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农业科学
口蹄疫
口蹄疫

口蹄疫PDF电子书下载

农业科学

  • 电子书积分:16 积分如何计算积分?
  • 作 者:刘湘涛,张强,郭建宏主编
  • 出 版 社: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出版年份:2015
  • ISBN:9787109208841
  • 页数:538 页
图书介绍:据国务院2012年出台的《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2012-2020年)》中确定的优先防治疾病,为有计划地控制、净化和消灭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民群众健康安全的动物疫病提供技术支撑,从行业顶层规划出版代表我国兽医 科研水准的《国家动物疫病防控专著系列》。这套书由农业部副部长、国家首席兽医师于康震担任丛书总主编。全套书包括20个分册,都是我国兽医行业各个病种研究的首席专家负责编写。本套书是我国首次针对动物单病种进行系统编写的图书,集权威性、科学性、政策性、指导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将对我国动物疫病防控起到积极的指导作用。
《口蹄疫》目录
标签:口蹄疫 主编

第一章 口蹄疫概述 1

第一节 口蹄疫的定义 2

第二节 流行历史与现状 3

一、口蹄疫的地理分布 3

二、流行历史及现状 5

第三节 口蹄疫的危害 19

第四节 口蹄疫研究科技进程 20

一、国外口蹄疫研究主要进展 20

二、中国口蹄疫研究主要进展 25

参考文献 30

第二章 口蹄疫病毒 39

第一节 分类 40

第二节 形态结构和理化性质 42

第三节 基因组结构与功能 44

第四节 蛋白质组成与功能 47

第五节 复制周期 52

一、受体与吸附 53

二、侵入途径 54

三、蛋白翻译 55

四、核酸复制 56

五、病毒粒子装配与成熟 58

第六节 遗传变异 60

一、准种的概念 60

二、口蹄疫病毒遗传变异的分子基础与研究方法 60

三、口蹄疫病毒抗原变异 61

四、口蹄疫病毒致病性变异 62

五、口蹄疫病毒流行毒株变异 64

参考文献 73

第三章 口蹄疫病毒感染免疫 79

第一节 感染与致病性 80

一、宿主的感染 80

二、病毒识别与侵入 81

三、受体在口蹄疫病毒致病性和宿主嗜性中的作用 85

四、口蹄疫病毒的致病 86

第二节 口蹄疫免疫学机制 100

一、天然免疫应答 100

二、口蹄疫病毒免疫抑制 106

三、特异性免疫应答 110

第三节 口蹄疫病毒改造及反向疫苗研究 122

一、口蹄疫病毒改造的技术需求 122

二、口蹄疫病毒的反向疫苗研究进展 124

参考文献 131

第四章 口蹄疫生态与流行病学 153

第一节 传染源 154

一、疫源地 154

二、环境存活 156

第二节 传播途径 164

一、传播方式 164

二、传播途径 166

第三节 易感动物 167

一、自然易感动物 168

二、试验易感动物 170

三、人感染口蹄疫 170

四、易感动物的感染途径 171

第四节 口蹄疫病毒持续感染 172

一、持续感染的提出与证实 172

二、口蹄疫病毒滞留的部位 173

三、口蹄疫持续感染的影响因素 173

四、口蹄疫持续感染的持续期 174

五、带毒动物在口蹄疫传播中的作用 174

六、口蹄疫持续感染机制 175

七、口蹄疫病毒持续感染检测方法的应用及发展 178

八、猪的口蹄疫病毒持续感染 180

第五节 口蹄疫传播的数学模型 180

一、数学模型的结构 181

二、数学模型的多相性 185

三、数学模型的建立 186

四、数学模型的应用 189

五、数学模型的未来 191

参考文献 192

第五章 口蹄疫分子流行病学 199

第一节 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 200

一、发展历程 200

二、系统发育分析 201

三、疫源追踪 203

四、疫情监测和预警 204

五、展望 206

第二节 病毒分子进化 206

一、5'-非编码区(5'-UTR) 206

二、多聚蛋白编码区 207

三、结构蛋白编码区(P1) 208

四、非结构蛋白编码区 210

