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地理
金沙遗址  阳光地带二期地点发掘报告
金沙遗址  阳光地带二期地点发掘报告

金沙遗址 阳光地带二期地点发掘报告PDF电子书下载

历史地理

  • 电子书积分:18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编著
  • 出 版 社:北京:文物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7
  • ISBN:9787501051960
  • 页数:610 页
图书介绍:自2001年初,成都金沙遗址已发现重要遗迹有大型建筑基址、祭祀活动场所、一般居址、大型墓地等。出土文物有金器、铜器、玉器、石器、漆器等6000余件。金沙遗址是世界范围内出土金器、玉器最丰富,象牙埋藏最密集的遗址。金沙遗址年代为公元前1200年-前600年,极有可能是三星堆文明衰落后,成都平原兴起的又一个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是古蜀国在商代晚期至西周时期的都邑所在,也是中国先秦时期极为重要的考古遗址之一。预测有社会和经济双效益,特请测算出版成本并论证出版的可能性。
《金沙遗址 阳光地带二期地点发掘报告》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地理环境 3

第二节 历史沿革 5

第三节 考古历程 7

一 金沙遗址考古概述 7

1.第一阶段:初始期 10

2.第二阶段:兴盛期 10

3.第三阶段:整理期 11

二 发掘经过 11

三 整理经过 16

第二章 综述 17

第一节 地层综述 17

一VT2310~VT5310北壁 17

二VT3901~T3930、ⅧT3901~T3902西壁 18

三VT4501~T4508、ⅧT4501~T4510西壁 19

第二节 遗物综述 19

一 陶器 21

1.尖底杯 21

2.尖底盏 23

3.尖底盂 25

4.尖底罐 26

5.高领罐 26

6.束颈罐 28

7.钵 31

8.钵形器 31

9.豆 31

10.尊 31

11.尊形器 31

12.杯形器 32

13.壶形器 32

14.簋形器 32

15.筒形器 33

16.盒形器 33

17.壶 33

18.瓶 34

19.盆 34

20.瓮 36

21.缸 37

22.器盖 38

23.盔形器 39

24.陶臼 39

25.坩埚 39

26.纺轮 40

27.支柱 41

28.器座 42

29.器纽 43

30.器耳 44

31.器底 44

32.圈足器 45

33.圈足 46

34.袋足 47

35.豆柄 48

二 玉石器 48

(一)玉器 48

1.玉斧 48

2.玉锛 48

3.玉料半成品 48

(二)石器 49

1.石斧 49

2.石斧半成品 49

3.石锛 49

4.石凿 49

5.耳玦 50

6.磨石 50

7.石芯 50

8.石料 50

三 铜器 50

1.铜刀 50

2.铜刻刀 50

3.铜凿 50

4.铜蝉 51

5.铜剑 51

6.铜镞 51

第三章 地层堆积 52

第一节第⑥层出土遗物 52

一 陶器 52

1.尖底杯 55

2.高领罐 55

3.束颈罐 61

4.钵 64

5.钵形器 66

6.尊形器 66

7.壶形器 67

8.簋形器 67

9.筒形器(罐) 69

10.壶 69

11.盆 71

12.瓮 74

13.缸 78

14.器盖 81

15.盔形器 82

16.坩埚 82

17.纺轮 83

18.支柱 84

19.器座 85

20.器纽 85

21.器耳 86

22.器底 87

23.圈足器 89

24.圈足 89

25.袋足 93

26.豆柄 94

二 玉石器 94

1.玉斧 94

2.石凿 94

三 铜器 94

铜镞 94

第二节第⑤层出土遗物 95

一 陶器 95

1.尖底杯 97

2.尖底盏 99

3.尖底盂 100

4.高领罐 100

5.束颈罐 107

6.钵形器 116

7.尊 116

8.尊形器 116

9.簋形器 118

10.盒形器 121

11.壶 121

12.瓶 124

13.盆 124

14.瓮 128

15.缸 136

16.器盖 141

17.盔形器 143

18.陶臼 144

19.坩埚 144

20.纺轮 145

21.支柱 147

22.器座 149

23.器纽 150

24.器耳 152

25.器底 154

26.圈足器 156

27.圈足 157

28.袋足 162

29.豆柄 163

30.器流 164

二 玉石器 164

1.玉料半成品 164

2.石锛 164

3.石凿 165

4.耳玦 165

5.磨石 165

三 铜器 165

1.铜刀 165

2.铜刻刀 165

3.铜凿 165

4.铜镞 166

5.铜块 166

6.铜渣浮游物 167

四兽骨 167

1.关节 167

2.肢骨 167

第三节第④b层出土遗物 167

一 陶器 167

1.尖底罐 167

2.高领罐 167

3.簋形器 170

4.壶 171

5.盆 172

6.瓮 173

7.缸 175

8.器底 175

9.圈足 175

10.袋足 177

二 玉石器 177

石锛 177

三 铜器 177

铜镞 177

第四节 采集品 177

一 陶器 177

纺轮 177

二 玉石器 178

磨石 178

第五节 地层分期 178

第四章 建筑遗存 180

第五章 灰坑 182

第一节 灰坑分类 182

一A型 182

(一)Aa型 182

1.H1154 182

2.H1162 185

3.H1163 185

4.H1 169 185

5.H1321 186

6.H1323 186

7.H 1324 186

8.H1325 188

9.H 1327 189

10.H1336 192

11.H1337 192

12.H1340 192

13.H 1346 193

14.H1354 195

15.H1355 195

16.H1356 197

17.H 1362 198

18.H 1357 202

19.H1361 202

20.H 1360 202

21.H 1375 206

22.H 1377 207

23.H1391 207

24.H 1365 210

(二)Ab型 211

1.H1155 211

2.H1320 211

3.H1332 212

4.H1335 215

5.H 1344 219

6.H1349 219

7.H1370 221

二B型 223

(一)Ba型 223

1.H1160 223

