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陈兴良刑法学  刑法哲学  第6版
陈兴良刑法学  刑法哲学  第6版

陈兴良刑法学 刑法哲学 第6版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24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陈兴良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300250779
  • 页数:905 页
图书介绍:刑法哲学一书是陈兴良教授的第一本重要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虽然初版于上个世纪90年代,然而今日看来仍然闪烁着理论光辉。该书的特点是具有较为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尤其是对于刑法知识的体系化与哲理化的偏好,反映了此书初版时的现实状况。在本书中,从体系到内容都突破了既存的刑法理论,完成了从注释刑法学到理论刑法学的转变。刑法哲学体系是有一定的独创性的,反映了作者对于刑法哲学的独到见解。刑法哲学作为一种理论,并非独一无二的,每一种刑法哲学都可以有自己的体系,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与深化刑法学的发展。本书作者所勾勒出的“罪刑关系中心论”的刑法哲学体系共包含15个范畴,如书稿导论中的图示,其间的辩证关系涵括了刑法的基本问题,也即本书的逻辑体系。
《陈兴良刑法学 刑法哲学 第6版》目录

导论 1

第一节 刑法哲学的价值内容 2

一、公正 4

二、谦抑 7

三、人道 10

第二节 刑法哲学的范畴体系 12

一、范畴 12

二、关系 15

三、体系 17

第一编 犯罪本体论 27

第一章 主观恶性 27

第一节 主观恶性的嬗变 27

一、古代的主观恶性 27

二、中世纪的主观恶性 30

三、近代的主观恶性 31

四、现代的主观恶性 33

第二节 心理事实 34

一、显意识 35

二、潜意识 41

第三节 规范评价 50

一、概述 50

二、违法性意识 57

三、期待可能性 61

四、意志自由 64

第四节 主观恶性的阻却 68

一、心神丧失 69

二、意外事件 71

三、不可抗力 71

第二章 客观危害 72

第一节 客观危害的嬗变 72

一、古代的客观危害 72

二、近代的客观危害 75

三、现代的客观危害 76

第二节 行为事实 77

一、行为 78

二、客体 83

三、结果 85

四、因果关系 86

第三节 价值评判 100

一、行为的价值评判 101

二、客体的价值评判 105

三、结果的价值评判 106

四、因果关系的价值评判 107

第四节 客观危害的阻却 114

一、正当防卫 115

二、紧急避险 115

三、其他阻却客观危害的事由 116

第三章 再犯可能 118

第一节 再犯可能的概念 118

一、再犯的主体 118

二、再犯的时间 119

三、再犯的性质 119

第二节 再犯可能的表征 119

一、犯罪人的分类 120

二、犯罪人的特性 122

三、犯罪人的表现 129

第三节 再犯可能的预测 131

一、再犯预测的概念 131

二、再犯预测的种类及其方法 132

三、再犯预测的意义 134

第四章 初犯可能 136

第一节 初犯可能的概念 136

一、初犯的主体 136

二、初犯的时间 137

三、初犯的性质 137

第二节 初犯可能的表征 137

一、形势 137

二、犯罪率 143

三、民愤 146

第三节 初犯可能的预测 150

一、初犯预测的概念 150

二、初犯预测的种类及其方法 150

三、初犯预测的意义 154

第五章 犯罪本质二元论 155

第一节 主观恶性与客观危害 155

一、社会危害性的概念 155

二、社会危害性的法律表现 160

三、社会危害性的法律后果 163

第二节 再犯可能与初犯可能 164

一、人身危险性的缘起 165

二、人身危险性的概念 168

三、人身危险性的评价 172

第三节 社会危害性与人身危险性:犯罪本质二元论 174

一、主观恶性与再犯可能 174

二、客观危害与初犯可能 177

三、社会危害性和人身危险性的统一 179

第六章 故意犯罪 189

第一节 故意犯罪的嬗变 189

一、古代刑法中的故意犯罪 189

二、近代刑法中的故意犯罪 190

第二节 故意犯罪的概念 191

一、故意犯罪的心理本质 192

二、故意犯罪的主观特征之一:认识因素 193

三、故意犯罪的主观特征之二:意志因素 202

第三节 故意犯罪的法定分类 203

一、直接故意犯罪 203

二、间接故意犯罪 206

第四节 故意犯罪的学理分类 209

一、确定故意犯罪与不确定故意犯罪 210

二、偶然故意犯罪与预谋故意犯罪 215

三、事前故意犯罪与事后故意犯罪 216

四、危险故意犯罪与实害故意犯罪 216

第七章 过失犯罪 218

第一节 过失犯罪的嬗变 218

一、古代刑法中的过失犯罪 218

二、近代刑法中的过失犯罪 220

第二节 过失犯罪的概念 221

一、过失犯罪的心理本质 221

二、过失犯罪的主观特征之一:注意能力 224

三、过失犯罪的主观特征之二:注意义务 227

第三节 过失犯罪的法定分类 228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 228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 230

