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文学”研究读本](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69/s67dc510.jpg)
![“80年代文学”研究读本](https://cover.qianqiantushu.cc/69/s67dc510.jpg)
“80年代文学”研究读本PDF电子书下载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复生编;徐志伟丛书主编
- 出 版 社:上海:上海书店
- 出版年份:2018
- ISBN:9787545816211
- 页数:434 页
上辑 文化观念与文学观念 2
反思八十年代(存目)&韩少功 2
“重返八十年代”与当代文学史论述(存目)&王尧 2
“主体论”与“新时期文学”的建构(存目)&杨庆祥 2
“救亡压倒启蒙”?——对八十年代一种历史“元叙事”的解构分析&李杨 3
翻译的政治——从一个侧面看80年代的翻译运动&王晓明 26
重访八十年代&张旭东 41
全球视野中的70——80年代转折与中国&贺桂梅 50
五四:不断重临的起点——重识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双重变奏》&罗岗 61
“作为方法”的“八十年代”&洪子诚 81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当代性”问题&王晓明 86
漫说“纯文学”:李陀访谈录&李陀 李静 90
何谓文学本身&蔡翔 112
“纯文学”的知识谱系与意识形态——“文学性”问题在1980年代的发生&贺桂梅 130
重返“新时期文学”的意义&李杨 158
在“缝合”与“断裂”之间——两种文学史叙述与“重返八十年代”&罗岗 169
“神话”,或黄金时代的背后——反思1980年代文学的一个视角&李云雷 175
“八十年代”文学的边界问题&程光炜 189
打开60年的“原点”:重返80年代文学&贺桂梅 205
“新启蒙主义”文学态度及其文学实践&刘复生 214
下辑 思潮、现象与作家作品 224
历史话语的复活(存目)&蔡翔 224
文学“成规”的建立——对《班主任》和《晚霞消失的时候》的“再评论”(存目)&程光炜 224
“身份”转换与“认同”重建——兼论《人啊,人啊,人!》进入历史叙述的方式(存目)&白亮 224
“改革文学”的“认识性的装置”与“起源”问题——重评《乔厂长上任记》兼及与新时期文学的关系(存目)&张伟栋 224
写在“伤痕文学”边上&旷新年 225
残存的现代主义:关于自我的叙事&唐小兵 237
新时期文学:历史书写与意识形态&张旭东 262
为了告别的“葬礼”——八十年代中后期知青小说对农民形象的重新塑造&吴志峰 281
“寻根文学”的兴起&旷新年 293
当代写作中的性别话语(节选)&蒋晖 306
先锋小说:改革历史的神秘化——关于先锋文学的社会历史分析&刘复生 325
历史开裂处的个人叙述——城乡间的“女性”与当代文学中“个人意识”的悖论&罗岗刘丽 336
从“天安门诗歌”到“伤痕文学”:关于“新时期文学”起源的再讨论&黄平 355
路遥的自我意识和写作姿态——兼及1985年前后“文学场”的历史分析&杨庆祥 386
“英雄”的“根”在哪里?——以《高山下的花环》为中心&朱杰 402
重返“八十年代”的另一种可能——《乡场上》与“按劳分配”原则的生机与危机&林凌 420
编后记 433
- 《迟子建作品 少年读本 草地上的云朵》迟子建 2018
- 《《走近科学》精选丛书 中国UFO悬案调查》郭之文 2019
- 《新编历史小丛书 祖逖北伐》何兹全著 2019
- 《国际经典影像诊断学丛书 消化影像诊断学 原著第3版》王振常,蒋涛,李宏军,杨正汉译;(美)迈克尔·P.费德勒 2019
- 《本草古籍辑注丛书 第1辑 《食疗本草》辑校》(唐)孟诜撰;(唐)张鼎增补;尚志钧辑校 2019
-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学术丛书 新闻实务随想录》刘海贵 2019
- 《中国朝鲜族民间故事丛书 阿里郎 朝》李龙得 2019
- 《雨花台烈士传丛书·孙津川传》肖振才著 2018
- 《幼儿园课程资源丛书 幼儿园语言教育资源》周兢编 2015
- 《中国经典文化走向世界丛书 学术卷 2》龚海燕译 2019
- 《孙中山在上海》王琪森著 2019
- 《上海繁华》大地风车著 2019
- 《知青老照片 上海知青在黑龙江》马琳,刘宏海主编 2018
- 《朱生豪在上海》朱尚刚著 2019
- 《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 海韵江南古名镇》(中国)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田兆元 2019
- 《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珍萃 稿钞校本 第2册》周德明,严晓星主编 2017
- 《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珍萃 稿钞校本 第6册》周德明,严晓星主编 2017
- 《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珍萃 稿钞校本 第3册》周德明,严晓星主编 2017
- 《上海图书馆藏古琴文献珍萃 稿钞校本 第1册》周德明,严晓星主编 2017
- 《上海市订购外国和港台科技期刊联合目录 1983 上》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