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政治法律
告别臣民的路径  个人自由与权利生长逻辑的总体性研究
告别臣民的路径  个人自由与权利生长逻辑的总体性研究

告别臣民的路径 个人自由与权利生长逻辑的总体性研究PDF电子书下载

政治法律

  • 电子书积分:11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宇著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752032057X
  • 页数:258 页
图书介绍:自近代以来,中国社会从臣民到公民的艰难求索历经百年,尽管宪法一再确立公民的法律地位,以明晰的条文赋予公民应有的权利与义务,然而现实中个人不可剥夺的生命财产权与现代法权主体却始终难以生成。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无疑提供了现实而有利的机遇。国家通过对所有制进行结构性分解,从经济领域主动退出,为市场交换体系创造了独立生长的空间与条件,个人利益获得释放,从而有利于利益主体与法权主体的形成,为数众多的社会民间组织也因此得到了发育。然而对政府极大的依赖性显示出社会并未获得其自治的力量与程度,因而只有将纵向“集权型”社会结构转变为市场、社会、国家三种力量横向沟通、相互制衡的“分权型”社会结构,才能使社会取得自主性特质与自由空间,政府所让渡之社会自主领域也成为人们学习与实践民主的社会学堂,最终生成具有自由权利意识、民主法制观念的现代中国公民。
《告别臣民的路径 个人自由与权利生长逻辑的总体性研究》目录

引言 1

一 “告别臣民的路径”:一个重大的政治话题 1

二 概念的澄清:“臣民”与“公民”的界分 4

三 源头的追溯:中西方传统差异之鸟瞰 7

四 传承与构建:中西方告别臣民的路径差异 11

五 阐释的脉络:全书的叙述框架与结构安排 15

第一章 个体自由与社会秩序的二律背反 19

第一节 “本性”的阐发——关于“自由”的界说 19

一 自主的创造:人类自由本性的发生学追问 20

二 自由的外化:人类生存家园的创造机制 24

三 自由的形态:人类历史发展的三个阶段 28

第二节 自由的“定在”——社会秩序中的权利与权力 32

一 概念的清理:社会秩序·权利·权力 33

二 强力的整合:以权力为主导的社会秩序 38

三 自主的构建:以权利为主导的社会秩序 41

第三节 权利的生长——在国家与社会互动的历史语境中 45

一 国家与社会合一:“群体自由”与特权的时代 45

二 国家与社会分离:“个体自由”与权利的时代 50

三 国家与社会矛盾的解除:“类自由”与应然权利的构想 54

第二章 传统社会制度下的等级秩序与依附主体 58

第一节 公民的源头——古希腊罗马作为特权的“民主政治” 59

一 共和民主:古希腊罗马多元化的权力与“权利” 59

二 追问传统:古希腊罗马“共和民主”的历史机缘 65

三 追寻美德:古希腊罗马之群体自由的内在形态和特征 70

第二节 依附的个体——中世纪人们的社会生存方式 76

一 封建的追溯:中世纪多元化政治结构的经济基础 77

二 多元的权力:国家与社会同一中的“裂缝” 81

三 等级与依附:中世纪的“群体自由”与生存状态 84

第三节 零星的传统——走出中世纪的社会机制与思想资源 91

一 “量变”的动力:走出中世纪的社会机制 91

二 异己的力量:城市的复兴与早期市民阶层的形成 95

三 潜在的权利:特权时代的宪政与人权思想孕育 100

第三章 现代社会制度下的自由秩序与自由主体 106

第一节 凸显个体——市民社会的创生与自由主体的生长 107

一 民族国家与重商主义:市民社会创生的政治经济力量 107

二 传统价值体系的翻转:市民社会生成的文化力量 112

三 个体的显现:近代市民社会与个人自由的形成 117

第二节 至上主体——个体自由和权利的正当性根基 122

一 功利主义:世俗幸福的人性设定与合法性论证 123

二 主体的神话:个人利益的工具理性基础 127

三 主体的尊严:个人权利的价值理性基础 132

第三节 分娩权利——自然法的自然权利转向与市民的生成 136

一 正义观念的转变:自然权利生成的思想语境 137

二 生存方式的转变:自然权利生成的现实语境 141

三 生命、自由、财产:自然权利的核心内涵 145

第四章 个人权利与公共权力的博弈 151

第一节 驯服“利维坦”——国家权力的制约与个体权利的保障 152

一 社会契约论:国家权力的合法性论证 152

二 以社会制约权力:驯服“利维坦”的现实基础 157

三 以权力制约权力:驯服“利维坦”的制度保证 160

第二节 公民的生成——政治秩序的个体构建与公民人格的形成 165

一 “人民主权”:现代民主政治的合法性原则 165

二 “现代共和”:民主政治的价值指向与政体形式 170

三 “现代公民”:“消极权利”与“积极权利”的统一体 175

第三节 扬弃异化——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批判与共产主义构想 180

一 “分裂”与“异化”:市民社会的先天弊端 180

二 “虚幻的共同体”:市民社会分裂的产物 184

三 “真实的共同体”:马克思扬弃“异化”的共产主义构建 188

第五章 中国语境中臣民的退场与公民的锻造 193

第一节 “天盖”的追问——中国传统专制主义的根源与运行机制 194

一 亚细亚生产方式:王权主义形成的经济根源 195

二 “王权支配社会”:王权主义国家宰制社会的权力机制 200

三 “天人之际”:“大一统”王权神圣性的合法性论证 205

第二节 从“帝制”到“共和”——中国社会告别臣民时代的求索 209

一 “索我理想之中华”:近代中国公民诉求的国家主义取向 210

二 “整体的公民”: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主义 215

三 自主性社会的发端:现代法权主体生成的契机 218

第三节 自主性社会构建——中国现代公民锻造的根本途径 222

一 “三元结构”的创设:中国自主性社会的构建方式 222

二 权利主体的生长:自主性社会的民主意蕴 226

三 公民人格的塑造:现代公民的内在属性 230

结语 234

参考文献 237

Abstract 254

后记 257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