第四节 过失犯罪的学理分类 232

一、普通过失犯罪与业务过失犯罪 232

二、事实过失犯罪与法律过失犯罪 236

三、轻过失犯罪与重过失犯罪 239

第五节 无过失责任 240

一、无过失责任的概念 240

二、无过失责任的评价 243

三、无过失责任之在中国 245

第八章 作为犯罪 248

第一节 作为犯罪的嬗变 248

一、古代刑法中的作为犯罪 248

二、近代刑法中的作为犯罪 250

第二节 作为犯罪的概念 251

一、作为犯罪的有形性 251

二、作为犯罪的违法性 255

第三节 作为犯罪的形式 256

一、利用自身动作实施作为犯罪 257

二、利用机械力实施作为犯罪 257

三、利用自然力实施作为犯罪 258

四、利用动物实施作为犯罪 258

五、利用他人实施作为犯罪 259

第四节 作为犯罪的类型 264

一、行为犯 264

二、结果犯 268

三、结果加重犯 269

第九章 不作为犯罪 273

第一节 不作为犯罪的嬗变 273

一、古代刑法中的不作为犯罪 273

二、近代刑法中的不作为犯罪 275

第二节 不作为犯罪的概念 276

一、不作为犯罪的行为性 276

二、不作为犯罪的违法性 279

第三节 不作为犯罪的构成 281

一、不作为犯罪的作为义务 281

二、能够履行而没有履行 291

三、作为义务之不履行与危害结果之发生具有因果关系 292

第四节 不作为犯罪的类型 299

一、不作为犯罪分类概说 299

二、纯正不作为犯罪 302

三、不纯正不作为犯罪 303

第十章 犯罪的附随情状 304

第一节 犯罪的动机和目的 304

一、犯罪的动机 305

二、犯罪的目的 318

三、犯罪的动机和目的的关系 323

第二节 犯罪的时间和地点 331

一、犯罪的时间 331

二、犯罪的地点 334

第二编 刑罚本体论 339

第十一章 道义报应 339

第一节 道义报应的概念 339

一、康德之道义报应主义 339

二、道义报应之科学立论 342

三、道义报应的形式 343

第二节 刑罚的伦理根据 346

一、刑罚伦理根据的演变 346

二、刑罚伦理根据的底蕴 348

第三节 道义报应的实现 351

一、道义报应的实现与刑事立法 351

二、道义报应的实现与定罪量刑 352

三、道义报应的实现与刑罚执行 353

第十二章 法律报应 354

第一节 法律报应的概念 354

一、黑格尔之法律报应主义 354

二、法律报应之科学立论 357

三、法律报应的形式 358

第二节 刑罚的法律根据 361

一、刑罚法律根据的演变 361

二、刑罚法律根据的底蕴 362

第三节 法律报应的实现 364

一、法律报应的实现与刑事立法 364

二、法律报应的实现与定罪量刑 366

三、法律报应的实现与刑罚执行 367

第十三章 个别预防 368

第一节 个别预防的概念 368

一、个别预防的对象 368

二、个别预防的形式 373

三、个别预防的目的 377

第二节 个别预防的功能 377

一、剥夺功能 377

二、改造功能 378

三、感化功能 380

四、个别威慑功能 381

五、个别鉴别功能 382

第三节 个别预防的实现 383

一、个别预防的实现与刑事立法 383

二、个别预防的实现与定罪量刑 384

三、个别预防的实现与刑罚执行 384

第四节 个别预防的评价 385

一、个别预防客观存在 385

二、个别预防困难重重 387

三、个别预防的中国课题 388

第十四章 一般预防 391

第一节 一般预防的概念 391

一、一般预防的对象 391

二、一般预防的形式 394

三、一般预防的目的 396

第二节 一般预防的功能 396

一、一般威慑功能 397

二、一般鉴别功能 397

三、补偿功能 398

四、安抚功能 398

五、鼓励功能 399

第三节 一般预防的实现 399

一、一般预防的实现与刑罚必然 400

二、一般预防的实现与刑罚及时 401

三、一般预防的实现与刑罚公开 402

四、一般预防的实现与刑罚适当 403

第四节 一般预防的评价 404

一、一般预防并非幻想 404

二、一般预防不是仙丹 409

三、一般预防的中国课题 412

第十五章 刑罚目的二元论 416

第一节 道义报应与法律报应 416

一、道义报应与法律报应的对立性 416

二、道义报应与法律报应的同一性 417

三、道义报应与法律报应的关系 418

第二节 个别预防与一般预防 418

一、个别预防与一般预防的对立性 419

二、个别预防与一般预防的同一性 420

