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刑事诉讼法  第5版
刑事诉讼法  第5版

刑事诉讼法 第5版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龙宗智,杨建广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040447149
  • 页数:432 页
图书介绍:本书第四版在版期间,刑事诉讼法领域出台了一系列解释。具体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于2012年11月5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59次会议通过,《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于2012年10月16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检察委员会第八十次会议通过,修订后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于2012年12月3日由公安部部长办公会议通过。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于2015年8月29日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本次修订主要体现了以上变化。
上一篇:社会主义外交观下一篇:律政春秋
《刑事诉讼法 第5版》目录

第一编 导论 1

第1章 刑事诉讼法概述 3

1.1 刑事诉讼与刑事诉讼法 4

1.1.1 诉讼 4

1.1.2 刑事诉讼及其特征 7

1.1.3 刑事诉讼法的概念和内容 9

1.1.4 刑事诉讼法与相邻部门法的关系 10

1.2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学科体系 12

1.2.1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对象 12

1.2.2 刑事诉讼法学的研究方法 13

1.2.3 刑事诉讼法学的学科体系 22

1.3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根据、任务和作用 22

1.3.1 刑事诉讼法的制定目的和根据 22

1.3.2 刑事诉讼法的任务 24

1.3.3 刑事诉讼法的作用 27

第2章 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31

2.1 外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32

2.1.1 外国古代弹劾式诉讼制度和神示证据制度 32

2.1.2 外国中世纪纠问式诉讼制度和法定证据制度 33

2.1.3 外国近现代辩论式诉讼制度和自由心证制度 34

2.2 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历史发展 39

2.2.1 中国古代刑事诉讼法制的产生与发展 39

2.2.2 中国近现代刑事诉讼法制的沿革 44

2.2.3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产生与发展 47

第二编 基础理论 53

第3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范畴 55

3.1 刑事诉讼目的与刑事诉讼结构 56

3.1.1 刑事诉讼目的 56

3.1.2 刑事诉讼结构 59

3.2 刑事诉讼主体与刑事诉讼职能 61

3.2.1 刑事诉讼主体 61

3.2.2 刑事诉讼职能 63

3.3 刑事诉讼状态与刑事诉讼法律关系 64

3.3.1 大陆法系有关理论 64

3.3.2 中国法有关理论 67

3.4 刑事诉讼行为与刑事诉讼条件 68

3.4.1 刑事诉讼行为 68

3.4.2 刑事诉讼条件 72

3.5 刑事诉讼阶段与刑事诉讼客体 74

3.5.1 刑事诉讼阶段 74

3.5.2 刑事诉讼客体 76

第4章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 81

4.1 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概述 82

4.1.1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 82

4.1.2 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体系 83

4.2 普遍适用的基本原则 84

4.2.1 刑事程序法定原则 84

4.2.2 司法独立原则 87

4.2.3 无罪推定原则 89

4.2.4 辩护原则 93

4.2.5 法的平等保护原则 94

4.2.6 诉讼经济原则 96

4.2.7 诉讼及时原则 97

4.2.8 禁止重复追究原则 98

4.3 中国刑事诉讼坚持的原则 99

4.3.1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99

4.3.2 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 101

4.3.3 人民检察院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 103

第5章 刑事诉讼证据 106

5.1 刑事诉讼证据概述 107

5.1.1 刑事诉讼证据的概念 107

5.1.2 刑事诉讼证据应有的属性及认证标准 108

5.1.3 刑事诉讼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110

5.2 刑事诉讼证据的分类 110

5.2.1 刑事诉讼证据在法律上的分类 110

5.2.2 刑事诉讼证据在学理上的分类 121

5.3 证据规则 126

5.3.1 证据规则概述 126

5.3.2 直接言词证据规则 127

5.3.3 非法证据排除规则 129

5.3.4 补强规则 131

5.3.5 意见排除规则 133

5.4 刑事诉讼证明 134

5.4.1 证明对象 135

5.4.2 证明责任 136

5.4.3 证明标准 139

第6章 辩护与刑事代理 146

6.1 辩护制度 147

6.1.1 辩护制度概述 147

6.1.2 辩护制度的演变与完善 151

6.1.3 中国辩护制度的基本内容 154

6.2 刑事代理制度 166

6.2.1 刑事代理概述 166

6.2.2 自诉案件中的代理 168

6.2.3 公诉案件中的代理 169

6.2.4 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代理 169

第7章 回避 173

7.1 回避概述 174

7.1.1 回避的概念 174

7.1.2 回避的意义 174

7.1.3 回避的种类 175

7.2 回避的理由和适用人员 175

7.2.1 回避的理由 175

7.2.2 回避适用的人员 177

7.3 回避的程序 179

7.3.1 回避的提出 179

7.3.2 回避的审查和决定 181

7.3.3 对驳回申请回避决定的复议 183

第8章 附带民事诉讼 185

8.1 附带民事诉讼概述 185

8.1.1 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和意义 185

8.1.2 附带民事诉讼的成立条件 187

8.2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 189

8.2.1 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 189

8.2.2 附带民事诉讼的被告 192

8.3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和审判 192

8.3.1 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192

