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
红萍的基础理论研究
红萍的基础理论研究

红萍的基础理论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生物

  • 电子书积分:1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黄毅斌等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11625090
  • 页数:449 页
图书介绍:本书是一本介绍红萍的研究型读物。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红萍的分类与植物学研究、红萍的生理生态特性研究、红萍种质资源与遗传多样性研究、红萍的共生固氮研究、红萍的富钾研究红萍富钾生理的研究、萍藻重组研究等。
《红萍的基础理论研究》目录

第一章 红萍研究概况 3

红萍固氮及其利用 3

从“Azolla Event”论满江红在生态农业中的应用 11

亚洲若干国家的红萍研究和应用 19

从国际红萍研究动态看稻田养萍前景 21

红萍在稻田应用的前景 25

我国红萍研究与应用的若干进展 32

红萍在中国水稻生产上的利用 39

国际红萍学术讨论会在福州召开 54

第二章 红萍的分类与植物学研究 59

红萍的植物学知识 59

满江红属系统学研究的新进展 68

三膘亚属满江红及其种间杂种雄性器官的数量分类研究初报 74

满江红结孢习性的初步观察 79

小叶满江红与墨西哥满江红杂交后代有性器官(孢子果)形态学分析 84

红萍共生藻的体外培养 90

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满江红——满江红鱼腥藻共生体的超微结构 97

满江红-满江红鱼腥藻在营养生长期共生关系的扫描电镜观察 99

满江红孢子果形成期蕨一藻共生关系的电镜观察 106

满江红结孢期间鱼腥藻侵染孢子果的新观察 109

满江红大孢子果萌发与成苗期间蕨一藻共生关系的电镜观察 115

满江红腺毛细胞的超微结构 122

红萍体内伴生细菌的电镜观察 130

满江红体内细菌及其与宿主的相互作用 132

满江红细胞质遗传和变异的初步研究 134

第三章 红萍的生理生态特性研究 141

红萍若干生理特性初步研究 141

红萍与外界环境的关系 150

满江红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产性能及其与营养成分变化的关系 155

满江红属五种红萍耐荫性研究 164

巴拉圭小叶萍与斯里兰卡萍的种性观察 167

不同光照条件下4种满江红(Azolla)品系体内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变化 172

满江红鱼腥藻对红萍耐热性的影响 178

红萍抗热性的初步探讨 185

高温及盐胁迫对萍体电解质与脯氨酸的影响及其与抗逆性的关系 188

不同盐浓度对红萍生长及若干生理指标的影响 195

红萍盐害若干生理生化机理的探讨 200

在盐胁迫下红萍超氧物岐化酶SOD及叶肉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变化 205

氮素营养对红萍生理特性的影响Ⅰ.硝态氮的作用 212

磁化水对红萍生长繁殖影响的试验 220

第四章 红萍种质资源与遗传多样性研究 223

国家红萍资源圃 223

满江红种质资源及其保存(1980—1982) 224

红萍资源的征集与保存 227

红萍资源的征集与保存总结 229

基于SQL Server的红萍品种资源数据库系统构建 235

应用组织培养技术进行萍种保纯的探讨 240

满江红孢子果几种贮藏方法比较 241

满江红茎尖低温保存的初步研究 243

满江红茎尖组培苗外观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变化 249

满江红九膘亚属种雄性育性的初步调查研究 255

无藻萍的RAPD分析及其在三膘组满江红种间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260

满江红三膘亚属种间杂种F1代若干性状的遗传分析 271

7种红萍的生物学特性研究与ISSR分子标记 278

满江红鱼腥藻遗传多样性的RAPD分析 285

满江红鱼腥藻与其宿主的遗传多样性和协同性的RAPD分析 289

红萍鱼腥藻(Anabaena azollae)单克隆抗体研制成功 295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区别红萍鱼腥藻细胞表面抗原 296

红萍鱼腥藻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299

满江红鱼腥藻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应用研究 305

第五章 红萍的共生固氮研究 317

固氮作用与环境条件 317

红萍一鱼腥藻共生固氮研究进展 325

用乙炔还原法研究物候等因素对红萍固氮活性的影响 329

15N稀释法测定红萍固氮及其影响因素探讨 333

豆科植物根瘤菌和萍藻共生体系中15N的天然富集作用 337

三种红萍固氮活性的周期变化 341

红萍产孢率和固氮酶活性的观察 346

湿度对红萍固氮活性的影响 349

红萍排氮过程的初步探讨 354

第六章 红萍的富钾研究 363

红萍富钾生理的研究Ⅰ.红萍对水体中钾的吸收 363

红萍富钾生理的研究Ⅱ.萍体钾对水稻生产的有效性 369

红萍富钾生理的研究Ⅲ.红萍对水体中钾的吸收 376

红萍富钾来源的示踪研究 380

第七章 萍藻重组研究 389

红萍茎尖培养获得无藻萍 389

以孢子果诱导无藻红萍 391

红萍共生蓝藻的分离培养和特性研究 393

满江红与无藻满江红的超微结构 398

无藻满江红(Anabena-free Azolla)和满江红鱼腥藻(Anabaen azollae)重建共生体 405

萍藻重组研究Ⅰ.无藻萍的获得及其验证技术研究 415

萍藻重组研究Ⅱ.应用孢子果技术获得萍藻重组成功 420

单克隆抗体荧光标记物C16-FITC对萍藻重组体的鉴定 426

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提取满江红体内鱼腥藻方法的研究 429

附录 437

A new method for obtaining Anabaena-free Azolla 437

Inoculation of cultured Anabaena Azollae and Nostoc to Anabaena-free Azolla 443

Study o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nabaena Azollae and Azolla microphylla During the Germination of Megasporocarps 444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