三、个别预防与一般预防的关系 421

第三节 报应与预防:刑罚目的二元论 425

一、中国历史上关于刑罚目的之学说 426

二、西方历史上关于刑罚目的之学说 428

三、中国刑法学界关于刑罚目的之学说 435

四、刑罚目的之报应与预防的辩证统一 440

第十六章 生命刑 449

第一节 生命刑的演进 449

一、生命刑的起源 449

二、生命刑的泛滥 450

三、生命刑的没落 451

第二节 生命刑存废之争 452

一、生命刑存废的理论聚讼 452

二、生命刑存废的哲学思考 456

三、生命刑存废的评价 459

第三节 各国生命刑的比较 461

一、生命刑的废除 462

二、生命刑的限制 463

第四节 中国生命刑的限制 464

一、生命刑的限制与扩张之争 465

二、生命刑的立法限制 468

三、生命刑的司法限制 472

第五节 生命刑的修订及其评价 475

一、生命刑修订的原则 475

二、生命刑修订的内容 478

第十七章 自由刑 483

第一节 自由刑的演进 483

一、中国自由刑的演进 483

二、西方自由刑的演进 485

第二节 自由刑优劣之争 488

一、自由刑的优点 489

二、自由刑的缺点 490

三、自由刑优劣之争的评价 491

第三节 各国自由刑的比较 494

一、终身自由刑的比较 494

二、有期自由刑的比较 495

三、限制自由刑的比较 497

第四节 中国自由刑的改革 498

一、限制无期徒刑 499

二、调整有期徒刑 501

三、完善拘役刑 504

四、改进管制刑 508

第五节 自由刑的修订及其评价 512

一、无期徒刑的修订 512

二、有期徒刑的修订 513

三、拘役刑的修订 513

四、管制刑的修订 514

第十八章 财产刑 515

第一节 财产刑的演进 515

一、罚金的演进 515

二、没收财产的演进 518

第二节 财产刑存废之争 520

一、罚金存废之争 520

二、没收财产存废之争 527

第三节 各国财产刑的比较 529

一、罚金的比较 529

二、没收财产的比较 538

第四节 中国财产刑的改造 541

一、罚金的改造 542

二、没收财产的改造 546

第五节 财产刑的修订及其评价 547

一、罚金的修订 547

二、没收财产的修订 550

第十九章 资格刑 552

第一节 资格刑的演进 552

一、象刑 552

二、名誉刑 554

三、耻辱刑 555

四、资格刑 557

第二节 资格刑存废之争 558

一、资格刑主存论 560

二、资格刑主废论 561

三、资格刑存废的评价 563

第三节 各国资格刑的比较 565

一、资格刑的地位 565

二、资格刑的种类 567

三、资格刑的期限 570

第四节 中国资格刑的完善 571

一、中国资格刑的内容分析 571

二、中国资格刑的完善措施 574

第五节 资格刑的修订及其评价 578

一、资格刑种类的修订 579

二、资格刑内容的修订 579

第二十章 保安刑 582

第一节 保安处分的演进 582

一、古代的保安处分 582

二、中世纪的保安处分 583

三、近代的保安处分 583

第二节 一元论与二元论之争 586

一、一元论 586

二、二元论 588

三、一元论与二元论的评价 589

第三节 各国保安处分的比较 592

一、保安处分的适用对象 592

二、保安处分的适用条件 595

三、保安处分的基本类型 597

第四节 中国保安刑的建构 600

一、劳动教养 601

二、强制留场 602

三、强制禁戒 604

四、少年管教 604

五、善行保证 605

六、没收罪物 606

第五节 保安处分的修订及其评价 608

一、保安处分的理论考察 608

二、保安处分的立法分析 611

第三编 罪刑关系论 617

第二十一章 罪刑关系二元论 617

第一节 已然之罪与报应之刑 617

一、刑从罪生 617

二、刑当其罪 618

第二节 未然之罪与预防之刑 619

一、刑须制罪 619

二、刑足制罪 621

第三节 双重罪刑关系的辩证统一 622

一、双重罪刑关系的对立性 622

二、双重罪刑关系的同一性 623

第四节 罪刑关系基本原理的意义 626

一、对刑法理论的意义 626

二、对刑事立法的意义 627

三、对刑事司法的意义 629

第二十二章 罪刑关系的基本原则 631

第一节 罪刑法定原则 631

一、罪刑法定原则的变迁 631

二、罪刑法定原则的根据 635

三、罪刑法定原则的体现 639

四、罪刑法定原则的适用 642