8.3.2 附带民事诉讼的审判 193

第三编 程序论 197

第9章 管辖与立案 199

9.1 管辖与立案 200

9.1.1 管辖概述 200

9.1.2 立案概述 201

9.1.3 管辖与立案的关系 202

9.2 管辖的分类 203

9.2.1 立案管辖 203

9.2.2 审判管辖 211

9.3 立案的条件和程序 215

9.3.1 立案的条件 215

9.3.2 立案的程序 217

第10章 侦查与强制措施 222

10.1 侦查与强制措施的关系 223

10.1.1 侦查概述 223

10.1.2 强制措施概述 227

10.1.3 侦查与强制措施的关系 229

10.2 侦查行为 229

10.2.1 讯问犯罪嫌疑人 229

10.2.2 询问证人、被害人 232

10.2.3 勘验、检查 235

10.2.4 搜查 237

10.2.5 查封、扣押物证、书证 238

10.2.6 鉴定 239

10.2.7 辨认 240

10.2.8 技术侦查 241

10.2.9 秘密侦查 243

10.2.10 通缉 244

10.3 侦查终结 245

10.3.1 侦查终结的概念和意义 245

10.3.2 侦查终结的条件 245

10.3.3 侦查终结的处理 246

10.3.4 侦查羁押期限 246

10.4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案件的侦查 248

10.4.1 自侦案件的概念 248

10.4.2 自侦案件的程序 248

10.5 补充侦查 249

10.5.1 补充侦查的概念和意义 249

10.5.2 补充侦查的形式和种类 249

10.6 侦查监督 249

10.6.1 侦查监督的概念和意义 249

10.6.2 侦查监督的内容 250

10.6.3 侦查监督的程序 250

10.7 强制措施 251

10.7.1 拘传 251

10.7.2 取保候审 252

10.7.3 监视居住 258

10.7.4 拘留 261

10.7.5 逮捕 265

第11章 起诉 272

11.1 起诉概述 273

11.1.1 起诉的概念与意义 273

11.1.2 国家追诉主义和私人起诉主义 273

11.1.3 起诉法定主义与起诉便宜主义 274

11.1.4 中国刑事起诉制度的特点 275

11.2 提起公诉 277

11.2.1 审查起诉 277

11.2.2 提起公诉的条件 280

11.2.3 提起公诉的程序 281

11.3 不起诉 282

11.3.1 不起诉的概念 282

11.3.2 法定不起诉 282

11.3.3 酌定不起诉 282

11.3.4 附条件不起诉 284

11.3.5 不起诉的程序 284

11.4 自诉 285

11.4.1 自诉案件的范围 285

11.4.2 提起自诉的条件 286

11.4.3 提起自诉的程序 287

第12章 审判 289

12.1 刑事审判概述 290

12.1.1 刑事审判的概念与意义 290

12.1.2 刑事审判的模式与分类 294

12.1.3 刑事审判的原则 296

12.1.4 判决、裁定与决定 301

12.1.5 刑事审判组织 303

12.2 刑事第一审程序 306

12.2.1 刑事第一审程序的概念与功能 306

12.2.2 刑事第一审一般程序 306

12.2.3 刑事第一审特别程序 320

12.3 刑事第二审程序 325

12.3.1 刑事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325

12.3.2 刑事第二审程序的提起 326

12.3.3 刑事第二审审理程序 328

12.4 死刑复核程序 331

12.4.1 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331

12.4.2 死刑立即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332

12.4.3 死刑缓期2年执行案件的复核程序 335

12.5 审判监督程序 336

12.5.1 审判监督程序的概念和意义 336

12.5.2 审判监督程序的提起 338

12.5.3 再审案件的审判程序 341

第13章 执行 346

13.1 执行概述 347

13.1.1 刑事执行概述 347

13.1.2 执行的主体和客体 348

13.2 各种刑罚的执行 350

13.2.1 死刑立即执行判决的执行 350

13.2.2 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和拘役判决的执行 352

13.2.3 有期徒刑缓刑、拘役缓刑判决的执行 353

13.2.4 管制、剥夺政治权利判决的执行 354

13.2.5 罚金、没收财产判决的执行 355

13.2.6 无罪判决和免除刑罚判决的执行 356

13.3 变更执行的程序 357

13.3.1 死刑、死缓执行的变更 357

13.3.2 暂予监外执行 358

13.3.3 减刑和假释 359

13.3.4 对新罪和漏罪的追诉 362

13.3.5 对错判的反映和申诉的处理 362

13.4 人民检察院对执行的监督 363

13.4.1 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死刑的监督 363

13.4.2 人民检察院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 363

13.4.3 人民检察院对减刑、假释的监督 364

13.4.4 人民检察院对执行机关执行刑罚活动的监督 365

第14章 特别程序 367

14.1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368

14.1.1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概述 368

14.1.2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方针与特有诉讼原则 371

14.1.3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的特点 375

14.2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与刑事司法协助 381

14.2.1 涉外刑事诉讼程序 381

14.2.2 刑事司法协助制度 387

14.3 刑事赔偿程序 390

14.3.1 刑事赔偿概述 390

14.3.2 刑事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391

14.3.3 刑事赔偿的范围 392

14.3.4 刑事赔偿的程序 394

14.4 当事人刑事和解案件诉讼程序 401

14.4.1 当事人刑事和解案件诉讼程序概述 401

14.4.2 当事人刑事和解案件诉讼程序的适用条件 403

14.4.3 当事人和解后案件的处理程序 404

14.5 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 405

14.5.1 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概述 405

14.5.2 适用违法所得特别没收程序的条件 407

14.5.3 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与管辖 407

14.5.4 没收违法所得的审理与裁定 408

14.5.5 没收财产的返还与赔偿 408

14.6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 409

14.6.1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概述 409

14.6.2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条件 409

14.6.3 刑事强制医疗程序的适用与监督 411

关键词索引 415

图表索引 426

后记 430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