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小动物临床诊断学
小动物临床诊断学

小动物临床诊断学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3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张海彬,夏兆飞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6
  • ISBN:9787565515958
  • 页数:355 页
图书介绍:书中所提的诊断手段不但包括视诊、触诊、叩诊和听诊等诊断手段,还包括血液学、生化、电解质、血气、细胞学等实验室诊断以及X光、B超等影像学诊断等。不但是高校动物医学专业学生简单实用的指导教材,也可供宠物工作者及宠物饲养者参考。
《小动物临床诊断学》目录

绪论 1

一、小动物临床诊断学的概念和主要内容 1

二、症状、诊断及预后的概念 2

三、学习小动物临床诊断学的目的和要求 4

四、我国小动物临床诊断学的发展和现状 5

第一篇 临床检查 9

第一章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9

第一节 临床检查的基本方法 9

一、问诊 9

二、视诊 13

三、触诊 14

四、叩诊 17

五、听诊 19

六、嗅诊 21

第二节 临床检查的程序 21

一、常规检查程序 21

二、病历记录 23

第二章 整体与一般检查 27

第一节 小动物的接近与保定 27

一、小动物的接近 27

二、小动物的保定方法 27

第二节 整体状态的检查 31

一、精神状态 31

二、体格与发育 32

三、营养状况 33

四、姿势与体态 33

五、运动与行为 34

第三节 表被状态的检查 35

一、被毛的检查 35

二、皮肤检查 36

第四节 可视黏膜的检查 43

一、眼结合膜的检查方法 43

二、可视黏膜的病理变化 43

第五节 浅在淋巴结及淋巴管的检查 44

一、浅在淋巴结的检查 44

二、淋巴结的病理性改变及临床意义 45

三、淋巴管检查 45

第六节 体温、脉搏及呼吸的测定 45

一、测定体温 45

二、脉搏检查 49

三、呼吸的测定 50

第三章 头颈部检查 51

第一节 头部检查 51

一、头部外形观察 51

二、耳的检查 52

三、眼睛的临床检查 53

四、鼻的检查 58

五、副鼻窦的检查 61

六、咳嗽的检查 61

七、上呼吸道杂音 63

八、口腔检查 64

第二节 颈部检查 68

一、颈部的一般检查 68

二、咽和食管的检查 69

三、喉及气管检查 69

四、颈静脉的检查 70

第四章 胸部及胸腔器官的检查 72

第一节 胸廓的检查 72

一、胸廓的视诊 72

二、胸壁的触诊 73

第二节 肺和胸膜的检查 74

一、视诊 74

二、叩诊 77

三、听诊 81

第三节 心脏检查 85

一、心搏动的视诊与触诊 85

二、心区的叩诊 86

三、心音的听诊 87

第五章 腹部及腹腔器官的检查 92

第一节 腹部的一般检查 92

一、腹部的视诊 92

二、腹部的触诊 93

第二节 消化器官的检查 93

一、胃肠检查 93

二、肝、脾的检查 94

三、排便动作及粪便感官检查 94

第三节 泌尿器官检查 96

一、肾的检查 96

二、肾盂及输尿管的检查 97

三、膀胱的检查 97

四、尿道检查 98

五、排尿动作及尿液感官检查 98

第四节 外生殖器官的检查 102

一、雄性动物 102

二、雌性动物 103

第六章 神经及运动机能的检查 105

第一节 头颅和脊柱的检查 105

一、头颅部检查 105

二、脊柱检查 105

第二节 感觉机能的检查 107

一、浅感觉的检查 107

二、深感觉的检查 108

三、特种感觉 108

第三节 反射机能的检查 109

一、反射种类及其检查方法 109

二、反射机能的病理变化 110

第四节 自主(植物)神经机能的检查 111

一、交感神经紧张性亢进 111

二、副交感神经紧张性亢进 111

三、交感、副交感神经紧张性均亢进 111

第五节 运动机能的检查 112

一、强迫运动 112

二、共济失调 113

三、不随意运动的检查 114

四、瘫痪(麻痹) 115

第六节 四肢静止和运动状态的检查 117

一、四肢静止状态的检查 117

二、四肢运动状态的检查 121

第七章 临床特殊器械检查 123

第一节 动脉血压与中心静脉压的测定 123