第二节 罪刑均衡原则 652

一、罪刑均衡原则的变迁 652

二、罪刑均衡原则的根据 655

三、罪刑均衡原则的体现 659

四、罪刑均衡原则的适用 660

第二十三章 罪刑关系的法定化 667

第一节 刑事立法的概念 667

一、刑事立法的变迁 667

二、刑事立法的特征 669

三、刑事立法的意义 671

第二节 刑事立法的指导思想 671

一、刑事立法的粗疏与细密 671

二、刑事立法的超前与滞后 675

第三节 刑事立法的方式 678

一、法典型立法方式 678

二、散在型立法方式 683

三、编纂型立法方式 688

四、修正型立法方式 690

五、解释型立法方式 692

第四节 刑事立法的技术 694

一、结构严密化 694

二、条文科学化 698

三、罪刑协调化 699

四、文体规范化 700

第五节 刑事立法的效力 703

一、普遍管辖问题 704

二、管辖冲突问题 705

三、溯及力问题 706

第二十四章 罪刑关系的质的个别化 708

第一节 定罪的概念 708

一、定罪的变迁 708

二、定罪的特征 712

三、定罪的模式 714

第二节 定罪的原则 717

一、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原则的界定 717

二、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原则的理论基础 719

三、主观与客观相统一原则的体现 721

第三节 一般犯罪的认定 722

一、罪与非罪的认定 723

二、此罪与彼罪的认定 733

三、轻罪与重罪的认定 739

第四节 特殊犯罪的认定 751

一、未完成罪的认定 751

二、共同犯罪的认定 753

三、单复数罪的认定 755

第五节 刑事疑罪的处理 757

一、刑事疑罪的变迁 757

二、刑事疑罪的成因 760

三、刑事疑罪的处理 763

第二十五章 罪刑关系的量的个别化 766

第一节 量刑的概念 766

一、量刑的变迁 766

二、量刑的特征 767

三、量刑的模式 768

第二节 量刑的原则 771

一、量刑原则之比较 771

二、量刑原则之考察 773

三、报应与预防相统一的量刑原则 775

第三节 各种刑罚的裁量 779

一、生命刑的裁量 779

二、自由刑的裁量 781

三、财产刑的裁量 783

四、资格刑的裁量 785

五、保安刑的裁量 786

第四节 量刑的情节 787

一、量刑情节的概念 787

二、量刑情节的适用原则 788

三、量刑情节的具体适用 792

第五节 量刑的方法 795

一、数学量刑法 795

二、电脑量刑法 798

第六节 量刑的制度 799

一、数罪并罚制度 799

二、自首制度 800

三、累犯制度 801

第二十六章 罪刑关系的现实化 803

第一节 行刑的概念 803

一、行刑的变迁 803

二、行刑的特征 806

三、行刑的意义 810

第二节 行刑的原则 813

一、惩罚 813

二、改造 814

三、惩罚与改造的统一 815

第三节 各种刑罚的执行 815

一、生命刑的执行 815

二、自由刑的执行 821

三、财产刑的执行 833

四、资格刑的执行 838

五、保安刑的执行 840

第四节 行刑的制度 841

一、缓刑制度 842

二、减刑制度 843

三、假释制度 844

第二十七章 罪刑关系的理论化 846

第一节 概 述 846

一、刑法学体系的反思 847

二、刑法学体系的重构 849

第二节 行为中心论 850

一、研究对象的反思 851

二、理论基础的反思 852

三、研究方法的反思 854

第三节 行为人中心论 855

一、研究对象的反思 857

二、理论基础的反思 857

三、研究方法的反思 858

四、理论结构的反思 859

第四节 社会危害性中心论(上) 860

一、苏俄刑法学体系的发展阶段 860

二、苏俄刑法学体系的理论反思 863

第五节 社会危害性中心论(下) 866

一、中国刑法学体系内容的反思 867

二、中国刑法学体系结构的反思 868

第六节 罪刑关系中心论 870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870

二、研究方法的更新 872

三、基本框架的建构 875

结束语 877

附录Ⅰ 参引书目 880

附录Ⅱ 索引 892

后记 903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