2.H1161 224

3.H1338 225

4.H 1353 225

5.H1359 227

6.H1371 228

7.H1372 230

(二)Bb型 231

1.H1329 231

2.H1352 231

3.H1363 233

4.H1351 235

三C型 237

(一)Ca型 237

1.H1152 237

2.H1331 237

3.H1339 239

4.H1378 239

5.H1364 240

6.H1399 240

(二)Ch型 241

1.H1151 241

2.H 1348 241

3.H1153 243

4.H 1330 245

5.H 1322 245

6.H 1343 246

四D型 249

1.H 1347 249

2.H 1350 251

3.H 1382 252

4.H 1383 253

5.H1367 253

6.H 1328 254

7.H1156 256

8.H 1384 258

第二节 灰坑分期 258

第六章 陶窑 268

第一节 陶窑介绍 268

1.Y11 268

2.Y12 271

3.Y13 273

4.Y14 275

5.Y15 277

6.Y97 279

7.Y28 280

8.Y29 282

9.Y30 283

10.Y31 285

11.Y32 286

12.Y33 288

13.Y35 290

14.Y45 291

15.Y50 293

16.Y51 296

17.Y54 297

18.Y55 299

19.Y56 303

20.Y57 306

21.Y59 308

22.Y67 311

23.Y69 312

24.Y71 314

25.Y73 317

第二节 陶窑分期 320

第三节 陶窑的文化特征 324

一 各期特征 324

二 支柱 325

三 产品分析 326

四 相关建筑 326

五 装饰风格 326

第七章 墓葬 328

第一节 甲类墓 328

一Aa型 328

1.M129 328

2.M130 329

3.M131 329

4.M137 330

5.M 138 330

6.M 140 331

7.M 146 332

8.M 147 332

9.M 150 333

10.M158 334

11.M 159 334

12.M 160 335

13.M161 335

14.M361 335

15.M367 336

16.M368 337

17.M374 337

18.M378 337

19.M381 338

20.M382 339

21.M383 340

22.M391 340

23.M400 341

24.M418 342

25.M419 343

26.M421 343

27.M422 344

28.M423 344

29.M424 345

30.M425 345

31.M426 345

32.M433 345

33.M436 348

34.M437 348

35.M445 348

36.M447 349

37.M449 350

38.M476 350

39.M477 351

40.M478 352

41.M482 352

42.M485 353

43.M497 353

44.M498 354

45.M643 354

46.M649 355

47.M688 356

48.M691 357

49.M694 357

50.M698 357

51.M699 358

52.M701 358

53.M703 360

54.M709 361

55.M731 361

56.M745 362

57.M777 362

58.M808 363

59.M493 364

二Ah型 365

1.M125 365

2.M 141 365

3.M 155 366

4.M 157 367

5.M375 367

6.M376 368

7.M377 368

8.M427 369

9.M430 369

10.M475 370

11.M479 370

12.M490 371

13.M491 371

14.M494 372

15.M500 372

16.M644 372

17.M695 373

18.M697 373

19.M704 374

20.M728 374

三B型 375

(一)Ⅰ式 375

1.M707 375

2.M784 375

3.M793 376

(二)Ⅱ式 376

1.M496 376

2.M641 377

3.M721 377

四C型 378

M386 378

五D型 379

1.M 142 379

2.M487 379

3.M364 380

六E型 381

1.M126 381

2.M372 381

3.M397 384

4.M384 385

5.M398 385

6.M399 386

7.M499 387

8.M696 387

9.M700 387

第二节 乙类墓 388

一A型 389

1.M 151 389

2.M 154 390

3.M736 391

4.M742 391

5.M743 392

6.M753 393

7.M165 393

8.M394 394

9.M715 394

10.M718 395

11.M750 395

12.M774 396

13.M775 396

14.M816 397

15.M781 397

二B型 398

1.M727 398

2.M763 398

3.M780 401

4.M438 401

5.M741 403

6.M751 404

第三节 墓葬分期 405

第四节 墓葬形制与丧葬习俗 410

第八章 结语 413

第一节 分期与年代 413

一 分期 413

(一)第一期遗存 413

1.第一期早段文化遗存特征 413

2.第一期中段文化遗存特征 414

3.第一期晚段文化遗存特征 414

(二)第二期遗存 415

1.第二期早段文化遗存特征 415

2.第二期晚段文化遗存特征 415

二 年代推断 416

第二节 文化性质分析 418

一 文化性质分析 418

1.阳光地带二期地点商周遗存的文化面貌与特征 418

2.金沙遗址阳光地带二期地点聚落布局变迁与发展 422

二 问题与展望 422

附表 424

附表一 阳光地带二期灰坑登记表 424

附表二 阳光地带二期陶窑登记表 437

附表三 阳光地带二期墓葬登记表 441

附录 466

附录一 阳光地带二期地点出土人骨初步鉴定 466

附录二 阳光地带二期地点出土动物骨骼研究 473

附录三 阳光地带二期地点浮选结果分析报告 476

附录四 阳光地带二期墓葬出土玉石器分析 493

后记 501

相关图书
作者其它书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