实现实体公正 114

三、司法公正对检察权司法化的要求 122

第三节 司法公信力视野下的检察权司法化 124

一、司法公信力的基本内涵 125

二、司法公信力的具体表现 129

三、司法公信力对检察权司法化的要求 136

第四章 检察权司法化的实现方式 140

第一节 检察听证的哲理基础 140

一、检察听证的认识论基础 141

二、检察听证的价值论基础 142

三、检察听证的人本论基础 144

第二节 检察听证的基本原则、范围以及主体 146

一、检察听证的基本原则 146

二、检察听证的范围与主体 148

第三节 检察听证的具体程序 155

一、听证的启动程序 155

二、听证的准备程序 156

三、听证的审查程序 157

四、听证的评议与宣告程序 159

五、听证的救济程序 160

第五章 检察权司法化的保障措施 162

第一节 检察权的独立行使——检察权司法化的主体保障 162

一、我国检察权独立行使的内涵 163

二、检察权独立行使与检察权司法化的关系 164

三、主任检察官办案责任制改革与检察权司法化的契合 166

第二节 检务公开——检察权司法化的程序保障 171

一、检务公开的内涵及价值 171

二、检务公开与检察权司法化的关系 173

三、检务公开对检察权司法化的促进和保障 175

第三节 律师帮助权的完善——检察权司法化的构造保障 177

一、律师帮助权在检察权司法化中的作用 178

二、律师帮助权对检察权司法化的保障 180

三、审前程序法律帮助权的不足及完善 183

第四节 “检察庭”建设——检察权司法化的物质保障 191

一、检察庭设立的意义 192

二、检察庭设立与检察权司法化的关系 194

三、检察庭的功能和布置 194

结语 196

参考文献 199

后记 218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