一、动脉血压的测定 123

二、中心静脉压的测定 126

第二节 内窥镜检查 128

一、消化道内窥镜检查 128

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129

第三节 穿刺检查 131

一、腹腔穿刺术 131

二、胸腔穿刺术 131

三、膀胱穿刺术 132

四、关节穿刺术 133

第四节 心电图检查 134

一、心电图基础 134

二、正常心电图 142

三、心电图的临床应用 152

四、心电图检查的新技术 163

第二篇 实验室检验 169

第八章 血液学检验 169

第一节 血液的采集和处理 169

第二节 血液学检查的方法与误差分析 170

一、血细胞数量检查 170

二、血细胞形态学检查 172

三、误差分析 173

第三节 红细胞评估 174

一、红细胞形态 174

二、红细胞数量 181

第四节 白细胞评估 185

一、白细胞形态 185

二、白细胞数量 189

第九章 临床生化检查 192

第一节 肝指标检查 192

一、血清酶活性 192

二、肝检查常用的酶 194

三、血清蛋白质 195

四、血清胆红素 195

五、血清胆汁酸 196

六、血氨 197

第二节 肾功能检查 198

一、尿素氮 198

二、肌酐 200

三、尿酸 200

四、尿蛋白/肌酐比率 201

五、肾小球功能检测 201

第三节 心肌损害指标 201

一、肌酸激酶 201

二、乳酸脱氢酶 202

三、天门冬氨基转移酶 202

第四节 胰损伤的指标 202

一、α-淀粉酶 203

二、脂肪酶 203

三、胰蛋白酶 203

四、胰脂肪酶免疫反应性(PLI) 204

五、血清胰蛋白酶样免疫反应性(TLI) 204

第五节 血糖及糖代谢指标 205

一、血糖 205

二、果糖胺 206

三、糖基化血红蛋白 207

四、葡萄糖耐量试验 207

第六节 血清脂质 208

一、血清胆固醇 208

二、血清甘油三酯 209

第七节 血清蛋白质 209

一、总蛋白浓度的升高 209

二、总蛋白或白蛋白浓度的降低 210

第十章 血清电解质 211

第一节 血清钾 211

一、血钾升高(高钾血症) 211

二、血钾降低(低钾血症) 212

第二节 血清钠 212

一、血钠升高(高钠血症) 213

二、血钠降低(低钠血症) 213

第三节 血清氯 213

一、血氯升高(高氯血症) 213

二、血氯减少(低氯血症) 214

第四节 血清钙 214

一、血钙升高(高钙血症) 214

二、血钙降低(低钙血症) 215

第五节 血清磷 215

一、血磷升高(高磷血症) 216

二、血磷降低(低磷血症) 216

第十一章 酸碱紊乱 217

第一节 酸碱及其紊乱的概念 217

第二节 酸碱平衡的调节 218

一、体液缓冲体系 218

二、呼吸系统 218

三、肾 219

四、电解质 219

第三节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20

第四节 酸碱紊乱检测指标及分析 221

一、常用检测指标 221

二、常用参考范围 223

三、酸碱紊乱分析 223

第五节 酸碱紊乱的类型和代偿 224

一、酸碱紊乱的类型 224

二、酸碱紊乱的代偿 224

三、单纯性和混合性酸碱紊乱 225

第十二章 凝血功能评估 226

第一节 凝血机制 226

一、凝血的生理过程 226

二、抗凝系统 228

三、纤维蛋白溶解系统 228

第二节 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228

一、采血管 229

二、血液采集及处理 229

第三节 凝血评估检查项目 229

一、血小板数目 230

二、血小板形态 230

三、平均血小板体积 232

四、口腔黏膜出血时间 232

五、活化凝血时间 233

六、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 233

七、凝血酶原时间 234

八、凝血酶时间 234

九、纤维蛋白原 235

十、纤维蛋白降解产物 235

第十三章 尿液检查 237

第一节 尿样采集和贮存 237

第二节 尿液分析操作流程 238

第三节 尿液检查 238

一、物理性质检查 238

二、化学性质检查 240

三、尿沉渣检查 242

第十四章 粪便检查 248

第一节 粪便采集和保存 248

第二节 粪便常规检查操作流程 248