五、3'-非编码区(3'-UTR) 211

第三节 口蹄疫分子流行病学 212

一、口蹄疫分子流行病学技术发展 212

二、口蹄疫病毒分子流行病学 213

第四节 中国口蹄疫溯源 238

一、中国口蹄疫疫情形势 239

二、中国O型口蹄疫病毒归属及疫源分析 239

三、中国A型口蹄疫病毒归属及疫源分析 244

四、中国Asial型口蹄疫病毒归属及疫源分析 246

参考文献 248

第六章 口蹄疫诊断 255

第一节 临床诊断与类症鉴别 256

一、口蹄疫临床症状 256

二、影响口蹄疫临床表现的因素 260

三、类症鉴别 262

第二节 病程及病理变化 264

一、潜伏期 264

二、病程 265

三、感染复制的部位 265

四、水疱的形成机制 266

五、病理变化 267

第三节 实验室诊断 268

一、样品采运及保存 268

二、实验室诊断 271

第四节 诊断技术新进展 278

一、病原学检测技术 278

二、血清学诊断技术新进展 284

第五节 实验室质量和生物安全管理 289

一、实验室质量管理 289

二、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 289

参考文献 292

第七章 口蹄疫流行病学调查与监测 299

第一节 兽医流行病学的研究内容和方法 300

一、研究内容 300

二、研究方法 300

三、常用术语 301

第二节 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及方案设计 302

一、目的任务 302

二、特点 303

三、分类 303

四、基本步骤 303

五、流行病学调查问卷的设计 304

六、个案调查 308

七、暴发调查 310

八、抽样调查 316

九、定点流行病学调查 317

第三节 流行病学监测 322

一、概述 322

二、动物疫病监测方案 326

三、流行病学监测实施 333

第四节 风险分析 336

一、风险分析有关概念 336

二、风险分析原则和基本内容 337

三、风险评估程序 338

参考文献 343

第八章 口蹄疫疫苗研究及应用 345

第一节 疫苗研究历史与展望 346

一、口蹄疫疫苗研究的历史 346

二、对口蹄疫疫苗研究的展望 349

第二节 灭活疫苗 349

一、灭活疫苗的免疫学原理 350

二、口蹄疫灭活疫苗的生产技术流程 354

三、口蹄疫灭活疫苗的应用情况 361

第三节 口蹄疫疫苗的GMP生产 362

一、《兽药GMP》对疫苗企业的要求 362

二、口蹄疫灭活疫苗的GMP生产 375

三、《兽药GMP》对疫苗售后的要求 380

第四节 口蹄疫疫苗质量控制及检验 381

一、口蹄疫疫苗的质量控制 381

二、口蹄疫灭活疫苗的质量检验 382

第五节 口蹄疫疫苗的田间应用效果评价 386

一、中国口蹄疫疫苗生产基本状况 386

二、疫苗应用效果田间评价的目的 387

三、疫苗应用效果田间评价的原则 387

四、疫苗应用效果田间评价的内容及方法 388

第六节 新型疫苗 388

一、口蹄疫新型疫苗研发的必要性 388

二、几种比较有潜力的新型疫苗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 389

参考文献 398

第九章 口蹄疫预防与控制 403

第一节 防控策略及措施 404

一、中国防控口蹄疫技术路线 404

二、基本原则 404

三、防控措施 406

四、应急处置 408

第二节 国外防控模式及成功实例 412

第三节 中国防治计划 414

第四节 国际控制计划 416

第五节 口蹄疫区域化管理 417

一、口蹄疫区域化管理模式 417

二、区域化管理措施 422

三、国内外口蹄疫区域化管理和评估实践 424

四、中国实施区域化管理防控口蹄疫的基本原则 426

参考文献 427

附录 429

附录一 OIE《陆生动物诊断试验和疫苗标准手册》(2012年版)2.1.5章 430

附录二 《口蹄疫防治技术规范》 458

附录三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管理技术规范(修订稿)》(农办医函〔2014〕64号)口蹄疫部分 488

附录四 OIE《陆生动物卫生法典》(2014版)8.7章 513

附录五 OIE口蹄疫专家和参考实验室名录 537

返回顶部