第三节 粪常规检查 249

一、物理性质检查 249

二、化学性质检查 250

三、粪渣检查 252

第十五章 体腔液检查 257

第一节 体腔液检查操作流程 257

第二节 体腔液检查 258

一、物理性质检查 258

二、总有核细胞计数(TNCC) 259

三、化学性质检查 259

四、细胞学检查 260

五、微生物检查 261

六、动物接种试验 263

七、RT-PCR检测 263

第三篇 影像诊断 267

第十六章 X线检查 267

第一节 X线的产生、特性及其成像基本原理 267

一、X线的产生 267

二、X线的吸收与减弱 267

三、X线的特性 269

四、X线诊断的原理 270

第二节 X线机的基本构造、使用及X线防护 271

一、X线机的基本构造及其类型 271

二、X线机的使用 273

三、X线的防护 275

第三节 X线的摄影、造影及暗室技术 276

一、摄影的方位名称及表示方法 276

二、摄影参数的调节 276

三、造影检查技术 277

四、暗室技术 281

第四节 X线摄影的摆位技术 282

一、头颈部检查的摆位 282

二、胸部检查的摆位 283

三、腹部检查的摆位 284

四、胸椎、腰椎及骨盆检查的摆位 285

五、四肢骨骼与关节检查的摆位 287

第五节 X线片的读片与疾病诊断 291

一、读片 291

二、常见疾病的诊断 293

第十七章 超声波检查 308

第一节 超声波概述 308

一、超声波的产生 308

二、超声波的一般性质 308

三、超声波的传播与衰减 309

四、超声诊断方法的分类 311

第二节 超声诊断原理 312

第三节 B超诊断仪及其使用和维护 314

一、超声诊断仪的构造 314

二、超声检查步骤 315

三、超声诊断仪使用注意事项 315

四、超声诊断仪的维护 315

第四节 小动物临床的超声检查技术 316

一、超声扫查方式 316

二、动物的摆位及切面方位 316

三、扫查方法 317

四、超声观察的基本内容 318

第五节 声像图及其描述 319

一、B超声像图的特点 319

二、回声强度 319

三、回声次数 319

四、回声形态 319

五、回声代表的意义命名 320

六、其他的描述 320

七、常见的超声伪影 320

第六节 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 323

一、肝的超声检查 323

二、脾的超声检查 325

三、泌尿系统的检查 326

四、生殖系统的检查 330

五、胃肠道的超声检查 334

六、其他腹腔小器官的检查 335

第四篇 建立诊断的方法与原则 339

第十八章 建立诊断 339

第一节 症状、诊断及预后的概念和分类 339

一、疾病的症状及对症状的评价 339

二、疾病诊断的概念及分类 339

三、疾病预后的判断 341

第二节 建立诊断的方法 342

一、论证诊断法 342

二、鉴别诊断法 342

第三节 建立诊断的步骤 343

一、调查病史、收集症状 343

二、分析症状、建立初步诊断 344

三、实施防治,验证诊断 346

第四节 建立正确诊断的条件和产生错误诊断的原因 346

一、建立正确诊断的条件 346

二、产生错误诊断的原因 347

第十九章 各器官、系统疾病的综合征 349

第一节 循环器官、系统疾病的综合征 349

一、心功能不全的综合症状 349

二、外周血管衰竭综合症状 349

三、心包疾病的综合症状 349

第二节 呼吸器官、系统疾病的综合征 349

一、上呼吸道疾病的综合症状 349

二、支气管疾病的综合症状 350

三、炎性肺病的综合症状 350

四、非炎性肺病的综合症状 350

五、胸膜疾病的综合症状 350

第三节 消化器官、系统疾病的综合征 350

一、口腔、咽、食管疾病的综合症状 350

二、消化障碍性胃肠病的综合症状 351

三、动物腹痛的综合症状 351

四、肝病的综合症状 351

第四节 泌尿器官、系统疾病的综合征 351

一、肾疾病的综合症状 351

二、尿路疾病的综合症状 351

第五节 神经系统疾病的综合征 352

一、脑病的综合症状 352

二、脊髓病的综合症状 352

第六节 血液及造血器官疾病的综合征 352

一、贫血性疾病的综合症状 352

二、出血性疾病的综合症状 352

第七节 营养代谢病的综合征 353

第八节 中毒病的综合征 353

参考文献 354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